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工廠機械事故如何自救

工廠機械事故如何自救

發布時間:2023-11-01 01:47:18

A. 機械傷害應急處置措施

機械傷害應急處置措施有下面這些:

(一)緊急停止機器運轉

1.事故機器附近人員按停機器上的「緊急停車按鈕」;

2.臨近電源總開關的人員跑步前往,將電源總開關刀閘拉下。

6.如啟握鋒受傷人員有骨折、休克或昏迷狀況,應皮宏採取臨時包紮止血措施,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量努力搶救傷員。

7.如遇人員被機械、牆壁等設備設施卡住的情況,可直接撥打119火警,由消防隊員實施解救。

B. 機械加工廠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機械加工廠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有時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為了減小事故造成的危害,時常要預先開展應急預案准備工作。那麼應急預案應該怎麼編制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機械加工廠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機械加工廠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

在市安全生產委員會的指導、監督下,公司認真貫徹國家的安全生產法規和省、市關於安全生產的法令,按照排除消防隱患,杜絕機械傷人事故的要求,在嚴格執行公司制定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松籽仁(堅果)加工廠區禁火規定》、《防火安全責任制》和《安全生產機械操作規程》的基礎上,制定本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模板。

一、應急預案的組織領導

1、公司總經理為實施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模板的第一責任人。如遇火災和生產事故,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組織實施滅火和搶救工作。

2、廠長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為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模板執行的直接責任人。當發生火災和生產事故時,必須立即撥打「119」和「120」電話報警,同時向總經理報告,採取應急措施,保護公司財產和職工人身安全,並配合消防部門和急救中心實施滅火和救護。

二、防火應急措施

1、當火災事故發生時,在第一時間組成由公司總經理、廠長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組成的指揮部,清點職工人數,安排報警和自救。

2、工廠電工立即切斷廠區內所有電源,同時啟動院內機井,保證滅火用水。

3、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在疏散職工的同時,按照公司消防工作分工,在消防車未到之前,組織職工利用工廠的消防水槍和滅火器材進行了自救,控制火情,等待救援。

三、生產事故應急措施

1、加工、烘乾等車間若出現生產事故時,車間主任和現場第一目擊人,要在第一時間撥打求救電話,同時報告廠長和總經理。

2、如有機械傷人,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人員立即關停機械,組織人員對傷者進行止血等應急救護,並安排專人看護,等候救護車急救。

3、對受傷人員要有專人陪護到醫院救治,安排財務人員親自到醫院辦理相關手續,保證實施有效的搶救。

四、火災、生產事故應急組織

1、火災撲救應急組織

①由公司總經理和分廠及各部門負責人組成滅火指揮部,負責應急預案的組織實施。

②成立公司義務消防隊。在火災發生後和專業消防隊未到之前趕到,控制火勢蔓延或把火撲滅在初級階段。

③義務消防隊由機關男職工和分廠工人組成。分三個組:水槍滅火組。由劉德勝負責,利用院內機井和樓內消防栓滅火;泡沫滅火組。由史鐵章負責,利用樓內和廠區內的泡沫滅火器進行滅火;報警通訊組。由門衛負責,及時報警,維持廠區秩序,引導消防車滅火。

2、生產事故應急組織

①由公司總經理和分廠及各部門負責人組成生產事故自救應急指揮部,負責對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實施。

②組成由廠長和車間主任負責的機械傷人自救小組。在萬一發生生產事故時,切斷電源,搶救受傷人員,報警求救。

③成立由副總經理和財務人員組成的救護組。負責陪同受傷人員到醫院進行救治。

④成立由辦公室和業務部門負責人組成的事故報告組,配合相關部門處理事故的善後事宜。

五、預防為主、杜絕事故發生

1、公司及分廠和各部門,在嚴格執行本公司的防火和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強化對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把預防放在首位。嚴格治理一切不規范和違反安全生產的行為,加大硬體設施改選和建設,保證及時排除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2、加大安全生產的宣傳力度。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全體職工處理突發事件、執行應急預案的能力,做到保證自身安全和企業減少損失、及時報警、報案,充分利用「119」、「120」等急救方式。

