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械硬碟是什麼
問題一:機械式硬碟是什麼? 機械硬碟即是傳統普通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靠電機馬達驅動碟片讀取寫入數據,所以叫機械。
而SSD固態盤內部沒有機械傳動系統,不用馬達驅動碟片(有點類似於U盤的快閃記憶體讀寫模式)
下圖大個的為機械硬碟,小的為SSD硬碟
問題二:電腦的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有什麼區別 固態硬碟傳輸速度更快,壽命更高頂二者遠離不一樣。固態硬碟不需要磁頭,固態硬碟更像多根內存條 *** 在一起。所以讀寫速度也快
問題三:機械硬碟和sata硬碟有什麼區別 sata硬碟是機械硬碟的一種,sata就是一種硬碟的介面方式。
問題四:1tb機械硬碟是啥意思啊 小白不懂 1TB是容量,機械硬碟是主流的硬碟。
多少年來我們一直用的都是機械硬碟。只是近兩三年才開始用固態硬碟。
1TB的機械硬碟而已。
問題五:Sata硬碟是機械硬碟嗎? 和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 哪個好 SATA是一種介面,固態硬碟也有SATA介面的。機械硬碟就是機械盤
問題六:裂轎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簡單一點告訴我,不要復制。現在筆記本一般是用的哪一種硬碟 機械硬碟 就是我們現在大多都在使用的,構造原理是硬碟裡面是由1張或幾張可讀寫數據的儲存檔體,盤體上有隻讀寫槍,有點象老式光碟機,硬碟裡面還有一保馬達帶動儲存檔轉動,從而能讀取到不同部分的數據。 優點是生產成本低,容量大。但穩定性及讀寫數據速度不如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 簡單些有點象平時的U盤,只是電路板更復雜。沒有象機械硬碟那樣的馬達及儲存碟盤,而主要以半導體固體作為數據儲存介質。優點是速度快、穩定、壽命長,但目前來說價格貴。一般發燒友都會用。
現在的筆記本大部分都是用2.5寸的機械硬碟慧衡,而台式機用的是3.5寸的機械硬碟。
如蘋果出的IPAD 用的就是固態硬碟,還有部份超薄的筆記本也會用到固態硬碟。
問題七:機械硬碟是什麼 筆記本吧 500g機械 指的就是普通的2.5寸硬碟
問題八:機械硬碟加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 機械硬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普通硬碟 其優點是容量大,價格低 ,缺點是數據傳輸速度低;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固態硬碟具有傳統機械硬碟不具備的快速讀寫、質量輕、能耗低以及體積小等特點,缺點是價格較為昂貴,容量較低。
由於固態硬碟的價格昂貴,所以在裝機時很多人都會選擇購買一個容量較小的固態硬碟,比如32G左前源做右安裝系統,另外在安裝一個大容量的機械硬碟作為從盤存儲數據使用。由於系統是在固態硬碟下運行的,所以系統運行速度及性能會有提升。
如果有條件的話選擇全固態硬碟當然更好了,這樣不光是系統速度快,而且運行和調用其他盤上的數據時也會比較快。
問題九:普通硬碟跟機械硬碟有什麼區別 硬碟只有機械硬碟(HDD)、固態硬碟(SSD)和固態混合硬碟(SSHD)
機械硬碟即是傳統普通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領域。
固態混合硬碟(SSHD: Solid State Hybrid Drive)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原理和微軟Windows 7和Windows 8操作系統上的「Ready Boost」功能相似,兩者都是通過增加高速快閃記憶體來進行資料預讀取(Prefetch),以減少從硬碟讀取資料的次數,從而提高性能。
問題十: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分跟優缺點、兩種硬碟的作用是什麼? 固態硬碟雖然有壽命,但是現在消費級的固態硬碟基本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會隨著時間降速,比如2年後,他的讀寫速度只有原來的百分之70了。特點是讀寫速度快,目前最好的三星840 pro的讀寫速度已經超過SATA 3介面的600M/S的上限了。各項性能全面超越機械硬碟
缺點是,價格昂貴,而且短期降價很多的可能性沒有。3個月不通電的話,數據有可能丟失
機械硬碟,以目前最好的萬轉硬碟,讀寫速度也只有220mb左右,好一點的家用機械硬碟,7200轉,1T單碟的也只有190M/S
優點是廉價,500G的硬碟不到350元。。。數據保存穩定,理論上數據寫入後,只要不火燒之類的破壞,可以保存數十年
② 機械硬碟上的電機怎麼直接加電讓它轉動看圖 我把電機拆出來玩的,只要求電機轉。謝謝!
