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屬能彎曲體現了什麼物理性質
考點襲: 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專題: 金屬與金屬材料 分析: A、從金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去分析;B、從金屬具有韌性,所以都能夠彎曲去分析;C、從金屬都有光澤去分析;D、從金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去分析; A、金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故錯誤;B、金屬具有韌性,所以都能夠彎曲;故正確;C、金屬都有光澤;故正確;D、金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正確;由於題目要求選出錯誤的,故答案為:A. 點評: 題目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學生對金屬物理性質的掌握情況.
Ⅱ 何謂金屬的機械性能
金屬材料的性能一般分為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兩類。所謂工藝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加工製造過程中,金屬材料在所定的冷、熱加工條件下表現出來的性能。金屬材料工藝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在製造過程中加工成形的適應能力。由於加工條件不同,要求的工藝性能也就不同,如鑄造性能、可焊性、可鍛性、熱處理性能、切削加工性等。所謂使用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使用條件下,金屬材料表現出來的性能,它包括機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等。金屬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的使用范圍與使用壽命。
在機械製造業中,一般機械零件都是在常溫、常壓和非強烈腐蝕性介質中使用的,且在使用過程中各機械零件都將承受不同載荷的作用。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性能,稱為機械性能(或稱為力學性能)。
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是零件的設計和選材時的主要依據。外載入荷性質不同(例如拉伸、壓縮、扭轉、沖擊、循環載荷等),對金屬材料要求的機械性能也將不同。常用的機械性能包括:強度、塑性、硬度、沖擊韌性、多次沖擊抗力和疲勞極限等。下面將分別討論各種機械性能。
1.
強度
強度是指金屬材料在靜荷作用下抵抗破壞(過量塑性變形或斷裂)的性能。由於載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壓縮、彎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強度也分為抗拉強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抗剪強度等。各種強度間常有一定的聯系,使用中一般較多以抗拉強度作為最基本的強度指針。
2.
塑性
塑性是指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永久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
3.
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屬材料軟硬程度的指針。目前生產中測定硬度方法最常用的是壓入硬度法,它是用一定幾何形狀的壓頭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試的金屬材料表面,根據被壓入程度來測定其硬度值。
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維氏硬度(hv)等方法。
4.
疲勞
前面所討論的強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屬在靜載荷作用下的機械性能指針。實際上,許多機器零件都是在循環載荷下工作的,在這種條件下零件會產生疲勞。
5.
沖擊韌性
以很大速度作用於機件上的載荷稱為沖擊載荷,金屬在沖擊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叫做沖擊韌性。
參考鏈接
我的二手工程機械網
www.sdcmmm.cn
Ⅲ 金屬的機械性能指什麼
機械性能是金屬材料的常用指標的一個集合。在機械製造業 光纜機械性能試內驗機
中,一般機械零件都是在常溫容、常壓和非強烈腐蝕性介質中使用的,且在使用過程中各機械零件都將承受不同載荷的作用。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性能,稱為機械性能(或稱為力學性能)。金屬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的使用范圍與使用壽命。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是零件的設計和選材時的主要依據。外載入荷性質不同(例如拉伸、壓縮、扭轉、沖擊、循環載荷等),對金屬材料要求的機械性能也將不同。常用的機械性能包括:強度、塑性、硬度、沖擊韌性、多次沖擊抗力和疲勞極限等。下面將分別討論各種機械性能。
常說的機械性能主要有:彈性、塑性、剛度、強度、硬度、沖擊韌性、疲勞強度和斷裂韌性等。
Ⅳ 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指標有哪些
