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機械增壓器轉子間隙如何保證

機械增壓器轉子間隙如何保證

發布時間:2023-07-27 02:49:49

A. 機械渦輪增壓和廢氣渦輪增壓的工作原理

增壓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不增加發動機排量的情況下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和扭矩,使汽車擁有更好的動力性能。目前的增壓技術主要有兩種: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但二者原理卻不同。

渦輪增壓的全稱為廢氣渦輪增壓,一般用「T」表示。渦輪增壓是通過排氣管出來的高速氣體推動轉子旋轉,從而提高進氣管中氣流壓力的設備。增加氣流壓力以使更多的空氣,也就是更多的氧氣進入氣缸,這樣燃燒就會更加充分,動力也就更大。增壓器的兩端一邊是渦輪,一邊則是壓氣機,廢器帶動葉片旋轉驅動壓器機工作,使它向進氣管更快,更大量地輸送空氣。渦輪增壓器藉助的是高速廢氣的功能,這部分能量在普通發動機上是白白浪費掉的。藉助它的速度,渦輪壓器轉子可以獲得很高的轉速,最高轉速甚至達到150000rpm上下。 但渦輪增壓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有渦輪遲滯現象:就是在較低轉速下時,當踩下油門踏板,發動機不會有較大的動力提升,要等到轉速上升到一定程度(一般在2500-3000轉),渦輪增壓器才開始工作,此時會感覺動力突然上升,但這樣往往會影響汽車的乘坐舒適性!

而機械增壓卻不同:它的轉子不是由發動機的廢氣驅動,而是直接由皮帶連接發動機的曲軸,由發動機的曲軸來驅動。而曲軸又是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軸,這樣機械增壓器既增了壓,但同時也消耗了一部分動力,所以一般機械增壓的增壓效率都不高。但是機械增壓的最大優點就是沒有渦輪增壓的渦輪遲滯現象,所以機械增壓在低轉速下的增壓效果比較明顯,但是缺點是隨著轉速的升高其效率也逐漸下降,這與渦輪增壓正好相反!

B. 機械增壓的工作原理是

裝用在汽車上的增壓器,起初都是機械增壓,在剛發明時被稱超級增壓器(Supercharge),後來渦輪增壓發明之後為了區別兩者,起初渦輪增壓器被稱為Turbo Supercharger,機械增壓則被稱為 Mechanical Supercharger。久而久之,兩者就分別被簡化為Turbocharger與Supercharger了!
機械增壓器壓縮機的驅動力來自發動機曲軸。一般都是利用皮帶連接曲軸皮帶輪,以曲軸運轉的扭力帶動增壓器,達到增壓目的。根據構造不同,機械增壓曾經出現過許多種類型,包括:葉片式(Vane)、魯茲(Roots)、溫克爾(Wankle) 等型式。不過,現在較為常見的為前兩種。

魯茲增壓器有雙葉、三葉轉子兩種型式,目前以雙葉轉子較普遍,其構造是在橢圓形的殼體中裝兩個繭形的轉子,轉子之間保有極小的間隙而不直接接觸。兩轉子藉由螺旋齒輪連動,其中一個轉子的轉軸與驅動的皮帶輪連接,轉子轉軸的皮帶輪上裝有電磁離合器,在不需要增壓時即放開離合器以停止增壓。離合器的開合則由計算機控制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而葉片式( 亦有稱為渦流式) 的本體就是屬於葉片式本體的一種。其運作方式主要是利用三個可根據不同離心力而改變轉速的行星齒輪組帶動進氣葉片。透過齒輪組與葉片軸心的相互磨擦,提高軸心轉速並進一步提高進氣葉片的速度,以獲得持續不斷的增壓反應。換句話說,就是發動機轉速愈高,進氣葉片的轉速也能跟著提高。

機械增壓的特性:

機械增壓與渦輪增壓在動力輸出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有接近自然進氣的線性輸出,而後者則因為有渦輪遲滯的現象,出力相對多一點突兀,沒那麼線性。

因為機械增壓的作動原理,使其在低轉速下便可獲得增壓。增壓的動力輸出也與曲軸轉速成一定的比例,即機械增壓引擎的動力輸出隨著轉速的提高,也隨之增強。因此機械增壓引擎的出力表現與自然氣極為相似,卻能擁有較大的馬力與扭力。

由於機械增壓器採用皮帶驅動的特性,因此增壓器內部葉片轉速與引擎轉速是完全同步的,基礎特性為:

