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製造與維護學習哪些課程
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液壓與氣動技術、數控與 PLC 技術、感測器與測量技術、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構造及安裝調試、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液壓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等。
專業介紹
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製造與維護主要研究大型養路機械檢修技術、機電設備故障與維修、電工電子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在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製造與維護領域進行鐵路線路機械化養護、新建線路建設施工、大型施工機械駕駛、應用、養護維修及技術管理等。常見的施工機械可劃分為樁基機械設備、澆築振搗機械設備、張拉機械設備、吊裝機械設備和架梁機械設備等。
專業學習
《PLC應用技術》、《液壓與自動傳動基礎》、《小型養路機械構造及維護》、《內燃機構造與應用》、《自動抄平搗固車》、《全面道岔清篩車》、《數控加工技術》、《計算機輔助製造》、《電工基礎及電工測量》、《感測器及檢測技術》、《電機與電器控制技術》、《專業英語》
專業內容
基本修業年限三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鐵路施工和養路機械基本結構、工作原理、技術條件、維護標准、製造工藝等基本知識,具備鐵路施工和養路機械製造、組裝、調試、日常養護、故障處理和檢修及維修能力,從事鐵路施工和養路機械生產、組裝、調試、維修養護、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就業面向
主要面向鐵路施工和養路機械製造工廠、鐵路施工企業、鐵路養護維修企業以及鐵路施工和養路機械銷售企業,在工程技術等崗位群,從事鐵路施工和養路機械生產、測試、檢修、維護、管理、操作等工作。
主要職業能力
1.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具備自主學習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新設備、新知識的能力;
3.具備組裝、調試、維修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的能力;
4.掌握檢測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性能,分析處理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故障的方法和技能;
5.掌握機械原理、機械零件、金屬材料、機械加工等方面的知識,具備鑒別機械零件質量的能力。
核心課程與實習實訓
1.核心課程
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液壓與氣動技術、數控與PLC技術、感測器與測量技術、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構造及安裝調試、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液壓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等。
2.實習實訓
在校內進行機械鉗工技能、機加工與數控機床、內燃機拆裝、液壓與氣動設備組裝與調試,以及鐵道施工和養路機械的日常維護、集中檢修、故障分析與處理、電氣參數測試等實訓。
在鐵道施工、養路機械生產及使用企業進行實習。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裝配鉗工機修鉗工
銜接中職專業舉例
機電技術應用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
接續本科專業舉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⑵ 求一篇,大型養路機械保養維修學習心得!!(急)!!!
