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壓力機的主要用途是什麼啊
壓力機可廣泛應用於切斷、沖孔、落料、彎曲、鉚合和成形等工藝。通過對金屬坯件施加強大的壓力使金屬發生塑性變形和斷裂來加工成零件。
開式固定台壓力機是用於板料沖壓的通用壓力機,適用於沖孔落料,彎曲,折邊及淺拉伸等沖壓工作,在手錶,玩具,餐具,電訊器材,儀器儀表,電機,電器,拖拉機和汽車製造,日用五金,無線電元件等行業中都有廣泛的應用。

機械原理
壓力機由電機經過傳動機構帶動工作機構,對工件施加工藝力。傳動機構為皮帶傳動、齒輪傳動的減速機構;工作機構分螺旋機構、曲柄連桿機構和液壓缸。
壓力機分螺旋壓力機、曲柄壓力機和液壓機三大類。曲柄壓力機又稱為機械壓力機。
螺旋壓力機無固定下死點,對較大的模鍛件,可以多次打擊成形,可以進行單打、連打和寸動。打擊力與工件的變形量有關,變形大時打擊力小,變形小(如冷擊)時打擊力大。在這些方面,它與鍛錘相似。但它的打擊力通過機架封閉,故工作平穩,振動比鍛錘小得多,不需要很大的基礎。
壓力機的下部都裝有鍛件頂出裝置。螺旋壓力機兼有模鍛錘、機械壓力機等多種鍛壓機械的作用,萬能性強,可用於模鍛、沖裁、拉深等工藝。此外,螺旋壓力機結構簡單,製造容易,所以應用廣泛。
B. 氣動平衡吊的氣動原理和機械原理是什麼,在什麼方面會得到應用
一什麼是平衡吊呢氣動平衡吊的氣動原理和機械原理是,巧妙地利用氣動平衡吊解剖圖用力的平衡原理,令工件在空中形成一種無重力化狀態,即:工件的重力被相應的氣控系統所平衡,使操作者在對工件的實施搬運操作的過程中,只需很小的操作力,適用於某些具有精準定位和裝配動作要求的場合。
平衡吊,是一種新穎型的省力操作助力設備,外號助力機械手、手動移載機。重物在上升或下降時形成浮動狀態,對於操作者來說,無需熟練地操作按鈕,空手就可以把重物正確地推放到空間中的指定位置。利用“平衡吊”主機可以平衡物料重力的特性,配上相應的抓取機械手和安裝基座,就擁有了一套完整的“助力機械手”系統。因此,我們可以輕松地自某處抓起任何工件,實施相應的工藝動作之後,再按相應要求放置於另一處,實現省力操作。
C. 門的球形鎖運用了什麼機械原理
球形門鎖機械原理:球形鎖的鎖舌有保險機構,在不採用保險機構時,室內外均可通過轉動形執手自由開啟,當鎖具內球形執手中的旋鈕被撳進,保險機構發生作用,此時鎖具處於保險閉鎖狀態,外球形執手無法轉動,失去自由開啟鎖具的功能,稱之「內保外」,開啟人必須用同匙齒的鑰匙方能從外球形執手面開啟具。
內球形執手仍可自由開啟鎖具,但開啟一次後旋鈕也隨之復位,同時消除保險作用。如果將內球形執手中的按鈕撳到保險工作位置,再同時順時針將內球形執手旋轉一個角度,這時在外球形執手面即使用同匙齒鑰匙也不能開啟鎖具,內球形執手開啟鎖具旋鈕不會復位,不能解除保險作用。
球形門鎖:內、外執手(鎖柄)為球形,用於安裝在木門、鋼門、鋁合金門及塑料門上使用的門鎖。
在選擇鎖具時,要注意行業品牌。不要片面的只看價格,應選擇有實力上規模、產品質量穩定、可靠的大企業產品,到品牌代理的五金店購買。要認清鎖具產品有否廠名、廠址、商標及是否有專業質檢機構近期出具的檢驗合格報告。
選擇鎖具時,首先要注意選擇與自家門開啟方向一致的鎖。其次要注意門框的寬窄,執手鎖不適合安在門框小於90mm的門上,一般來講入戶門鎖選用大面板的豪華型大鎖,門的厚度與鎖具是否匹配也是一個重要選項,總之,要因門選鎖。
鎖具選購時材質要適中,手感時要牢固、可靠,切莫選用價廉質次用劣質材料製造的各種鎖具。
D. 蒸汽機的機械原理