引擎rpm X(R1/R2)= 增壓器葉片之rpm

C. 機械增壓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是什麼

機械增壓器是一種強制性容積置換泵,也稱容積泵。其工作時可以增加進氣管內的空氣壓力和密度,向發動機內壓入更多的空氣,使發動機每個循環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油,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升功率和平均有效壓力,使汽車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和排放都得到改善。

在工作過程中,機械增壓器的轉子由發動機曲軸通過傳動帶驅動,與廢氣系統不相干。機械增壓器跟曲軸之間存在固定的傳動比。兩個相向旋轉的轉子各有若干個突齒,在工作時互相嚙合。扭曲的轉子跟特殊設計的進口和出口幾何形狀相結合,有助於減少壓力波動,使空氣流動平穩,工作時雜訊較低。這種帶有螺旋式轉子和軸向進口的機械增壓器可達到14000r/min的轉速,從而縮小了體積。其可利用出口法蘭直接通過螺栓連接到進氣管上。機械增壓器通過其置換體積和傳動帶傳動比來與發動機相匹配,同時能夠在任何發動機轉速下提供過量的空氣流。

D. 機械增壓是如何增壓的

渦輪增壓則是利用引擎的廢氣排放來驅動壓縮機。最早的增壓器全部都是機械增壓,在剛發明時被稱超級增壓器(Supercharge),後來渦輪增壓發明之後為了區隔兩者。起初渦輪增壓器被稱為Turbo Supercharger,機械增壓則被稱為Mechanical Supercharger,久而久之,兩者就分別被簡化為Turbocharger與Supercharger了。 渦輪增壓原理利用引擎運轉時所排出來的廢氣,用廢氣來轉動渦輪增壓器中的排氣側轉子,而排氣側轉子與進氣側轉子(Compressor)是同軸異室,當Turbine轉子達到一定轉速時(約12000rpm左右)它帶動另一側的Compressor,使Compressor轉子引進外來的新鮮空氣,經過壓縮倒入進氣歧管內,因此Turbo車的進氣是非自然方式,是經過"吸進來,再壓縮"所以空氣壓力是大於大氣壓力的。渦輪增壓由於是超高轉速地運轉軸承,隨之而來的高溫排除或增壓過度的泄壓就是關鍵。目前常用的就是機油導入來潤滑與冷卻軸承,也有用水冷式的。而過高的增壓對引擎的壓縮行程與動力(爆炸)行程發生時會造成傷害,所以,有機械式地用空氣壓力作為開關或電子式地用計算機直接控制泄放壓力的動作。 機械增壓器壓縮機的驅動力來自引擎曲軸,一般都是利用皮帶連接曲軸皮帶輪,間接將曲軸運轉的扭力帶動增壓器,達到增壓目的。依構造不同,機械增壓會經出現過許多種類,包括葉片式(Vane)、魯氏(Roots)、溫克爾(Wankle)等型式,而活塞運動最早也被認為是一種機械增壓,時至今日,則以魯氏增壓器最被廣泛使用,更是改裝的大熱門。魯氏增壓器有雙葉與三葉轉子兩種型式,目前以雙葉轉子較普遍,其構造是在橢圓形的殼體中裝兩個繭形的轉子,轉子之間保有極小的間隙而不直接相連,藉由螺旋齒輪連動,其中一個轉子的轉軸與驅動的皮帶輪連結,轉子轉軸的皮帶輪上裝有電磁離合器,在不需要增壓時即放開離合器以停止增壓,離合器則由計算機控制以達到省油的目的。機械增壓的特徵,除了在低轉速便可獲得增壓外,增壓的動力輸出也與曲軸轉速成一定的比例,即機械增壓引擎的油門反應隨著轉速的提高,動力輸出隨之增強,因此機械增壓引擎的操作感覺與自然氣極為相似,卻能擁有較大的馬力與扭力。

