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如何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

如何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

發布時間:2023-08-16 11:38:03

⑴ 如何創新農業機械化發展機制

——建立產業化經營機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實行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經營體制,在這一基本政策的指導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也走出了一條成功的道路,這就是農機的專業戶經營和市場化作業服務,也就是農機經營服務產業化。實踐證明,農機經營服務產業化是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它能把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與小規模的家庭承包經營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農機作業服務組織與農業生產組織緊密地聯系起來,通過農機作業市場有效地配置農機資源,使農業生產方式實現機械化作業,從而提高農事作業質量和速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機利用率和農業經營效益。發展農機服務產業化,關鍵是要面向市場需要,不斷創新機制,拓寬領域,擴大規模,提高質量。
一是要明確農機化服務產業的地位,完善農機服務產業發展理論,大力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在增加農機戶收入的基礎上,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二是要調整農業機械化管理服務思路,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提高農機服務產業發展能力上來,完善農機作業服務經營管理機制和政策,規范農機服務產業的發展,不斷擴大農機服務范圍;三是要加強農機服務組織的培養,培育和壯大農機服務產業,規范農機投資經營形式,擴大社會資金和外來資金投資農機的領域,提高農機經營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
——建立社會化服務機制。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不僅要增加機械裝備總量,還要提高農機作業效率,更要增加農機經營效益。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建立和完善社會化服務機制,解決好農機服務產業發展中的各種問題,特別是一家一戶農民難以辦到辦好的問題。根據調查,當前要重點引導農機戶建立專業合作組織,幫助它們成立農機經營者協會、農機服務股份公司、農機生產經營合作社等,把一家一戶的農機資源組織起來,統一對外作業服務,統一辦理經營手續,統一供應農機配件和燃油,統一進行農機技術檢驗,統一進行技術培訓。尤其在作業高峰期,要組織機械開展作業會戰和跨大區域作業,最大限度地提高機械的利用率。此外,還要扶持發展農機中介服務組織,加強信息服務和管理,及時為農機經營組織、農戶提供作業市場供求信息,引導農機產業化服務全面發展。
——建立系統化支撐機制。發展農業機械化,要完善科技創新服務支撐機制,根據農業生產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需求,積極做好農機技術的引進、開發、研究、製造與示範、推廣工作,使機械化農業新技術盡快得到推廣和應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這方面,一要加強農機新機具的開發研究,走科研、製造與推廣、使用聯合的路子,將人才、技術、資源與資金、市場有機結合,當前要特別重視根據農業結構調整要求,大力開發和推廣畜牧業、飼草業、林果業、水產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生產領域的機械化技術;二要認真實施農機科技示範工程,加快農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把建立科技創新示範園區或示範點作為農機科技創新工作的重點抓,充分發揮典型引導和帶動作用,逐步探索適合不同地區、不同經濟條件的農業機械化經營、管理、服務模式,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的農機科技服務組織,用市場的手段引導非公有經濟組織成為農機科技服務的主體,促進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快農機科技成果的轉化;三要擴大對外開放與合作,在農機科研、生產、推廣等領域,通過合資、合作、租賃、承包等形式,積極引進外來資金、人才以及先進經驗和先進技術,逐步建立起以市場引導、政府扶持,科研單位、大專院校、推廣機構、企業、農民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農機技術創新和推廣體系,提升農機化技術創新能力,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科技發展規律的新機制,加快農機化技術進步。
——建立規范化管理機制。要使農機化得到健康發展,除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以外,還要發揮好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宏觀調控作用,搞好整體發展規劃,並採取法規的、經濟的、行政的手段加強引導和控制。首先要全面貫徹落實《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加快農業機械化法律法規建設,健全支持和保護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包括購機補貼、燃油補貼、信貸稅收優惠、農機作業保險、機耕道路建設等支持政策,加大各級財政對農業機械化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國家投入為引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資體系,建立長效的政策扶持機制。第三要加強農機監督管理體系建設,建立農業機械化行業標准體系,農機產品質量監督體系,農機作業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管體系,農機質量投訴和權益保障體系,保障農機作業安全、優質、高效,維護農機生產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真正履行好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的職能。