金屬材料的性能一般分為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兩類。所謂工藝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加工製造過程中,金屬材料在所定的冷、熱加工條件下表現出來的性能。金屬材料工藝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在製造過程中加工成形的適應能力。由於加工條件不同,要求的工藝性能也就不同,如鑄造性能、可焊性、可鍛性、熱處理性能、切削加工性等。所謂使用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使用條件下,金屬材料表現出來的性能,它包括機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等。金屬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的使用范圍與使用壽命。
在機械製造業中,一般機械零件都是在常溫、常壓和非強烈腐蝕性介質中使用的,且在使用過程中各機械零件都將承受不同載荷的作用。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性能,稱為機械性能(或稱為力學性能)。
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是零件的設計和選材時的主要依據。外載入荷性質不同(例如拉伸、壓縮、扭轉、沖擊、循環載荷等),對金屬材料要求的機械性能也將不同。常用的機械性能包括:強度、塑性、硬度、沖擊韌性、多次沖擊抗力和疲勞極限等。下面將分別討論各種機械性能。
1. 強度
強度是指金屬材料在靜荷作用下抵抗破壞(過量塑性變形或斷裂)的性能。由於載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壓縮、彎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強度也分為抗拉強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抗剪強度等。各種強度間常有一定的聯系,使用中一般較多以抗拉強度作為最基本的強度指標。
2. 塑性
塑性是指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永久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
3. 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屬材料軟硬程度的指標。目前生產中測定硬度方法最常用的是壓入硬度法,它是用一定幾何形狀的壓頭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試的金屬材料表面,根據被壓入程度來測定其硬度值。
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維氏硬度(HV)等方法。
4. 疲勞
前面所討論的強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屬在靜載荷作用下的機械性能指標。實際上,許多機器零件都是在循環載荷下工作的,在這種條件下零件會產生疲勞。
5.沖擊韌性
以很大速度作用於機件上的載荷稱為沖擊載荷,金屬在沖擊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叫做沖擊韌性。
Ⅳ 金屬性和金屬活動性都分別是由什麼體現的
金屬性強弱即是金屬性活動強若,實質是由金屬失電子難易決定,一般可從判斷原版子核外半權徑來分析,半徑越大,失電子能力越強,金屬性越強,鹼性也越強(鹼性強弱與金屬性強弱正相關)。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自上往下核外半徑遞增,金屬性逐漸增強,同周期自左向右核外半徑遞減,金屬性逐漸增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Ⅵ 將鋼錠軋成鐵板體現了金屬的什麼性
將鋼錠軋製成鐵板,體現的是金屬的塑性,軋制鋼板過程就是塑性變形的過程。
Ⅶ 的各種金屬製品,主要利用了金屬的什麼物理性質
提醒:需要答案請聯系我!
課題1 金屬材料
【基礎演練】
1.下列關於合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合金一定是金屬單質而不是化合物
B.合金的所有性質和性能都比純金屬好
C.合金也是金屬材料
D.合金是在金屬中加熱熔合某些金屬而成的
2.銅的下列用途中,主要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
A.制火鍋 B.塑造銅像 C.製造電線 D.制硫酸銅
3.下列變化中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
A.鋼鐵生銹 B.食物腐敗
C.銅絲彎曲 D.白磷自燃
4.工業生產中常將兩種或多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在同一容器中加熱使其熔合,冷凝後便得到具有金屬特性的熔合物——合金,這是製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請根據下表數據判斷,不宜用上述方法製取的合金是( )
金屬 Na K Al Cu Fe
熔點(℃) 97.5 63.6 660 1083 1535
沸點(℃) 883 774 2467 2567 2750
A.Fe—Cu合金 B.Cu—Al合金
C.Al—Na合金 D.Cu—Na合金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鉛的密度比鐵大,用鉛做菜刀、錘子比鐵更好
B.銀的導電性比銅好,所以通常可用銀製作電線
C.鈦合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來製造人造骨
D.焊錫和鋁熔點都較低,都可用於焊接各種金屬
6.從右欄的選項中選擇適當項目(寫序號)填入左邊各小題的空格中
⑴ 青銅 a.不易生銹的鐵合金
⑵ 不銹鋼 b.會生銹
⑶ 硬鋁 c.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
⑷ 鐵 d.質輕、強度高
7.下列金屬製品分別利用了金屬或合金的哪些性質?
