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械手錶的內部構造及其運作原理
內部構造:鍾表主要由原動系、傳動系、擒縱調速器、指針系和上條撥針系等部版分組成。
運作原理:機械權表(mechanical watch)通常可分為下列兩種:手上鏈及自動上鏈手錶(AUTOMATIC)兩種。機械表的動力來源是靠機芯內的發條為動力,帶動齒輪進而推動表針。
手動機械表,手上鏈機芯,通過轉動手錶的把頭,將手錶機芯中的主發條上滿弦,經過發條完全放盡推動齒輪運轉,推動指針走時。自動機械表,自動上鏈機芯的動力是依靠機芯內的擺陀重量帶動產生,當佩帶手錶的手臂搖擺就會帶動擺陀轉動,同時帶動表內主發條為手錶上鏈,推動走時。

(1)全自動機械手錶用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機械表的特點
1、機械表走時與石英錶不同,機械表秒針是連續不間斷地走。
2、因機械表機芯復雜,走時誤差較大(視各品牌而定)一般允許范圍±45秒,天文台機芯誤差較小,一天的
誤差在-4~+6秒以內正常。機械表走時誤差不能累計,手錶過一段時間需調試。
3、工藝精細,使用方便,上足發條可走36小時以上。
4、機芯使用年限長久。
5、外觀要比石英錶厚重一些(視各品牌而定),有一些品牌也很薄,但一般都是手動機械表。
⑵ 全自動機械表原理!!!!!
我簡單說一下,希望能幫到你。它的動能是來自裡面的一個雙轉向陀螺,這是航空穩定系統。就像水面一樣,不管容器怎麼樣傾斜,水面都是平行與水平面的。當戴著手錶的手在動,使雙轉向陀螺偏離的時候,它就會自動回復,自動回復就補充了陀螺的損失能量。雙轉向陀螺很簡單,你用根繩子下面綁個東西,你把那個東西轉幾圈後放手,它就會自己轉起來了
⑶ 機械表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機械表的原理核心是:利用擺輪運動的周期性確定「1秒」這個時間間隔。利用發條的彈性形變提供走時動力,補充擺輪運動的摩擦損耗。利用精密的齒輪系確定時分秒針的轉速關系。對於自動上鏈的機械表,還有一套機械結構,利用擺陀運動的能量給發條上弦。
自動手錶的結構型式較多,但工作原理大致相同。自動上條裝置安裝在機芯後面,打開後蓋即能看到。自動瑞士手錶機芯一般都比較厚。一般換向輪結構的自動表由自動錘(重錘)、換向輪、自動傳動輪、自動頭輪等組成。
自動錘用螺釘固定在中心自動錘軸上。在外力的作用高,它圍繞中心旋轉,帶動換向輪,換向輪軸齒又推動自動傳動輪轉動,自動傳動輪推動自動頭輪,自動頭輪與大鋼輪齒嚙合,使大鋼輪一個齒一個齒地轉動而上條。全自動表是自動陀向任一方向轉動都能上條。區別於單向換向裝置,雙向換向裝置或棘輪棘爪式裝置。

機械表日常保養:
1、在手錶的內部會有一些零件以鋼或鐵為材質,如果長時間受磁場影響,會導致這部分零件的運作失靈,因此應該盡量避免腕錶長久接觸磁場,然而生活中充電器、電視機等都具備一定的磁場,當發覺腕錶計時不準確的時候,可以考慮送去鍾錶店裡進行消磁。
2、目前市面上藍寶石鏡面最不易刮花的,除此之外的腕錶都建議不要與硬物放在一起,避免鏡面被刮花。還有一些防護措施,比如可以給腕錶表面貼上貼膜,也能夠有效避免刮花鏡面。
3、過於劇烈的運動在佩戴機械腕錶時應該盡量避免,包括跑步、球類運動、甚至是劇烈的鼓掌,在運動的過程中,強大的離心力容易使腕錶內部零件的錯位,使計時不精確,另外劇烈運動後的汗水也會使防水手錶中的膠圈被腐蝕,導致防水能力的下降。
