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機械通氣有效的表現
機械通氣是在呼吸機的幫助下,以維持氣道通暢、改善通氣和氧合、防止機體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為使機體有可能度過基礎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為治療基礎疾病創造條件。機械通氣是利用機械裝置來代替、控制或改變自主呼吸運動的一種通氣方式。
機械通氣適用於腦部外傷、感染、腦血管意外及中毒等所致中樞性呼吸衰竭;支氣管、肺部疾患所致周圍性呼吸衰竭;呼吸肌無力或麻痹狀態;胸部外傷或肺部、心臟手術;心肺復甦等。
機械通氣是治療呼吸衰竭和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最為有效手段。為搶救患者生命,以下一些所謂禁忌證是相對的。
1、張力性氣胸或縱隔氣腫(未引流前)。
2、肺大泡和肺囊腫。
3、活動性大咯血(已有呼吸衰竭或窒息表現者除外)。
4、低血壓(未經治療前)。
5、食管-氣管瘺等。
1、定容型(容量轉換型):能提供預定的潮氣量,通氣量穩定,受氣道阻力及肺順應性影響小,通氣量穩定,適用於氣道阻力大、經常變動或無自主呼吸的危重患者。
2、定壓型(壓力轉轉型):輸送氣體到肺內,當壓力達到預定數值後,氣流即終止。其潮氣量受氣道阻力及肺順應性影響較大,但結構簡單、同步性能好,適用於有一定自主呼吸、病情較輕的患者。
3、定時型(時間轉換型):能按預定吸氣時間送氣入肺。通氣量一般較穩定,具有定容和定壓兩型的一些特點。
4、高頻通氣:能提供大於正常呼吸頻率2倍以上而潮氣量小於解剖無效腔的機械通氣方式。用於不適於建立人工氣道的外科手術及呼吸窘迫綜合征等的治療。
5、簡易球囊式呼吸:結構簡單,攜帶方便,價格低廉。由於全系手工操作,其工作參數不易掌握。常用於急診、野戰條件下的急救。
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可選擇控制通氣、輔助通氣、呼氣末正壓通氣、間歇強制指令通氣及壓力支持通氣等 [2] 。
圖1
Ⅱ 機械通氣模式有多選題
機械通氣模式有控制模式、輔助通氣模式、自主呼吸模式。
機械控制通氣又稱間歇正壓通氣(IPPV),是指患者的呼吸狀態如潮氣量、通氣頻率、氣道壓力等完全由機器提供。常用的方式為間歇正壓通氣,可通過容量控制通氣和壓力控制通氣完成。常用的方式為間歇陪喚正壓通氣,可通過容量控制通氣和壓力控制通氣完成。

2、輔助通氣模式:輔助通氣模式就是呼吸機和人自主呼吸同時來完成的。
3、自主呼吸模式:一般是清醒的迅滑病人或者是意識狀態比較好的病人,可以幫助病人的自主呼吸的恢復,有助病人自主呼吸的鍛煉,這個情況也是比較多見的;第三個就是完全自主呼吸,只是依靠呼吸機給了一點壓力支持,蘆昌凱幫助病人呼吸,這個情況一般用在離線鍛煉或者是鍛煉自己呼吸的這種情況。
Ⅲ 機械通氣常用通氣模式有哪些
常用機械通氣模式
控制通氣控制通氣(control ventilation,CV)指由呼吸機完全控制病人的吸氣和呼氣。可根據產生通氣的機制分為容量控制通氣和壓力控制通氣。使用者設定呼吸頻率、潮氣量或通氣壓力後,由呼吸機在規定時間內向病人的肺送氣。送氣停止後,靠胸廓和肺本身的彈性回縮力將氣體呼出體外。如此周而復始地吸氣、呼氣,完成通氣和氣體交換功能。
2.輔助通氣輔助通氣(assisted ventilation,AV)是自主呼吸與呼吸機送氣相結合的通氣模式,呼吸。頻率由病人決定,並由病人觸發機械通氣,潮氣量則由呼吸機決定。需預先設定觸發壓力、潮氣量(tidalvolume,TV)、吸呼時間比。定壓型呼吸機則設定壓力。當病人吸氣並引起氣道內壓下降到預定值後,呼吸機即開始送出預定容量或壓力的氣體。
3.輔助/控制通氣根據病人的通氣要求,設定最小的呼吸頻率和潮氣量。A/C通氣模式可由壓力觸發或流量觸發完成。如果病人吸氣太弱,不足以觸發機械通氣,或病人觸發的頻率低於設定值時,呼吸機即以設定的頻率和潮氣量支持呼吸,成為控制通氣,保證每分鍾通氣量。由於允許自主呼吸的存在,與控制通氣相比,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相對較小。
4.間歇指令通氣間歇指令通氣(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是在自主呼吸的同時,呼吸機定時以預先設定的較低的呼吸頻率給肺送氣的通氣模式,它是自主呼吸與控制機械通氣混合的呼吸模式,適用於病人有一定呼吸能力時,呼吸機間歇提供固定容量的呼吸,但幾械通氣頻率必須少於病人自主呼吸頻率的情況。
