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機械加工表面處理有哪些
機械加工表面處理是機械加工中重要的加工工序,機械加工表面處理對於工件來說可以起到保護、美化等重要作用。在機械加工中,機械加工表面處理的形式多種多樣,加工時,需要根據工件的材質和加工要求的不同,進行表面處理種類的正確選擇。
機械加工常見的表面處理種類主要有:靜電噴塗、烤漆、鍍鋅、鍍鉻、鍍鎳、鍍鈦、鍍金、鍍銀、鋁陽極、浸滲、噴油、噴砂、DLC處理、鐵氟龍處理、染黑、冷電鍍等等。我們在此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表面處理種類及其作用。
1、靜電噴塗
靜電噴塗利用的是高壓靜電場作用,將帶浮點的塗料微粒沿著電場相反的方向定向運動,將塗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
靜電噴塗一次塗裝就可以得到較厚的塗層,粉末塗料無溶劑沒有公害,改善了勞動衛生條件。採用粉末靜電噴塗等新工藝,效率較高,對於自動流水線生產有很好的表現,而且可以回收使用。
開始應用於防護和電氣緣方便,現在已經廣泛應用於汽車工藝、電氣絕緣、耐腐蝕的閥門、化學泵以及鑄件等等。
2、鍍鋅、鍍鉻、鍍鎳、鍍鈦、鍍銀
這幾種表面處理方法都是在工件表面鍍一層金屬薄膜,為了達到需要的目的。
(1)鍍鋅:主要是為了讓表面變得更加美觀、放銹。
(2)鍍鉻:可以讓金屬製品更加堅固耐用,鍍硬鉻主要用於高溫狀態下的機械,例如:模具。鍍裝飾鉻主要是為了讓表面更加光亮、外形美觀。
(3)鍍鎳:借氧化還原作用在金屬表面沉積,用於提高抗腐蝕性和耐磨性,增加美觀和光澤。
(4)鍍鈦:防止污染,與人體接觸不會產生過敏反應。因為鈦化合物顏色多種,可以增加美觀效果。同時鈦具有抗酸抗鹼抗氧化的功能。
(5)鍍銀:主要有兩方面作用,一種是裝飾性,一種是功能性。裝飾性用於進行耐氧化實驗。功能性主要用於電子行業,例如電極、導線、觸電以及極片等等。
3、鋁陽極
鋁的陽極氧化主要是一種電解氧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鋁和鋁合金的表面通常會轉化為一層氧化膜,這層氧化膜具有養護型、裝飾性以及一些其他的功能特性。
鋁陽極主要用於兩個方面:一種是當鋁材用於室外,陽極之後鋁材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可以不受氧化腐蝕,延長壽命。第二種用於電子方面,可以讓硬碟的外殼、散熱器的表面不導電,對電路和人體進行保護。
4、浸滲
這種一種微孔滲透密封工藝。將密封介質通過自然滲透、抽真空和加壓的方法進行滲入,填充縫隙。主要的作用就是達到密封縫隙的目的。
5、噴砂
採用壓縮空氣動力,形成告訴噴射束將噴料高速噴射到需要處理的工件表面,讓工件表面的外表發生變化。這種表面處理的作用是有效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勞性,增加了它與塗層之間的附著力,延長了塗膜的耐久性。
❷ 影響機械磨損的因素及降低磨損的措施有哪些
機械磨損是指機械設備在工作過程中,因機件間不斷地摩擦或因介質的沖刷,其摩擦表面逐漸產生磨損,因此引起機件幾何形狀改變,強度降低,破壞了機械的正常工作條件,使機器喪失了原有的精度和功能,這稱為機械磨損。
影響機械磨損的因素及降低磨損的措施:
(1)潤滑。在兩摩擦表面問充以潤滑油,可大大減小摩擦系數,從而促使摩擦阻力減小,使機械磨損減低。故機器的運轉有無潤滑油以及正確選擇潤滑材料,合理制定潤滑制度以及加強潤滑管理都是很重要的,它對機器的使用壽命影響很大。
(2)表面加工質量。機件經過加工後,其摩擦表面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幾何形狀,總要留下切削工具的刀痕或砂輪磨削的痕跡而構成凹凸狀的不平度。一般情況下,表面加工粗糙的,開始磨損較快。當磨到一定時間,不平度大致消除後,磨損便減慢下來,故表面加工精度的要求應根據零件工作的特點來選擇,不要盲目追求過高的加工質量。實驗指出,過於光滑的表面不一定具有好的耐磨性能,因為這時潤滑油不能形成均勻的油膜,兩接觸面容易發生黏結,反而使耐磨性變壞。
(3)材料。材料的耐磨性主要取決於它的硬度和韌性。材料的硬度決定於金屬對其表面變形的抵抗能力。』但過高的硬度易使脆性增加,使材料表面產生磨粒的剝落。而材料的韌性可防止磨粒的產生,提高其耐磨性能。另外,增加材料的化學穩定性還可以減少腐蝕磨損。增加材料本身的孔隙度可以蓄積潤滑劑,從而減少機械磨損,提高零件的耐磨性。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機械性能,相同的材料採取不同的熱處理方式可使其機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合理的選用材料和熱處理方式對減少機械磨損是很有意義的。
