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零件與構件有什麼區別並用實例說明.舉出多個常用的通用機械零件.
部件復是指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制,是由若干個零件裝配而成的,這就是零件和部件的區別。
1、零件
零件,指機械中不可分拆的單個製件,是機器的基本組成要素,也是機械製造過程中的基本單元。其製造過程一般不需要裝配工序。如軸套、軸瓦、螺母、曲軸、葉片、齒輪、凸輪、連桿體、連桿頭等。
電器和無線電工業中的某些零件(如電阻、電容等)及手錶工業中的某些零件(如游絲、發條等)稱為「元件」。
2、部件
部件是機械的一部分,由若干裝配在一起的零件所組成。
部件在機械裝配過程中,這些零件先被裝配成部件(部件裝配),然後才進入總裝配。某些部件(稱為分部件)在進入總裝配之前還先與另外的部件和零件裝配成更大的部件。由若干分部件組裝而成,並且有獨立功能的更大部件,在汽車和某些其他機械行業中稱為總成。
B. 「零件」,「構件」 和「部件「有什麼區別
在機械領域,"零件",是指組成機器或結構物的單個個體。每個零件都有特定的功能,但它們在機器中的作用是獨立的。例如,齒輪、鍵和軸等都是零件。
「構件」則是指機械中具有確定運動的某個整體。構件可以是一個零件,也可以是連結在一起、不發生相對運動的幾個零件的組合體。比如,齒輪用鍵與軸聯接在一起,齒輪、鍵、軸之間不發生相對運動,成為一個運動的整體,那麼,這三個零件就組成了一個「構件」。這意味著,構件是具有特定運動單元,而不是靜止的集合體。
至於「部件」,是指機器中在構造和作用上自成系統的、可單獨分離出來的部分。部件可以是整個機器的一部分,如變速箱,也可以是變速箱中的某一部分,如離合器或滾動軸承。這種區分方式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機器的結構和功能。
機械、機器、機構、部件、構件、零件都是些常用名詞。了解這些名詞的含意區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設計機械設備。因此,明確區分零件、構件和部件的概念,對於機械工程人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零件是製造的單元,而構件是機器中運動的單元。部件則是在構造和作用上自成系統的部分。這種劃分方式有助於我們從不同層面理解機械繫統的結構和功能。通過將機器分解為零件、構件和部件,我們可以更好地設計、製造和維護機械。
零件、構件和部件的概念是相互關聯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機械繫統的基本組成部分。零件是構成構件的基礎,而構件又可以構成部件。通過這種層次分明的劃分,我們能夠更加精確地描述和分析機械繫統的結構和功能。
了解零件、構件和部件的區別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掌握機械設計原理,從而提高機械製造和維護的質量。這不僅有助於工程師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也有助於維修人員在故障排查和修復時更加准確地定位問題。
C. 構件與零件在機械繫統里的區別以及聯系是什麼情況
在機械繫統中,構件與零件有明顯區別與緊密聯系。
區別方面,構件是機械中能夠獨立運動的單元體,它可以是一個單獨的零件,也可能是由多個零件剛性連接而成的組合體;而零件則是機械製造的基本單元,是不可拆分的獨立個體。構件強調運動的獨立性,關注其在機械繫統中的運動功能;零件側重於製造工藝,注重自身的加工和結構完整性。比如汽車發動機中的曲軸,作為一個整體在發動機內實現特定運動,是構件,而曲軸上的每一個螺栓,是用於連接的零件。
聯繫上,零件是構成構件的基礎,多個零件通過焊接、鉚接、螺栓連接等方式組合成一個整體,從而形成構件,以實現特定的運動和功能。構件的功能實現依賴於組成它的各個零件的性能和相互配合。同時,構件和零件的設計與製造都要圍繞機械繫統的整體功能和性能要求進行。在設計機械繫統時,既要考慮單個零件的性能,也要關注由零件組成的構件在系統中的運動和工作情況,確保整個機械繫統能夠正常運行。
D.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重點總結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重點總結一、緒論