維修保養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內容:
1、一部分是日常技術保養,即操作手在使用過程中對機具能夠做到的合理保管、日常檢修、定期維護保養及正確的操作使用,這樣可延長機具使用壽命,提高機具應用效果;
2、另一部分是周期性技術保養,即靠機手自身的條件和手段不能夠解決的維修內容,如機具主要部件損壞的修復或換件修理,使用到一定期限後進行的中、大修及檢測調整等,就必須到專門的廠家指定的維修點,請專業人員修理。
3、最後就是長期停放的技術保養,由於攤鋪機和其他機械不一樣,特別是在我們青海,冬天基本上是停放不用的,所以也要進行保養。
攤鋪機是一種技術含量高、結構相對復雜的專門化生產工具,一般進行作業的工作條件比較惡劣,操作人員的使用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素質差別較大。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各部運動機件逐漸磨損和受外界各種運行條件的影響,各部機構和零件必然逐漸產生不同程度的自然松動和機械損傷,這樣將導致攤鋪機動力性和經濟性變壞,機件安全可靠性降低,就會發生預想不到的機械故障,影響攤鋪機的使用期限。因此,為了提高使用壽命,減少機械故障的發生,應做好保養工作。所以,攤鋪機的使用管理中缺少不了維修保養這個環節。
變速箱是輪式裝載機重要的傳動部件之一,它負責將發動機傳來的速度和扭矩傳遞給終傳動系統,改變發動機和車輪之間的傳動比,實現裝載機的前進和倒退擋操縱,並可實現在發動機運轉的情況下切斷傳給行走裝置的動力,以適應裝載機作業和行駛的需要,便於發動機的起動和停車安全。
但在裝載機工作過程中,由於使用和保養不當而造成的變速箱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別是使用中不嚴格遵守維修保養規程,缺乏及時地檢查和日常保養,會加速變速箱的損傷和故障的形成,甚至會擴大故障後果的危害性。
一、預防性保養的目的
1、通過對裝載機運行的跟蹤檢查,有計劃地停機,做好變速箱的保養和修理安排。
2、防止主要機械故障和與之相關的零部件損壞,在故障萌發之前就進行修理,以節約大量維修成本。
3、使整機零部件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提高設備機台效益,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
4、降低維修難度和工作量。
二、輪式裝載機變速箱的常見故障及原因
1、掛擋時,不能順利進入擋位。
原因有:
(1)壓力閥壓力過低;
(2)液壓泵工作不良,密封不好;
(3)液壓管路堵塞;
(4)離合器密封圈損壞、泄露;
(5)掛擋閥桿不到位。
2、變速箱變速時,擋位脫不開。原因有:
(1)活塞環脹死;
(2)離合器摩擦片燒毀;
(3)離合器回位彈簧失效或損壞;
(4)回油管路堵塞。
3、已掛上擋,但裝載機運行乏力,甚至不能行走。
原因有:
(1)摩擦片磨損嚴重,間隙過大;
(2)離合器自動倒空閥密封不嚴,使壓力下降;
(3)換擋操縱閥管路堵塞;
(4)切斷閥不能回位;
(5)變速閥定位彈簧疲勞或折斷,鋼球跳動;
(6)離合器活塞環,密封圈磨損嚴重,使泄露嚴重。
4、操縱壓力過低。
原因有:
(1)變速箱油底殼油量不足;
(2)主油道漏油;
(3)變速箱濾清器堵塞;
(4)轉向泵(或液壓泵)損壞,造成嚴重內漏;
(5)變速箱調壓閥壓力調整不當;
(6)掛擋壓力閥彈簧失效或折斷。
5、變速箱自動脫擋或亂擋。
原因有:
(1)換擋操縱閥定位裝置失靈,引起失靈的主要原因是定位鋼球磨損嚴重,或彈簧失效;(2)換擋操縱桿由於長期使用,桿的位置、長度發生變化,桿件比例不準確,使操作位置產生偏差,從而造成錯位。
三、如何進行變速箱的預防性保養1、按JB/Z194-83,並結合維修保養實際,應遵循以下規定:
(1)日常性保養:檢查油低殼油位;
(2)50小時(或每周):檢查變速操縱手柄是否靈活有效;
(3)250小時(只在第一個250小時工作後才進行):清洗變速箱油底殼及變速箱濾油器濾芯;
(4)500小時:清洗油底殼過濾器,更換變速箱油液;
(5)2000小時:對變速箱、變矩器解體檢查檢修。
2、液力傳動油是變速箱正常工作的能量載體,在液力傳動系統中,工作液體的壓力、溫度和流量都決定了變速器能否正常工作,因此在變速箱的日常維護工作中,要特別注意對液力傳動油的檢查和更換。