3、應急預案每年演練兩次,各工種崗位培訓每年兩次,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各項應急預案措施落實到具體責任人,保證預防為主,不出事故。一旦發生事故,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以上應急預案落實到機關、工廠、車間、班組,並遵照執行。

機械加工廠安全生產應急預案2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內蒙古自治區安全生產條例》,《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的法律法規為指導,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局面。增強安全防範意識特製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場(所)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

二、應急救援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三、林場設有安全應急組織機構,下設

救援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信息組:

組長:

組員:

作業現場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馬上報告林場調度室由調度通知應急小組。由信息組組長馬上向林業局報告並撥打120向醫療急救中心求援應急報告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點、類別、事故人數。

急救組:

組長:

組員:

接到事故應急報告後,馬上出動備用救應急救援車輛迅速趕往事故現場實施營救。備用車輛司機電話24小時開機,一但有應急事故發生通知司機馬上出發林場衛生所常備醫療急救用品,每個隊、段、組設立一支現場自救隊成員由工隊主要隊員擔任由林場安全組織領導負責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應急組組織機構的所有成員應樹立接到報警就是命令的觀點,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勇敢、科學、冷靜的應對事故迅速有效的開展救援工作使林場的安全生產的事故為零。

機械加工廠安全生產應急預案3

一、 火災應急的組織架構:

1、 為了統籌指揮,工廠確定注冊安全主任為火災總指揮,負責火災應急時的全盤指揮工作。注冊安全主任在火災發生時不在廠內時總指揮由工廠行政副總擔任;節假日期間由工廠安排的`值班負責人擔任;

2、 保安組長是火警時的副指揮,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現場具體的滅火搶救工作;各部門負責人任現場指揮;

3、 總指揮、副指揮和現場指揮應在接到火警後的第一時間內趕到火災現場;

4、 為配合滅火搶救工作,工廠特成立消防突擊隊,由保安員和各車間的基層骨幹組成。在總指揮和現場指揮的領導下進行滅火搶救的具體工作或協助消防隊參與滅火搶救工作;

5、 各部門或車間在火災發生時應隨時聽任總指揮的調度,參與滅火搶救工作。

二、 火災發生初期的應急響應工作:

1、 在本部門(或車間)發生火災時,在崗員工應立即對初起火災進行撲救,就近原則運用滅火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撲滅火源;使用滅火器要注意以下要點:先拉開保險栓,操作者站在上風位置,側身作業,手按壓柄,距火點二米位置膠管對准火源掃射;

2、 當火勢未能得到控制時,要立即通知當班保安和安全負責人(本司由人資部主管擔任);

3、 當班保安接到火警後,立即通知全廠警戒並通知保安組長迅速調集全體保安員利用身邊的滅火器材趕到火災現場參加撲救,並且做好火災現場人員秩序維護和無關人員的疏散撤離工作;

4、 當火災蔓延到非本廠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時,在崗員工應立即敲破玻璃按響火災按鈕使用消防水栓,並安排報警——119,(報警人員應向消防部門詳細報告火災的現場情

況,包括火場的單位名稱和具體位置、燃燒物資、人員圍困情況、聯系電話和姓名等信息),並安排人員到路口接消防車,以便消防隊員把握火災情況和盡快抵達,採取相應的滅火措施,抓住救災時機;

5、 火災應急總指揮和現場指揮在接到火警後應在第一時間內趕赴火災現場指揮撲救工作,指揮設備維修組把電梯迫降到底層,並切斷生產區的電源,同時保證各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轉;

6、 火災警報拉響後各部門應立即切斷電源,並組織本部門(或車間)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待命;

7、 人資部立即組織司機疏散本廠內停放的車輛和廠門口的障礙物,以確保救災現場的暢通和車輛用急。

三、 火災的滅火撲救工作:

1、 火災應急總指揮根據現場的情況對消防突擊隊進行初步分工,分別成立滅火組、搶救組、供水組、後勤組等各個小組,做好消防隊到來之前的輔助性工作:如火災情況的調查、人員受困情況的初步估計、各消防設備的准備就緒、救災道路的暢通等,並隨時與消防隊保持聯系以匯報情況;

2、 消防隊趕到時,應急總指揮和現場總指揮應立即向消防隊員詳細匯報火災情況,協助消防隊制訂滅火撲救方案;

3、 消防突擊隊應以「救人重於救火」,「先控制後消滅」的原則果斷地協助消防隊員參與滅火任務;

4、 各部門(或車間)的主管人員隨時為消防隊員和消防突擊隊提供火災現場的具體情況,為滅火撲救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議,並隨時聽從應急總指揮的調度以參與滅火撲救工作中去,並且積極配合醫療救護人員參與人員的急救護理工作,盡量減少人員傷亡。

四、 火災事故的處理工作:

1、 火災撲滅後,各部門(或車間)應立即清點本部門(或車間)的人員和受損物資,盡快確定人員傷亡和物品損失情況並向廠安委會匯報,安委會應做好詳細的記錄並存檔;

2、 人資部應盡快協調各部做好醫療救護工作,包括醫療經費的提供、受傷人員的住院安排與護理以及以意外傷害保險的理賠工作等;

3、 設備維修組配合相關部門(或車間)人員對受損設備盡快安排修復並投入生產產使用;

4、 以安全主任為主,各安委會成員聯合成立事故調查小組,調查火災發生原因並按「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事故處理;

5、 安委會做出事故調查報告,同時總結本次火災事件的教訓,在全體員工中實行安全事故的教育培訓,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五、 疏散自救方法:

1、熟悉環境,臨危不亂:每個人應對生活、工作的居住建築結構及逃生出口熟悉,平時應做到瞭然於胸,而當身處陌生環境也應當養成留意通道及出口的方位等的 習慣,便於關鍵時刻逃離現場;

2、 保持鎮定,明辨方向:突遇火災時應保持鎮定,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盡量往空曠或明亮的地方和樓層下方跑。若通道被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通過陽台,氣窗等往室外逃生;

3、 不入險地,不財物:不要因為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浪費寶貴時間,緊記生命最重要;

4、 簡易防護,掩鼻匍匐:往過有煙霧的路線,可採用濕毛巾或濕毯子掩鼻匍匐撤離;

5、 善用通道,莫入電梯:發生火情盡量使用樓梯,或利用陽台、窗檯、屋頂等攀到安全地點,或利用下水管道滑下樓脫險;不可進入電梯逃生;

6、 避難場所,固守待援:如在房內側手摸房門,感到燙手,千萬不能開門,應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窗門,用濕毛巾塞住門縫,不停用水淋濕防止煙火滲入,固守房間,等待救援;

7、 傳遞信號,尋求援助:被煙火圍困時盡量在陽台、窗口(白天可用鮮艷的衣物在窗口晃動,晚上可用手電筒等物閃動或敲擊物品發出聲音求救)傳遞信號求救;

8、 火已近身,切勿驚跑:如果身上著火切勿驚跑和用手拍打,驚跑和拍打只會形成風勢,加速氧氣補充,促旺火勢。正確的做法是,立即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住火苗,能及時跳入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更有效;

9、 緩降逃生,滑繩自救:高層樓層起火後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床單、窗簾等製成簡易繩並用水打濕後,從窗戶或陽台沿繩滑至下面樓層逃 生。即使跳樓應在消防員准備好逃生氣墊並且要求樓層在四層以下才考慮這一方式。還可選擇水池、軟雨蓬、草地等,如有可能應先丟下大量棉被,沙發墊或打開大傘跳下。

;

C. 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處置措施有哪些

首先要 大致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險源,並進行監控
常見的危險源有
(1)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2)機械傷害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3)火災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4)觸電預防措施
(5)中毒預防措施
(6)易燃、易爆危險品引起火災、爆炸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其次 是在發生危險源時的緊急預警行動
接警人員接到報警後,應迅速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性質、類型、受傷人員情況、事故損失情況、需要的急救措施及到達現場的路線方式,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通知相關專業組趕赴現場,實施救援,並視情況向街道(地區)辦事處上級管理部門報告。