二、平面機構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低副:兩構件通過面接觸組成的運動副,包括移動副和轉動副。
高副:兩構件通過點或線接觸組成的運動副。
原動件數小於機構自由度,機構不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原動件數大於機構自由度,機構中最弱的構件將損壞。
機構自由度等於零,各構件間不可能產生相對運動。
三、平面連桿機構
構件類型:機架、連架桿、連桿。
機構類型:曲柄搖桿機構、雙曲柄機構、雙搖桿機構。
存在曲柄的條件:最短桿和最長桿長度之和小於等於其餘兩桿長度之和。
四、凸輪機構
五、齒輪機構
六、輪系
七、間歇運動結構
八、機器零件設計概率
九、連接
十、齒輪傳動
閉式軟齒面: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按齒根彎曲強度校核。
閉式硬齒面: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按齒面接觸強度校核。
開式齒輪:按輪齒彎曲疲勞強度設計。
十一、帶傳動
十二、軸
十三、滾動軸承
E. 部件、零件、合件、機構、構件、組件、模塊的區別
部件、零件、合件、機構、構件、組件、模塊的區別和關系
一、區別
(一)含義不同
1、部件: 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由若干零件裝配而成。 如主軸箱、走刀箱等。
2、零件:機器、儀表以及各種設備的基本組成單元,它的製造過程一般不需用裝配工序。如螺釘、螺母、彈簧、軸等。
3、合件是比零件大一級的裝配單元。
4、組件是一個或幾個合件與若干個零件的組合。
5、機構,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構件通過活動聯接形成的構件系統。
6、構件是系統中實際存在的可更換部分,它實現特定的功能,符合一套介面標准並實現一組介面。
7、模塊:模塊是一個設計術語,是指對詞條中部分內容進行格式化整理的模板。 如編程中的模塊設計,以功能塊為單位進行程序設計,最後通過模塊的選擇和組合構成最終產品。
(二)用法不同:
1、部件:為完成同一使命在結構上組合在一起的、一套協同工作的零件為部件。如這個部件需要若干個組件、合件和零件組成。
2、零件:組成機器的基本單元稱為零件。如螺母是一個零件。
3、合件:由兩個以上零件組成,如兩個以上零件,是由不可拆卸的聯接方法(如鉚、焊、熱壓裝配等)聯接在一起組成合件。
4、組件:在電子或機械設備中組裝在一起形成一個功能單元的一組零件或元件為組件。如表單設計組件由6部分組成:報表塊、tab塊、絕對畫布局、參數、圖表和控制項。
5、機構: 由各個構件組成的 。機構是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機構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傳遞和轉換運動。
6、構件是指由各類零件裝配而成的各個運動單元。機構中的構件可分為機架、原動件、從動件等。
7、模塊:是一個通用概念,可能從功能或其他目的來區分。模塊可以是子系統子領域,主要取決於上下文環境的用法,如程序模塊,功能模塊。
二、關系:
1、機構由若干構件組成,各個構件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並能實現運動和動力的傳遞。
2、構件一般會指幾個零件焊接成的一個部件,組件可能是螺栓連接或者是鍵連接的幾個零件。部件是一個主機下的若乾的組合部分,這個部件有可能是構件也有可能是組合件或者某某機構或者某個模塊。
(5)機械設計中構件是什麼單元擴展閱讀:
1、構件是機器中的運動單元,零件是製造單元。
2、通常來說,部件>組件>合件>零件,即零件組成合件、合件組成組件、組件組成部件。
3、組成機構的構件通常可分為三類:
(1)固定構件(機架)用於固結於定參考系的構件。它用來支承機構中的可動構件(機構中可相對於機架運動的構件)。
(2)主動件(原動件)作用有驅動力或力矩的構件,或運動規律已知的構件。它是機構中輸入運動或動力的構件。
(3)從動件可以隨主動件的運動而運動的其餘可動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