(1)固定換油間隔按正確的時間間隔進行換油,是使變速箱內零部件獲得最長工作壽命的關鍵所在。只有確保合理的換油間隔,才能發揮潤滑油的潤滑及保護特性。一般情況下應以整機廠家推薦的保養周期為依據,但這只能是相對的,必須與油樣抽取分析結果相結合,才能知道實際工作情況。比如保養手冊上要求變速箱的換油間隔是500h,我們根據裝載機運行情況,每隔250h或100h對油樣進行一次抽樣分析,以決定何時換油,但潤滑油使用至1000h時則應立即更換。除定期更換新油外,在平時的檢查中,如發現油液變質或混有雜質時,也應進行清洗檢查,並更換新油。
(2)採用正確的排、換油方法放油時,油溫應達到40~50℃,且油流應在攪動的情況下排放,要盡可能徹底排空臟油;加油時,應使用有過濾裝置的加油機來添加油液。
(3)使用正確的傳動系統用油,變速箱使用的潤滑油必須符合規范。應當注意的是,不能將柴油機油加入到變速箱內,因為柴油機油會減小活塞等運動件之間的摩擦,而傳動系用油則要讓摩擦片之間在結合時有一定的摩擦力,這個摩擦力對於傳動系統的正常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正確使用潤滑油,才能有效延長離合器摩擦片的工作壽命。同時,正確用油,可明顯地改善齒輪的抗磨損性能,消除離合器打滑現象,控制制動的顫抖和異響,增加制動力,提供更大的牽引力。目前,變速箱使用最多的液力傳動油為6#、8#液力傳動油。
(4)參考維修手冊提供的更換濾清器周期,及時更換濾清器,同時清洗濾網、排油磁鐵螺塞、透氣塞,按標准量加註潤滑油。如果變速箱油粘度過大,會造成變速箱傳動效率低,流動性不好,不利散熱,而且在高速相對運動的部件之間可能出現局部的干磨擦,不利潤滑;如果變速箱油粘度過小,可增加泄漏量,造成變速箱控制油壓過低,形成故障,在負荷較大的傳動部件之間的油膜強度不夠,造成傳動部件的早期磨損,因而也不利潤滑。同時,變速箱在正常工作中由於齒輪的攪油會產生少量的氣泡,為了防止氣泡越積越多,產生氣蝕現象,導致油膜的厚度減小從而影響變速箱內部離合器及其控制閥的工作,變速箱油必須具備抗起泡的特性。因此,採用適當的變速箱用油,既可以保護變速箱、延長變速箱的使用壽命、降低變速箱的故障率,又可以降低變速箱換油保養的直接成本以及減少變速箱的保養人工和保養停車時間。
(5)各種潤滑油必須純凈,並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符合規定的質量要求。•加油工具、容器及各注油口應擦洗干凈,防止水份和污物進入油中。•檢查油量時必須使車輛在縱向和橫向均處於水平狀態。•加油、換油後務必檢查有無漏油現象。
所以,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加強對變速箱的故障預防和日常性保養是非常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因為停機檢修而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延誤工時,同時也可以預防並避免更大後續故障的發生,降低維修成本,提高機器的安全性保障。
1、由於銑刨機內部零件復雜,機器的最主要工作部分由於銑刀、軸承、墊片、銑鼓組成,操作過程中由於長時間與路面磨擦,消耗最快的也是這一部分,定期更換、檢查才能更好的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最好由專業人員操作,並認真閱讀操作手冊;
3、銑刀軸應該每日檢查,如果上面磨出的槽超過刀軸直徑的25%,則要更換。一般來說,刀軸的壽命是鎢鋼銑刀壽命的一半。從平方面積來說,其壽命為,銑刨深度5mm時約350-500平方米。但是請千萬注意,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刀軸的壽命,因此要每日檢查;
4、每次運轉前要檢查機油油位,使用後要清潔空氣過濾器;每使用4小時後,要對軸承加潤滑脂。打潤滑脂時,一邊打一邊轉動銑鼓,使油脂塗在整個軸承內
5、每次操作前用肉眼檢查機器:所有緊固件是否擰緊?是否有零件明顯磨損或開裂?供油油路是否完好?檢查軸承、檢查各個防護罩是否蓋住等;
6、一般來說,銑刀開裂非常少見,如有發生,通常說明有下列情況:a:銑鼓上的銑刀排列不規則;b:單次銑刨太深;c:使用不合適的銑刀來去除不同類型的路面;d:銑刨表面的強度過大;
7、每次操作前,要檢查皮帶松緊度。新皮帶在運轉4小時後應該重新調整松緊度,必須保持適當的皮帶松緊度,才能把發動機的輸出馬力傳送到銑刀鼓上,當太緊的皮帶會容易磨損,同時還會縮短軸承的壽命,如有斷痕、嚴重磨損的皮帶應立即換新的;