第三 是 信息報告與處置
(1)信息報告與通知
(2)信息上報
(3)信息傳遞

第四 應急響應
單位應急響應的過程為接警、應急啟動、控制及應急行動、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後期處置。

第五 後期處置
事故處理完成後,主管部門寫出報告(總結):事故經過、事故發生原因、處理過程、經驗教訓、人員傷亡、損失大小情況、事故直接損失、間接經濟損失、獎罰人員名單等上報上級有關部門,並在廠辦公室存檔備案。
經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後,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範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污染物處理、必要設備設施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險過程應急搶救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第六 保障措施
通信與信息保障
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單位、人員通信聯系電話:
應急隊伍保障
搶險、搶修組由設備科全體人員組成。由設備科負責人負責領導。
義務消防救援隊由單位保安人員組成,由安全保衛部負責領導。搶險、搶修組和義務消防隊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應急物資裝備保障等....

D. 機械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機械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1

一、事故類型分析

1.倒塔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起重作業中超載、斜吊、拆卸安裝過程中鋼絲繩等連接件拉斷、地錨拉脫,靜置重大風貨軌基地形陷變形等。

2.折塔事故大多發生在傾倒過程中,塔身於建築物相撞,另外,當塔機遇鋼軌用卡軌鉗卡牢而嚴重超載時,由於塔機整體不能傾覆,載荷重力產生的彎矩大於塔身金屬結構的剛度,使塔身屈服變形,於是造成折塔。

3.塔機背桿主要是由於過卷楊或過傾角等運行失誤,導致起重暫被主卷揚機或變幅卷揚機拉起到垂直狀態,然後越過塔頂砸落在塔身後面。

4.折臂主要是由於起重臂、平衡臂在外力作用下嚴重彎扭變形甚至折斷,原因為背桿倒塔等意外事故,由於製造質量,安裝不合標准如臂桿前端滑輪中心與塔身中心線偏移過大,吊載受力後偏移過大,吊載受力後偏扭折斷。

5.塔機重物墜落事故是塔機吊載自空中墜落,其原因較多,如鋼絲繩拉斷,過卷楊造成吊鉤撞翻,起重鋼絲繩接頭固定卡扣拉脫,卷樣機制動器突然失靈以及三相動力突然缺一相等電氣故障均可造成重物墜落。

二、事故發生所存在主要因素

1.超載、斜吊、過卷陽、國慶郊、過行程是人為原因,是違章操作或操作失誤的直接結果,並且都以安全裝置的失效為前提條件。

2.機件過度磨損和隱傷,是操作者檢查保養不周所致。

3.自然環境影響大風刮跑屬意外因素。

三、認真處理好人為因素所存在三個障礙。

1.施工管理人員包括行政領導人員的安全技術障礙。施工管理人員和企業領導要把塔機安全工作當做大事來抓,要迅速提高塔機安全技術知識,充分發揮設備管理人員的作用。

2.塔吊司機的安全心理障礙,其實質是技術障礙在塔吊司機心理的反映,存在僥幸心理,過於自信,不按操作規程操作。

3.機械專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職責方面的障礙,設備管理人員即要懂技術,又要有實踐經驗並保持穩定。

四、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大型機械設備管理(包括安裝拆>使用維修與保養)

