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珠光體是由鐵素體和奧氏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 )對還是錯
錯的.珠光體是由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
2. 奧氏體、貝氏體、馬氏體、珠光體索氏體、屈氏體定義
1、奧氏體是鋼鐵的一種層片狀的顯微組織,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無磁性固溶體,也稱為沃斯田鐵或ɣ-Fe。
2、當奧氏體過冷到低於珠光體轉變溫度和高於馬氏體轉變溫度之間的溫區時,將發生由切變相變與短程擴散相配合的轉變,其轉變產物叫貝氏體或貝茵體。
3、馬氏體是黑色金屬材料的一種組織名稱,是碳在α-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馬氏體的晶體結構為體心四方結構。

4、珠光體是鐵素體和滲碳體一起組成的機械混合物用符號「P」表示。碳素鋼中珠光體組織的平均碳含量約為0.77% 。
5、索氏體指的是鋼經正火或等溫轉變所得到的鐵素體與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索氏體,是在光學金相顯微鏡下放大600倍以上才能分辨片層的細珠光體(GB/T7232標准)。
6、通過奧氏體等溫轉變所得到的由鐵素體與滲碳體組成的極彌散的混合物。是一種最細的珠光體類型組織,其組織比索氏體組織還細。鋼經淬火後在300~450℃回火所得到的屈氏體稱為回火屈氏體。
3. 珠光體與奧氏體 有什麼區別有哪位師傅可以告訴我謝了。
一、特點不同
1、珠光體:它的力學性能介於鐵素體和滲碳體之間,即其強度、硬度比鐵素體顯著增高,塑性、韌性比鐵素體要差,但比滲碳體要好得多。
2、奧氏體:奧氏體塑性很好,強度較低,具有一定韌性,不具有鐵磁性。奧氏體因為是面心立方,八面體間隙較大,可以容納更多的碳。
二、外形特徵不同
1、珠光體:其形態為鐵素體薄層和滲碳體薄層交替疊壓的層狀復相物,也稱片狀珠光體。
2、奧氏體:呈等軸狀的多邊形晶粒。

三、形成原因不同
1、珠光體:片層間距隨轉變溫度的降低而減小;片層間距的倒數與過冷度呈線性正相關關系;片層間距的細小程度受可能獲得的驅動力限制。
2、奧氏體:奧氏體形成的熱力學條件是必須存在過冷度或過熱度∆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