8、每次改變銑刀排列時,檢查銑刀軸和軸承。如果軸上出現磨損的槽,就需要更換新的,換軸時要同時換軸承。
9、檢查銑刨機底部的銑鼓時應注意將機器朝前翻倒,決不能朝後翻,不然機油會倒灌進發動機汽缸內。
10、銑鼓如果保養得當,通常可使用3個月。在更銑銑刀或做保養時,檢查銑鼓的中心軸條是否有裂縫,軸套孔是否變成橢圓形,焊縫處是否有裂縫,如果發現任何損壞,須更換新鼓。
一、發動機轉速下降
首先要測試發動機本身輸出功率,如果發動機輸出功率低於額定功率,則產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燃油品質差、燃油壓力低、氣門間隙不對、發動機的某缸不工作、噴油定時有錯、燃油量的調定值不對、進氣系統漏氣、制動器及其操縱桿有毛病和渦輪增壓器積炭。如果發動機輸出動力正常,就需要查看是否因為液壓泵的流量和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不匹配。
液壓挖掘機在作業中速度與負載是成反比的,就是流量和泵的輸出壓力乘積是一個不變數,泵的輸出功率恆定或近似恆定。如果泵控制系統出現了故障,就不能實現發動機、泵及閥在不同工況區域負荷優化匹配狀態,挖掘機從而將不能正常工作。此類故障要先從電器系統入手,再檢查液壓系統,最後檢查機械傳動系統。
二、工作速度變慢
挖掘機工作速度變慢主要原因是整機各部磨損造成發動機功率下降與液壓系統內泄。挖掘機的液壓泵為柱塞變數泵,工作一定時間後,泵內部液壓元件(缸體、柱塞、配流盤、九孔板、龜背等)不可避免的產生過度磨損,會造成內漏,各參數據不協調,從而導致流量不足油溫過高,工作速度緩慢。這時就需要整機大修,對磨損超限的零部件進行修復更換。
但若不是工作時間很長的挖掘機突然變慢,就需要檢查以下幾方面。先查電路保險絲是否斷路或短路,再查先導壓力是否正常,再看看伺服控制閥-伺服活塞是否卡死以及分配器合流是否故障等,最後將液壓泵拆卸進行數據測量,確認挖機問題所在。
三、挖掘機無力
挖掘無力是挖掘機典型故障之一。對於挖掘無力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為挖掘無力,發動機不憋車,感覺負荷很輕;第二種為挖掘無力,當動臂或斗桿伸到底時,發動機嚴重憋車,甚至熄火。
①挖掘無力但發動機不憋車。挖掘力的大小由主泵輸出壓力決定,發動機是否憋車取決於油泵吸收轉矩與發動機輸出轉矩間的關系。發動機不憋車說明油泵吸收轉矩較小,發動機負荷輕。如果挖掘機的工作速度沒有明顯異常,則應重點檢查主泵的最大輸出壓力即系統溢流壓力。如果溢流壓力測量值低於規定值,表明該機構液壓迴路的過載溢流閥設定值不正確,導致該機構過早溢流,工作無力。則可以通過轉動調整螺絲來調整機器。②挖掘無力,發動機憋車。發動機憋車表明油泵的吸收轉矩大於發動機輸出轉矩,致使發動機超載。這種故障應首先檢查發動機速度感測系統是否正常,檢查方法與前文所述發動機檢查方法類似。經過以上細致的檢查與排除故障,發動機速度感測系統恢復正常功能,發動機憋車現象消失,挖掘力就會恢復正常。
四、挖掘作業過程中的常見故障
挖掘機在施工作業中經常出現的一些普遍的故障,如:挖機行走跑偏,原因可能為行走分配油封(又稱中心回轉接頭油封)損壞;兩個液壓泵流量大小不一;一邊行走馬達有問題。液壓缸快速下泄則可能為安全溢流閥封閉不嚴,或缸油封嚴重損壞等等。
五、挖掘機的日常保養
為了防止挖掘機的故障發生,在日常使用過程中需要十分注意對挖掘機的保養。日常保養包括檢查、清洗或更換空氣濾芯;清洗冷卻系統內部;檢查和擰緊履帶板螺栓;檢查和調節履帶反張緊度;檢查進氣加熱器;更換斗齒;調節鏟斗間隙;檢查前窗清洗液液面;檢查、調節空調;清洗駕駛室內地板;(選配件)。清洗冷卻系統內部時,待發動機充分冷卻後,緩慢擰松注水口蓋,釋放水箱內部壓力,然後才能放水;不要在發動機工作時進行清洗工作,高速旋轉的風扇會造成危險;當清潔或更換冷卻液時,應將機器停放在水平地面上。
同時在啟動發動機前需要檢查冷卻液的液面位置高度(加水);檢查發動機機油油位,加機油;檢查燃油油位(加燃油);檢查液壓油油位(加液壓油);檢查空氣濾芯是否堵塞;檢查電線;檢查喇叭是否正常;檢查鏟斗的潤滑;檢查油水分離器中的水和沉澱物。
挖掘機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故障還有很多,這里只是介紹了較為常見的幾類故障的維修方法,並且為了減少故障的發生,對挖掘機的日常保養是很重要的。只有做到保養和維護的雙重保障,才能保障挖掘機更好的正常工作。
清洗冷卻系統內部,檢查、調節空調,調節鏟斗間隙
進氣系統漏氣,擰緊履帶板螺栓,檢查前窗清洗液液面