(1)不銹鋼炊具
(2)自行車車架
(3)銅質導線
(4)鋁合金門窗
8.有些寺院里的佛像和牌匾上的大字是用「鎦金」(即將非常薄的金箔,利用物理方法貼在被飾物體的表面)工藝製作的,你知道這項技術是利用了金的哪些性質嗎?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基礎演練】
鐵是一種應用廣泛的金屬,下列有關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鐵
B.鐵在乾燥的空氣中容易生銹
C.鐵是地殼里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D.用鐵鍋炒菜可使食物中增加微量鐵元素
2.從金屬利用的歷史來看,先是青銅器時代,而後是鐵器時代,鋁的利用則是近百年的事。與這個先後順序有關的是( )
① 地殼中的金屬元素的含量;②金屬活動性順序;③金屬的導電性;④ 金屬冶煉的難易程度;⑤金屬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3.將足量鐵粉投入到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後過濾,則在濾液中含有的物質是( )
A.硫酸鐵 B.硫酸銅 C.硫酸 D.硫酸亞鐵
4.甲、乙、丙三種不同的金屬,用甲制容器可盛放稀硫酸,灼熱的乙在空氣中不燃燒,而在氧氣中劇烈燃燒,丙需保存在煤油中以防止氧化,則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5.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屬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直接製取的是( )
A.FeCl3 B.ZnCl2 C.CuCl2 D.CuSO4
6.小剛要驗證鎂、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他通過實驗觀察到鎂與鹽酸反應比鐵與鹽酸反應 ,說明 。如果要驗證銅與鎂、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還須補做的實驗是 。
7.鎂、鐵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較廣泛的用途。如:
(1)鎂在空氣中燃燒時,能發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來製造鎂閃光燈,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市場上出售的補血麥片中常含有微量顆粒細小的還原性鐵粉,鐵粉與人體胃液中的鹽酸反應後轉化為氯化亞鐵,從而起到補血的作用,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興趣小組對三種金屬Mg、Ti(鈦)、Cu的金屬活動性進行探究:
提出假設:a:Ti金屬活動性比Mg強;
b:Mg金屬活動性比Cu強
查閱資料:在相同條件下,金屬與酸反應,產生氣泡速度越快,則該金屬活動性越強。
實驗設計:同溫下,取大小相同的這三種金屬薄片,分別投入等體積等濃度的足量的稀鹽酸中反應,觀察現象。回
(1)三種金屬中加入鹽酸前都先用砂布將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
A.除去氧化膜,利於直接反應 B.使表面不平整,易反應
C.使表面光亮,易觀察現象 D.使溫度相同,易反應
(2)填寫下表的有關現象和結論:
Ti Mg Cu
與鹽酸反應現象 放出氣泡速度緩慢 放出氣泡速度快
結 論 原假設中不正確 (填「a」或「b」或「ab」,
理由 ;
三種金屬的活動順序為 〉 〉
9.為了測定某黃銅中鋅的質量分數,某同學利用該合金與稀硫酸反應,進行了三次實驗,所得相關的實驗數據記錄如下(實驗中誤差忽略不計):
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質量g 25 25 50
所用稀硫酸的質量g 120 160 100
生成氫氣的質量g 0.4 0.4 0.4
(1)從上表數據分析,當所取合金與所用稀硫酸的質量比 時,表明合金中的鋅與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2)計算黃銅中鋅的質量分數。
課題3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防護
【基礎演練】
1.下列情況常常會使鐵製品銹跡斑斑的是( )
A.表面塗油 B.任其風吹兩淋
C.表面噴漆 D.表面保持乾燥
2.下列鐵製品在使用和保存時的注意事項不正確的是 ( )
A.避免鐵製品長時間接觸潮濕空氣
B.應保持鐵製品表面潔凈乾燥
C.用鐵制容器盛裝食醋
D.為防止機床生銹,在機床表面上塗油
3.鋁合金因具有堅固、輕巧、美觀、易於加工等優點而成為現代家庭封閉陽台時的首選材料,這與鋁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質無關的是( )
A.較小的密度 B.較大的硬度
C.良好的導電性 D.較好的延展性
4.下列金屬的用途與性質不相應的是( )
A.用銅做電線是由於其導電性良好
B.用鎢做燈絲是因為其熔點高
C.鐵製品表面鍍鉻是由於鉻硬且不易氧化
D.用金做飾物是因為金的密度大
5.下列方法①塗油 ②刷油漆 ③用砂紙擦 ④鍍鋅 ⑤用水洗干凈 ⑥烤藍,其中不能防止鐵製品生銹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③⑤
6.將鐵礦石冶煉成鐵的過程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工業上高爐煉鐵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所發生的反應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煉鋼的主要原料是生鐵,在古代,人們把燒紅的生鐵放在鐵砧上反復捶打,最終可使生鐵轉化為鋼,這也就是成語「百煉成鋼」和「千錘百煉」的來歷。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寫出上述最關鍵一步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請用合理方法除去下列物質中含有的雜質 。(用化學方法除雜質的要寫出化學方程式)
