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機械零部件
機械零部件是構成機械的基本元件,是組成機械和機器的不可分拆的單個製件。包括:
1、零(部)件的聯接。如螺紋聯接、楔聯接、銷聯接、鍵聯接、花鍵聯接、過盈配合聯接、彈性環聯接、鉚接、焊接和膠接等。
2、傳遞運動和能量的帶傳動、摩擦輪傳動、鍵傳動、諧波傳動、齒輪傳動、繩傳動和螺旋傳動等機械傳動,以及傳動軸、聯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相應的軸系零(部)件。
3、起支承作用的零(部)件,如軸承、箱體和機座等。
4、起潤滑作用的潤滑系統和密封等。
5、彈簧等其它零(部)件。
(1)什麼是機械零件擴展閱讀
設計機械零件時,不僅應使其滿足使用要求,即具備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同時還應當滿足生產要求,否則就可能製造不出來,或雖能製造但費工費料很不經濟。
在具體生產條件下,如所設計的機械零件便於加工而加工費用很低,則這樣的零件就稱為具有良好的工藝性。有關工藝性的基本要求是:
(1)毛坯選擇合理機械製造中毛坯制備的方法有:直接利用型材、鑄造、鍛造、沖壓和焊接等。毛坯的選擇與具體的生產技術條件有關,一般取決於生產批量、材料性能和加工可能性等。
(2)結構簡單合理設計零件的結構形狀時,警好採用最簡單的表面(如平面、圓柱面、螺旋面)及其組合,同時還應當盡量使加工表面數目最少和加工面積最小。
② 什麼是部件什麼是零件什麼是構件
部件(assembly unit)是機械的一部分,由若干裝配在一起的零件所組成。
零件,指機械中不可分拆的單個製件,是機器的基本組成要素,也是機械製造過程中的基本單元。其製造過程一般不需要裝配工序。如軸套、軸瓦、螺母、曲軸、葉片、齒輪、凸輪、連桿體、連桿頭等。
構件是系統中實際存在的可更換部分,它實現特定的功能,符合一套介面標准並實現一組介面。構件代表系統中的一部分物理實施,包括軟體代碼(源代碼、二進制代碼或可執行代碼)或其等價物(如腳本或命令文件)。在圖中,構件表示為一個帶有標簽的矩形。在工程實際中,各種機械與結構得到廣泛應用。組成機械與結構的零、構件,在工程力學中統稱為構件。
(2)什麼是機械零件擴展閱讀:
構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自描述:構件必須能夠識別其屬性、存取方法和事件,這些信息可以使開發環境將第三方軟體構件無縫地結合起來;
(2)可定製:允許提供一個典型的圖形方式環境,軟體構件的屬性只能通過控制面板來設置;
(3)可集成:構件必須可以被編程語言直接控制。構件也可以和腳本語言或者與從代碼級訪問構件的環境連接,這個特點使得軟體構件可以在非可視化開發項目中使用;
(4)連接機制:構件必須能產生事件或者具有讓程序員從語義上實現相互連接的其他機制。
採用構件軟體不需要重新編譯,也不需要源代碼並且不局限於某一種編程語言。該過程叫做二進制復用,因為它是建立在介面而不是源代碼級別的復用之上的。雖然軟體構件必須遵守一致的介面,但是它們的內部實現是完全自動的。因此,可以用過程語言和面向對象語言創建構件。
③ 機械,機器,機構,構件,零件的概念
1、「零件」:組成機械和機器的不可分拆的單個製件,其製造過程一般不需要裝配工序。
2、「構件」:機構的組成單個元,它是一個和某相鄰構件有相當運動的剛體
3、「機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構件通過活動聯接以實現規定運動的構件組合。
4、「機器」: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
零件、部件間有確定的相對運動,用來轉換或利用機械能的機械。
細心整理,望採納
④ 什麼是機械零部件
機械零部件的定義是什麼?哪些屬於機械零部件?相對應的鑄造件、鍛壓件又是怎樣的?
機械零部件的定義是:
1,零件——不能拆分的單個組件。
2,部件——實現某個動作(或:功能)的零件組合。部件可以是一個零件,也可以是多個零件的組合體。在這個組合體中,有一個零件是主要的,它實現既定的動作(或:功能),其他的零件只起到連接、緊固、導向等輔助作用。
3,零部件——在通常情況下,把除機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統稱為零部件。當然,機架也是部件。
至於鑄造件和鍛壓件,是零件的製造方法分類。不同的材料和製造方法,使零部件有不同的機械性能。與零部件不是同一個概念。
⑤ 具體哪些屬於機械零件
機器運轉所需的加工件,標准件不能算!如鏈輪,齒輪,軸等都是機械零件
⑥ 什麼是構成機械的最小單元,也是製造機械時的最小單元
所有的機械都是由零件組成,零件就是構成機械的最小單元。
所謂零件是指,把一台機器分解,分的不能再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零件。不能再分的標準是,物體與物體之間不存在相對運動,這樣的物體稱之為零件。例如,圖示就是四個零件。
減速箱箱體箱蓋
注意,抓住特點去判斷,沒有相對運動的物體稱之為零件。
⑦ 請問機械零件的概述是什麼
機械零件(machine element)又稱機械元件(machine part)是構成機械的基本元件,是組成機械和機器的不可分拆的單個製件。機械零件既是研究和設計各種設備中機械基礎件的一門學科,也是零件和部件的泛稱。作為一門學科,機械零件從機械設計的整體出發,綜合運用各有關學科的成果,研究各種基礎件的原理、結構、特點、應用、失效形式、承載能力和設計程序;研究設計基礎件的理論、方法和准則,並由此建立了本學科的結合實際的理論體系,成為研究和設計機械的重要基礎。自從出現機械,就有了相應的機械零件。但作為一門學科,機械零件是從機械構造學和力學分離出來的。
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新的設計理論和方法、新材料、新工藝的出現,機械零件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有限元法、斷裂力學、彈性流體動壓潤滑、優化設計、可靠性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實體建模(Pro、Ug、Solidworks等)、系統分析和設計方法學等理論,已逐漸用於機械零件的研究和設計。更好地實現多種學科的綜合,實現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探求新的原理和結構,更多地採用動態設計和精確設計,更有效地利用電子計算機,進一步發展設計理論和方法,是這一學科發展的重要趨向。為鼓勵大型國有裝備製造企業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財政部2007年年初發出通知,對國內裝備製造企業為開發、製造大型露天礦用機械正鏟式挖掘機和大型煤炭採掘設備而進口的部分關鍵零部件、原材料所繳納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將實行"先征後退",同時停止相應整機及成套設備的進口免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