⑷ 全自動機械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自動手錶上抄弦的原理,絕大多襲數都是用偏心的擺陀(自動陀或稱自動重錘),這東西個有點像建築工程施工中砸實地面用的哪個「蛤蟆夯」,它的形狀像個半圓的盤,選用質量比較重的金屬製成,且邊緣比較厚,所以大部分質量都在陀的邊緣上,利用地心的引力和人手臂的擺動而旋轉,並驅動一組齒輪去卷緊發條來上弦。
任何所謂「自動」的東西都不是無條件的,機械的東西當然要遵守原理,手錶也是一樣,要想「自動」的前提是你自己手臂要先動,根據物理學做功的原理,物體水平移動不做功(除非你加速度甩動),所以手腕平移不能使手錶上弦。最能使手錶自動上弦的方式應該是沿自動陀的平面,手臂上下甩動,這時陀的旋轉最大,但若沿陀的軸向上下甩動,自動陀也不轉動。人們擺動手臂是自然隨意的動作,任何力都可以被分解為軸向的和徑向的,只有作用到自動陀上的徑向力才能做出有用功。
現在自動上弦形式也分單向和雙向的,所謂單向上弦是指自動陀只朝某一個方向轉動,才能上弦,雙向的不分旋轉方向都能上弦,現在以雙向上弦的自動手錶為多。我早先看的一篇文章,說單向上弦的自動形式效率更高!現在ETA2000機芯就是單向自動上弦的,日本人力動能的表也是單向上弦的。
⑸ 全自動機械表工作原理,他是如何提供動力的
技術原理
手錶運走能量靠的是發條的彈力提供的,當上滿發條時,它的力矩較大,隨著手錶的運走,發條的發松,它的力矩也逐漸減小。手錶從上緊發條到24小時這段時間,它的力矩輸出是平穩的,此時走時也比較精確,誤差小。而超過24小時以後,發條力矩會急驟下降,走時誤差增大。為確保手錶走時更准確,所以要每天定時上滿發條。
全自動機械表不用電池,因自動機械表須靠手臂的擺動而自動上弦,所以每天必須配戴八小時以上,才能確保計時准確。
組成結構
全自動機械手錶的內部機芯部件都是機械零件組成,是以發條為動力的擺輪游絲式手錶。機械手錶是由機芯和外觀部件組成。機芯包括傳動系、原動系、上條撥針系、擒縱調速系、指針系,機芯零件是由夾板以螺絲釘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的;外觀部件由表殼、表盤、表針、表帶等零件組成。
自動手錶的結構型式較多,但工作原理大致相同。自動上條裝置安裝在機芯後面,打開後蓋即能看到。
自動瑞士手錶機芯一陪空螞般都比較厚。一般換向輪結構的自動表由自動錘(重錘)、換向輪、自動傳動輪、自動頭輪等組成。自動錘用螺釘固定在中心自動錘軸上。
在外力的作用下,它圍繞中心旋轉,帶動換向輪,換向輪軸齒又推動自動傳動輪轉動,自動傳動輪推動自動頭輪,自動頭輪與大鋼輪齒嚙合,使大鋼輪一個齒一個齒地轉動而上條。
全自動表是自動陀向任一方向轉動都能上條。區別於單向換向裝置,雙向換向裝置或棘輪棘爪式裝置。現在以全自動手錶為多。
ETA2892機芯,雙獅46941機芯就是雙向自動上弦的絕大多數都是用偏心的擺陀(自動陀或稱自動重錘),它的形狀像個半圓的盤,選用質量比較重的金屬製成,且邊緣比較厚,所以大部分質量都在陀的邊虧塵緣上,利用地心的引力和人手臂的擺動而旋轉,並驅動一組齒輪去卷緊發條來上弦。
拓展資料:
維護保養
機械手錶的維護原則:
1、自動手錶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它的發條能夠經常保持一定的上緊度,所以把它從手腕上取下來,放置不動,仍能保持二十四小時以上的走動時間。
2、自動表使用多年後,由於自動零件磨損,它的靈活度也會降低,故每晚臨睡前還應把表擺動一定時間,以彌補動力不足
3、自動表的自動裝蘆埋置若失靈,也可用手上緊發條,但不會上滿。手上發條感覺比較費勁,因為自動部分的齒輪和自動錘也會隨著大鋼輪的轉動而旋轉。
