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框架柱機械連接接頭位置
基礎框架柱鋼筋接頭位置的處理方法:
(1)、一般的框架柱接頭位置應高出樓面砼面500mm、1/6柱凈高、柱的長邊尺寸,三者取較大值。同截面內接頭百分率不能大於50%。
(2)、接頭位置應避開箍筋加密區,你這個是基礎框架柱,加密區為1/3柱凈高,所以接頭位置距地面高度應大於1/3柱凈高,無法避開時應採用機械連接。
(3)、相鄰接頭間距和接頭面積百分率必須滿足要求 。
(4)、上柱鋼筋直徑大於下柱鋼筋時應伸入下層連接。
(5)、有可能的話遠離彎矩最大處。
(1)機械連接一般是哪些部位擴展閱讀:
1、基礎梁簡單說就是在地基土層上的梁,基礎梁一般用於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柱落於基礎樑上或基礎梁交叉點上,其主要作用是作為上部建築的基礎,將上部荷載傳遞到地基上。
在工業廠房中,一般都以柱作為主要的承重構件,基礎梁(在建築圖紙中符號為JL)作為基礎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柱子間連系的作用,使基礎形成較穩定的結構,也部分抗彎和抗剪的作用,當獨立柱之間不均勻沉降時會起到抗剪的作用。
一般基礎梁的截面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議取1/4~1/6跨距,這樣基礎梁的剛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礎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計算確定。
2、鋼筋接頭系數表是在鋼筋混凝土構件中,鋼筋是主要建築材料。
一般每根鋼筋長度約為6~12米不等,在實際使用時,因構造的需要,有時要接長使用,或者為了節約材料,需要將剪斷的剩餘鋼筋接起來使用,所以就要有接頭。
鋼筋接頭的搭接用量,設計有接頭規定者,應按設計計算。
無設計規定者,需要另加搭接用量,為了計算方便和簡化計算手續,按鋼筋規格、搭接方式編制了「鋼筋接頭系數表」。
計算時可根據施工圖紙,按規格分類計算出延長米,換算出理論重量後,再按每噸重量乘以系數,即為鋼筋接頭用重量。
參考資料
網路-基礎梁
網路-鋼筋接頭系數表
㈡ 連接樁承台的基礎連梁,其上下筋採用機械連接時,在什麼位置連接適宜
連接樁承台的基礎梁(不能叫連梁),其縱向筋接續的適合部位是同版上部結構的非框架多跨梁權一樣。當採用的機械連接為一級質量接頭時,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受限制,但仍然不宜放置在受力大的部位。仍然是上部的在跨度三分段的中段內、下部鋼筋宜拉通,或分段在支座錨固,容許少量特殊情況在跨度1/3處。
㈢ 框架梁機械連接接頭應在什麼位置
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
接頭應盡量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抗震設計時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圍,如必須在該區域連接,則應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層高內的同一受力鋼筋上宜少設連接接頭,不宜設置2個或2個以上接頭。
在鋼筋連接區域應採取必要的構造措施,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橫向構造鋼筋或箍筋。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的直徑d>28mm時,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3)機械連接一般是哪些部位擴展閱讀:
機械連接要求規定:
1、鋼筋機械連接的鏈接區段長度為35d,d為連接鋼筋的較小直徑。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接頭百分率不宜大於50%,受壓時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縱向受力鋼筋的機械連接接頭宜相互錯開。
2、抗震設計的框架梁端、柱端頭=箍筋加密區,不宜設置接頭。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Ⅱ級接頭或Ⅰ級接頭,接頭百分率均不應大於50%。
3、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保護層條件允許時,鋼筋連接件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有關鋼筋的最小保護層厚度要求,條件不允許時,連接件保護層不得小於15㎜。
㈣ 鋼筋梁下部鋼筋機械連接位置准確答案
一.良好質量的機械連接能獲得寬松的接頭面積百分率,但不能打破接頭禁區的限制。凡可回搭接部位都可採用機械答連接:
二.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0.接頭應用:
1.同一連接區域必須實施100%鋼筋接頭連接時,應用Ⅰ級接頭;
2.混凝土結構鋼筋應力較高,但對延展性要求不高的可用Ⅲ級接頭;
3.鋼筋連接件橫向凈距不小於25mm;
4.鋼筋結構件縱向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機械連接連接區段長度應大於35鋼筋直徑;
5.接頭應設置在結構件鋼筋受拉應力較小部位,當需要在高應力部位設置接頭,Ⅲ級接頭同一連接區域接頭不大於25%;
6.接頭宜避開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當無法
避開時,宜採用Ⅰ級接頭,且接頭不大於50%;
7.直接承受動載荷的結構件,接頭不大於50%;
㈤ 鋼筋梁下部鋼筋機械連接的具體位置。
鋼筋在混凝土梁中主要承受拉力,鋼筋接頭是鋼筋受力時的薄弱環節,鋼筋的接頭應設置在構件受力較小處。
1、單跨梁板的下部縱向受力筋接頭不宜設在跨中1/2范圍內。
2、連續梁板的縱向受力筋接頭,上部負彎矩筋應設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應設在支座處。但對滿堂基礎底板,因其彎矩圖和樓板方向相反,鋼筋的接頭位置也應相反,即上部鋼筋應在支座處,下部鋼筋則在跨中。
3、鋼筋接頭不宜設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范圍內。
4、鋼筋接頭不應該集中,要盡量錯開位置,讓薄弱環節分散開來。
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 ,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毫米。
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和冷彎試驗。在截取試件時應除去鋼筋兩端100-500MM,在截取試件大於60噸還需在取相應的鋼筋。
(5)機械連接一般是哪些部位擴展閱讀:
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接頭的搭接長度及接頭位置符合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鋼筋通常按定尺長度交貨,具體交貨長度應在合同中註明;鋼筋以盤卷交貨時,每盤應是一條鋼筋,允許每批有5%的盤數(不足兩盤時可有兩盤)由兩條鋼筋組成。
鋼筋按定尺交貨時的長度允許偏差不得大於+50mm。直條鋼筋的彎曲變應不影響正常使用,總彎曲度不大於鋼筋總長度的0.4%;鋼筋端部應剪切正直,局部變形應不影響使用。
㈥ 梁採用機械連接是不是可以在任何地方搭接
首先要看連抄接的級別,一般一二襲級可以了,三級不可以
基礎梁鋼筋連接接頭的具體位置:一般應按反彎矩梁考慮,即上部筋應在支座,下部筋應在跨中。
機械連接接頭:在高應力部位時,三級接頭百分率不大於25%,二級接頭百分率不大於50%,一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接頭位置宜避開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無法避開時,應採用一、二級接頭,且接頭百分率不大於50%。受動力荷載的構件 接頭百分率不大於50%。
鋼筋受壓區或應力較小部位,接頭百分率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