⑵ 你認為當今中國應如何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我國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大力提高機械化水平,推廣新科技,以提高農業生產的勞動生產率和商品率,適度的規模經營是一個努力目標,但不可硬性劃分。
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以落實完善政策、培育發展主體、調整優化裝備結構、主攻薄弱環節機械化、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為重點,大力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

⑶ 如何實現農機化技術的有效推廣

1.開通線上線下聯動的農機化技術推廣渠道

由於互聯網的普及,很多農民開始使用智能手機,農村地區網路也逐漸發達,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農機化技術推廣,還可以通過構建微信公眾號推送相關技術內容,促進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實現信息化發展。例如農機360網通過多年大數據的收集存儲,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為用戶提供線上互聯網平台和線下服務資源融合互通的農機化技術操作、農機作業、農機采購等高效便捷O20平台服務,有針對性地開展推廣和管理。

4.重構農技推廣部門

有效推廣農機化技術需要優先構建出科學穩定的推廣模式和組織,並在此基礎上確保農機化技術在實際推廣過程中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響。推廣部門可以與當地使用農業機械的種植大戶進行長期合作,雙方各盡其責,各司其職,在各自的領域中發揮出極大的優勢,從而實現農機化技術有效宣傳的目標。

⑷ 你認為當今中國應如何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新常態下的農業機械化,一方面,提高薄弱環節機械化生產的農機裝備數量版,加速機械權替代農業勞動力的步伐,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另一方面,科學合理配置農機裝備,提高其使用效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機械化可持續發展,解決「怎麼種地」的問題。今後農機裝備應用與生產將向數量質量並重,機械化作業將向全程、全面發展,整體上將向優質、高效轉型升級,以適應中國經濟運行和農業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要求。
隨著農產品剛性需求增長、土地流轉速度加快、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農民老齡化狀況持續發展、生態環境約束趨緊、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的狀況,以及實現綠色增產、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解決「誰來種地」「怎麼種地」方面,農業機械化大有可為。

⑸ 如何實行農業機械化有哪些好的辦法嗎

農業機械化,是降低糧食生產成本的重要途徑,那麼實行農業機械化,有哪些好的辦法嗎?

之所以農業機械的使用不到位,根據研究人員總結,就是三方面,資本、技術、勞動力。用大白話說,就是發展資金不足、技術裝備落後、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⑹ 中國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總體政策是什麼

我國農業機械化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進一步把握好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基本方向,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農機科技水平、裝備水平、農機作業水平和安全發展水平,培育和發展農機銷售市場、作業市場、維修市場,大力推進農機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努力推動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具體來講,要堅持服務「三農」的根本宗旨,堅持「因地制宜、經濟有效、保障安全、保護環境」的發展原則,堅持重點突破、協調推進的發展戰略,堅持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和普及應用,堅持大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堅持依法推進、依法監管。「農機跨區作業」在我國農機化發展過程中,在促進農業生產、減少農業風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將繼續做好農機跨區作業工作。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糧食生產機械化進程,因地制宜地拓展農業機械化的作業和服務領域,在重點農時季節組織開展跨區域的機耕、機播、機收作業服務,對農機跨區作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⑺ 現在的農村,如何實行農業機械化

現在的農村,如何實行農業機械化?

在現階段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方向最重要的就是要轉變農業發展的方式,由原有的數量上的增長轉變為質量的提升,在轉變農業機械化發展方式的過程中要處理好六個方面的關系,當下應從六個方面促進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