5.同步間歇指令通氣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IMV的改良方式。與上述的控制和輔助通氣模式比較,SIMV具有與IMV相同的優點,而且克服了後的人機不同步問題。為克服間歇指令通氣這一缺點,現代呼吸機的IMV均由自主呼吸觸發,稱為同步司歇指令通氣。預先設定觸發壓力、頻率和潮氣量。到規定的時間後由病人自主呼吸觸發機械通氣,如果此時正處於病人自主呼吸的呼氣相,暫不啟動機械通氣,直到病人開始吸氣並使氣道壓降至預先設定的觸發水平後呼吸機才給病人送氣。
6.壓力支持通氣壓力支持通氣(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在病人吸氣時由呼吸機給予一定的壓力送氣,幫助克服啟動吸氣活瓣的阻力和胸肺彈性回縮力,減少自主吸氣做功。這一通氣模式實際上是CPAP和壓力切換通氣的結合,既保持自主呼吸的優點,又有利於克服自主呼吸能力與通氣要求的差別。
7.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是指最近提出的另一種新型通氣模式,是壓力控制通氣和自主呼吸默契結合的產物。可定義為自主呼吸與時間轉換、雙相氣道壓力控制的混合通氣模式。自主呼吸時,交替給予兩種不同水平的氣道正壓,高壓力水平(Pa。)和低壓力水平(P.)之間定時切換,且其高壓時間、低壓時間、高壓水平、低壓水平各自獨立可調,利用從P切換至P一時功能殘氣量(FRC)的減少,增加呼出氣量,改善肺泡通氣。
8.持續氣道正壓持續氣道正壓(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在自主呼吸條件下,整個呼吸周期以內,吸氣相和呼氣相均由呼吸機向氣道內輸送一個恆定的新鮮正壓氣流,正壓氣流大於吸氣氣流,氣道內保持持續正壓,可理解為自主呼吸狀態下的PEEP,是呼氣末正壓在自主呼吸條件下的特殊技術。參數設置:僅需設定CPAP水平。
9.呼氣末氣道正壓呼氣末氣道正壓(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吸氣由病人自發產生或由呼吸機產生,而呼氣終末藉助於裝在呼氣端的限制氣流活瓣的裝置,使氣道壓力高於大氣壓力。道本身病變使呼氣末氣道壓力高於大氣壓時稱為內源性呼氣末氣道正壓(PEEPi)。經人工氣道或面罩加壓機械通氣時增加呼氣阻力,造成氣道壓力在呼氣末也高於大氣壓時,稱為機械通氣呼氣末氣道正壓(此處均稱為PEEP),通常僅用於機械通氣時。帶有持續氣道正壓的自主呼吸被稱為持續氣道正壓(CPAP).在控制通氣時可加用PEEP,此外還可在IMV、SIMV、PSV、A/C、MMV等模式時加PEEP.
10.其他模式高頻振盪通氣(HFOV)、成比例輔助通氣、嘆息(sigh)、容量支持通氣(VSV)、壓力調節客量控制(PRVC)等。
Ⅳ 什麼是機械通氣
通過器械控制或輔助的呼吸來達到呼吸動力的延展的方式為機械通氣,其中常用的器械為呼吸機,此時動物端通過氣管插管建立人工氣道。或者你有其他類似問題不懂的可以去瑞沃德官網問問看,他們客服很好人,我之前有不懂的就會去問一下
Ⅳ 機械通氣里氣陷閉是什麼意思
1.間歇正壓通氣(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
吸氣期升至正壓,呼氣期壓力降為0,從而引起肺泡的周期性擴張和回縮,產生吸氣和呼氣的機械通氣形式,是多種通氣模式的基本壓力變化。
2.呼氣末正壓(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
機械通氣時呼氣末氣道壓大於0的狀態,其主要作用是擴張陷閉肺泡或氣道,改善肺水腫。PEEP不是呼氣末才存在的壓力,而是在整個呼吸周期皆存在,並影響整個吸氣過程(升高峰壓和吸氣末正壓)和整個呼氣過程(升高呼氣初期和中期的壓力,使呼氣末壓維持在預設水平)。部分新型呼吸機出現了PEEP的自動調節形式,即吸氣期及呼氣早期為0或接近0,呼氣中晚期達預設水平,有助於在維持PEEP作用的基礎上降低峰壓和吸氣末正壓。
PEEP與IPPV的組合為持續正壓通氣(continuous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CPPV)。
3.持續氣道內正壓(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呼吸機在整個呼吸周期中僅提供一恆定壓力,通氣過程由自主呼吸完成,實質是自主呼吸基線上移,其基本特性和作用與PEEP相似。
4.雙水平氣道正壓(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
吸氣相壓力(高壓)和呼氣相壓力(低壓)的設置互不影響的壓力調節方式,通過不同調節鍵可設置出壓力支持通氣(PSV)+PEEP、壓力控制通氣(PCV)+PEEP等模式。BiPAP與CPPV不同,前者的通氣壓力是高壓與低壓之差,後者的高壓隨低壓同步變化。