硬碟里的電機是三相交流電機,有三根線的,有4根線的。線圈連接方式為星形。回3根線的是將中性答線封閉在電機裡面不用的。4根線的就用到這個中性線。而且這種電機是無霍爾的,靠U,V,W 3個線圈的涌浪來測速和自檢相位的。
硬碟上面有驅動晶元。因為硬碟電機屬於一種精密電機。對轉速要求極高。所以大部分驅動晶元都靠編程式控制制轉動的。
要想驅動這種電機,用原來硬碟上的晶元肯定是不行的。
1、可以用單片機做一個移相電路來實現
2、可用光碟機上的驅動晶元來驅動。要無霍爾那種才可以的,光碟機上的晶元只需要短接相應信號線即可驅動三相電機
③ 硬碟的電機有三根線,是不是步進電機應該怎麼接線才能讓它轉起來
三線硬碟電機是一種三角形連接的三相步進電機。直接連接電源的任意兩點只能使硬碟旋轉一定角度或鎖定一定角度。如果你想旋轉它,你必須有一個三相驅動器。它會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發出不停旋轉的脈沖,使它能夠旋轉。
硬碟的電路板上有這個電路。但是,當前硬碟將在開機後檢測到狀態。如果無法正確讀取頭部信號並確認狀態正常,電機將在一段時間後停止運行,因此,恐怕您需要連接自己的電路來實現控制。

(3)機械硬碟用的是什麼電機擴展閱讀:
在讀寫硬碟之前,電機必須穩定工作,才能裝入磁頭,然後讀寫,這樣用戶才能讀取正確的信息,所以等待時間往往是用戶定義的硬碟啟動速度的標志。
同時,在硬碟運行過程中,硬碟的穩定旋轉可以使硬碟的讀寫速度近似均勻,這也是用戶測量硬碟讀寫傳輸速率的重要標志。前者與電動機的起動速度有關,後者與電動機的穩定轉動有關。因此,有效地控制硬碟電機是硬碟正常工作、提高讀寫性能的重要條件。
在硬碟中,對硬碟電機的有效控制尤為重要,因為硬碟半徑小,相對轉動慣量小,軌道間距小,磁頭飛行高度相對較低,因此對電機的有效控制對正常運行和性能具有重要意義硬碟的。
作為直接為磁碟的正常運行提供電源的模塊,電機是正確讀取、寫入和傳輸數據的電源轉換器。硬碟通電後,電機負責將電能源源不斷地轉換成磁碟高速旋轉所需的動能。同時,只有當磁碟轉速達到硬碟正常運行的最低速度要求時,磁頭才能真正掛在磁碟上讀寫數據。
④ 機械硬碟好用嗎
固態硬碟越來越普及,我們都知道固態硬碟比機械硬碟快很多,那為啥會快呢?他們除了快的區別,還有其他區別嗎?
