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機械表會被淘汰嗎
機械表尤其是高級復雜機械表,其工藝的復雜精密已經到了不可復加的地步,例如高級復雜表中其實不那麼復雜的陀飛輪,將擒縱機構放在一個框架之內,使框架圍繞軸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轉,以抵消地心引力產生的誤差。這一個框架就由72個精細組件組成,而其中大部分為手工製作,「籠框」和陀飛輪的重量不能超過0.3克,相當於一片天鵝羽毛的重量。
個人更喜歡三問表。撥動其撥柄,會發出不同的音調進行報時,低音報時,高低音報刻,高音報分。由於發聲需要裝錘簧,三種音調至少要裝三套,有時為了音色悠揚還要裝更多,以致很多零件細如發絲。
如果如問題中所說手錶重要的KP是准確度,那這些復雜功能並沒有加分。陀飛輪原本的初衷是抵消地心引力從而更精確,但據專業人士講,實際的效果反而增加了誤差,因為框架結構本身有重量。而三問表是在沒有電的時代,夜裡可以憑聲音知道時間,現在這個功能顯然也多餘。
那為什麼瑞士的鍾表品牌以及收藏者仍然將這些技藝奉若至寶?很明顯,手錶的功能定義早已改變。如果僅僅為了看個准確的時間,除了石英錶,如今那麼多的手機、電腦,各種電子產品,你想多准都行。
而機械表所凝聚的是時間的藝術——這里不是指看時間,而是完成一隻表的時間。只要想想那些技藝卓絕的工匠們(有的快要失傳),也許只做機芯打磨,就可以做二三十年。而日復一日地打磨機芯,僅僅是為了更精緻;一塊不大的表盤上匯聚了無數令人驚艷的功能,陀飛輪、萬年歷、三問,並且還能排列出美感。瑞士的頂級品牌在做機械表時,從機芯、指針、刻度、表盤、表殼,甚至表帶,都看做一個整體(相比之下國產表是拿這家的表殼配那家的機芯),因此他們做出的手錶有渾然一體的優美。從這些意義上講,手錶其實是藝術品、奢侈品,兼具報時。正如采訪宇舶表(Hublot)CEO比弗的時候他說的一句話,「看時間是手錶最不重要的功能。」 這就是機械表的魅力
B. 為什麼石英錶比較機械表任何方面都剩餘機械表,但還是這么多人帶機械表
石英錶:就是一款電子手錶,是依靠電池來進行供電的手錶。
優點:電池供電的手錶及時而又精準,並且工藝不復雜使得價格相對來說比較實惠,更有小巧的「身軀」非常適合女性同胞們;
缺點:任何東西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都會存在一定的瑕疵,石英錶的手錶限制於電池,一般來說,一個電池最多能維持一個手錶正常工作兩三年,而過後就是要換電池,而正常來說,石英錶的壽命在十年左右,當石英振幅減小,走時就不在精準了。
機械表:是通過機芯內部的發條轉動來提供動力的,不需要電池來提供動力。所以機械表和石英錶兩款手錶的工作原理是不一樣的,並且可以省略換電池的麻煩。
優點:機械表最大的優勢當然就是不用換電池,若當表走停了,只需扭動錶冠即可給機械表補充動力了,機械表的壽命相對來會比較長,這也是優於石英錶的地方。
缺點:機械表是由許多機械部件而組成的,這樣的結構使得機械表會比較笨重,並且要定期上弦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他們各有優點,石英錶走時精準,外觀時尚且薄,兩年左右需要換電池,機芯壽命沒有機械表的長;機械表每天誤差比較大,和石英錶相比會厚一些,但不用換電池,使用壽命相對較長,機芯的欣賞性也會比石英的強。因此很多品牌在同款式上有機械表又有石英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