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械設計中,孔定位是怎麼定位的
這孔是要鑽加工還是鏜加工?
如果是要求不高的孔,劃線鑽孔就行
如果是要求高的孔就上鏜床加工
如果是軸類零件端面中心有孔,具備條件的話就用車床,尾架上裝鑽頭
② 導向機構的作用和設計原則是什麼
1) 可保證動模和定模的精確合模,合模時,先由導向機構導向,凸模和凹模再合模,可避免凸凹模發生碰撞而損壞。
2) 由於型腔的形狀不一定對稱,所以,^腔內的熔體對型腔壁的作用力也不一樣,這時導向機構可承受一定的側壓力。
3) 由於導向機構的導向功能強,合模時先行使導向機構結合,所以保證了凸模和凹模的相對位置的准確性。
4) 對於大中型注塑模的脫模機構,由於有導向機構導向使之合模、導柱和導套可起到緩沖作用,使合模運動保證平穩。
(2) 導向機構的設計原則
1)導向機構零件應合理地分布在模具的周圍或靠近邊緣的部位,其中心至模具邊緣應有足夠的距離,以保證模具的強度,防止變形。
2) 導柱中心至模具外緣應至少有一個導柱直徑的厚度,導柱通常設在離中心線1/3處的長邊上。
3) ?套模具,一般只需2?4個導柱,對於小型模具,通常只需兩個直徑相同且對稱分布的導柱。
4) 為了保證分型面很好的接觸,導柱和導套在分型面處應設有承屑槽,一般是削去一個面,或在導套的孔口倒角。
5) 由於塑件通常留在動模,為了便於脫模,導柱通常安在定模。但在某些特殊場合,如動模採用推板頂出塑件,推板要由導柱導向時,導柱應安在動模上。
6) 各導柱、導套及導向孔的軸線應保持平行,否則將影響合模的准確性。甚至損壞模具。
7) 在合模時,應保證導向零件先接觸,切忌使凸模先進入凹模中,導致損壞零件。
8) 當動、定模板採用合並加工時,導柱裝配處的直徑應與導套外徑相等。
9) 如果模具較為簡單,可不用導套,而直接與模板的導向孔相配合即可。
10) 導柱的引導部分應做成球形或錐形,其高度應比型芯高,確保導柱順利進人導套。
③ 機械設計里 安裝導向角怎麼給有沒有什麼標准
安裝導向角的話一般採用45度,30度以及15度
一般的裝配用45度即可,如是油封等一般採用30度,軸承採用15度或者30度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