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安全使用沖床機械手
沖床機械手能模擬人的手臂的部分動作,按預定的程序、軌跡及其它要求,實現抓取、搬運工件或操縱工具。機械手可以代替很多重復性的體力勞動,從而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但是在怎麼安全生產也是企業必上之課。今天博立斯作為沖床機械手廠家為大家介紹(需要可以找博立斯),由於沖床具有速度快、壓力大的特點,因此採用沖床作沖裁、成型必須遵守一定的安全規程。
1.暴露於壓機之外的傳動部件,必須安裝防護罩,禁止在卸下防護罩的情況下開車或試車。
2.開車前應檢查主要緊固螺釘有無松動,模具有無裂紋,操縱機構、自動停止裝置、離合器、制動器是否正常,沖床機械手配件各沖突部份及軸承,滑塊等部件的潤滑系統有無堵塞或缺油,定時整理上面的塵垢;必要時可開空車試驗。
3.沖床機械手廠家安裝模具必須將滑塊開到下死點,閉合高度必須正確,盡量避免偏心載荷;模具必須緊固牢靠,並經過試壓檢查。
4.調整、修理前請關掉射出機及機械手的電源並洩除機械手的殘留壓力,工作中注意力要集中,嚴禁將手和工具等物件伸進危險區內。沖床機械手,小件一定要用專門工具(鑷子或送料機構)進行操作。模具卡住坯料時,只准用工具去解脫。
5.如果發現壓床運轉異常或有異常聲響,(如連擊聲、爆裂聲)應停止送料,檢查原因。如系轉動部件松動、操縱裝置失靈、模具松動及缺損,應停車修理。
6.每沖完—個工件時,手或腳必須離開按鈕或踏板,以防止誤操作。
7.兩人以上操作時,應定人開車,注意協調配合好。下班前應將模具落靠,斷開電源,並進行必要的清掃。
沖壓事故有可能發生在沖壓設備的各個危險部位,因此正確操作沖床機械手設備進行生產非常重要,。沖壓作業具有較大危險性和事故多發性的特點,且事故所造成的傷害一般都較為嚴重。目前防止沖壓傷害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有多種形式,但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水平以及對作業中各種危險的識別能力。安全操作沖床機械手,安全生產。
Ⅱ 塑料和金屬之間用什麼方法能連接裝配在一起
採用PHASA塑料熱鉚焊裝配技術可以解決。
塑料熱鉚接技術——用來連接由不同材料製造的部件,使熱固性塑料與熱熔性塑料製件間實現相互連接,或使塑料製件與金屬連接;是利用模塑件上預留固有的塑料鉚柱、肋翼、立筋,對應穿過 其它材料製件或沖壓成形金屬板結構上預制孔壓緊,裝配組件表面凸出部分鉚柱(熱樁)在受控熱融軟化後再用特製金屬成型鉚頭壓緊冷卻重新成型並夾緊,利用特定形狀的鉚頭可以實現塑料鉚柱的埋頭鉚接(齊平鉚接)、半球鉚接、圓弧翻邊鉚接、立筋肋條狀鉚接、機械鍛壓、折邊鑲嵌包覆等,實現不同材質的材料機械鉚合組裝在一起的連接方式,連接部位不易脆化、美觀、牢固、密封性好,從而實現結構的最優化設計,充分利用各種材料的機械特性最佳組合,極大地提高整體組件的性能,整體結構耐沖擊,從而達到最完美的配合,尤其適合於長期機械振動、環境溫度及濕度變化范圍大,自然環境極其惡劣的場合。
1、熱氣局部加熱塑料件上穿過金屬預留孔的鉚柱凸出部分
2、採用非接觸式加熱工藝,處理過程潔凈、無污染、振動
3、冷卻模頭將已經受熱軟化了的鉚柱,壓緊、冷卻成形
4、所有塑料鉚柱在鎖緊狀態下加熱後重新成形、冷卻鉚固
熱氣精確加熱塑料件上穿過金屬預沖孔的鉚柱凸出部分,使之自上而下、由表面至內部均勻穿透熱塑化,PHASA非接觸式加熱鉚接裝配工藝尤其適用於經過改性和玻纖增強的材料,不會產生局部過熱而導致材料分解變性。
金屬導體薄片全部在預壓緊的狀態下,冷卻模頭落下壓緊受熱軟化了的鉚柱,金屬預沖孔內部分受壓變粗膨脹填滿周圍間隙,表面部分變形重塑成鉚釘帽,待鉚釘帽頭冷卻收緊成形後冷卻模頭抬起。
所有鉚頭一次壓緊成形,從而保證了應力分布均勻,非接觸式加熱避免了粘料掛絲,鉚帽頭均勻一致、規整無缺料,從根本上消除了鉚固裝配的金屬片變形、翹起、松動、偏移而產生振動和鉚帽脫落的現象。
www.phasa.cn下載
Ⅲ 玻璃種類有哪些
玻璃主要分為以下2種:
1.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也稱白片玻璃或凈片玻璃。 其化學成分一般屬於鈉鈣硅酸鹽玻璃,組成范圍是:SiO270~73%(重量,下同);Al2O30~3%;CaO6~12%;MgO0~4%;Na2O+K2O12~16%。它具有透光、透明、保溫、隔聲,耐磨、耐氣候變化等性能。
平板玻璃主要物理性能指標:折射率約1.52;透光度85%以上(厚2毫米的玻璃,有色和帶塗層者除外);軟化溫度650~700°C;熱導率0.81~0.93瓦/(米·開);膨脹系數9~10×10-6/開;比重約2.5;抗彎強度16~60兆帕。
