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徑28、25、22、20的直螺紋套筒的外直徑是多少謝謝
直徑28mm的直螺紋套筒的外直徑是:41mm
直徑25mm的直螺紋套筒的外直徑是:37mm
直徑22mm的直螺紋套筒的外直徑是:33mm
直徑20mm的直螺紋套筒的外直徑是:31mm
直螺紋套筒是傳遞鋼筋軸向拉力或壓力的鋼筋機械接頭用的鋼套管。直螺紋套筒分為直接滾軋直螺紋套筒、剝肋滾軋直螺紋套筒和鐓粗直螺紋套筒。

(1)22mm的機械桿有哪些擴展閱讀:
常用連接套筒有四種形式,分別是標准型套筒、正反絲扣型套筒、變徑型套筒、可調型套筒。
標准型套筒主要用於相同直徑可轉動鋼筋的連接;正反絲扣型套筒用於兩端鋼筋不能轉動但至少有一根鋼筋可以軸向移動的鋼筋連接,如拐鐵鋼筋的施工;變徑型套筒用於不同直徑鋼筋的連接;可調型套筒用於兩端不能轉動的鋼筋連接,也可用於拐鐵處鋼筋連接。
當兩端鋼筋軸向位置不能移動時,只能使用此種拉頭形式,如在兩個預制大型混凝土結構連接施工中的鋼筋對接。
2. 盤根型號規格尺寸是什麼
規格有:薴麻盤根、四氟盤根、芳綸盤根、石墨盤根、碳纖維盤根、玻璃纖維盤根、純棉盤根。
型號:4x4mm、5x5mm、6x6mm、8x8mm、10x10mm、12x12mm、14x14mm、16x16mm、18x18mm、20x20mm、22x22mm、25x25mm等。
盤根主要以石墨、各種纖維為主要材料,根據不同的要求,採用碳纖維、銅絲、304、316L、茵苛鎳合金絲等材料加強。

技術要求
① 切割盤根時最好將盤根繞在和閥桿直徑相同的圓鋼棒上切割,以保證尺寸正確,切口平行。切口應齊整,無鬆散的石棉線頭。切口最好45°角度。
② 每個盤根圈應單獨壓入盤根箱。在壓裝閥門盤根時,每圈之間應放少量的鱗狀干石墨粉或者潤滑油。
③ 為了便於安裝,壓裝鋁箔包石棉盤根時,應在盤根內緣塗一薄層用機油調和的鱗狀石墨粉。
④ 選用盤根的寬度,應與盤根箱的尺寸一致,或大1~2毫米。
⑤ 壓裝油浸石棉盤根時,第一圈及最後一圈最好壓裝干石棉盤根,以免油滲出。
⑥ 壓裝盤根時,盤根圈的介面必須錯開,一般介面交錯120°或180°;盤根不宜壓得過緊要按使用壓力適當調節。
⑦ 壓蓋壓入盤根箱的深度,一般為一圈盤根的高度,但不得小於5,並應留下再旋緊的餘地。
⑧ 安裝壓蓋時應使盤根壓蓋和閥桿的間隙保持一致,防止壓偏,使盤根受力不均勻而很快磨損。一般應保持間隙不大於0.1~0.15。
⑨ 保證盤根安裝質量的要點是:選得對;查得細 (檢查閥桿、盤根箱、盤根等);尺寸准;壓得好 (壓好第一圈是關鍵,保證壓裝後的每一圈盤根變形一樣,厚薄一致)。
3. 硬軸硬度是多少
軸承鋼通常是經過馬氏體或貝氏體的熱處理,硬度范圍在58~65HRC之間。軸承鋼:軸承鋼(earing steel)是用來製造滾珠、滾柱和軸承套圈的鋼,有高而均勻的硬度、耐磨性和高的彈性極限。軸承鋼的化學成分均勻性、非金屬夾雜物的含量和分布、碳化物的分布等要求都十分嚴格,是所有鋼鐵生產中要求最嚴格的鋼種之一。1976年,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將一些通用的軸承鋼號納入國際標准,把軸承鋼分為:全淬透型軸承鋼、表面硬化型軸承鋼、不銹軸承鋼、高溫軸承鋼等四類共17個鋼號。一般的傳動軸如果設計剛度足夠分兩種,不重要的地方承受力不大的地方可以直接用普通的鋼,不熱處理,稍微比較重要就調質一下,特別重要或要求較高的就得調質高一點,局部要求特殊的地方還得淬火,氮化,鍍鉻。一般的傳動軸如果設計剛度足夠分兩種,不重要的地方承受力不大的地方可以直接用普通的鋼,不熱處理,稍微比較重要就調質一下,特別重要或要求較高的就得調質高一點,局部要求特殊的地方還得淬火,氮化,鍍鉻。45#鋼調質處理,回火溫度為500-600℃,硬度范圍HRC33-HRC22.;因此,調質處理不可能達到HRC60。若採用淬火+低溫回火(150℃)的處理,最高也只能達到HRC58,也不會達到HRC60,所以,必須採用55#鋼以上的中碳鋼,而且,還要低溫回火(不能調質),才能達到要求。

4. 什麼是無桿泵採油
無桿泵(Rodless Pump)採油也是油田生產中常見的機械採油方式。無桿泵採油無需抽油桿柱,減少了抽油桿柱斷脫和磨損帶來的作業和修井費用,適用於開采特殊井身結構的油井。隨著我國各大油田相繼進入中後開采期,地質條件越來越復雜,無桿泵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本節介紹潛油電泵、水力活塞泵、射流泵及螺桿泵採油的基礎知識。
一、潛油電泵電動潛油離心泵(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簡稱潛油電泵、電潛泵或電泵,是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無桿泵之一。地面電源通過變壓器、控制屏和電纜將電能輸送給井下電機,電機帶動多級離心泵的葉輪旋轉,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把井中的液體舉升到地面上來。
1.系統部件潛油電泵系統主要由電機、保護器、氣液分離器、多級離心泵、電纜、控制屏、變壓器和接線盒等部件組成,如圖6-37所示。

=Wr+WL。
24.某井下泵深度Lp=1200m,泵徑D=56mm,沖程S=3m,沖次n=12min-1,抽油桿直徑22mm,油管內徑、外徑分別為62mm、73mm,產出液體平均密度ρL=850kg/m3。計算懸點最大和最小載荷。
25.抽油機為什麼要調平衡?有哪幾種平衡方式?平衡的基本原理如何?
26.分析影響泵效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泵效的措施。
27.氣體影響與供液不足的典型示功圖有何異同?
28.說明連抽帶噴、固定閥嚴重漏失和抽油桿斷脫時的典型示功圖特徵,如何判別?
29.何謂光桿功率、水功率和有桿抽油系統效率?
30.無桿泵採油包括哪些方法?各有何特點?
31.潛油電泵系統包括哪些部件?
32.潛油電泵井中,為什麼產出液體必須從電機外流過?
33.潛油電泵井中,為什麼需採用高效率的井下氣液分離器?
34.水力活塞泵的開式系統和閉式系統各有何特點?
35.採油方法有哪些?各自的採油原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