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制動器是什麼
制動器是具有使運動部件(或運動機械)減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狀態等功能的裝置。
制動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制架、制動件和操縱裝置,有些制動器甚至還裝有制動件間隙的自動調整裝置。制動器一般設在車輛變速器旁,用於車輛靜止停車時制動,保證車輛不出現前後溜車,以及用於行車過程中對車輛進行減速控制。
制動器是剎車,制動器分為行車制動器和駐車制動器。在行車過程中,汽車處於靜止情況下時所採用的的是駐車系統,即手剎,主要是為了防止汽車前滑和後溜。行車制動則是用於前進過程中的車輛,主要作用是便於在前進的過程中減速停車。
❷ 什麼是機械制動
利用發動機制動是指抬起油門踏板,但不脫開發動機,利用發動機的壓縮行程產生的壓縮阻力,內摩擦力和進排氣阻力對驅動輪形成制動作用。
發動機制動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由於差速器的作用,可將制動力矩平均地分配在左右車輪上,減少側滑、甩尾的可能性;二是有效地減少腳制動的使用頻率,避免因長時間使用制動器,導致制動器摩擦片的溫度升高,使制動力下降,甚至失去作用;三是車速始終被限定在一定范圍內,有利於及時降速或停車,確保行車安全。那麼,在實際操作中,我們該怎樣合理利用發動機制動呢?
1、 在渣油路面、泥濘冰雪路面等滑溜路面時,應盡可能地利用發動機制動,靈活地運用駐車制動,盡量減少腳制動。如果使用腳制動,最好用間歇制動,且不可一腳踩死,以防側滑。
2、 在下長坡、崎嶇山路等陡峭路面時,必須利用發動機制動,結合間歇制動來控制車速。由於長時間使用制動器會影響制動效能,甚至失去制動作用。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應適當停車休息,待制動轂和制動蹄片冷卻後再繼續行駛。
3、 在良好路面上的預見性減速制動可利用發動機制動。但緊急制動時不應使用發動機制動,車輪制動器的制動力矩,必須有一部分用來克服發動機急劇減速時出現的慣性力矩,這樣會推遲車輪抱死的時間,降低制動效能。
4、 利用發動機制動時,需根據路況和車輛負荷等情況選擇合適的擋位,並根據車速大小給以適當的車輪制動。擋位太低,車速太慢;擋位太高,車輪制動器作用太頻繁。
5、 如果發動機上沒有特殊裝置,在利用發動機制動時,不應熄火。否則,被吸入汽缸的可燃混合氣中的汽油可能凝結在汽缸壁上稀釋機油,影響其潤滑效能,加速發動機磨損;此外,一部分汽油還可能凝結在排氣管和消聲器中,在重新點火時會引起「放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