1、首先我們外觀構造上來看看他們的區別,這也是導致速度差異的最大原因;
我們可以看到,機械硬碟類似DVD光碟機或者早期的CD機,是通過馬達旋轉磁碟,磁頭來讀寫磁碟,達到數據的讀寫。
這就說明在數據讀寫過程中,算是一種機械操作,讀寫過程中就不能有大的震動,馬達的轉速也有限,磁碟久了也會出現壞道,這些都是他的物理特性決定的。
而固態硬碟是長這樣的,相當於就是一塊電路板,數據讀寫都是通過電路往存儲顆粒中進行操作,前面說的機械裝置的一些缺點它都沒有。
2、固態硬碟啟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極小。
3、固態硬碟無噪音。因為不像普通硬碟那樣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
4、低容量的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5、固態硬碟比同容量硬碟體積小、重量輕,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6、關於使用壽命。固態硬碟擦除次數與壽命的計算公式:
舉個例子比較容易懂,我們以某東上銷量第一的某120G固態硬碟為例,該固態用的是TLC晶元,P/E次數可查的數據應該是在1000-1500次,P/E次數指的是完全寫入次數,比如120G裝滿才算一次。
那麼實際寫入怎麼算呢,比如我們今天下載了10G的電影,比如我們今天上網產生了5G的臨時文件,比如我們用辦公軟體,或者PS或者3D Max等軟體製造出來了10G的文件,這些都是實際寫入。比較容易產生大容量的操作是各種下載,看電影,不過通常就算煲劇幾個小時,也只會產生幾G的數據,所以普通家用平均每天可能最多產生10-20G的數據,涉及到PS,3D,影視後期如果數據都往固態硬碟寫入,則可能產生幾十G甚至上百G的數據,這要取決於工作內容跟強度。
我們取一個折中的數據來計算一下,實際寫入每天50G,那麼壽命會是多少呢?
120*1000/(50*365)= 6.57年左右,而電腦的壽命是多少呢? 5-10年。實際上更新換代的壽命是多少呢?3-5年。
所以擔心擦寫次數帶來的壽命問題,其實並不是問題。
7、以上算是固態硬碟的優勢,對應著也有它的劣勢,那就是它的容量比機械硬碟小,成本也比機械硬碟高,不過容量跟成本的差距已經在逐漸縮小。另外由於都是晶元存儲數據,一旦損壞,數據幾乎無法恢復,而磁碟的還有恢復的幾率。
那麼,有小夥伴們可能會問到:既然固態硬碟這么好,那幹嘛還要用機械硬碟?因為其實非常簡單:便宜,容量大!
相對於固態硬碟,機械硬碟除了讀寫速度慢,怕震動外,性價比挺高。
240g品牌固態的價格都可以買1t的機械硬碟了,機械硬碟用來存資料再適合不過
當然好用,各有各的優點。
相對固態慢點,一般都夠用咯
分析下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優缺點就知道選什麼了。
一、價格:同容量的固態硬碟價格是機械硬碟的兩倍以上,這點機械硬碟勝。
二、防震性:由於固態硬碟沒有任何機械部件,抗震性固態硬碟完勝。
三、數據存儲速度:從專業評測數據看,固態硬碟的速度是機械硬碟的兩倍以上,這點還是固態硬碟勝出。
四、噪音:固態硬碟工作的時候零噪音,機械硬碟畢竟有馬達在轉,噪音這塊也是固態硬碟勝。
五、使用壽命:現在的固態硬碟,越做可擦寫次數越低,現在最新的固態可擦寫次數已經低於1000了,壽命這塊機械硬碟勝。
六:數據安全性:固態硬碟發生損壞的情況很多是突發情況,說壞就壞,而且數據很難恢復。機械硬碟一般損壞是一個漸進過程,而且有專業的數據恢復公司可以做數據恢復。對資料保護這塊,機械硬碟勝出。
綜上,保存資料最好還是選擇機械硬碟。系統么可以裝在固態硬碟上,分工合作最好。取長補短,各取所需。
1.發展歷程
機械硬碟(Hard Disk Drive)發展至今,已經有了60年的 歷史 的,1956年,IBM發明了第一塊機械硬碟,僅僅只有5MB的存儲空間,卻由50多塊24英寸的碟片組成,所佔體積在現今人對電腦的理解來看是不可想像的。但機械硬碟的主要物理結構就是從那時確定,並一直沿用至今。如今,隨著硬碟的發展,機械硬碟的體積越來越小,容量也越來越大。
2.讀寫速度
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普遍可以達到400M/s,在開機和數據的載入中,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大幅度的提高了電腦的運行能力。寫入速度也可以達到130M/s以上,在寫入大數據時,更加高效的儲存能力大大縮短了辦公時間。其讀寫速度是普通機械硬碟的3-5倍。
