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注塑機械手的組成
注塑機械手的組成一般由執行系統、驅動系統、控制系統等組成。執行和驅動系統主要是為了完成手臂的正常功能而設計,通過氣動或液壓動力來驅動機械部件的運轉,達到取物的功能。控制系統則是通過對驅動系統進行控制,使執行系統按照預定的工藝進行操作,以簡易機械手的控制系統為例:
人機界面
↑
↓
注塑機開模完信號 ←→ 單片機←→ 注塑機機械手信號
↑
↓
各類閥信號
↑
↓
執行氣缸
操作者通過人機界面進行操作,在機械手收到注塑機給出的可執行信號時,機械手切斷注塑機的可關模信號,確保機械手取物的安全性,在完成取物後機械手恢復注塑機的動作。控制系統的設計難點在於機械手與注塑機的協調工作關系。在控制系統的指揮下,機械手按照預定的工作程序完成各個動作,從而將注塑生產出的製品從模具中取出並傳送到指定地點或下一個生產工序中。在設計時,應根據注塑機的性能、機械手的作業條件和要求、製品的形狀和重量等來確定控制系統。

② 機械手臂由哪幾部分組成
機械手臂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運動元件。如油缸、氣缸、齒條、凸輪等是驅動手臂運動的部件。
(2)導向裝置。是保證手臂的正確方面及承受由於工件的重量所產生的彎曲和扭轉的力矩。
(3)手臂。起著連接和承受外力的作用。手臂上的零部件,如油缸、導向桿、控製件等都安裝在手臂上。
此外,根據機械手運動和工作的要求,如管路、冷卻裝置、行程定位裝置和自動檢測裝置等,一般也都裝在手臂上。所以手臂的結構、工作范圍、承載能力和動作精度都直接影響機械手的工作性能。
③ 工業機器人基本主要構成部分有哪些是什麼驅動的
機器人目前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一般由機械本體、控制系統、感測器、驅動器和輸入/輸出系統介面等五部分組成。為對本體進行精確控制,感測器應提供機器人本體或其所處環境的信息,控制系統依據控製程序產生指令信號,通過控制各關節運動坐標的驅動器,使各臂桿端點按照要求的軌跡、速度和加速度,以一定的姿態達到空間指定的位置。驅動器將控制系統輸出的信號變換成大功率的信號,以驅動執行器工作。
1.機械本體
機械本體,是機器人賴以完成作業任務的執行機構,一般是一台機械手,也稱操作器、或操作手,可以在確定的環境中執行控制系統指定的操作。典型工業機器人的機械本體一般由手部(末端執行器)、腕部、臂部、腰部和基座構成。機械手多採用關節式機械結構,一般具有6個自由度,其中3個用來確定末端執行器的位置,另外3個則用來確定末端執行裝置的方向(姿勢)。機械臂上的末端執行裝置可以根據操作需要換成焊槍、吸盤、扳手等作業工具。
2.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是機器人的指揮中樞,相當於人的大腦功能,負責對作業指令信息、內外環境信息進行處理,並依據預定的本體模型、環境模型和控製程序做出決策,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通過驅動器驅動執行機構的各個關節按所需的順序、沿確定的位置或軌跡運動,完成特定的作業。從控制系統的構成看,有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之分;從控制方式看有程序控制系統、適應性控制系統和智能控制系統之分。
3.驅動器
驅動器是機器人的動力系統,相當於人的心血管系統,一般由驅動裝置和傳動機構兩部分組成。因驅動方式的不同,驅動裝置可以分成電動、液動和氣動三種類型。驅動裝置中的電動機、液壓缸、氣缸可以與操作機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傳動機構與執行機構相連。傳動機構通常有齒輪傳動、鏈傳動、諧波齒輪傳動、螺旋傳動、帶傳動等幾種類型。
4.感測器
感測器是機器人的感測系統,相當於人的感覺器官,是機器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內部感測器和外部感測器兩大類。內部感測器主要用來檢測機器人本身的狀態,為機器人的運動控制提供必要的本體狀態信息,如位置感測器、速度感測器等。外部感測器則用來感知機器人所處的工作環境或工作狀況信息,又可分成環境感測器和末端執行器感測器兩種類型.
前者用於識別物體和檢測物體與機器人的距離等信息,後者安裝在末端執行器上,檢測處理精巧作業的感覺信息。常見的外部感測器有力覺感測器、觸覺感測器、接近覺感測器、視覺感測器等。
5. 輸入/輸出系統介面:為了與周邊系統及相應操作進行聯系與應答,還應有各種通訊介面和人機通信裝置。
④ 什麼是機械手
機械手也被稱為自動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動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運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動操作裝置.
