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加工中心機械手換刀的工作原理
下面是以在螺栓數控銑床的自動換刀裝置中採用這種上機械手換刀的工作原理。
該機械手安裝在主軸的左側面,隨同主軸箱一起運動。機械手由機械手臂與45°的斜殼體組成。機械手臂1形狀對稱。固定在回轉軸4上,回轉軸與主軸成45°角,安裝在殼體3上,5為手臂托,可由氣壓缸帶動(圖中未標出),機械手有伸縮、回轉、抓刀、松刀等動作。
伸縮動作:氣壓缸(圖中未標出)帶動手臂托架5沿主軸軸向移動。
回轉動作:氣壓缸2中的齒條輪通過齒輪帶動回轉軸4轉動。從而實現手臂正向和反向180°的旋轉運動。
抓刀、松刀動作:機械手對刀具的夾緊和松開是通過氣壓缸6。碟形彈簧7及拉桿8、杠桿9、活動爪10來實現。碟形彈簧實現夾緊,氣壓缸實現松開。在活動爪中有兩個銷子11,當夾緊刀具時,插入刀柄凸緣的孔內,確保安全、可靠。
2)

機械手的自動換刀過程的動作順序
(a) (b) (c) (d)
圖4-6 換刀機械手的換刀過程
自動換刀裝置的換刀過程由選刀和換刀兩部分組成。
選刀即刀庫按照選刀命令(或信息)自動將要用的刀具移動到換刀位置,完成選刀過程,為下面換刀做好准備,換刀即是機械手把主軸上用過的刀具取下,將選好的刀具安裝在主軸之上。
換刀動作的大致過程為:
1)主軸箱回到最高處(z坐標零點),同時實現「主軸准停」。即主軸停止回轉並准確停止在一個固定不變的角度方位上,保證主軸端面的鍵也在一個固定的方位,使刀柄上的鍵槽能恰好對正端面鍵。
2)機械手抓住主軸和刀庫上的刀具。
3)把卡緊在主軸和發庫上的刀具松開
4)活塞桿推動機械手下行,從主軸和刀庫上取出刀具
5)機械手回轉180°,交換刀具位置,
6)將更換後的刀具裝入主軸和刀庫
7)分別夾緊主軸和刀庫上的刀具
8)機械手鬆開主軸和刀庫上的刀具
9)當機械手鬆開具後,限位開關發出「換刀完畢」的信號,主軸自由,可以開始加工或其他程序動作。
B. 送料機械手的工作原理
這個機械手都是感測器加液壓系統的,這個製作可以定製吧。
C. 工業機器人工作原理
工業機器人是現代製造非常常用的自動化核心機械,常用也叫做機械手臂,工業機械手,機械臂,機器人手臂,機械人手等等。現在廣泛使用的工業機器人,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示教運行:
示教也稱為引導,即用戶根據實際任務引導機器人並逐步進行操作;
機器人會自動記住在引導過程中的每個動作的位置,姿勢,運動參數和過程參數,並自動生成一個連續執行所有操作的程序;
完成示教後,只需向機器人發出啟動命令,機器人便會准確地按照示教動作逐步完成所有操作;
以上即是工業機器人工作原理,下面海智機器人詳細講講工業機器人執行機構的組成,運動方式,工業機器人工作原理組成。
工業機器人工作原理(圖1)
機械手臂軌跡運動:
機器人機械手末端軌跡從起點位置和姿態到終點位置和姿態的空間曲線稱為路徑。
軌跡規劃的任務是使用一個函數來「插值」或「近似」給定的路徑,並沿時間軸生成一系列「控制設定點」,用於控制機械手的運動。目前,常用的軌跡規劃方法有兩種:空間聯合插值和笛卡爾空間運動。
工業機器人工作原理(圖2)
機器人手臂執行機構的組成:
手腕部:連接手和手臂的部件主要用於調整抓取物體的方向。
手臂部:它是支撐被抓取物體、的、手腕的重要部分。通過與驅動裝置配合,可以實現各種動作。
手部:與待操作物體接觸的部件包括夾緊手和吸附手。夾緊手由手指或爪子和傳力機構組成,傳力機構有多種類型,如滑槽桿、連桿桿、斜面桿、齒條齒輪、絲杠螺母彈簧型和重力型。
工業機器人工作原理(圖3)
機器人機械手位置檢測設備:
位置檢測裝置主要由感測器組成,控制系統可以通過感測器反饋的信息實現機械臂各自由度的運動模式,從而形成穩定的閉環控制。
D. 機械操作手基本常識
1. 機械手操作
機械手操作流程如下: 1、先接好氣管,讓機械手氣壓表的氣壓在4kg-8kg之間。
2 、打開機械手電筒源開關,並在注塑機控制板上打開機械手功能鍵。 3 、注塑機開模完成後,先手動放下機械手臂,並調節好手臂下降的位置。