E. 簡述機械增壓如何工作

機械增壓
機械增壓增壓器的驅動力來自引擎曲軸,一般都是利用皮帶連接曲軸皮帶輪,間接將曲軸運轉的扭力帶動增壓器,達到增壓目的。依構造不同,機械增壓出現過許多種類,包括葉片式(Vane)、魯氏(Roots)、溫克爾(Wankle)等型式,而活塞運動最早也被認為是一種機械增壓,時至今曰,則以魯氏增壓器最被廣泛使用,更是改裝的大熱門。魯氏增壓器有雙葉與三葉轉子兩種型式,目前以雙葉轉子較普遍,其構造是在橢圓形的殼體中裝兩個繭形的轉子,轉子之間保有極小的間隙而不直接相連,藉由螺旋齒輪連動,其中一個轉子的轉軸與驅動的皮帶輪連結,轉子轉軸的皮帶輪上裝有電磁離合器,在不需要增壓時即放開離合器以停止增壓,離合器則由車載電腦系統控制以達到更好的經濟性。機械增壓的特徵,除了在低轉速便可獲得增壓外,增壓的動力輸出也與曲軸轉速成正比,即機械增壓引擎隨著轉速的提高,增壓器輸出隨之增強,因此機械增壓引擎的操作感覺與自然氣極為相似,卻能擁有較大的馬力與扭力。
由於機械增壓器採用皮帶驅動的特性,因此增壓器內部葉片轉速與引擎轉速是完全同步的,基礎特性為:
引擎rpm X(R1/R2)= 增壓器葉片之rpm
R1 引擎皮帶盤之半徑
R2 機械增壓器皮帶盤之半徑
既然說到了機械增壓,那就讓我們說說機械增壓的特性和機械增壓與渦輪增壓都有那些區別以及各自的特性。機械增壓器採用皮帶與引擎曲軸皮帶盤連接,利用引擎轉速來帶動機械增壓器內部葉片,以產生增壓空氣送入引擎進氣歧管內,這樣就實現了增壓的過程,而渦輪增壓器是由高溫廢氣來推動,在工作環境上也有所區別,機械增壓的工作環境在70度-100度之間,而渦輪增壓器的工作溫度卻高達400度-900度。所以渦輪增壓器對冷卻系統的要求也要高於機械增壓很多,由於機械增壓器採用皮帶驅動的特性,因此增壓器內部葉片轉速與引擎轉速是完全同步的,理想的機械增壓器應該在1000rpm至最高轉速的引擎工作區域之間都能產生足夠且穩定的增壓值,讓引擎輸出提升20-40%,通常引擎一脫離怠速區域,在1000rpm-1300rpm即能帶動機械增壓器產生增壓效果,並延續至引擎最高轉速,因此整體增壓曲線是呈現緩步上升的平滑曲線,不過看似完美無缺的機械增壓系統,卻有一個小問題存在,由於機械增壓器的動力來源完全依靠引擎帶動,而引擎的負擔越輕,轉速提升就越快,因此增壓器本身的運轉阻力必須越小越好,才不會拖累引擎的工作效率。可是與渦輪增壓相比機械增壓的增壓值雖然曲線平滑覆蓋轉速區間廣闊,但增壓值卻並不是很高,一般機械增壓可達到的最大增壓值在0.6-0.9kg/c㎡,而渦輪增壓早已突破了2.0kg/c㎡的超增壓境界,但對於高增壓的渦輪增壓車型來說同時對引擎內部機件有更加精密,且更高強度的要求,並且對冷卻潤滑系統要求也是相當之高,保養間隔和使用壽命相對較短,也是高增壓值渦輪增壓車的缺點,而機械增壓的車型對於冷卻和潤滑沒有過高的要求,與一般自然吸氣引擎相似,有著維護保養成本低耐用的特點,更多歐洲車廠都更重視機械增壓引擎的開發,因為可以達成達成環保、省油、高效率的目標,而且節省了開發新引擎的成本。所以渦輪增壓器和機械增壓器各具各的特點,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類型的增壓器。

閱讀全文

與機械增壓器轉子間隙如何保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team令牌換設備了怎麼辦 瀏覽:246
新生測聽力儀器怎麼看結果 瀏覽:224
化學試驗排水集氣法的實驗裝置 瀏覽:156
家用水泵軸承位置漏水怎麼回事 瀏覽:131
羊水鏡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125
機械制圖里型鋼如何表示 瀏覽:19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瀏覽:718
超聲波換能器等級怎麼分 瀏覽:800
3萬軸承是什麼意思 瀏覽:110
鑫旺五金製品廠 瀏覽:861
蘇州四通閥製冷配件一般加多少 瀏覽:153
江北全套健身器材哪裡有 瀏覽:106
水表閥門不開怎麼辦 瀏覽:109
花冠儀表盤怎麼顯示時速 瀏覽:106
洗砂機多少錢一台18沃力機械 瀏覽:489
超聲波碎石用什麼材料 瀏覽:607
組裝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的方法 瀏覽:165
怎麼知道天然氣充不了閥門關閉 瀏覽:902
公司賣舊設備掛什麼科目 瀏覽:544
尚葉五金機電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