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開一家養牛場需要多少錢
首先看要養殖什麼品種 要選擇適合自己當地的品種 再有就是要看是繁殖還內是育肥塗屠宰 我是容養殖場的 可以交流一下
具體養牛成本總體分析如下
一,養牛場建設成本,建設規模化、規范化養牛場,1000頭規模的前期投資在300-500萬,建設成最先進化,科學化的肉牛養殖場。
二,購買肉牛犢成本,引進1000頭西門塔爾牛,牛犢400-450萬,引進雜交或是魯西黃牛240-300萬,夏洛萊牛500萬。
三,從肉牛犢到出欄期間飼料成本,沒頭肉牛每天需要的飼料平均在3-4元,那麼育肥10個月在120萬。
四,工人工資和電費成本,1000頭肉牛安以上建設設計機械化需要5人,每月按2000元計算是12萬,加上電費5萬。
五,獸葯與疫苗成本,安每頭牛10元計算是一萬元。
總體計算1000頭肉牛總體投資預算在1000-1200萬元,出去國家對規模化規范化養殖補貼自己投入大概400-700萬左右,每頭牛每年的凈利潤在3000-5000元,育肥牛每年純收入在4500左右。當然根據飼料價格和肉牛市場價格不同,預算的利潤也就不同,根據市場而定出的利潤最為准確。
⑵ 規模化奶牛場的結構布局是怎樣的
規模化奶牛場的規劃設計首先是選址,然後根據選址面積確定奶牛飼養規模。在確定飼養規模後,按照牛群結構各類牛隻比例,確定牛舍建築數量和面積。當前我國奶牛業正處於發展中,奶牛場規劃設計缺少統一的行業標准,有些設計單位又缺少牛場工作實踐,一個規模化奶牛場建設投資數千萬人名幣,應盡量減少設計建設失誤帶來的損失。 我國奶牛場基本以自繁自養為主,奶牛場飼養的有不同生理階段、不同年齡的奶牛,專業以經營後備牛飼養的在國內尚未形成,談到奶牛場飼養規模通常指混合牛群飼養數量,其中包括:成母牛、犢牛、後備牛。成母牛中包括:泌乳牛、干奶牛、圍產期牛。泌乳牛又分為:泌乳初期牛、泌乳中期牛、泌乳後期牛。除此以外有的奶牛場將初產奶牛集中飼養,單獨組建牛舍。圍產期牛也可分為:圍產前期牛和圍產後期牛。犢牛:由出生到6月齡小母牛統稱犢牛,具體又可分為哺乳犢牛、斷奶犢牛、犢牛。後備牛是育成牛、青年牛的通稱,7-18月齡稱為育成牛,為了方便管理、可根據設計飼養規模,按出生月齡分別將相近的3個月齡牛為一個群體飼養,我們將其分為小育成牛和大育成牛兩個群體,7-12月齡為小育成牛,13-17月齡為大育成牛。18月齡以上至分娩的奶牛為青年牛,青年牛也可分為初妊牛和重胎牛兩群體。現代規模化奶牛飼養工藝強調分群飼養和群體管理,以便更好地實現現代飼養工藝和機械化。首先是落實TMR技術和奶牛飼養標准,同時也方便機械擠奶以及對牛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哺乳期犢牛要求個體單獨飼養,避免哺乳時爭搶的應激和相互吸吮現象。哺乳期一般為45-60天為宜。犢牛去角是一項很重要的馴化工作,免去今後奶牛分群過程中,牛隻爭斗所造成相互傷害。 斷奶過渡期是指斷奶後至4月齡以前這一階段,強調飼喂優質粗飼料和營養濃度高的精料,一般不飼喂發酵飼料和多汁青飼料,並採取小群飼養。
⑶ 現在建個2~3萬只雞現代化蛋雞養殖場,全機械化,包括自動除糞,坐在倉庫撿雞蛋,需要多少資金
如果是用全機械化的,包括自動除糞,自動撿蛋的設備,一般一棟欄要養五萬只,投入才合算。看你是選擇進口的還是國產的設備,進口的一隻雞大約五十元,國產的一隻雞大約三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