1.對於起重機拆裝的工人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作業證。

2.在作業前要了解起重機的性能,嚴格按照說明書所規定的安裝及拆卸的程序進行作業,嚴禁對產品說明書中規定的拆裝程序做好任何改動。

3.熟知起重機拼裝活結體格拆裝部件相連接處所採用的連接形式和所使用的聯接件尺寸、規定及要求。

4.了解每個拆裝部件的重量和吊點位置。

5.在安裝或拆卸帶輕重閉合平衡臂的起重機時,嚴禁只拆裝一個臂就中斷作業。

6.在緊固要求有預緊力的螺栓時,必須使用專門的可讀數工具,將螺栓准確地緊固到規定的預緊力值。

7.拆裝起重機的電氣國家規定的部門部分,必須按照國家勞動人事部門的規定,由持有國家規定的部門發給的電工操作證的正式電工或由他帶領的電氣徒工進行,嚴禁其他人拆裝。

8.起重機作業中,司機除了對臨時出現的故障進行排除和修理外,每天必須停機對機械認真地做一次例行保養,並按使用說明規定的部位、周期和潤滑劑做好潤滑。

9.起重機發生故障後,必須及時排除與維修。

10.在安裝好的起重機的各部金屬結構上安裝或懸掛標語牌、廣告牌等擋風物件。

11.做好其它設備的地錨或牽繩等的固定裝置。

12.將起重機的和部分或電焊機地線相連。

13.將起重機的工作機構、金屬結構、電氣系統作為其他設備的附屬裝置等。

14.起重機上所使用的安全裝置及各種儀表按有關規定,定期標定、維修、報廢更新,不受起重機大修間隔時間的限制。

15.在安裝(拆除)使用過程中需要由經過培訓的人員,進行監控,並做好監控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與上級部門。

機械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2

為有效防止突發性機械設備、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傷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結合本項目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本項目可能發生的機械設備、機械傷害事故

1、機械設備性能發生故障,造成某些部件脫落、斷裂,造成本身或吊件墜落傷人、傷物。

2、機械設備性能發生故障,造成漏電、制動失靈,操作人員觸電,車輛沖出路面傾翻。

3、操作人員不按規程操作,造成周邊人員、車輛、物器傷害。

4、施工人員不按施工安全規程施工,不注意自己衣著穿戴,造成自身傷害。

二、預防機械設備、機械傷害事故的措施

1、各單位要加強對機械設備安全工作的領導,經常性地組織操作人員學習機械原理及操作規程,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排查設備故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消除隱患。

2、各單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並熟悉設備的構造、原理、性能及安全技術要求,嚴禁操作人員違規操作,機械設備帶「病」作業。

3、教育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注意周圍環境,保護自己,不傷害他人。教育其他員工按項目施工安全要求施工,與施工機械保持安全距離;注意自己衣著穿戴,防止被機械捲入,造成人身傷害。

三、應急救援救援准配

1、成立應急救援領導組。經理部、分經理部突發事件應對領導組即就是經理部、分經理部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2、經理部、分經理部有關職能部門平時要做好應急救援的物資、技術准備。

四、響應與應急救援

1、事故呈報流程按項目部《突發事件預案》規定執行。

2、事故一旦發生,事故現場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按照項目部《突發事件預案》領導組、部門分工,調動人、機、物、器,首先搶救受害人,疏散危險區域內人、機、物、器,切斷事故蔓延鏈條,控制現場。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應根據規程和現場情況提供技術支持,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受害人經臨時處置後,需緊急救治的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如需要外部支援,指揮部應及時通知地方相關部門,請求援助。指揮人員應利用一切資源盡快消除事故隱患。

3、事故發生地的.有關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確因搶險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現場圖,並妥善保存現場主要痕跡、物證等。

五、應急救援技術措施

1、漏電觸電。若機械設備出現漏電觸電現象,當事人應及時向工區負責人或應急救援領導組報告,採取有效的搶救措施。若操作人員觸電,應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實施搶救。

2、剎車失靈。上坡時出現剎車失靈,不能脫檔,鬆掉油門,靠邊行駛,將發動機熄火,利用手制動將車停住,然後找人處置。下坡時出現剎車失靈,掛低速檔行駛,不能將發動機熄火,靠邊行駛,行駛至平坦的地方將發動機熄火,利用手制動將車停住,然後找人處置。

3、提升設備事故。當提升設備出現事故時,立即將現場人員迅速撤離,通知應急救援小組,組織人員對井架、電動葫蘆(卷揚機)、聯接件的安全隱患進行處理。

六、善後處置

應急響應結束後,經理部、分經理部和相關部門,應做好善後處置,對突發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徵用的有關單位及個人物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並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做好生產恢復工作。