(1)銅屑中含有少量鐵屑(兩種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鐵屑中含有氧化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含有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硝酸銅溶液中含少量硝酸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全世界每年因生銹損失的鋼鐵,約佔世界年產量的四分之一。 鐵與氧氣、水等反應生成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請你談談生活中觀察到的保護鋼鐵製品的兩條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
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生鐵、不銹鋼都是純鐵
B. 銅在潮濕的空氣中也不會生銹
C. 鋼鐵製品表面塗油是為了更加美觀
D. 鋁合金硬度大、密度小,用於飛機製造
2.一廢舊家用電器的某部件含有Zn、Fe、Cu三種金屬,若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過濾後剩餘的金屬是( )
A.Zn、Fe B.Zn C.Fe D.Cu
3.蕪湖鐵畫是中國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下列關於鐵畫生銹與保護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表面塗漆以防止生銹 B.放置在乾燥的環境中
C.經常清掃表面的灰塵可以防止生銹 D.生銹時生成四氧化三鐵
4.光亮的鐵釘在下面幾種情況下,最不容易生銹的是( )
5.下列對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認識沒有科學依據的是( )
A.菜刀擦乾後放在乾燥的地方不易生銹
B.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垃圾也是資源,應分類回收處理
C.通常情況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軟水洗衣服效果好
D.失火時,要冷靜地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自救
6.有兩種黑色粉末,分別是鐵和氧化銅,迅速將它們區別開來的最佳方法是( )
A.加入稀硫酸 B.分別通入氫氣後加熱
C.用磁鐵吸引加以區別 D.分別通入一氧化碳後加熱
7. 下列物質的轉化能通過置換反應實現的是( )
A.Fe→Fe2O3 B.Fe→FeCl3
C.Fe→Fe3O4 D.Fe→FeSO4
8.在CuO和鐵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並微熱,反應停止後濾出不溶物,再向濾液中加入一薄鐵片,足夠時間後,鐵片上無任何變化。通過分析,判斷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
A.濾出的不溶物中只有銅,不可能有鐵
B.濾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銅,也可能有鐵
C.濾出的不溶物中只有鐵,不可能有銅
D.濾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CuSO4和H2SO4
9. 在試管的內壁附著下列物質,用稀鹽酸浸泡而不能除去的是( )
A.用足量CO還原Fe2O3後留下的固體物質
B.用足量H2還原CuO後留下的紅色物質
C.盛石灰水後留下的白色固體
D.硫酸鐵溶液與燒鹼溶液反應後留下的紅褐色固體
10. 把兩種金屬的混合物 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應,結果得到氫氣0.2g,則混合物中所含的物質不可能是( )
A.鋅和鐵 B.鋅和鎂
C.鋅和銅 D.鋅和鋁
二、填空與簡答題
11.在鐵製品表面鍍上一層保護膜,是為了防止和減緩鐵的銹蝕;在實驗室里用氯酸鉀制氧氣時,加熱和加入二氧化錳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雖然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極其復雜,但是人類可以根據物質的 ,通過改變 來控制化學反應。
12.如圖所示,彈簧秤下掛著一重物A,燒杯中盛有溶液B,試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若A為鐵塊,B為稀硫酸,則將A放入B中,過一會,彈簧秤的讀數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 。
(2)若A為鐵塊,B為硫酸銅溶液,則將A放 入B中,過一會,彈簧秤的讀數將 。
13.下表是某種常見固態金屬的部分性質:
顏色 硬度 密度 熔點 導電性 導熱性 延展性
銀白色 較軟 2.7g/cm3 660.4℃ 良好 良好 良好
將該金屬投入到稀鹽酸中,可產生大量的無色氣體。據上述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⑴試推斷該金屬可能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銅_________ (填「強」或「弱」)
⑶請自選試劑,設計實驗探究該金屬與鐵的活動性強弱,並完成下表:
你的猜想 驗證方法 現 象 結 論
14.加快遼寧鋼鐵工業的發展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十分重要。生鐵是通過冶煉鐵礦石得到的。
(1)以赤鐵礦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為例,寫出生鐵冶煉主要原理的化學方程式
(2)生鐵和鋼性能有差別.其主要原因是 。
三、實驗與探究題
15.讓我們和小亮一起走進化學實驗室,共同來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小亮在實驗室用一小塊生鐵與稀鹽酸反應,觀察到生鐵表面出現 ,同時發現反應後的液體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問題:這種黑色不溶物是什麼呢?