檢查液壓油油位(加液壓油),清洗駕駛室內地板,更換破碎器濾芯
檢查發動機機油油位,加機油,檢查和調節履帶反張緊度。
望採納!謝謝
⑶ 機械定期保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保養的原則和要求
1.1機械的保養重點是:清潔、潤滑、檢查、緊固和防腐。
1.2機械保養必須貫徹「養修並重,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到定期保養、強制進行,正確處理使用、保養和修理的關系,不允許只用不養,只修不養;
1.3各班組必須按機械保養規程、保養類別做好各類機械的保養工作,不得無故拖延,特殊情況需經分管專工批准後方可延期保養,但一般不得超過規定保養間隔期的一半;
1.4保養機械要保證質量,按規定項目和要求逐項進行,不得漏保或不保。保養項目、保養質量和保養中發現的問題應作好記錄,報本部門專工;
1.5保養人員和保養部門應做到「三檢一交(自檢、互檢、專職檢查和一次交接合格)」,不斷總結保養經驗,提高保養質量;
1.6資產管理部定期監督、檢查各單位機械保養情況,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保養質量,並進行獎優罰劣。
2保養作業的實施和監督
2.1機械保養堅持推廣以「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為主要內容的「十字」作業法,實行例行保養和定期保養制,嚴格按使用說明書規定的周期及檢查保養項目進行。
2.2例行保養是在機械運行的前後及過程中進行的清潔和檢查,主要檢查要害、易損零部件(如機械安全裝置)的情況,冷卻液、潤滑劑、燃油量、儀表指示等。例行保養由操作人員自行完成,並認真填寫《機械例行保養記錄》。
2.3一級保養:普遍進行清潔、緊固和潤滑作業,並部分地進行調整作業,維護機械完好技術狀況。使用單位資產管理人員根據保養計劃開具《機械設備保養、潤滑通知單》下達到操作班組,由操作者本人完成,操作班班長檢查監督。
2.4二級保養:包括一級保養的所有內容,以檢查、調整為中心,保持機械各總成、機構、零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由使用單位資產管理人員開具《機械設備保養、潤滑通知單》下達到操作班組,主要由操作者本人完成,操作者本人完成有困難時,可委託修理部門進行,使用單位資產管理員、操作班班長檢查監督。
2.5其他保養
2.5.1換季保養:主要內容是更換適用季節的潤滑油、燃油,採取防凍措施,增加防凍設施等。由使用部門組織安排,操作班長檢查、監督。
2.5.2走合期保養:新機及大修竣工機械走合期結束後必須進行走合期保養,主要內容是清洗、緊固、調整及更換潤滑油,由使用部門完成,資產管理員檢查,資產管理部監督。
2.5.3轉移保養:機械轉移工地前,應進行轉移保養,作業內容可根據機械的技術狀況進行保養,必要時可進行防腐。轉移保養由機械移出單位組織安排實施,項目部、資產管理員檢查,資產管理部監督。
2.5.4停放保養:停用及封存機械應進行保養,主要是清潔、防腐、防潮等。庫存機械由資產管理部委託保養,其餘機械由使用部門保養。
2.6保養計劃完成後要經過認真檢查和驗收,並編寫有關資料,做到記錄齊全、真實。
⑷ 鐵路大型養路機械有哪幾種
鐵路大型養路機械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道岔維修機械 主要用於鐵路道岔的維護和保養,包括清理、檢查、調整及修復工作。 具體包括道岔整治機械和打磨設備等,確保鐵路道岔狀態良好,保證列車安全運行。
二、線路清篩機械 主要用於清除鐵路軌道線路中的雜物和石砟,保持線路暢通。 包括軌道清篩機、道砟清篩機等,提高線路的維護效率,確保列車行駛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三、軌道檢測與維護機械 主要用於軌道的檢測、測量以及維護工作。 包括軌道檢測車、軌道打磨車等,能夠精確檢測軌道狀態,及時發現並處理軌道問題,保持軌道的幾何尺寸和狀態,確保列車正常運行。
四、綜合養路機械 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養路設備,可進行軌道的清理、檢測、維修和養護。 具有高度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能大大提高鐵路線路的維護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