總而言之,只有從這六個方面發展才能夠促進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能夠走科學發展觀的道路,實現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科學發展的道路,立足於我國的社會實踐,促進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建設。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鼓勵、扶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促進農業機械化,建設現代農業,制定本法。第二條本法所稱農業機械化,是指運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裝備農業,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不斷提高農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過程。
本法所稱農業機械,是指用於農業生產及其產品初加工等相關農事活動的機械、設備。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推進農業機械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採取財政支持和實施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對農業機械化的資金投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按照因地制宜、經濟有效、保障安全、保護環境的原則,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第四條國家引導、支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自主選擇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迫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其指定的農業機械產品。第五條國家採取措施,開展農業機械化科技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培養農業機械化專業人才,推進農業機械化信息服務,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第六條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負責農業機械化有關工作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農業機械化促進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農業機械化工作的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區域的農業機械化促進工作。第二章科研開發第七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有關單位採取技術攻關、試驗、示範等措施,促進基礎性、關鍵性、公益性農業機械科學研究和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第八條國家支持有關科研機構和院校加強農業機械化科學技術研究,根據不同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需求,研究開發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支持農業機械科研、教學與生產、推廣相結合,促進農業機械與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要求相適應。第九條國家支持農業機械生產者開發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採用先進技術、先進工藝和先進材料,提高農業機械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提供系列化、標准化、多功能和質量優良、節約能源、價格合理的農業機械產品。第十條國家支持引進、利用先進的農業機械、關鍵零配件和技術,鼓勵引進外資從事農業機械的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第三章質量保障第十一條國家加強農業機械化標准體系建設,制定和完善農業機械產品質量、維修質量和作業質量等標准。對農業機械產品涉及人身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環境保護的技術要求,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製定強制執行的技術規范。第十二條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應當依法組織對農業機械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農業機械產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省級人民政府主管農業機械化工作的部門根據農業機械使用者的投訴情況和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可以組織對在用的特定種類農業機械產品的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後服務狀況進行調查,並公布調查結果。第十三條農業機械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對其生產、銷售的農業機械產品質量負責,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承擔零配件供應和培訓等售後服務責任。
農業機械生產者應當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在其生產的農業機械產品上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警示標志和中文警示說明。第十四條農業機械產品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農業機械生產者、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農業機械使用者造成農業生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損失。農業機械使用者有權要求農業機械銷售者先予賠償。農業機械銷售者賠償後,屬於農業機械生產者的責任的,農業機械銷售者有權向農業機械生產者追償。
因農業機械存在缺陷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的,農業機械生產者、銷售者應當依法賠償損失。第十五條列入依法必須經過認證的產品目錄的農業機械產品,未經認證並標注認證標志,禁止出廠、銷售和進口。
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規范強制性要求的農業機械產品。
禁止利用殘次零配件和報廢機具的部件拼裝農業機械產品。第四章推廣使用第十六條國家支持向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產品。推廣農業機械產品,應當適應當地農業發展的需要,並依照農業技術推廣法的規定,在推廣地區經過試驗證明具有先進性和適用性。
農業機械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可以委託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機構,對其定型生產或者銷售的農業機械產品進行適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檢測,作出技術評價。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機構應當公布具有適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農業機械產品的檢測結果,為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選購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提供信息。

閱讀全文

與如何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team令牌換設備了怎麼辦 瀏覽:246
新生測聽力儀器怎麼看結果 瀏覽:224
化學試驗排水集氣法的實驗裝置 瀏覽:156
家用水泵軸承位置漏水怎麼回事 瀏覽:131
羊水鏡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125
機械制圖里型鋼如何表示 瀏覽:19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瀏覽:718
超聲波換能器等級怎麼分 瀏覽:800
3萬軸承是什麼意思 瀏覽:110
鑫旺五金製品廠 瀏覽:861
蘇州四通閥製冷配件一般加多少 瀏覽:153
江北全套健身器材哪裡有 瀏覽:106
水表閥門不開怎麼辦 瀏覽:109
花冠儀表盤怎麼顯示時速 瀏覽:106
洗砂機多少錢一台18沃力機械 瀏覽:489
超聲波碎石用什麼材料 瀏覽:607
組裝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的方法 瀏覽:165
怎麼知道天然氣充不了閥門關閉 瀏覽:902
公司賣舊設備掛什麼科目 瀏覽:544
尚葉五金機電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