在調試機械手的各行程位置時,首先模開到足夠寬的位置,再把機械手氣缸里的氣放掉,用手慢慢地托下主臂,再逐一進行調試,以免機械手下降時損壞模具及治具。 4 、按「手動」鍵,即可進入手動操作畫面,依所須動作,先按「選擇」鍵,再 按「動作」鍵,依次調節好各動作的延時時間,檢查安全報警裝置,機械手取出異常時能否發生報警,開機之前必須調好檢測,以免壓模 。
5、按產品的要求設定或選擇所需要的程式合理進行取物, 然後在注塑機自動狀態下,按「全自動」鍵即可進入自動生產。 6、如要修改動作程式:按「停止」鍵和「修改」鍵,進入程式修改畫面。
7、技術人員可依據不同的模具,輸入動作程式「0-99」,確定後按「輸入」埋昌鍵 確認,再按「停止」鍵,然後按「全自動」鍵進入自動生產。 8、其它設定參照設備使用說明書。
2. 機械手的保養知識有哪些
1:導軌和軸承
保持所有軸處的導軌和軸承清潔以及良好的潤滑性能。
2:機械手循環周期
機械手通過具體動作工作,傾聽任何不正常的聲音,例如嘯叫、咔嗒聲等,這些表明軸承不能正常旋轉或其它某個構件被粘住。
機械手鏈接部分沿著裝有動力電纜和真空軟管的導軌運動,會發出正常的滴答聲,但是這種聲音平滑穩定。檢查任何可以觀察到的軸承,確保它們平穩旋轉。只需要檢查並聆聽某些磨損或需要調整的徵兆。
3:驅動系統
如果機械手採用裝配架-傳動齒輪驅動,注意在運行過程中是否有任何遲疑或晃動發生。除了光滑平穩的動作之外的所有運動都可以表明驅動系統損壞或內部寄存了一些異物。機械手推動向下運動時,快速檢查裝配梁和傳動齒輪之間動作或齒隙的方法是推拖運動臂,感覺異常運動(來回動作不同)。
4:氣動系統
包括多軸向伺服森寬驅動在內,只要有轉腕和真空抓取動作,幾乎所有的機械手都會有氣動功能。密切注意過濾調壓閥單元的吸盤,其中積有水就表明通過系統的壓縮氣源濕度過大。少量水氣的存在都可能傳送到氣動閥和致動器,造成氧化和內部污染,最終可能導致調壓閥粘住或致動器斷斷續續的粘住或失效。
5:檢查成型設備
標准配置的機械手通常都安裝在成型設備的模板上。當設備快速運行時,來自成型設備的振動可能會傳遞到機械手上,並可導致損壞。簡單觀察成型設備的運行情況,保證模具運動被調整到合理狀態,減少晃動或振動次數,可以延長機械手的壽命。在高速運行情況下,振動頻率可能會非常高,最好將機械手安裝在獨立於成型設備的支承結構上。
6:注意配線磨損
在檢查機械手錶面時,如果發現黑色顆粒或粉末,那麼就表明機械手電筒路配線有磨損跡象。但是,即使你發現不了這些磨損信號,仔細察看所有電源、變壓器或編碼器電纜,配線路徑的內外兩側也可,因為在生產循環期間,連續摩擦機械手的配線,或連接在電纜導軌上的配線,最終都會磨損並且失效。確保配線扎帶的安全,以及電纜的合理安裝彎春扒。
7:檢查潤滑
機械手使用彈簧載入的潤滑棒,除非有證據表明導軌潤滑不充分,否則只需要一年替換一次。配置自動化潤滑系統,可以順著機械手運動連續進行潤滑。但是如果有一些表面,機械手在其上不能正常運動,那麼對這些區域進行手動潤滑,或實現自動化系統潤滑的定期程式控制動作進行潤滑。
8:真空抓手迴路
真空應該接近瞬時形成,合適的控制器輸入就應該相當於在抓取製品。如果你發現打開真空,接著出現輸入光源,延遲時間超過2秒,那麼就表明有真空管線泄露、有缺陷或者切換裝置調節不當。通過外掛的主控制面板可以很容易進行測試。如果機械手配置數字真空切換單元,那麼就可以快速自動微調抓取製品所需真空的最小閾值。
3. 機械設備作業人員應熟悉哪些安全技術知識
1)按要求著裝。敞開的衣服必須扣好、袖口扎緊、長發要塞在帽子內,切記在有轉動部分的機器設備上工作時,絕不能戴手套。
2)機器運轉時,禁止用手調整或測量工件,應停機測量,並把刀架移到安全位置。
3)工件和刀具裝卡要牢固,禁止用手觸摸機器的旋轉部件。
4)保證作業必要的安全空間,機器開始運轉時,嚴格實行規定的信號。
5)清理輥軸、切刀等接近危險部位雜物的作業,應使用夾具(如搭鉤、鐵刷等)切勿用手拉。
6)禁止把工具、量具、卡具和工件放在機器或變速箱上,防止落下傷人。
7)停機進行清掃、加油、檢查和維修保養等作業時,須鎖定該機器的啟動裝置,並掛警示標志;
8)感到有危險時,立即操作緊急停車鍵。
4. 如何操作數控機床應該掌握的知識
2.機械製造技術(掌握常見的典型的機械製造技術、工件裝夾、定位、加工方法、工藝分析)(註:記得大學老師講:工藝分析要考慮的兩個最重要的基本問題是:加工的可能性、加工的經濟性) 。