七、事故調查處理

應急救援結束後,經理部、分經理部要組織有關部門或協助上級調查組,對突發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進行調查評估,並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突發事件做出處理。

機械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3

1.總則

(1)目的

為及時、有效、迅速地處理由於機械傷害造成的人身傷亡事件,避免和減輕因機械傷害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特製定此預案。

(2)依據

本預案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以「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以《電力安全工作規程》有關內容為指導,根據電力生產的特點,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進行制定。

(3)工作原則

項目部在機械設備現場事故預防與應急處理工作中,應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集中領導、分級負責、統一指揮、運行高效」的原則。

2.重要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

(1)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為機械設備安全事故,發生的地點為項目部所屬各涉及機械設備作業現場。

(2)可能影響的范圍:機械設備作業場所;可能影響的人員:現場施工和管理人員。

(3)發生事故可能造成1人或數人傷亡或機械設備損壞,構成重大安全事故、事件。

3.組織機構與職責

(1)本預案應急指揮部設置在技術組,人員集合地點在辦公樓前,集合方法為電話通知。

(2)項目部防機械設備現場事故管理領導小組:

施工現場責任人:

組長:

副組長:

成員:XXX

預定急救中心:XXX醫院電話:XXX

(3)各級人員職責

a.組長:負責全面組織指揮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協調應急工作,做好事故現場應急措施,並將應急事故發展情況匯報有關領導、部門。

b.副組長:負責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協助組長做好應變的各項組織工作。

c.成員:負責做好本預案的各項應急准備與響應工作。

4.危急事件的應對及預案的啟動

(1)必要物資准備

工作服及手套、安全帶、安全帽、工具包、安全隔板、臨時遮欄、警示牌。

(2)危急事件應急預案的啟動

(a)當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後,現場作業人員應及時匯報機械傷害人身傷亡事件應急日常管理辦公室,同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迅速大致判明受傷者的部位,聯系廠醫院和打120急救電話,必要時可對受傷者進行臨時簡單急救。

(b)日常管理辦公室人員接到通知後,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組織處理事故,並宣布啟動事故應急預案,並通知相關人員要求保持通訊隨時暢通。

(c)日常管理辦公室人員判明情況後及時匯報機械傷害人身傷亡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接到通知後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協調處理事故,並根據情況向公司、分公司匯報。

5.應急結束

危急狀態消除,由日常管理人員宣布應急行動結束。應急救援結束後,有關部門要組織協助調查,對突發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進行調查評估,並按照四「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突發事件做出處理。

機械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4

針對施工現場施工活動頻繁,人員活動區域廣,機械設備使用量大等情況,項目部除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嚴格按《環境安全手冊》、《程序文件》要去開展施工活動和加強動態控制之外,為防患未然,使在發生起重機械事故的情況下,應急小組能夠及時有效的處理險情,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製定以下應急措施:

1、施工現場發生起重機械事故後,發現人員應立即到項目部值班室或撥打項目部應急小組組長或副組長電話,詳細報告事故發生地點、目前狀況及周圍作業人員傷亡等情況.

2、項目部人員接到險情報告後,應急小組應立即趕赴現場組織人員疏散和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財產搶救工作,避免造成更大損失。項目經理總體協調指揮,施工員組織人員疏散和人員清點工作,安全員、設備員對事故進行評估並組織急救.

