『壹』 汽車機械傳動系統的形式有哪些
最常見的傳動方式是機械式傳動系,液力機械傳動系則用於大型客車、高級轎車及各類工程車輛。電力傳動較為少見,僅限於大型礦山車輛。機械式傳動系主要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和驅動橋組成,在越野車輛中還需設置分動器。
離合器位於發動機飛輪與變速器之間,主動部分包括壓盤與離合器蓋,固定於飛輪後端面;從動部分為摩擦片,位於飛輪與壓盤之間,通過中心的花鍵孔連接到變速器的第一軸。壓緊部分置於壓盤與離合器蓋之間,利用其彈力將摩擦片緊緊夾在飛輪與壓盤之間,主從動部分依靠摩擦力矩傳遞發動機輸出的扭矩。分離機構由安裝在離合器蓋和壓盤上的分離杠桿、套於變速器第一軸軸承蓋套筒上的分離軸承以及安裝在飛輪殼上的分離叉組成,分離叉通過機械裝置或液壓機構與駕駛室內的離合器踏板相連。
離合器經常處於接合狀態傳遞扭矩,只有踩下離合器踏板,分離機構將壓盤後移與摩擦片分離,扭矩傳遞中斷,便於進行起步、換檔、制動等操作。當汽車傳動系統過載時,離合器會啟動打滑,對傳動系統實現過載保護。中型及以下車輛常採用單片式離合器,大型車輛則採用雙片式離合器。摩擦片直徑越大、數量越多,傳遞的扭矩越大,但分離時需要更大的踏板壓力。在摩擦片上設有扭矩減振器,以使傳動系統工作更加平穩。傳統結構的離合器壓緊部分多採用一圈沿四周均布的螺旋彈簧,雖然壓緊可靠,但操作費力,彈力不易均勻,存在軸向尺寸大、高速時壓緊力下降等缺點,正逐步被膜片式離合器所取代。
目前,中小型甚至部分大型車輛採用膜片式離合器,利用一個碟狀膜片彈簧取代螺旋彈簧和分離杠桿,不僅使軸向尺寸減小,而且操作輕便,無論何種情況下都能可靠壓緊。離合器的操縱機構是指從離合器踏板到分離叉之間的傳動部分,大部分汽車採用機械式結構,通過拉桿或鋼絲繩連接;一些車輛則採用液壓機構,利用液力傳動連接。
變速器通過變換擋位實現驅動力的變化,滿足汽車行駛需求。變速器由變速傳動機構和變速操縱機構組成,一般設有3至6個前進擋和1個倒檔。每一個擋位都有不同的傳動比,可以將發動機輸出扭矩增大或降低。擋位越低,傳動比越大,適用於低速行駛時需要大扭矩的情況;擋位越高,適用於高速行駛時需要小扭矩的情況。直接擋傳動效率最高,應經常使用。空擋時,動力傳送中斷,使發動機怠速運轉,滿足汽車滑行和怠速時的需要。
萬向傳動裝置主要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將變速器或分動器發出的動力輸送給驅動橋。驅動橋包括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和橋殼與輪轂。主減速器進一步增加扭矩,降低轉速,對於縱置發動機,還將旋轉平面旋轉90度,變成與車輪平面平行。差速器在必要時允許兩側驅動輪轉速不同步,滿足汽車轉向、路面不平行駛的需求。半軸為兩根,每根半軸內端通過花鍵與半軸齒輪相連,外端與車輪轂相連。橋殼構成驅動橋的外殼,輪轂是車輪的一部分,通過輪轂將車輪安裝於驅動橋上。
全輪驅動的越野汽車上設有分動器,將變速器輸出的動力分配給各驅動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