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張完整的機械制圖所包涵的四個部分
機械圖紙通常是零件圖和裝配圖,其四部分簡單說是:視圖、尺寸、技術要求和標題欄;裝配圖中的第四部分還需有零件序號和明細欄(表)。詳見下圖。

Ⅱ 機械制圖,圖樣的內容包括那兩個
一組視圖、完整的尺寸標注。
Ⅲ 機械制圖三要素是什麼
要素——構成零件幾何特徵的點、線、面。 要素可從不同的角度分類: (1)按存在的狀態可分為理想要素和實際要素 理想要素——具有幾何意義的要素,設計者在圖樣上給出的均為理想要素,它沒有形位誤差。 實際要素——零件上實際存在的要素,測量時由測得的要素來代替,由於測量誤差的存在,實際要素並非要素的真實狀況。 (2)按在形位公差中所處的地位可分為被測要素和基準要素。 被測要素——在圖樣上給出了形狀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 基準要素——用來確定被測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被測要素按其功能關系又可分為單一要素和關聯要素。 單一要素——僅給出形狀公差要求的要素。 關聯要素——對其它要素有功能關系的要素。 (3)按要素的幾何特徵可分為輪廓要素(如圓柱面、圓錐面、平面、素線、曲線、曲面等)和中心要素(如軸線、球心、圓心、兩平行平面的中心平面等)。 形狀公差——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所允許的變動全量。 形狀公差包括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和面輪廓度。 直線度(-)——是限制實際直線對理想直線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針對直線發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平面度——符號為一平行四邊形,是限制實際平面對理想平面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針對平面發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圓度(○)——是限制實際圓對理想圓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對具有圓柱面(包括圓錐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與軸線垂直的面)內的圓形輪廓要求。 圓柱度(/○/)——是限制實際圓柱面對理想圓柱面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控制了圓柱體橫截面和軸截面內的各項形狀誤差,如圓度、素線直線度、軸線直線度等。圓柱度是圓柱體各項形狀誤差的綜合指標。 線輪廓度(⌒)——是限制實際曲線對理想曲線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對非圓曲線的形狀精度要求。 面輪廓度——符號是用一短線將線輪廓度的符號下面封閉,是限制實際曲面對理想曲面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對曲面的形狀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關聯實際要素對基準在方向上允許的變動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 平行度(‖)——用來控制零件上被測要素(平面或直線)相對於基準要素(平面或直線)的方向偏離0°的要求,即要求被測要素對基準等距。 垂直度(⊥)——用來控制零件上被測要素(平面或直線)相對於基準要素(平面或直線)的方向偏離90°的要求,即要求被測要素對基準成90°。 傾斜度(∠)——用來控制零件上被測要素(平面或直線)相對於基準要素(平面或直線)的方向偏離某一給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測要素對基準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關聯實際要素對基準在位置上允許的變動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軸度、對稱度和位置度。 同軸度(◎)——用來控制理論上應該同軸的被測軸線與基準軸線的不同軸程度。 對稱度——符號是中間一橫長的三條橫線,一般用來控制理論上要求共面的被測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線或軸線)與基準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線或軸線)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號是帶互相垂直的兩直線的圓,用來控制被測實際要素相對於其理想位置的變動量,其理想位置由基準和理論正確尺寸確定。 跳動公差——關聯實際要素繞基準軸線回轉一周或連續回轉時所允許的最大跳動量。 跳動公差包括圓跳動和全跳動。 圓跳動——符號為一帶箭頭的斜線,圓跳動是被測實際要素繞基準軸線作無軸向移動、回轉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給定方向上測得的最大與最小讀數之差。 全跳動——符號為兩帶箭頭的斜線,全跳動是被測實際要素繞基準軸線作無軸向移動的連續回轉,同時指示器沿理想素線連續移動,由指示器在給定方向上測得的最大與最小讀數之差。
