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械增壓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是什麼
機械增壓器是一種強制性容積置換泵,也稱容積泵。其工作時可以增加進氣管內的空氣壓力和密度,向發動機內壓入更多的空氣,使發動機每個循環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油,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升功率和平均有效壓力,使汽車動力性、燃油經濟性和排放都得到改善。
在工作過程中,機械增壓器的轉子由發動機曲軸通過傳動帶驅動,與廢氣系統不相干。機械增壓器跟曲軸之間存在固定的傳動比。兩個相向旋轉的轉子各有若干個突齒,在工作時互相嚙合。扭曲的轉子跟特殊設計的進口和出口幾何形狀相結合,有助於減少壓力波動,使空氣流動平穩,工作時雜訊較低。這種帶有螺旋式轉子和軸向進口的機械增壓器可達到14000r/min的轉速,從而縮小了體積。其可利用出口法蘭直接通過螺栓連接到進氣管上。機械增壓器通過其置換體積和傳動帶傳動比來與發動機相匹配,同時能夠在任何發動機轉速下提供過量的空氣流。
⑵ 豪車大排量的車發動機都是用機械增壓,這是為什麼呢
發動機可以說是汽車的心臟,而發動機技術的發展比一代人更強大。豪華車相當注重駕駛質感和舒適性,而增壓的反應速度快而不拖沓,採用增壓發動機技術,動力輸出相當平順,所以豪華車喜歡增壓是因為可以提高駕駛的舒適性!

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在動力輸出上有很大的區別。前者有一個接近自然進氣的線性輸出,而後者由於渦輪的滯後性,輸出相對突然,而後者則不那麼線性。由於增壓的工作原理,它可以在低速時獲得增壓效果。增壓器的功率輸出也與曲軸轉速成正比,也就是說,增壓發動機的功率輸出隨著轉速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增壓發動機的輸出性能與自然吸氣非常相似,但可以擁有更大的馬力和扭矩。
為了便於區分,渦輪增壓器被稱為 "渦輪增壓器",機械增壓器被稱為 "機械增壓器"。增壓和渦輪增壓在動力輸出方面有很大區別。
⑶ 汽車上増壓器的用處是什麼啊!
常見的汽車用增壓器都是以提高發動機動力為目的
汽車用增壓器系統類型有:機械增壓系統、廢氣渦輪增壓系統、氣波增壓系統、復合增壓系統。
最常見的就是廢氣渦輪增壓了,其次是機械增壓系統。

⑷ 發動機增壓方式有哪三種
發動機工作方式是指的這款發動機的特徵,分為:自然吸氣、渦輪增壓、機械增壓和雙增壓:
一、自然吸氣:
自然吸氣是汽車進氣的一種,是在不通過任何增壓器的情況下,大氣壓將空氣壓入燃燒室的一種形式,自然吸氣發動機在動力輸出上的平順性與響應的直接上,要遠優於增壓發動機。
二、渦輪增壓:
渦輪增壓發動機是依靠渦輪增壓器來加大發動機進氣量的一種發動機,它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作為動力來推動位於排氣道內的渦輪,渦輪轉動的同時帶動位於進氣道內同軸的葉輪,葉輪壓縮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新鮮空氣,再送入氣缸,當發動機轉速加快,動力輸出就更高。
三、機械增壓:
機械增壓是指針對自然進氣引擎在高轉速區域會出現進氣效率低落的問題,從最基本的關鍵點著手,也就是想辦法提升進氣歧管內的空氣壓力,以克服氣門干涉阻力,雖然進氣歧管、氣門、凸輪軸的尺寸不變,但由於進氣壓力增加的結果,讓每次氣門開啟時間內能擠入燃燒室的空氣增加了,因此噴油量也能相對增加,讓引擎的工作能量比增壓之前更為強大。
機械增壓有助於低轉速時的扭力輸出,但是高轉速時功率輸出有限;而廢氣渦輪增壓在高轉速時擁有強大的功率輸出,但低轉速時則力不從心。發動機的設計師們於是就設想把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結合在一起,來解決兩種技術各自的不足,同時解決低速扭矩和高速功率輸出的問題。2005年,大眾開始將這套技術裝配到量產的民用車型高爾夫1.4 TSI上,這套系統被稱作「雙增壓」,兼顧了低速扭力輸出和高速功率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