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
1. 彈性模量: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數稱為彈性模量,單位為MPa。
2. 抗拉強度:抗拉強度是金屬由均勻塑性形變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
3. 屈服強度: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於無明顯屈服現象出現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作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
4. 斷後伸長率:指金屬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斷裂時,試棒伸長的長度(斷後標距)與原來長度(原始標距)的百分比。
5. 斷面收縮率:斷面收縮率是衡量材料塑性變形能力的性能指標。採用標准拉伸試驗測試。試樣拉斷時頸縮部位的截面積與原始截面積之差,除以原始截面積之商的百分數即為斷面收縮率。
6. 沖擊韌性:沖擊韌性是指材料在沖擊載荷作用下吸收塑性變形功和斷裂功的能力,反映材料內部的細微缺陷和抗沖擊性能
7. 硬度:硬度,物理學專業術語,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壓入其表面的能力稱為硬度,金屬材料通常做布氏、維氏、洛氏硬度檢測。
㈡ 機械加工後,表面層產生的物理機械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零件的機械性能包括:強度、塑性、韌性、硬度、耐磨性。
㈢ 物理性質中的機械性能指哪些方面
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現的抵抗能力,一般包括強度、硬度、性能、疲勞強度等。
㈣ 材料的機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分別指哪些
機械性能:顧名思義,就是材料在機械應用方面的性能,包括強度,硬度,延伸率等,物理性能,包括材料的熔點,導電導熱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