機械手錶調校時間原則:
機械表長時期的靜置不用,機械表的發條就會放鬆至表款靜止不動,這時候,若要從新佩戴,就務必先從新趕快發條,在這以後再校準時間,普遍機械表在發條最松的時刻,會顯露出來時針、分針減慢或變快的情況,因為這個,就應該當先上滿發條,免得校準時間後,沒有標准動力驅動指針,縱然是半自動上煉表款,也應先用手動上煉至八分滿,再施行時間校準。
機械表自行清潔與保護調養的步驟:
(1)用軟布沾肥皂水輕輕揩拭;
(2)軟布沾清水揩拭;
(3)干軟布揩拭;
(4)透風處陰干;
(5)千萬不要隨便的就送超音波清洗。
⑹ 不用發條和電池的全自動機械表,它的動力來源是什麼
機械表的第一個動力源必須來自鍾表機構。發條盒的大小和數量決定了手錶的動能。大多數手錶都是一次性色帶盒,有些手錶是雙發條盒。帶雙發條盒的手錶的動能一般在48小時以上。第二個動力源來自自動配重塊,它隨著運動不斷擺動和卷繞。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自動機械表戴在手上就會離開的原因。讓我們來看看手錶的動能結構。
刀當你的手臂移動時,擺動的重物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旋轉,從而自動帶動上鏈機構上鏈。原理與手鏈相同。它主要來自佩戴者的手腕運動。手錶的飛行重量隨著主人的移動而擺動,從而給手錶上弦。因此,當佩戴者沒有太多活動或長時間佩戴時,弦的力量將會不足或變空,導致手錶不準確或停止行走。老年人和經常坐在辦公室里鍛煉較少的人不適合戴這種手錶。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佩戴者定期手動給手錶上發條。
⑺ 自動機械手錶為什麼能自動運行什麼樣的原理可以使其一直工作
自動手錶之所以叫做自動手錶,是因為它可以一直工作下去,而不需要像電子表一樣定期更換電池, 它的能量來源於佩戴者的手臂運動。
勞力士自動機構
當佩戴者在擺動手臂的時候,機芯中的一個重要零件--- 自動錘 就會因為方位的改變,同時由於重力的原因而隨著擺動。
自動錘擺動以後,就會帶動相應的輪系跟著運動,最終就會把能量傳遞到發條盒之中,這就達到了給機芯補充能量的目的。
天梭自動機構
在這些輪系中,有兩個關鍵零件,就是換向輪,通過這兩個零件可以使得不管自動錘往哪個方向轉動,都能達到上條的目的。
日常佩戴中,需要佩戴者有足夠的運動量,才能夠保證自動表完美運行。
(視運動強度而定,通常建議每天佩戴4小時以上)
總之,只要經常佩戴,機械表就會一直運行下去, 如果佩戴強度不夠,也非常建議手動上條的,這並不會損壞手錶。
喜歡的給個關注吧,謝謝。[愛慕]
⑻ 機械表原理是什麼
機械表原理是什麼
機械表原理是什麼?相信大家對機械表並不陌生,很多人用的手錶就是機械表,不少人對機械表的原理感到好奇。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機械表原理是什麼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機械表的組成
機械表由機芯和外觀部件組成。機芯包括傳動系、原動系、上條撥針系、擒縱調速系、指針系,機芯零件是由夾板以螺絲釘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的;外觀部件由表殼、表盤、表針、表帶等零件組成。鍾表的運轉是利用杠桿原理,就好像盪鞦韆般的來回重復,最基本的運作順序是由發條→中心輪→第三輪→第四輪→擒縱輪→馬仔→擺輪,然後擺輪的反作用力將馬仔彈回原位的一種簡諧運動。