主要是一個汽缸,汽缸運動到右側末端時,打開右側進氣閥向汽缸右側沖高壓水蒸汽,打開左側排氣閥,高壓水蒸汽推動活塞向左運動,運動最左端時,打開左側進氣閥關閉右側排氣閥,向汽缸左側沖高壓水蒸汽,使汽缸活塞向右運動。將汽缸活塞的往復運動通過聯桿滑塊曲軸轉化為旋轉運動。各閥門的開關也是通過聯桿滑塊帶動滑閥進行的。常見在老式蒸氣機車(火車)上,因效率低、燒煤灰大、污染大被淘汰。
http://..com/question/10241084.html?si=2
蒸汽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蒸汽機的出現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直到20世紀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後來才逐漸讓位於內燃機和汽輪機等。
16世紀末到17世紀後期,英國的采礦業,特別是煤礦,已發展到相當的規模,單靠人力、畜力已難以滿足排除礦井地下水的要求,而現場又有豐富而廉價的煤作為燃料。現實的需要促使許多人,如英國的帕潘、薩弗里、紐科門等就致力於「以火力提水」的探索和試驗。
薩弗里製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實用的蒸汽提水機,在1698年取得標名為「礦工之友」的英國專利。他將一個蛋形容器先充滿蒸汽,然後關閉進汽閥,在容器外噴淋冷水使容器內蒸汽冷凝而形成真空。打開進水閥,礦井底的水受大氣壓力作用經進水管吸入容器中;關閉進水閥,重開進汽閥,靠蒸汽壓力將容器中的水經排水閥壓出。待容器中的水被排空而充滿蒸汽時,關閉進汽閥和排水閥,重新噴水使蒸汽冷凝。如此反復循環,用兩個蛋形容器交替工作,可連續排水。
薩弗里的提水機依靠真空的吸力汲水,汲水深度不能超過六米。為了從幾十米深的礦井汲水,須將提水機裝在礦井深處,用較高的蒸汽壓力才能將水壓到地面上,這在當時無疑是困難而又危險的。
紐科門及其助手卡利在1705年發明了大氣式蒸汽機,用以驅動獨立的提水泵,被稱為紐科門大氣式蒸汽機。這種蒸汽機先在英國,後來在歐洲大陸得到迅速推廣,它的改型產品直到19世紀初還在製造。紐科門大氣式蒸汽機的熱效率很低,這主要是由於蒸汽進入汽缸時,在剛被水冷卻過的汽缸壁上冷凝而損失掉大量熱量,只在煤價低廉的產煤區才得到推廣。
1764年,英國的儀器修理工瓦特為格拉斯哥大學修理紐科門蒸汽機模型時,注意到了這一缺點,並於1765年發明了設有與汽缸壁分開的凝汽器的蒸汽機,並於1769年取得了英國的專利。初期的瓦特蒸汽機仍用平衡杠桿和拉桿機構來驅動提水泵,為了從凝汽器中抽除凝結水和空氣,瓦特裝設了抽氣泵。他還在汽缸外壁加裝夾層,用蒸汽加熱汽缸壁,以減少冷凝損失。
1782年前後,瓦特將機器進一步改進,完成了兩項重要發明:在活寒工作行程的中途,關閉進汽閥,使蒸汽膨脹作功以提高熱效率;使蒸汽在活塞兩面都作功(雙作用式),以提高輸出功率。這時的活塞既要向下拉動杠桿又要向上推動杠桿,扇形平衡杠桿和拉鏈已不再適用,瓦特使發明了平行四邊形機構。瓦特還於18世紀末將曲柄連桿機構用在蒸汽機上。
瓦特的創造性工作使蒸汽機迅速地發展,他使原來只能提水的機械,成為了可以普遍應用的蒸汽機,並使蒸汽機的熱效率成倍提高,煤耗大大下降。因此瓦特是蒸汽機最主要的發明人。
自18世紀晚期起,蒸汽機不僅在采礦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冶煉、紡織、機器製造等行業中也都獲得迅速推廣。它使英國的紡織品產量在20多年內(從1766年到1789年)增長了5倍,為市場提供了大量消費商品,加速了資金的積累,並對運輸業提出了迫切要求。