3.抗震能力
機械硬碟因使用高速轉動的碟片和磁頭來回尋道讀寫數據的原理,所以不能出現高強度的震動,否則磁頭與高速轉動的碟片接觸會造成碟片劃傷和損壞,導致硬碟報廢,所以在使用機械硬碟時必須避免震動的發生,而固態硬碟採用的是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焊接在電路板上,相比機械硬碟有更加輕薄的機身和更好的抗震耐受力。
4.功耗和噪音
機械硬碟高速轉動的碟片需要一個高功率的步進電機來驅動,而固態硬碟不需要電機來驅動,所以機械硬碟在功耗上就大了許多,,工作時因電機的轉動,會出現微小的震動和噪音,而固態硬碟是沒有這些問題的。
固態少寸重要資料!機械部分刪除或則硬碟壞了,還有找回的機會
數度慢 怕摔 但是不摔的話 穩定 存東西可以
是要看您的用途,家用電腦系統裝到固態上可以提高運行速度,機械可以用作存儲數據,機械硬碟一般不容易損壞,壽命比較長
⑤ 硬碟主軸電機是什麼類型的工作原理和供電是怎樣的
你好:你的硬碟電機是無刷霍爾電機,先不說工作原理了。現在最要緊內的是安全問題,容就是你千萬別拿它做電扇,那是非常危險的,因硬碟電機轉速極高,老硬碟的轉速是5400/分,現在的多為7200/分,還有10000/分的,如果安上扇葉,轉起來,在強大的離心力作用下,扇葉會像飛刀一樣飛出去,有傷人的危險,切記!!!
⑥ 一隻機械硬碟有幾只電動機
一個機械硬碟只有一個電動機。
機械硬碟即是傳統普通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磁頭可沿碟片的半徑方向運動,加上碟片每分鍾幾千轉的高速旋轉,磁頭就可以定位在碟片的指定位置上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信息通過離磁性表面很近的磁頭,由電磁流來改變極性方式被電磁流寫到磁碟上,信息可以通過相反的方式讀取。硬碟作為精密設備,塵埃是其大敵,所以進入硬碟的空氣必須過濾。
機械硬碟與固態硬碟優缺點對比
1、防震抗摔性:機械硬碟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即內存、MP3、U盤等存儲介質)製作而成,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盪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較機械硬碟,固硬佔有絕對優勢。
2、數據存儲速度:機械硬碟的速度約為120MB/S,SATA協議的固態硬碟速度約為500MB/S,NVMe協議(PCIe 3.0×2)的固態硬碟速度約為1800MB/S,NVMe協議(PCIe 3.0×4)的固態硬碟速度約為3500MB/S。
3、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上也要低於機械硬碟。
4、重量:固態硬碟在重量方面更輕,與常規1.8英寸硬碟相比,重量輕20-30克。
5、噪音:由於固硬屬於無機械部件及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而且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噪音值為0分貝。機械硬碟就要遜色很多。
6、價格:截至(2020/4/11),品牌的512GB 固態硬碟為350元左右。而1TB 的機械硬碟價格才320左右。固態硬碟比起機械硬碟價格較為昂貴,性價比較低。
7、容量:固態硬碟最大容量為100TB 3.5英寸。
8、使用壽命:SLC顆粒只有10萬次的讀寫壽命,成本低廉的MLC顆粒,讀寫壽命僅有1萬次,TLC顆粒讀寫壽命為3000次左右,而最便宜的QLC顆粒讀寫壽命只有400次。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相對於固態硬碟,機械硬碟壽命更長。但是機械硬碟會隨著碟片正常磨損,意外斷電導致磁頭沒有懸停在停駐區,對碟片造成損傷,可能因因其他原因損壞,所以,機械硬碟壽命不一定比固態硬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