Ⅳ 機械制圖三要素
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所謂「長對正」就是說:主視圖和俯視圖的長度方向要對正;所謂「高平齊」就是說:主視圖和左視圖的高度方向要平齊;所謂「寬相等」就是說:俯視圖和左視圖的寬度方向要相等。
機械制圖是用圖樣確切表示機械的結構形狀、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術要求的學科。圖樣由圖形、符號、文字和數字等組成,是表達設計意圖和製造要求以及交流經驗的技術文件,常被稱為工程界的語言。另外機械制圖也是大多高等院校機械類及相關專業開設的一門基本必修課程之一。

(4)機械圖樣包含哪些組成要素擴展閱讀:
基本制圖要求:
1、圖紙幅面
機械制圖優先採用A類標准圖紙:A類主要有:A0(1189mm×841mm)、A1(841mm×594mm)、A2(594mm×420mm)、A3(420mm×297mm)、A4(297mm×210mm)、A5(210mm×148mm)等11種規格。必要時也允許選用所規定的加長幅面的B類和C類,加長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邊成整數倍增加後得出。
2、圖框格式
在圖紙上,圖框線必須用粗實線畫出,其格式分為不留裝訂邊和留有裝訂邊兩種,但同一產品的圖樣只能採用一種格式。
3、標題欄
對標題欄的內容、格式和尺寸作了規定,標題欄的文字方向應為看圖方向,標題欄的外框為粗實線,里邊是細實線,其右邊線和底邊線應與圖框線重合。
4、比例
比例是圖中圖形與實物相應要素的線性尺寸之比。需要按比例繪制圖樣時,應由規定的系列中選取適當的比例。為了能從圖樣上得到實物大小的真實感,應盡量採用原值比例(1:1),當機件過大或過小時,可選用表規定的縮小或放大比例繪制,但尺寸標注時必須注實際尺寸。
一般來說,繪制同一機件的各個視圖應採用相同的比例,並在標題欄中填寫。當某個視圖需要採用不同比例時,可在視圖名稱的下方或右側標注比例。
字體
圖樣中書寫的字體必須做到:字體工整、筆畫清楚、間隔均勻、排列整齊。字體的高度(用h表示)的公稱尺寸系列為1.8,2.5,3.5,5,7,10,14,20mm。字體高度代表字體的號數。
1)漢字應寫成長仿宋體,並應採用國家正式公布推行的簡化字。漢字的高度不應小於3.5mm,其字寬一般為字高的2/3。長仿宋體的書寫要領是:橫平豎直,注意起落,結構勻稱,填滿方格。
2)數字和字母有直體和斜體兩種。一般採用斜體,斜體字字頭向右傾斜,與水平線約成75°角。在同一圖樣上,只允許選用一種形式的字體。
Ⅳ 一張合格的 機械圖紙包括哪些才能加工出零件
精度一般的零件圖紙含結構視圖、材料選擇、尺寸、工藝要求(含熱處理、表面處理)
精度要求較高的機械零件圖紙,除以上之外可能還會額外需要標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特殊工藝要求等等。
新手一般處理不好的就是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特殊工藝要求
例如:你只有普通銑床,你圖紙標0.01的公差,肯定做不出來;你沒有磨床,你標個1.6的表面粗糙度肯定沒法做;你做的是軸類零件,標個H7公差也不行;選45鋼零件,要求淬火到HRC60度,熱處理的人員肯定鄙視你
這些老師傅一眼就看出來了。。
Ⅵ 機械制圖主要內容是什麼
機械制圖是來用圖樣確切表示機源械的結構形狀、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術要求的學科。
圖樣由圖形、符號、文字和數字等組成,是表達設計意圖和製造要求,以及交流經驗的技術文件,常被稱為工程界的語言。
機械圖樣主要有零件圖和裝配圖,此外還有布置圖、示意圖和軸制圖等。表達機械結構形狀的圖形,常用的有視圖、剖視圖和剖面圖等。
對於圖樣中某些作圖比較繁瑣的結構,為提高制圖效率允許將其簡化後畫出,稱為簡化畫法。機械制圖標准對其中的螺紋、齒輪、花鍵和彈簧等結構或零件的畫法制有獨立的標准。
圖樣是依照機件的結構形狀和尺寸大小按適當比例繪制的。製造機件時,必須按圖樣中標注的尺寸數字進行加工。
Ⅶ 機械制圖中組成物體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機械制圖中組成物體的基本要素為物體的點、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