具體的話可以到網上搜深圳市翔駿科技有限公司,他們銷售的機械手性價比最高
⑤ 單軸多軸機械手的組成部分有哪些
1.執行機構
單軸多軸機械手的執行機構由手、手腕、手臂以及支柱組成。手是抓取機構,用來夾緊和松開工件,與人的手指相仿,能完成人手的類似動作。手腕是連接手指與手臂的元件,可以進行上下、左右和回轉動作。簡單的機械手可以沒有手腕。支柱用來支撐手臂,也可以根據需要做成移動。
2.傳動系統
執行機構的動作要由傳動系統來實現。常用單軸多軸機械手傳動系統分機械傳動、液壓傳動、氣壓傳動和電力傳動等幾種形式,可以通過傳動系統產生的動力來支配執行機構的各個部件。
3.控制系統
單軸多軸機械手控制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機械手按一定的程序、方向、位置與速度進行動作,簡單的機械手一般不設置專用的控制系統而只採用行程開關、繼電器、控制閥及電路便可實現動傳動系統的控制,使執行機構按要求進行動作.動作復雜的機械手則要採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微型計算機進行控制。
這些便是單軸多軸機械手的幾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完整的機械手要想模仿人類手臂的動作,就需要通過這幾個組成部分的精密配合,這樣才能精確執行設定好的程序,完成各種生產動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業要在了解單軸多軸機械手哪家質量好以後再去采購,確保使用的機械手擁有更精確的執行效果。
⑥ 工業機械手的組成及機能有哪些
工業機械手主要由執行機構、驅動機構、和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
(1)執行機構
機械手的執行機構可以分為手部、手臂和軀乾等三部分。手部一般安裝在手臂的前端其構造是模仿人的手指。手臂可以分為無關節臂和有關節臂,其主要作用是引導手指准確地抓住工件,並運送到所需要的位置上。軀干是安裝手臂、動力源和執行機構的支架。
(2)驅動機構
機械手的驅動機構主要有四種: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機械驅動。其中以液壓、氣動用的最多,電動和機械用的較少。
(3)控制系統
機械手控制的要素包括工作順序、到達位置、動作時間、運動時間、運動速度和加減速度等。機械手的控制可以分為點位控制、連續軌跡控制、力控制和智能控制方式等。
工業機械手的機能
機械手的機能就是指它具有完成人們預定作業所需要的能力。運動機能是指機械手完成預定工藝操作應具有的運動自由度,以及所能到達的活動范圍。同時還要求機械手具有對機械手的抓放、定向、工藝操作和行走的能力等。通用機械手應根據作業的要求,設計成具有完善的運動機能,即它的動作要接近於人手操作時的某些運動機能,以適應廣大作業范圍的需要。專用機械手則僅賦予部分的運動機能,可按照工藝操作的需要來確定。機械手又應具有一定的物理機能如載荷能力、運動速度、持續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的准確性和穩定性等性能。此還應具有耐熱、耐腐蝕的能力,以適應工藝操作的需要和具體的工作環境。機械手的另一個要機能就是控制機能。對專用機械手而言,是指能自動完成作業程序的能力。但對於一般的通用機械手其控制性能是指它具有自動地、或被動地變換程序的能力,即按照指令能自動地、再現地完成規定的動作程序的機能。
工業機械手作用
機械工業中,應用機械手的意義:
⑴可提高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程度
應用機械手有利於實現材料的傳送、工件的裝卸、刀具的更換以及機器的裝配等的自動化的程度,從而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⑵可改善勞動條件,避免人身事故
在高溫、高壓、低溫、低壓、有灰塵、雜訊、臭味、有放射性或有其他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間狹窄的場合中,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危險或根本不可能的,而應用機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安全的完成作業,使勞動條件得以改善。 在一些簡單、重復,特別是較笨重的操作中,以機械手代替人進行工作,可以避免由於操作疲勞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
⑶可以減輕人力,並便於有節奏的生產
應用機械手代替人進行工作,這是直接減少人力的一個側面,同時由於應用機械手可以連續的工作,這是減少人力的另一個側面。
⑦ 桁架機械手的結構組成是什麼