在船舶上採用蒸汽機作為推進動力的實驗始於1776年,經過不斷改進,至1807年,美國的富爾頓製成了第一艘實用的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脫」號。此後,蒸汽機在船舶上作為推進動力歷百餘年之久。
1801年,英國的特里維西克提出了可移動的蒸汽機的概念,1803年,這種利用軌道的可移動蒸汽機首先在煤礦區出現,這就是機車的雛型。英國的斯蒂芬森將機車不斷改進,於1829年創造了「火箭」號蒸汽機車,該機車拖帶一節載有30位乘客的車廂,時速達46公里/時,引起了各國的重視,開創了鐵路時代。
19世紀末,隨著電力應用的興起,蒸汽機曾一度作為電站中的主要動力機械。1900年,美國紐約曾有單機功率達五兆瓦的蒸汽機電站。
蒸汽機的發展在20世紀初達到了頂峰。它具有恆扭矩、可變速、可逆轉、運行可靠、製造和維修方便等優點,因此曾被廣泛用於電站、工廠、機車和船舶等各個領域中,特別在軍艦上成了當時唯一的原動機。
蒸汽機按蒸汽在活塞一側或兩側工作,可分為單作用和雙作用式;按汽缸布置方式,可分為立和卧式;按蒸汽是在一個汽缸中膨脹或依次連續在多個汽缸中膨脹,可分為單脹式和多脹式;按蒸汽在汽缸中的流向,可分為迴流式和單流式;按排汽方式和排汽壓力可分為凝汽式、大氣式和背壓式。
簡單蒸汽機主要由汽缸、底座、活塞、曲柄連桿機構、滑閥配汽機構、調速機構和飛輪等部分組成,汽缸和底座是靜止部分。從鍋爐來的新蒸汽,經主汽閥和節流閥進入滑閥室,受滑閥控制交替地進入汽缸的左側或右側,推動活塞運動。
蒸汽機的發展首先體現在功率和效率的提高,而這又主要取決於蒸汽參數的提高。初期蒸汽機的蒸汽壓力僅為0.11~0.13兆帕,19世紀初才達到0.35~0.7兆帕,20世紀20年代曾用到6~10兆帕。在蒸汽溫度上,19世紀末還不超過250℃,而到20世紀30年代曾用到450~480℃。
至於效率,瓦特初期連續運轉的蒸汽機,按燃料熱值計總效率不超過3%;到1840年,最好的凝汽式蒸汽機總效率可達8%;到20世紀,蒸汽機最高效率可達到20%以上。
在轉速方面,18世紀末瓦特蒸汽機僅40~50轉/分;20世紀初轉速達到100~300轉/分,個別蒸汽機曾達到2500轉/分。在功率方面,最初單機功率僅幾馬力,20世紀初的一台船用蒸汽機的功率可達25000馬力。
隨著蒸汽參數和功率的提高,蒸汽已不可能在一個汽缸中繼續膨脹,還必須在相連接的汽缸中繼續膨脹,於是出現了多級膨脹的蒸汽機。蒸汽機因受到潤滑油閃點的限制,所用蒸汽的最高溫度一般都不超過400℃,機車,船用等移動式蒸汽機還略低一些,多數不高於350℃。考慮到膨脹的可能性和結構的經濟性,常用壓力在2.5兆帕以下。蒸汽參數受到限制,從而也限制了蒸汽機功率的進一步提高。
蒸汽機的出現和改進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同時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又向蒸汽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蒸汽機功率大、效率高、重量輕、尺寸小等。盡管人們對蒸汽機作過許多改進,不斷擴大它的使用范圍和改善它的性能,但是隨著汽輪機和內燃機的發展,蒸汽機因存在不可克服的弱點而逐漸衰落。