3、現場如有人員傷亡情況,項目部急救員應及時進行傷員搶救工作,具體可自行組織就近送往醫院進行搶救或撥打120電話請求救援。

4、應急小組在組織排除險情同時,應及時上報設備物資部,由設備物資部進行現場組織處理相關事宜。現場如有人員傷亡的情況,項目部還應立即上報生產安全部,並確保在移動現場物料時,先做出標志,繪出事故現場平面圖或進行攝影、錄像,並附詳細說明。

5、現場險情排除後,應及時填寫《應急情況處理表》,並按《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情況程》的規定,寫出書面報告,詳細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人員傷亡情況及組織處理相關事項報分公司。

機械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5

一、危險特徵:

1.違章操作包裝機、機械手;

2.開關不靈活

二、目前控制情況:

1.操作人員對操作規程不熟悉

2.加防護照

三、情景假設:

將手伸到包裝機內送摸,不慎將手指割傷。

四、應急:

1.立即發出應急呼救,應急組員迅速進入值班主任室拿醫療器械、包紮傷口。

2.通知各部門主管組織應急人員送醫院處理傷口。

3.車間主管填寫事故發生(年、月、日、班次)經過。

4.上報總經辦。

5.查找事故發生根源。

6.對生產不安全行為的典型因素作出分析。

7.針對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在班前班後會上進行強調,加強員工的意識。

機械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6

在生產過程中,機械設備的應用,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為了減輕員工勞動強度,大量使用機械設備,以提高工作效率。建材機械主要為中小型設備。建材機械的工作特點,構築物構成不同,造型不同,機械設備隨著變化。雨天、露天和高處作業多,生產條件較差,危險因素多。機械傷害要作為企業問題抓緊工作。避免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對職工進行必要的機械設備的安全生產技術教育,使員工熟悉操作時必須注意使用安全和穿著必要的勞保防護用品。在思想上樹立安全生產知識,同時在管理上加強監控,在技術上採取有效的安全防範措施,避免發生機械事故。

一、防止機械事故傷害的基本安全技術要求

以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為目標,對於可能發生機械傷害事故的特定危險性生產作業,在生產作業前,制定安全防範技術措施,進行技術交底教育,防止員工違章作業。對機械設備進場安裝生產前要進行檢查驗收工作。防止因機械設備損壞或安全防護裝置損壞不符合安全要求和缺陷發生事故。在日常工作中應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對有缺陷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安全防護裝置等進行及時維修或更換。

1、熟悉並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杜絕違章作業。

2、操作機器前,應進行例行檢查,確認安全裝置性能良好方可進行操作。

3、開機前請先揚聲提醒在場員工。在確認無人清理或檢修機器時方可開機操作。

4、機器檢修或排除故障時一定要停機。

5、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不得自行拆卸。

6、遇有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失靈,應立即報告有關人員進行修理。

7、禁止打開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進行操作。

8、凡易造成傷害的運動部件均應封閉或屏蔽,或採取其他避免操作人員接觸的措施。梵谷度在2米以內的各種傳動裝置必須設置防護裝置。高度2米以上物料傳輸裝置和傳動裝置應設置防護裝置。

9、凡加工區易發生傷害事故的設備,應採取有效的防護裝置。

10、機械加工設備應設有安全電壓的局部照明裝置。

11、機械設備應設有緊急停車裝置。

12、機械設備容易發生危險的部位應設有安全標志或塗有安全色,提示操作人員注意。

二、當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當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後,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馬上進行處理。

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刻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於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曖、平卧、少動,並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量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卧,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呀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後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腦損傷症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綳帶或布條包紮好,及時送就近的醫院治療。

3、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綳帶或布條包紮後。在搬運過程中,應將傷者平卧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中,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腳或單肩背運。

4、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桿等材料包紮固定。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腳側下肢縛在一起。

5、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紮止血,使傷員在頭低腳高的卧位,並注意保曖,迅速在現場止血處理措施後送醫院治療。

6、在現場急救方法止血處理措施:

⑴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小(0.9%NacI溶液)沖洗傷口,塗上紅汞水,然後蓋上消毒紗布,用綳帶較緊地包紮。

⑵加壓包紮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時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時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布棉墊,每隔25—40分鍾放鬆一次,每次放鬆0.5—1分鍾。

⑶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員送往鄰近的醫院搶救。同時,密切注意傷員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

機械廠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7

1、目的

在撫順伊科思新材料有限公司施工現場,一旦發生施工人員起重機械、索具傷害的情況下,為了能夠快速有序進行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護傷員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減少國家財產的損失,把事故的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特製定本應急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規定了起重機械、索具傷害事故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