桁架機械手由結構框架、X軸組件、Y軸組件、Z軸組件、工裝夾具以及回控制櫃六部分組成。答
結構框架,主要由立柱等結構件組成;
X軸組件、Y軸組件、Z軸組件通常由結構件、導向件、傳動件、感測器檢測元件以及機械限位組件等五部分組成。

⑧ 機械手在整個生產過程中需要哪些部件組成
1、機復械手本體
採用高制強度立柱,台灣齒輪齒條,高強度鋁材加工而成。
2、機械手末端裝置
含180度轉動氣缸,氣動手指,夾具等,單單就手抓模塊而言,數控車床機械手末端裝置包含氣動轉缸、氣動手指及夾具,根據數控車床加工工件的裝夾工藝要求配置最適合的末端裝置,可以滿足各種軸類工件、圓形工件、環形工件、異形工件及其他特殊工件的快速、精準裝夾要求。
3.機械手控制系統
採用德國西門子PLC+德國西門子觸摸屏,高精密伺服電機與減速機。
4.料倉
按工件尺寸設計定製。根據客戶數控車床生產工件的形狀、大小、重量及工藝特性,量身訂制各種最適合您的料倉,全面滿足軸類工件、圓形工件、環形工件、異形工件及其他特殊工件的防止要求,讓您放置工件更加簡便。
⑨ 機械手臂的組成部分
一、機械手臂的作用和組成
1、作用
手臂一般有3個運動:
伸縮、旋轉和升降。實現旋轉、升降運動是由橫臂和產柱去完成。手臂的基本作用是將手爪移動到所需位置和承受爪抓取工件的最大重量,以及手臂本身的重量等。
2、組成
手臂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運動元件。如油缸、氣缸、齒條、凸輪等是驅動手臂運動的部件。
(2)導向裝置。是保證手臂的正確方面及承受由於工件的重量所產生的彎曲和扭轉的力矩。
(3)手臂。起著連接和承受外力的作用。手臂上的零部件,如油缸、導向桿、控製件等都安裝在手臂上。
此外,根據機械手運動和工作的要求,如管路、冷卻裝置、行程定位裝置和自動檢測裝置等,一般也都裝在手臂上。所以手臂的結構、工作范圍、承載能力和動作精度都直接影響機械手的工作性能。
二、設計機械手臂的要求
1、手臂應承載能力大、剛性好、自重輕
手臂的剛性直接影響到手臂抓取工件時動作的平穩性、運動的速度和定位精度。如剛性差則會引起手臂在垂直平面內的彎曲變形和水平面內側向扭轉變形,手臂就要產生振動,或動作時工件卡死無法工作。為此,手臂一般都採用剛性較好的導向桿來加大手臂的剛度,各支承、連接件的剛性也要有一定的要求,以保證能承受所需要的驅動力。
2、手臂的運動速度要適當,慣性要小
機械手的運動速度一般是根據產品的生產節拍要求來決定的,但不宜盲目追求高速度。
手臂由靜止狀態達到正常的運動速度為啟動,由常速減到停止不動為制動,速度的變化過程為速度特性曲線。
手臂自重輕,其啟動和停止的平穩性就好。
3、手臂動作要靈活
手臂的結構要緊湊小巧,才能做手臂運動輕快、靈活。在運動臂上加裝滾動軸承或採用滾珠導軌也能使手臂運動輕快、平穩。此外,對了懸臂式的機械手,還要考慮零件在手臂上布置,就是要計算手臂移動零件時的重量對回轉、升降、支撐中心的偏重力矩。偏重力矩對手臂運動很不利,偏重力矩過大,會引起手臂的振動,在升降時還會發生一種沉頭現象,還會影響運動的靈活性,嚴重時手臂與立柱會卡死。所以在設計手臂時要盡量使手臂重心通過回轉中心,或離回轉中心要盡量接近,以減少偏力矩。對於雙臂同時操作的機械手,則應使兩臂的布置盡量對稱於中心,以達到平衡。
4、位置精度高
機械手要獲得較高的位置精度,除採用先進的控制方法外,在結構上還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機械手的剛度、偏重力矩、慣性力及緩沖效果都直接影響手臂的位置精
度。
(2)加設定位裝置和行程檢測機構。
(3)合理選擇機械手的坐標形式。直角坐標式機械手的位置精度較高,其結構和運動都比較簡單、誤差也小。而回轉運動產生的誤差是放大時的尺寸誤差,當轉角位置一定時,手臂伸出越長,其誤差越大;關節式機械手因其結構復雜,手端的定位由各部關節相互轉角來確定,其誤差是積累誤差,因而精度較差,其位置精度也更難保證。
5、通用性強,能適應多種作業;工藝性好,便於維修調整
以上這幾項要求,有時往往相互矛盾,剛性好、載重大,結構往往粗大、導向桿也多,增加手臂自重;轉動慣量增加,沖擊力就大,位置精度就低。因此,在設計手臂時,須根據機械手抓取重量、自由度數、工作范圍、運動速度及機械手的整體布局和工作條件等各種因素綜合考慮,以達到動作準確、可靠、靈活、結構緊湊、剛度大、自重小,從而保證一定的位置精度和適應快速動作。此外,對於熱加工的機械手,還要考慮熱輻射,手臂要較長,以遠離熱源,並須裝有冷卻裝置。對於粉塵作業的機械手還要添裝防塵設施。
三、手臂的結構
手臂的伸縮和升降運動一般採用直線油(氣)缸驅動,或由電機通過絲桿、螺母來實現。
手臂的回轉運動在轉角小於360°的情況下,通常採用擺動油(氣)缸;轉角大於360°的情況下,採用直線油缸通赤齒條、齒輪或鏈條、鏈輪來實現。
(1)手臂直線運動。
(2)手臂的擺動。
(3)手臂的俯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