5.雙相氣道正壓(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
是一種"萬能"通氣模式,實質是壓力控制通氣(PCV)和CPAP的組合,有類似BiPAP的吸氣相和呼氣相,兩者之間時間轉換,吸氣相、呼氣相的壓力、時間皆可自由調節,互不影響,通氣壓力是高壓與低壓之差。根據PCV和CPAP組合的不同,可表現為PCV、定壓型間歇指令通氣(P-SIMV)、CPAP等模式。
6.吸氣末正壓(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吸氣達峰壓後,維持肺泡充盈的壓力,是通氣過程中肺泡承受的最大壓力;氣流可消失(吸氣末屏氣),也可存在,後者主要見於PSV及其衍生模式;在大部分壓力輔助/控制通氣(P-A/C)及其衍生模式,吸氣末流量也較少降至0。若吸氣末氣流量降至0則稱為平台壓(plateau pressure,Pplat),主要見於定容型模式。主要作用是克服胸、肺彈性阻力,使肺處於擴張狀態,因此平台壓可反映胸肺順應性。
7.氣道峰壓(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
通氣過程中的最高氣道壓,正常在送氣末測得,可反映總體通氣阻力的大小。氣道峰壓與平台壓之差反映呼吸系統阻力,主要是肺阻力(包括氣道阻力和肺實質黏性阻力)的大小。
8.平均氣道壓(mean airway pressure,Pmean):
一個通氣周期的平均氣道壓力,它受氣道峰壓、PEEP、呼吸系統順應性等影響。主要用於反映機械通氣對循環功能的影響。
9.通氣壓力(ventilation pressure):
氣道高壓與低壓之差,是決定潮氣量的主要因素。在傳統定壓型模式,通氣壓力為預設壓力;在BiPAP/BIPAP,通氣壓力為預設高壓與低壓之差。氣道高壓與吸氣初期肺泡內壓之差為實際通氣壓力,在控制通氣且無內源性PEEP(PEEPi)的情況下,實際通氣壓力等於預設通氣壓力;若存在PEEPi,且PEEP不影響PEEPi時等於氣道高壓與PEEPi之差;若PEEPi和PEEP皆存在,且肺泡內壓(PEEPtot)取決於兩者的綜合作用,則為氣道高壓與PEEPtot之差。若自主吸氣存在,吸氣初期肺泡內壓明顯下降,實際通氣壓力將明顯增大。
10.壓力坡度(pressure slope):
包括吸氣和呼氣壓力坡度。前者是指在定壓型模式,呼吸機送氣壓力的上升時間,如坡度0.2 s是指達預設高壓需0.2 s,從而使吸氣觸發後達峰流量的時間延長,有助於減輕過快升高的吸氣壓力和流量對面部或氣管的刺激。坡度較陡直時,初始流量高,適合於深快呼吸的患者;反之則初始流量低,適合於呼吸平緩的患者。後者是指在定壓型模式,吸氣結束後氣道壓力的下降時間,較陡直時,壓力下降快,反之則下降慢,主要用於上氣道陷閉疾病。
11.最大安全壓(maximum safety pressure,Psmax):
呼氣安全閥設置的最高壓力。超過該壓力時,安全閥開放,氣體迅速排出,使最高氣道壓不會超過該限度。
12.工作壓力(working pressure):
呼吸機通氣時允許產生的最大壓力。在傳統呼吸機是最大安全壓,在BiPAP/BIPAP則是能夠預設的最高壓力。該壓力不同於高壓報警,後者僅提示壓力過高,但呼吸機仍按預設要求送氣。
Ⅵ 有創通氣與無創通氣的區別
所謂有創與無創機械通氣的區別,主要在於呼吸機與患者的連接方式的不版同。凡需要權通過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建立有創人工氣道進行機械通氣的方式稱為有創機械通氣;而通過鼻、面罩、介面器等相對無創方式與呼吸機連接或無需建立人工氣道的通氣方式統稱為無創通氣。廣義的無創通氣應當也包括體外負壓通氣、胸壁震盪通氣、體外膈肌起搏等,但通常目前所稱無創通氣僅指通過鼻、面罩等方式與患者相聯的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有創與無創的根本區別只是人機連接界面選擇方式的不同,而與其連接的呼吸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功能齊全、設計精良的有創呼吸機也可以用於無創通氣,而一般專用無創通氣的呼吸機因其工作壓力等性能所限,不適合進行有創通氣。
Ⅶ 常見需要機械通氣的呼吸系統疾病有哪些
常見需要機械通氣的呼吸系統疾病,有很多種肺病,心血管病,肝炎都需要機械通氣呼吸機
Ⅷ 機械通氣包括間歇正壓通氣嗎
是的,機械通風這個包含所有的採用機械動力的電動,柴油等總的動力的風機,如加壓風機,排風風機,送風風機,排煙風機,空調風機等都是機械通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