本預案應用於施工現場起重機械、索具事故發生時的應急響應管理。

3、起重機械、索具傷害事故的應急實施程序

(1)發現人員起重機械、索具傷害後,最先發現的人員應大聲呼救,同時發出急救信號通知現場應急搶險小組。

(2)現場應急小組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周圍員工保護好現場。

(3)現場應急搶險小組根據受傷情況採取必要的救護,同時作出決定採取那種應急急救措施。

(4)現場應急搶險小組立即聯系就近的醫院,通報傷者情況和發生時間,醫院做好急救准備及派遣救護車。

(5)現場應急搶險小組向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匯報情況,必要時請求援助。

(6)醫生和現場應急搶險小組成員隨車輛送傷者前往醫院急救,途中不得放棄救治。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和現場搶險小組時刻保持聯系同時項目應急領導小組還要向高一級醫院聯系,以便在當地醫院無法處理時及時轉治。

E. 建築工程施工機械傷害應急措施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建築工程施工機械傷害應急措施,以供參考。
施工機械傷害一般多見於木工圓鋸、木工刨床;鋼筋切斷機、調直機、套絲機、切割機;蛙式打夯機、磨亮旅振動夯實機;砼攪拌機、砂漿攪拌機等。如瞎凳果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應立即採取以下應急措施:
一、首先應切斷電源,停止機械運轉,立即將機械傷害事故情況報告給項目部事故應急小組及相關人員趕赴事故地點開展營救工作。
二、營救工作應針對不同傷害情況採用緊急而妥善的應急措施,必要時應及時聯系附近醫院前來救護。
1、發生機械傾倒壓傷事故,應將機械抬起或吊離,並注意在移動機械時不至對傷者造成擦搓或二次壓傷,在機械未抬起或吊離之前嚴禁對傷者採用拖拉、推、拔,以免加重傷情。
2、發生機械切割傷害事故,應視情況採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紮傷口、固定、保存好斷離的器官或組織,預防感染、止痛等措施。
3、發生機械皮帶、齒輪、滾筒夾纏、拖帶傷害事故,應要求具備機械檢修知識的人員在場,採取人工反轉放鬆機械夾纏或將個別機械零部件拆除、切割等手段使傷員盡快脫離危害源。
想要了解其他建築行業有關內容可以點擊中達咨詢行業動態進行了解。
三、對於機械傷害人員嚴重創傷時,有可能因為失血過多或劇烈疼痛引起昏迷或休克,在這種情況下,應能夠使傷員安靜、保暖、平卧、少動,並將傷員下肢抬高約20°左右,及時止血、包紮、固定傷肢,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四、事故機械應立即停止使用,徹底查明傷害原因,制定整改完善安全防護措施和防護裝置鍵迅,整改不徹底,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操作規程不落實,技術交底不明確,此設備不得投入使用。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閱讀全文

與工廠機械事故如何自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熔模鑄造用什麼金屬 瀏覽:593
軸承鋼球單數游隙怎麼計算 瀏覽:948
自動化一體裝置怎樣 瀏覽:105
如何評價實驗方案和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瀏覽:972
pam一體化自動加葯裝置 瀏覽:825
鋁片不製冷怎麼辦 瀏覽:529
跟換設備如何登陸微信號 瀏覽:535
氯瓶為什麼有兩個閥門 瀏覽:485
用設備抵賬怎麼做分錄 瀏覽:132
工業儀表記錄儀是什麼 瀏覽:67
自動噴淋裝置哪裡有賣 瀏覽:501
壓力管道閥門a1級別 瀏覽:744
少兒足球培訓里需要哪些器材 瀏覽:841
實驗互動裝置藝術pdf 瀏覽:685
坤宏五金機電 瀏覽:725
機床設置轉速為什麼不執行 瀏覽:737
在其他設備上通話是什麼意思 瀏覽:629
無設備關聯是什麼意思 瀏覽:73
西城區常規包裝設備哪裡有 瀏覽:754
sa聯機工具箱20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