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機械化戰爭
主要使用坦克、飛機等機械化武器裝備進行的戰爭。工業時代戰爭的基本形態。
機械化戰爭是在內燃機出現以後,在科學技術和經濟迅速發展的基礎上,機械化戰爭逐漸興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打破長期以來對立雙方在陣地戰中的僵局,自1916年以來,英軍先後在索姆河戰役和坎布雷戰役中使用具有攻擊能力的坦克,並取得了初步成果。
1918年,英國出現了裝甲車,並組建了機械化部隊。隨後,歐洲其他國家的軍隊也相繼建立了機械化步兵團、師、軍。
機械化武器裝備的大量使用,對軍事行動和軍事院校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1918年5月,英國的J.F.C.富勒提出了陸軍以坦克為主體並輔之以飛機即可奪取戰爭勝利的思想。

(1)戰爭機械是什麼擴展閱讀:
機械化戰爭的特點:
1、具有高速機動能力的飛機、坦克、軍艦成為作戰的主要裝備。
2、戰爭中軍隊的進攻能力大大增強,打破了防禦的優勢。由於坦克等裝備的使用,使得依靠戰壕進行堅守防禦的優勢不復存在,極大地改變了軍隊的作戰方式。
3、戰場范圍擴大,情況變化急劇。機械化裝備的大量運用,軍隊的火力、突擊力、機動力和整體作戰能力空前增強,導致作戰行動由陸地、海洋向空中擴展,前方與後方的界限模糊,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力量對比轉化迅速,攻防轉換頻繁。
4、立體作戰、縱深作戰成為重要作戰方式。作戰行動在多層次、全方位展開。陸空聯合對戰役布勢全縱深的火力突擊、大縱深迂迴穿插和奔襲作戰增多。
② 機械化戰爭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機械化戰爭的基本特點有以下六個方面:
1、具有高速機動能力的飛機、坦克、軍艦成為作戰的主要裝備。
2、戰爭中軍隊的進攻能力大大增強,打破了防禦的優勢。
3、戰場范圍擴大,情況變化急劇。
4、立體作戰、縱深作戰成為重要作戰方式。
5、協同作戰、聯合作戰發展迅速,破壞力強且消耗巨大。
6、對參戰人員人員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戰場上保障人員大量增加。
機械化戰爭是指主要以坦克等機械化武器裝備進行的戰爭,是工業時代戰爭的基本形態。其理論是主張陸軍實行機械化和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亦稱坦克制勝論。

(2)戰爭機械是什麼擴展閱讀:
機械化戰爭的代表性戰例:
1、索姆河戰役
索姆河戰役是機械化的典型戰例。同時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雙方傷亡約134萬人,其中英軍45萬餘人,法軍34萬餘人,德軍53.8萬餘人。英、法軍雖然未達到突破德軍防線的目的,但鉗制了德軍對凡爾登的進攻,進一步削弱了德軍實力。
2、康布雷戰役
康布雷戰役是坦克戰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雙方有生力量和技術裝備都在此戰中受到巨大損失且未分出勝負。同時,康布雷戰役是大規模使用坦克的第一範例,對於軍事學術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步兵與坦克的協同動作原則和對坦克防禦原則的形成以及精密法決定開始諸元的炮兵射擊方法的產生,均與這次戰役有密切聯系。這次戰役在後世被認為是協同戰術形成的重要實戰標志。
3、阿登反擊戰
阿登戰役發生於1944.12.16到1945.1.25,是指納粹德國於二戰末期在歐洲西線戰場比利時瓦隆的阿登地區發動的攻勢。
阿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1944年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德軍傷亡10萬人,損失坦克和重炮約700輛、飛機1600架。
4、庫爾斯克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東線戰場中,蘇德於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會戰。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兵力和6045輛坦克,空軍參戰飛機超過2000架,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
1943年蘇德於庫爾斯克突出部進行了一次戰略決戰。從戰役規模而言,它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戰,德國方面動用了約2700輛坦克,其中包括首次投入使用的虎式、豹式坦克;而蘇聯方面則更是動用了超過3400輛坦克。
③ 機械化戰爭的基本內涵主要有哪些
主導要素、作戰指揮控制、作戰總體效滾逗能。機械化戰爭處於人類戰爭形態的第三個階段,其基本內涵包括主導要素、作戰指揮控制、作戰總體效能。其主要特徵是森返採用坦克、潛艇、艦船、飛機等以機械製造技術為基礎的,機械能為動力的武器裝備進行戰爭。大春賣
④ 投石機是一種什麼樣的戰爭機械
弩炮和石弩是12世紀前的戰爭武器。到了12世紀,又有一種新的戰爭機械——投石機——投入使用。投石機跟石弩有些相似,只是它使用衡重體而非轉距來提供沖力。有的投石機非常大,投擲臂長達15米,衡重體重達10噸,能把136千克重的巨石投擲到550米外的地方。
石頭不是唯一能投擲的物體。遠在公元前400年,液體火罐就用於戰爭了。到了公元7世紀,凝固汽油彈的前驅,被稱為希臘火的武器投入使用,它是硫磺、石油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它最使人驚恐的性能是,水只會使它燒得更猛。在中世紀早期,希臘火被認為是登峰造極的武器。公元717年,它的恐怖力量被尼奧三世用於征服君士坦丁堡。
還有一種更為歹毒的嚇唬敵人的戰術。作戰的一方有時用投石機把敵人的死屍或活的囚犯投擲到敵方營壘中去;也有的是投擲燃燒著的腐爛馬屍,希望藉此達到散布瘟疫的目的。1422年,在卡羅爾斯坦的圍城中,敵方向城裡的守軍投擲了200車糞便。
有據可查的最後一次使用投石機,是在1480年的羅得島圍城戰。當時,土耳其人調來了重炮,猛擊守軍的防禦工事。在絕望中掙扎的基督徒們造了一具投石機,用它打啞了土耳其人的大炮。
13世紀時,黑色火葯傳入西方,投石機的時代過去了。
⑤ 中國古代攻城戰爭中常用的四種器械是什麼
古代軍隊攻打城池專用的機械化器具,能有效對城池防禦體系進行直接破壞或協助攻擊,常見的攻城器具有:沖車、雲梯、渡濠器具、投石車等等,它的出現,是古代技術的進步也是戰爭的需要。

投石車是利用杠桿原理拋射石彈的大型人力遠射兵器,它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戰爭的需要。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桿,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繫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杠桿原理將石塊拋出,這就是古代的戰爭之神了(斯大林說炮兵是戰爭之神)。
中國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飛將軍李廣的遠祖)攻楚,楚軍秘密准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李信自己也兵敗自殺。後來戰國四名將之一的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才攻下了楚國,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中國的投石車在宋代到達高峰。
⑥ 機械化戰爭是指主要使用什麼武器裝備和相應作戰方法進行的戰爭
機械化戰爭是指主要使用機械性武器裝備和相應作戰方法進行的戰爭。根據相關的調查,機械化戰爭是指主要使用坦克、飛機等機械化武器裝備進行的戰爭,工業時代戰爭的基本形態,所以機械化戰爭也就是指主要使用機械性武器裝備和相應作戰方法進行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