3.計算機繪圖(常見的AutoCAD、Pro/E、UG等,其中Pro/E、UG在繪制出圖形後可以直接生成為數控機床所用的G代碼,直接通過通訊傳給數控機床,直接加工,另外他們也具有動態逼真的數控機床模擬加工功能) 。
4.數控技術和數控機床加工工藝,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數控機床的編程了。
5. 操作數控車機床的安全知識
機床設備,如剪板機,折彎機等數控機床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今天就讓南通如海的工作人員,憑自己多年來生產機床設備的經驗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有關機床操作的安全 知識:一、加工畸形和偏心零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加工畸形和偏心零件,一般採用花盤裝卡對工件進行固定。
因此首先要注意裝卡牢靠。卡爪、壓板不要伸出花盤直徑以外,最好加裝護罩。
其次要注意偏心零件的配重。配重要適當。
配重的內孔直徑與螺桿直徑間隙要小。機床旋轉速度不要太高,以防旋轉時離心力作用將配重外移,與機床導軌相碰,折斷螺絲,打傷操作者。
二、機床設備操縱系統應滿足哪些安全要求? 1、便於操作,減少來回走動,避免不必要的彎腰、踮腳動作。 2、定位準確可靠,防止稍有震動便產生誤動作。
3、機床設備操作件運動方向和 *** 作部件運動方向要符合規定,並有簡易符號標志。 4、安設必要的互鎖機構,防止操作件產生不協調動作,以及多人操作時不協調出現的事故。
5、手柄、手輪、按鈕的結構和排列位置要符合規定。啟動按鈕應安設在機殼內或裝設防止意外觸動的護環。
安裝在軸桿上的手輪、手柄,在自動進刀時,會隨軸轉動傷人,因此應安裝自動脫出裝置。 三、預防切屑對人體傷害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1、根據被加工材料性質,改變刀具角度或增加斷屑裝置,選用合適的進給量,將帶狀切屑斷成小段卷狀或塊狀切屑,加以清除。
2、在刀具上安裝排屑器,或在機床上安裝護罩、檔板,控制切屑流向,不致傷人。 3、高速切削生鐵、銅、鋁材料,除在機床上安裝護罩、檔板以外,操作者應配備防護眼鏡。
4、使用工具及時清除機床上和工作場所的鐵屑,防止傷手、腳,切忌用手去扒鐵屑。 四、機床設備配置哪四種安全裝置其作用是什麼? 1、防護裝置。
用來使操作者和機器設備的轉動部分、帶電部分及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加以隔離。如皮帶罩、齒輪罩、電氣罩、鐵屑檔板、防護欄桿等。
2、保險裝置。用來提高機床設備工作可靠性。
當某一零部件發生故障或出現超載時,保險裝置動作,迅速停止設備工作或轉入空載運行。如行程限位器、摩擦離合器等。
3、聯鎖裝置。用於控制機床設備操作順序,避免動作不協調而發生事故。
如車床絲桿與光桿不能同時動作等,都要安裝電氣或機械的聯鎖裝置加以控制。 4、信號裝置。
用來指示機器設備運行情況,或者在機器設備運轉失常時,發出顏色、音響等信號,提醒操作者採取緊急措施加以處理。如指示燈、蜂鳴器、電鈴等。
五、操作機床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1、工作前穿好工作服,紮好袖口,戴好工作帽。嚴禁戴手套操作。
2、認真檢查設備各部分及防護罩、限位塊、保險螺釘等安全裝置是否完好有效。 3、設備必須牢固有效地接地接零,局部照明燈為36v電壓。
4、工作前,在各油孔內加油潤滑,空轉試車確認無故障方可工作。 5、機床運轉時,不準用手檢查工件表面光潔度和測量工件尺寸。
6、裝卡零部件時,板手要符合要求,不得加套管以增大力矩去擰緊螺母。 7、不準用手纏繞砂布去打磨轉動零件。
8、對高速轉動的偏心工件或畸形工件要加配重,並作平衡試驗,突出部分加護罩。 9、更換齒輪、裝卸夾具必須切斷電源,停穩後才能進行 10、自動走刀前,調整和緊固行程限位器,並撥出進給手槍。
11、下班時,要將各種走刀手柄放在空檔設置,拉下電門,並擦試機床打掃衛生。
E. 機械臂的原理
機械臂的工抄作原理:
一般機構可由電力、液壓、氣動、人力驅動。機構有螺紋頂緊機構(如台虎鉗)、斜鍥壓緊、
導桿滑塊機構(破碎機常用)、利用重力的自鎖機構(如抓磚頭的)等等。還有簡單的:如可用氣(液壓)缸直接夾緊的。如果是小物品,可直接購買FESTO等公司的氣動手指。
底座是用來安裝和固定機器的。
油箱是裝潤滑油或液壓油循環的。
升降位置檢測器,要麼是確定物體或機器部件是否位於某幾個預定高度位置,要麼是實時檢測其高度的。
手臂回轉升降機構就是機械臂在升降的同時也可以旋轉的
手臂伸縮機構是機械臂伸出和縮回的伸縮位置檢測器作用基本等同於升降位置檢測器,只是測量對象換了。
機械手是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動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運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動操作裝置。
F. 機械臂的原理是什麼
機械臂的原理稱為杠桿原理。
杠桿是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這個固定點叫做杠桿的支點,使杠桿繞著支點轉動的力叫做杠桿的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為動力臂,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為阻力臂。力臂並不一定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也不一定都在杠桿上。
當杠桿的動力乘以動力臂等於阻力乘以阻力臂時,杠桿處於靜止或勻速轉動的狀態,我們稱為杠桿平衡原理。
G. 機械爪子怎麼做
機械爪子可以使用以下步驟製作:
1. 准備材料:需要鋼材、電機、電線、螺絲、螺母、細木板等。
2. 製作機械臂:用鋼材製作一個機械臂,可以根模拿據需要加強支撐結構。機械臂需要安裝電機,電機可以用來控制機械臂的運動。
3. 製作爪子:用細木板製作一個爪子,可以根據需要加入彈簧等機構。爪子需要安裝在機械臂的末端。

H. 機械手怎麼用
該設備為四連桿機構人工移動型氣動助力機械手,機械手在以立柱支撐的回轉裝置上,由人工可以在360°的范圍內回轉。缸體裝配機械手的回轉裝置上裝有制動氣缸,氣缸活塞桿端部的制動機構可使大臂在任意位置制動;大臂為四連桿機構,平衡氣缸活塞桿端部鉸鏈與大臂連接,以平衡彎臂、小臂、卡具和工件的重量;升降制動機構可保證四連桿機構升降過程停在任一位置,也可使四連桿機構在意外斷氣情況下處於原來位置;四連桿末端有機械手的彎臂,彎臂可繞大臂末端的軸線轉動±150°;彎臂的下部是小臂,可繞彎臂末端的垂直軸線旋轉±180°,小臂末端是卡具。每個軸均可由制動氣缸活塞桿端部的制動裝置保持在任意位置。工作時,操作人員將機械手拉到工作地點,由人工把持機械手臂將卡具以垂直方向送入缸蓋位置,將手柄下壓後,將定位塊對准缸蓋孔,人工按下夾緊按扭,將缸蓋夾住,此時高壓氣接通,再按下平衡按鈕,向平衡氣缸內送進高壓,使機械手能輕松的帶載運行。提起缸蓋後,由人工扳鎖緊手把,壓縮彈簧,然後轉動手輪,將缸蓋旋轉到所需角度,按下翻轉按扭,將夾具翻轉90°,把缸蓋放在加工工位,按下卸載,檢查無誤按下互鎖按鈕,夾緊氣缸松開,此時平衡氣缸內的壓力變為低壓,使機械手脫載運行。完成一個缸體的抓取、移動、到位等動作。加工完畢,按下制動開關,機械手在空間處於制動狀態,確保工件、周邊設備及操作人員的安全。
氣動系統
該系統為氣動控制系統,氣缸的運動信號均由人工操作氣動開關發出或由機械結構原理實現(參見氣動原理圖)。
(1)卸荷閥(HE-3/8-D-MIDI)、過濾器(LF-3/8-D-MIDI)、精密過
濾器(LF-3/8-5M-MIDI)、油霧器(LOE-3/8-D-MIDI)、增壓缸(VBA-2100-03-G)——安裝在氣控箱3內,在氣源壓力低的情
況下,氣源通過增壓缸可將輸入氣壓提高送至輸出口。
(2)精密過濾減壓閥(LR-3/8-D-5M-MINI)——氣控箱2內,氣源工作壓力,一般設定在0.6M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