猜與假設:這種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
設計方案:將黑色固體灼燒,如果黑色固體中含有碳,就會有 氣體生成,要想進一步確定這種氣體,可以用 來檢驗。
進行實驗:小亮按設計方案進行實驗,得到了預想的結果。
解釋與結論:由此小亮得出的結論是:(1)生鐵中 碳(填「含」或「不含」);(2)碳與稀鹽酸 反應(填「能」或「不能」),鐵與稀鹽酸 反應(填「能」或「不能」)。
四、計算題
16.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取鐵粉和銅粉的均勻混合物與某稀硫酸反應,所得數據如下:
甲 乙 丙
取用金屬混合物的質量(g) 10 10 20
取用稀硫酸的質量(g) 100 120 100
反應後過濾得到乾燥固體的質量(g) 2 2 12
計算:⑴金屬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
⑵可製得硫酸亞鐵的質量。
⑶該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Ⅷ 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指標主要包括 都有什麼
常用的機械性能包括:強度、塑性、硬度、沖擊韌性、多次沖擊抗力和疲勞極限等。
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是零件的設計和選材時的主要依據。外載入荷性質不同(例如拉伸、壓縮、扭轉、沖擊、循環載荷等),對金屬材料要求的機械性能也將不同。
下面將分別討論各種機械性能。
1、 強度
強度是指金屬材料在靜荷作用下抵抗破壞(過量塑性變形或斷裂)的性能。由於載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壓縮、彎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強度也分為抗拉強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抗剪強度等,各種強度間常有一定的聯系,使用中一般較多以抗拉強度作為最基本的強度指標。
2、塑性
塑性是指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永久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
3、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屬材料軟硬程度的指標。目前生產中測定硬度方法最常用的是壓入硬度法,它是用一定幾何形狀的壓頭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試的金屬材料表面,根據被壓入程度來測定其硬度值。
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維氏硬度(HV)等方法。
4、 疲勞
前面所討論的強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屬在靜載荷作用下的機械性能指標。實際上,許多機器零件都是在循環載荷下工作的,在這種條件下零件會產生疲勞。
5、沖擊韌性
以很大速度作用於機件上的載荷稱為沖擊載荷,金屬在沖擊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叫做沖擊韌性。
(8)不銹鋼機械臂體現了金屬的什麼性擴展閱讀:
原理
鋼材經過冷加工後,在常溫下存放15-20天,或加熱至100-200度並保持2小時左右,這個過程稱為時效處理。所謂時效敏感性:因時效作用導致鋼材性能改變的程度。
一般,鋼材機械強度提高,而會導致塑性和韌性降低。
通常說一種金屬機械性能不好,是指它易折,易斷,或者是沒有良好的打磨延展性。
一般純金屬的機械強度都要弱於合金的強度,舉例來說就是鋼的性能好於純鐵。
Ⅸ 金屬的機械性是什麼
機械性?第一次聽說。是指延展性么。樓下解答吧。
Ⅹ 以下金屬的用途或性質分別利用或體現了金屬的什麼性質或原理 (1)鋁可以壓成鋁箔 ...
(1)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3)Zn的金屬活動性排在H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