(4)安裝檢修的質量。安裝零件的正確性對機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如不正確地擰緊軸承蓋與軸承座的連接螺釘、兩結合面不對中、配合表面不平以及軸承間隙調整得不合適等,都能引起單位載荷在表面上不正確的分布或者產生附載入荷,因而使其磨損加快。
❸ 不銹鋼表面耐磨處理怎麼做比較好
4.3.1 清理打磨:如有損傷應打磨,尤其與碳鋼件接觸造成的劃傷和飛濺、割渣造成的損傷內必須認真徹底地清理打容磨干凈。
4.3.2 機械拋光:要採用適當的拋光工具進行拋光,要求處理均勻一致,並避免過拋和再劃傷。
4.3.3 除油除塵:不銹鋼件在進行酸洗鈍化前,必須按工藝清除油污、氧化皮、灰塵等雜物。
4.3.4 水噴砂處理:要根據不同的處理要求,選用不同的微玻璃珠、不同的工藝參數,並避免過噴等。
4.3.5 酸洗鈍化:不銹鋼件的酸洗鈍化必須嚴格按工藝要求進行鈍化。
4.3.6 清洗乾燥:酸洗鈍化後,應嚴格按工藝進行中和、沖洗、乾燥,徹底清除殘留的酸液。
4.3.7 保護:不銹鋼件表面處理完畢後,應做好防護,避免人員撫摸和油污、灰塵等雜物的二次污染。
4.3.8 避免再加工:不銹鋼件表面處理完畢後,應避免對該零部件或產品的再加工。
包括:化學品船、儲罐、管道鍋爐等不銹鋼/低碳鋼產品的表面處理,如打磨/拋光、酸洗/鈍化、檢驗/監理、技術咨詢等。
主要服務對象為船舶、石油化工及食品設備等行業。
❹ 如何採用機械加工修復法對草坪機械零部件進行修理
機械加工修復法就是通過車削、磨削、鏜削等機械加工的方式,恢復磨損和損傷零件的配合間隙或幾何形狀。
機械加工修復法是草坪機械零件修復過程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它既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手段直接修復零件,也可以是其他方法的准備或最後加工必不可少的工序。機械加工修復法又可分為修理尺寸法、鑲加零件法、局部修換法、換位(翻邊)修復法等。
(1)修理尺寸法
對農業機械的動配合副中較復雜的零件進行修理時,可不考慮原來的設計尺寸,而採用切削加工或其他加工方法恢復其磨損部位的形狀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其他技術條件,從而得到一個新尺寸(這個新尺寸,對軸來說比原來設計尺寸小,對孔來說則比原來設計尺寸大),這個尺寸即稱為修理尺寸。而與此相配合的零件則按這個修理尺寸製作新件或修復,保證原有的配合關系不變。這種方法稱為修理尺寸法。
例如軸、傳動螺紋、鍵槽等結構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修復。但必須注意,修理後零件的強度和剛度仍應符合要求,必要時要進行驗算,否則不宜使用該法修理。對於表面熱處理的零件,修後仍應具有足夠的硬度以保證零件修理後的使用壽命。
修理尺寸法的應用極為普遍,為了得到一定的互換性,便於組織備件的生產和供應,大多數修理尺寸均已標准化,各種主要修理零件都規定有它的各級修理尺寸。
修復舊件的機械加工與新製件加工相比較有不同的特點:它的加工對象是成品,舊件除工作表面磨損外,往往會有變形;一般加工餘量小;原來的加工基準多數已經破壞,給裝接夾定位帶來困難;加工表面性能已定,一般不能用工序來調整,只能以加工方法來適應它;多為單件生產、加工表面多樣、組織生產比較困難等。了解這些特點,有利於確保修理質量。
要使修理後的零件符合製造圖樣規定的技術要求,修理時不能只考慮加工表面本身的形狀精度要求,而且還要保證加工表面與其他未修表面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並使加工餘量盡可能小。必要時,需要設計專用的夾具。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擇零件的修理基準和採用適當的加工方法。
加工後零件表面粗糙度對零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均有影響,如對零件的工作精度、穩定性、疲勞強度、零件之間配合性質、抗腐蝕性等的影響。對承受沖擊和交變載荷、重載、高速的零件更要注意表面質量,同時還要注意軸類零件的圓角半徑,以免形成應力集中。另外,對高速運轉的零件修理時,還要保證其應有的靜平衡和動平衡要求。
使用機械加工的修理方法,簡便易行,修理質量穩定可靠,經濟性好,在零件修理中應用十分廣泛。缺點是零件的強度和剛度削弱,需要更換或修復相配件,使零件互換性復雜化。
(2)鑲加零件法
配合零件磨損後,在結構和強度允許的條件下,增加一個零件來補償由於磨損和修復而去掉的部分,以恢復原有零件精度,這樣的方法稱為鑲加零件修復法。常用的有擴孔鑲套、加墊等方法。
在零件裂紋附近局部鑲加補強板,一般採用鋼板加強,螺栓連接。脆性材料裂紋應鑽止裂孔,如圖9-14所示。通常在裂紋末端鑽直徑為3~6mm的孔。
圖9-19 換位(翻邊)修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