平板玻璃主要分為三種: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分有槽/無槽兩種)、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
2.特種玻璃是相對普通玻璃而言,用於特殊用途的玻璃。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平板玻璃和特種玻璃製造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3)沖塑料薄片如何機械整理擴展閱讀:
生產工藝
主要包括:
①原料預加工。將塊狀原料(石英砂、純鹼、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濕原料乾燥,將含鐵原料進行除鐵處理,以保證玻璃質量。
②配合料制備。
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窯或坩堝窯內進行高溫(1550~1600度)加熱,使之形成均勻、無氣泡,並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態玻璃。
④成型。將液態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狀的製品,如平板、各種器皿等。
⑤熱處理。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消除或產生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變玻璃的結構狀態。
1.磨砂玻璃加工方法:
先將需要加工的平板玻璃平放在墊有粗呢或棉毯的工作台上,再在玻璃面上堆放適量的細金剛砂,用粗瓷碗反扣住金剛砂,用雙手輕壓碗底轉圈推動。也可使用較高號水磨石地面用的磨石研磨。研磨操作應從四周邊角開始逐步移向中間,直至把玻璃面研磨呈均勻的乳白色,達到透光不透視即可。
2.銀光刻花玻璃加工方法:
先把平板玻璃用清水洗凈晾乾後滿塗石蠟,然後在石蠟上刻掉成各種花紋,用1:5濃度的氫氟酸溶液腐蝕玻璃面。最後倒去氫氟酸清除石蠟,用水把玻璃清洗干凈為止。
其他如彩色玻璃可採用裱貼或噴塗方法加工,具體方法從略。在地面和立牆上彈線,令做好下部牆體結構、骨架立柱橫梁的固定,玻璃加工裁割安裝上部及全部木(金屬)骨架,玻璃安裝,鑲邊油漆及清理。
參考資料:網路-玻璃
Ⅳ 常見的塑料成型方法有哪些
塑料製品是以合成樹脂和各種添加劑的混合料為原料,採用注射、擠壓、壓制、澆注等方法製成的。塑料產品在成型的同時,還獲得了最終性能,所以塑料的成型是生產的關鍵工藝。
1、注射成形也稱注塑成形,是利用注射機將熔化的塑料快速注入模具中,並固化得到各種塑料製品的方法。
2、擠出成型法是利用螺桿旋轉加壓方式,連續地將塑化好的塑料擠進模具,通過一定形狀的口模時,得到與口模形狀相適應的塑料型材的工藝方法。
3、壓製成形又稱壓縮成形、壓塑成形、模壓成形等,是將固態的粒料或預制的片料加入模具中,通過加熱和加壓方法,使其軟化熔融,並在壓力的作用下充滿模腔,固化後得到塑料製件的方法。
4、吹塑成形(屬於塑料的二次加工)是藉助壓縮空氣使空心塑料型坯吹脹變形,並經冷卻定型後獲得塑料製件的加工方法。
5、塑料的澆鑄成形類似於金屬的鑄造成形。即將處於流動狀態的高分子材料或單體材料注入特定的模具中,在一定條件下使之反應、固化,並成形得到與模具形腔相一致的塑料製件的加工方法。
6、氣體輔助注塑成形(簡稱氣輔成形)是塑料加工領域的一種新方法。分為中空成形、短射、滿射。
(4)沖塑料薄片如何機械整理擴展閱讀: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樹脂。
樹脂是指尚未和各種添加劑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樹脂這一名詞最初是由動植物分泌出的脂質而得名,如松香、蟲膠等。樹脂約占塑料總重量的40%~100%。
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決定於樹脂的本性,但添加劑也起著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樹脂所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劑,如有機玻璃、聚苯乙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