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化戰爭是指主要使用什麼武器裝備和相應作戰方法進行的戰爭
機械化戰爭是指主要使用機械性武器裝備和相應作戰方法進行的戰爭。根據相關的調查,機械化戰爭是指主要使用坦克、飛機等機械化武器裝備進行的戰爭,工業時代戰爭的基本形態,所以機械化戰爭也就是指主要使用機械性武器裝備和相應作戰方法進行的戰爭。
2. 什麼叫機械化戰爭
主要使用坦克、飛機等機械化武器裝備進行的戰爭。工業時代戰爭的基本形態。
機械化戰爭是在內燃機出現以後,在科學技術和經濟迅速發展的基礎上,機械化戰爭逐漸興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打破長期以來對立雙方在陣地戰中的僵局,自1916年以來,英軍先後在索姆河戰役和坎布雷戰役中使用具有攻擊能力的坦克,並取得了初步成果。
1918年,英國出現了裝甲車,並組建了機械化部隊。隨後,歐洲其他國家的軍隊也相繼建立了機械化步兵團、師、軍。
機械化武器裝備的大量使用,對軍事行動和軍事院校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1918年5月,英國的J.F.C.富勒提出了陸軍以坦克為主體並輔之以飛機即可奪取戰爭勝利的思想。
(2)機械化戰爭也稱什麼擴展閱讀:
機械化戰爭的特點:
1、具有高速機動能力的飛機、坦克、軍艦成為作戰的主要裝備。
2、戰爭中軍隊的進攻能力大大增強,打破了防禦的優勢。由於坦克等裝備的使用,使得依靠戰壕進行堅守防禦的優勢不復存在,極大地改變了軍隊的作戰方式。
3、戰場范圍擴大,情況變化急劇。機械化裝備的大量運用,軍隊的火力、突擊力、機動力和整體作戰能力空前增強,導致作戰行動由陸地、海洋向空中擴展,前方與後方的界限模糊,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力量對比轉化迅速,攻防轉換頻繁。
4、立體作戰、縱深作戰成為重要作戰方式。作戰行動在多層次、全方位展開。陸空聯合對戰役布勢全縱深的火力突擊、大縱深迂迴穿插和奔襲作戰增多。
3. 機械化作戰特點是合圍作戰,反擊作戰還有什麼作戰
1、立體作戰、縱深作戰成為重要作戰方式。
2、協同作戰、聯合作戰發展迅速,破壞力強且消耗巨大。
機械化戰爭對參戰人員人員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戰場上保障人員大量增加具有高速機動能力的飛機、坦克、軍艦成為作戰的主要裝備。
機械化戰爭是指主要以坦克等機械化武器裝備進行的戰爭,是工業時代戰爭的基本形態。其理論是主張陸軍實行機械化和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亦稱坦克制勝論。
(3)機械化戰爭也稱什麼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坦克、裝甲戰車、自行火炮及其他機械化裝備不斷涌現並大量裝備部隊,使裝甲兵成為陸軍的主要突擊力量;步兵也大量發展為機械(摩托)化部隊。海軍裝備了航空母艦和潛艇,成為能在水下、水面、空中進行立體作戰的合成軍種。
空軍的發展極為迅速,許多國家陸續建立了空軍聯隊、師、軍和集團軍。各主要軍事強國將現代化的陸海空軍及其具有高度機動力、突擊力的機械化作戰平台大量運用於戰爭,徒步步兵、騎兵和其他兵種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作戰方式逐步由線式作戰向縱深作戰發展。
在作戰理論上,出現了G.杜黑的「空軍制勝論」、富勒的「機械化戰爭論」、E.魯登道夫的「總體戰」等著名的機械化戰爭理論,特別是德國的「閃擊戰」理論,提出了以裝甲部隊在飛機和空降兵的協同下遠程奔襲,實施高速進攻的新的作戰觀念,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作戰的理論基礎。
與之相對應的蘇聯「大縱深戰役」理論,首次提出實施方面軍、集團軍戰役的觀點,強調以殺傷兵器同時壓制敵整個防禦縱深,在選定方向上突破,爾後使用機械化部隊迅速擴張戰果,將戰術勝利發展為戰役勝利,達成預定目的。這些理論均在戰爭中得到充分運用,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