手動機械表原理
上條、撥針機構:主要作用是將外力傳遞給原動機構,發條上緊,產生位能,使機械手錶的轉動有了動力。
原動機構:原動機構主要由發條、條盒輪、條盒蓋,發條是儲存力矩的彈性元件,帶動擺輪不斷擺動。
傳動機構:是由一些齒輪軸和齒輪片組成,將原動機構的力矩傳動給擒縱調速機構,帶動指針位移轉動。
擒縱調速機構:利用擒縱輪齒與叉瓦的擒縱動作,將發條力矩傳遞給調速組件,是發條力矩等速地放鬆。
指針:由秒針、分針、時針組成計時。
以上五部分機構共同組成手動機械手錶的工作原理。
自動機械表原理
自動機械表是手動機械表的一種改良,在表裡加入了一個擺陀;當在配戴時,表內的'擺陀可因手腕的活動而 ETA 2840 自動機芯旋轉,而達到上發條的效果。一般的自動機械表仍保留手動上發條的功能,換言之仍可以轉動錶冠來上發條,只有一些較為便宜的自動機械機芯,例如精工的 7S26、7S36及 ETA 的 2842,才會省略此功能。而且由於手腕的活動會為手錶持續上發條,因此自動機械表都有防止發條過緊的功能,以避免發條損壞。但自動機械表的出現,並沒有完全取代手動機械表,只是現在自動機械表的產品較手動機械表為多。
近年來自動機械表,有著不少的改良,例如精工推的 Kinetic人動電能手錶,其原理仍是以手腕的活動導致擺陀旋轉而產生電力。
自動機械手錶是在普通機械手錶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部分自動機構裝置,通過戴錶人在日常生活中手臂運動的作用自動上發條。表盤上印有"AUTOMATIC"字樣,為自動表。在自動機構中,由重錘(自動擺陀)擺動,通過自動上條輪系和原動系相聯而實現自動上條這一特殊功能。
機械表怎麼上發條
機械表上發條辦法:旋轉柄頭20-30次,使發條初始上弦。
經上滿的發條通常可以使手錶行走約 30 多小時,最長的甚至可達八天或以上。如要表不停運作,則需注意隨時要上緊發條;但過度上緊發條會導致手錶損壞,因此通常建議一天只需上滿一次發條,甚至有人建議在每天相同的時間上發條,其原因是不同時間的溫度對於發條會有所影響,這樣能更好地保養手錶。
機械表如何保養
1、戴手錶時,手上的汗對表殼有腐蝕性,應經常用軟布擦拭表殼。在不戴錶時,應墊上塑料表托。
2、不要隨意打開表後蓋,以免灰塵進入機芯影響手錶的正常工作,如果在聯保期內有這樣的操作,會影響到你在特約維修點應該享受到的保修服務。
3、不要將手錶放在有樟腦丸的衣櫃內,以免表油變質。
4、不要將手錶放在手機、音響、電視機等帶強磁場的設備上,以免被磁化影響走時精準度。
5、長期存放不戴的手錶,應每月定期上一次發條;使零件不至於長期處於靜止狀態,以保證表內機芯的運轉潤滑。
6、普通機械手錶受了潮,可用干棉花壓在手錶上,再用電燈泡烘烤5分鍾,表裡的潮氣就可全被蒸發出來。對於嚴重受潮的手錶可適當延長吸潮的時間。
7、睡覺時,不要戴著手錶,尤其是夜光錶,有一定的鐳輻射,睡覺前一定要摘下來。
8、不要在晚上9點至凌晨4點之間調節時間,這樣容易造成手錶的損壞和日歷跳轉的不正確。另外手錶在時間調整的時侯都需要順時針撥,不要逆時針撥,逆時針撥手錶很容易造成手錶針指向的偏差(石英二針式應逆時針撥)。同時也影響手錶的精準。
9、注意自己所戴手錶的防水類型,切忌進水,切忌戴著手錶去蒸桑拿。即便是潛水表,如果密閉圈老化後也會照樣滲水,
10、要保存好手錶包裝盒,包裝盒能在平常不戴時給予手錶最安全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