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械臂的原理是什麼
機械臂的原理稱為杠桿原理。
杠桿是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這個固定點叫做杠桿的支點,使杠桿繞著支點轉動的力叫做杠桿的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為動力臂,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為阻力臂。力臂並不一定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也不一定都在杠桿上。
當杠桿的動力乘以動力臂等於阻力乘以阻力臂時,杠桿處於靜止或勻速轉動的狀態,我們稱為杠桿平衡原理。
⑵ 工業機器人性能指標有哪些,敘述其含義
工業機器人類型
首先要知道的是你的機器人要用於何處。這是你選擇需要購買的機器人種類時的首要條件。如果你只是要一個緊湊的拾取和放置機器人,Scara機器人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想快速放置小型物品,Delta機器人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想機器人在工人旁邊一起工作,你就應該選擇協作機器人。下面是一些具體的指標。
機器人負載
負載是指機器人在工作時能夠承受的最大載重。如果你需要將零件從一台機器處搬至另外一處,你就需要將零件的重量和機器人抓手的重量計算在負載內。
自由度(軸數)
機器人軸的數量決定了其自由度。如果只是進行一些簡單的應用,例如在傳送帶之間拾取放置零件,那麼4軸的機器人就足夠了。如果機器人需要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工作,而且機械臂需要扭曲反轉,6軸或者7軸的機器人是最好的選擇。軸的數量選擇通常取決於具體的應用。需要注意的是,軸數多一點並不只為靈活性。事實上,如果你在想把機器人還用於其它的應用,你可能需要更多的軸,「軸」到用時方恨少。不過軸多的也有缺點,如果一個6軸的機器人你只需要其中的4軸,你還是得為剩下的那2個軸編程。
機器人製造商傾向於用稍微有區別的名字為軸或者關節命名。一般來說,最靠近機器人基座的關節為J1,接下來是J2,J3,J4以此類推,直到腕部。還有一些廠商像安川莫托曼則使用字母為軸命名。
最大運動范圍
在選擇機器人的時候,你需要了解機器人要到達的最大距離。選擇機器人不單要關注負載,還要關注其最大運動范圍。每一個公司都會給出機器人的運動范圍,你可以從中看出是否符合你應用的需要。最大垂直運動范圍是指機器人腕部能夠到達的最低點(通常低於機器人的基座)與最高點之間的范圍。最大水平運動范圍是指機器人腕部能水平到達的最遠點與機器人基座中心線的距離。你還需要參考最大動作范圍(用度表示)。這些規格不同的機器人區別很大,對某些特定的應用存在限制。
重復精度
這個參數的選擇也取決於應用。重復精度是機器人在完成每一個循環後,到達同一位置的精確度/差異度。通常來說,機器人可以達到0.5mm以內的精度,甚至更高。例如,如果機器人是用於製造電路板,你就需要一台超高重復精度的機器人。如果所從事的應用精度要求不高,那麼機器人的重復精度也可以不用那麼高。精度在2D視圖中通常用「±」表示。實際上,由於機器人並不是線性的,其可以在公差半徑內的任何位置。
速度
速度對於不同的用戶需求也不同。它取決於工作需要完成的時間。規格表上通常只是給出最大速度,機器人能提供的速度介於0和最大速度之間。其單位通常為度/秒。一些機器人製造商還給出了最大加速度。
機器人重量
機器人重量對於設計機器人單元也是一個重要的參數。如果工業機器人需要安裝在定製的工作台甚至軌道上,你需要知道它的重量並設計相應的支撐。
制動和慣性力矩
機器人製造商一般都會給出制動系統的相關信息。一些機器人會給出所有軸的制動信息。為在工作空間內確定精準和可重復的位置,你需要足夠數量的制動。機器人特定部位的慣性力矩可以向製造商索取。這對於機器人的安全至關重要。同時還應該關注各軸的允許力矩。例如你的應用需要一定的力矩去完成時,就需要檢查該軸的允許力矩能否滿足要求。如果不能,機器人很可能會因為超負載而故障。
防護等級
這個也取決於機器人的應用時所需要的防護等級。機器人與食品相關的產品、實驗室儀器、醫療儀器一起工作或者處在易燃的環境中,其所需的防護等級各有不同。這是一個國際標准,需要區分實際應用所需的防護等級,或者按照當地的規范選擇。一些製造商會根據機器人工作的環境不同而為同型號的機器人提供不同的防護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