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械手錶中的發條扭簧起什麼能量作用
機械手錶中的發條彈簧儲存著彈性勢能,並逐漸將彈性勢能轉化為指針轉動的動能,以此帶動鍾表轉動。
手錶的創制及生產都基於一個簡單而機智的發明,這就是「彈簧」,它能夠收緊並儲存能量,又能慢慢地把能量釋放出來,以推動手錶內的運行裝置及指針,達到顯示時間的功能,手錶內的這種彈簧裝置被稱為主彈簧(Mainspring)。並由兩個相反過程組成:
1、儲存能量:由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人走路時擺動手臂,手錶內部的自重錘(即自動擺陀)便會繞著鍾表表面做圓周運動,這種圓周運動將起到為手錶上弦的作用。
2、釋放能量:由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發條緩慢釋放,驅動一系列的齒輪,從而各表針動作。

機械手錶發條的工作原理
發條是為手錶提供能量的零件,圈繞在條盒內。利用條軸上的銑方槽上緊發條。條軸的方槽是由上條機構驅動。手錶在無復上條情況下,即能走時36到50小時左右。由於發條經受明顯的應力,時常會導致斷裂,因此,當前,採用合金材料,使機械表發條幾乎不斷裂。
發條儲存一定的能量,以均勻小量地分配給振盪器。為此,提供的能量通過輪列組,由輪列組以相同比例縮減傳輸力的同時增加圈數。該輪列組包括4隻輪和4隻齒輪,後3隻輪是鉚壓在前3隻齒輪上。
擒縱輪屬於分配機構及計數器。條盒輪轉一圈約6小時,在此段時間內,擒縱齒輪和擒縱輪轉約3600圈。這數字代表第一隻輪和最後一隻輪之間的旋轉頻率比。該比例始終在此數值范圍內。一般都設法使齒輪和分輪在手錶的中心,並每小時轉一圈。
② 機械表後面的半圓叫什麼
機械表後面的半圓叫自動陀。自動陀是自動手錶機芯里的一個部件,自動陀是一個偏心的重錘,可以旋轉,一般用重金屬製成。手錶戴在手上的時候,手臂會不停的變化位置和甩動,偏心的重錘能驅動一組輪系給發條上弦。新表買來後,先上足發條,之後只要每天佩戴足夠的時間,自動陀就能給發條源補充能量,從而使自動表正常走時。
機械表後面的半圓是給機械表上弦用的。當您帶著表做一些活動,那個擺陀就會受重力影響旋轉,就可以為表上弦了。當然如果您經常坐著不動或者不戴錶,放著,那過一段時間表就會因為動力不足而停止了。
手錶應保持清潔,不要放在潮濕、多塵、高溫和存在強磁場的地方。最好根據手錶使用情況,二年左右清洗加油一次。機械表由擺輪、擒縱叉和擒縱輪一系列運動組成的,皆是互相聯系且具有一定規律的。
機械表的平均壽命是指主夾板上各軸孔磨損後無法修復的時間。由於主夾板的材料是鉛黃鋼,易磨損。在過去生產的17鑽手錶機芯中,條軸孔和中心軸孔不加鑽,在工作時受力大,易磨損。
③ 自動機械表倒著會跑,正躺著不跑,這個零件叫什麼,估計這個壞了
這個是機械表機芯里的擒縱叉,也叫馬叉。是和擺輪游絲一樣的重要核心部件。
④ 機械表配件有哪些
手錶配件:表鏡
手錶配件:表盤
手錶配件:表殼
手錶配件:表帶
手錶配件:指針
⑤ 機械手錶的內部構造及其運作原理
內部構造:鍾表主要由原動系、傳動系、擒縱調速器、指針系和上條撥針系等部版分組成。
運作原理:機械權表(mechanical watch)通常可分為下列兩種:手上鏈及自動上鏈手錶(AUTOMATIC)兩種。機械表的動力來源是靠機芯內的發條為動力,帶動齒輪進而推動表針。
手動機械表,手上鏈機芯,通過轉動手錶的把頭,將手錶機芯中的主發條上滿弦,經過發條完全放盡推動齒輪運轉,推動指針走時。自動機械表,自動上鏈機芯的動力是依靠機芯內的擺陀重量帶動產生,當佩帶手錶的手臂搖擺就會帶動擺陀轉動,同時帶動表內主發條為手錶上鏈,推動走時。

(5)機械表有個壓線的尾線叫什麼擴展閱讀:
機械表的特點
1、機械表走時與石英錶不同,機械表秒針是連續不間斷地走。
2、因機械表機芯復雜,走時誤差較大(視各品牌而定)一般允許范圍±45秒,天文台機芯誤差較小,一天的
誤差在-4~+6秒以內正常。機械表走時誤差不能累計,手錶過一段時間需調試。
3、工藝精細,使用方便,上足發條可走36小時以上。
4、機芯使用年限長久。
5、外觀要比石英錶厚重一些(視各品牌而定),有一些品牌也很薄,但一般都是手動機械表。
⑥ 機械表後邊的擺錘有什麼用
機械表中擺輪游絲的作用就是相當於一個彈簧,在擺動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釋放動能,以使擺輪不斷地擺動。(而能量是從馬輪和馬腳的運動傳過來的)。此外還有兩個作用:1)在裝配上,游絲和擺輪的正確安裝,也是決定了擺輪的初始位置的准確度(如果不準將容易停擺)。2)在快慢調整環節(快慢針)也是在這里,快慢針的調節實際上就是調整游絲的工作長度,因為如果工作長度變短,游絲剛度增加,擺動速度會加快,反之就會減慢,用此來調整走時的精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