蒸汽機的弱點是:離不開鍋爐,整個裝置既笨重又龐大;新蒸汽的壓力和溫度不能過高,排氣壓力不能過低,熱效率難以提高;它是一種往復式機器,慣性力限制了轉速的提高;工作過程是不連續的,蒸汽的流量受到限制,也就限制了功率的提高。
因此,拋棄了笨重鍋爐的內燃機,最終以其重量輕,體積小、熱效率高和操作靈活等優點,在船舶和機車上逐漸取代了蒸汽機。汽輪機則以其熱效率高、單機功率大、轉速高、單位功率重量輕和運行平穩等優點,將蒸汽機排擠出了電站。
接著電動機又以其使用方便,代替了蒸汽機在工業設備中的應用。然而小功率蒸汽機熱效率比汽輪機高,所以在產煤區或只有劣質燃料的地區或某些特殊場合,蒸汽機仍有發揮作用的餘地。
蒸汽機有很大的歷史作用,它曾推動了機械工業甚至社會的發展。隨著它的發展而建立的熱力學和機構學為汽輪機和內燃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汽輪機繼承了蒸汽機以蒸汽為工質的特點,和採用凝汽器以降低排汽壓力的優點,摒棄了往復運動和間斷進汽的缺點;內燃機繼承了蒸汽機的基本結構和傳動形式,採用了將燃油直接輸入汽缸內燃燒的方式,形成了熱效率高得多的熱力循環;同時,蒸汽機所採用的汽缸、活塞、飛輪、飛錘調速器,閥門和密封件等,均是構成多種現代機械的基本元件。
http://..com/question/4088834.html?si=1
E. 捆紮機的機械原理
捆紮機可分半自動捆紮機機和自動捆紮機,它的工作原理比纏繞機簡單。捆紮機(打包機)是使用捆紮帶纏繞產品或包裝件,然後收緊並將兩端通過熱效應熔融或使用包扣等材料連接的機器。捆紮機(打包機)的功用是使塑料帶能緊貼於被捆紮包件表面,保證包件在運輸、貯存中不因捆紮不牢而散落,同時還應捆紮整齊美觀。
1. 退帶張緊:一夾頭上升夾住塑料帶頭,送帶輪反轉退帶,將多餘的塑料帶退回儲帶盒,並勒緊被捆物。隨後,機械手夾住塑料帶,將包件進一步勒緊至所調緊度。
2.切帶粘合:導向板從兩層塑料帶中間退出,同時,電燙頭同步插入兩層帶之間,接著二夾頭上升夾住塑料帶另一端帶頭,切刀切斷帶子,並將帶頭推向燙頭與之接觸,受熱熔化(表面),隨即電燙頭快速退出,切刀繼續上升將表面已熔化的兩層塑料帶壓在承壓板上,並冷卻凝固,兩帶粘合(YKM-WY機沒有燙頭,啟動摩擦完成粘合)。
3.脫包:承壓板退出捆紮好的塑料帶圈,各夾頭復位,完成捆紮。
4.送帶:送帶輪正轉把塑料帶由儲帶盒送入軌道,准備下一次捆紮。
5.卸載。以上是單道捆紮的過程,當機器處於連動狀態時,送帶完畢後便直接進入退帶張緊程序,按上述程序循環連續進行。
打包物體基本處於紙箱捆紮機中間,首先右頂體上升,壓緊帶的前端,把帶子收緊捆在物體上,隨後左頂體上升,壓緊下層帶子的適當位置,加熱片伸進兩帶子中間,中頂刀上升,切斷帶子,最後把下一捆紮帶子送到位,完成一個工作循環。
捆紮機工作流程:帶子送到位→收到捆紮信號→制動器放開,主電機啟動→右頂刀上升,頂住右帶於滑板處→「T」型導板後退→接近開關感應到退帶探頭→主電機停轉,制動器吸合→捆紮機退帶電機轉動,退帶0.35秒→帶子收緊捆在物體上→主電機二次啟動,制動器吸合→大擺桿二次拉帶,收緊帶子→左頂體上升,壓緊下層帶子→加熱片伸進兩帶子中間→中頂刀上升,切斷帶子→中頂刀下降→中頂刀再次上升,使兩帶子牢固粘合→中頂刀下降,左右頂刀同時下降→加熱片復位→滑板後退→「T」型導板復位→接近開關感應到送帶探頭→送帶電機啟動,帶動帶子送帶→大擺桿復位→帶子到位,帶頭頂到「T」型導板上→接近開關感應到雙探頭→主電機停轉,剎車吸合→捆紮機完成一個工作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