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加工圖紙尺寸是採用什麼單位制
機械加工圖紙尺寸是採用毫米為單位的,即 mm 。
機械加工圖就是模具設計的設計圖。
設計步驟
1、對所設計模具之產品進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組件產品圖紙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組立分析,即我們工作中所說的套圖,確保在模具設計之前各產品圖紙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組件在整個機箱中的重要性,以確定重點尺寸,這樣在模具設計中很有好處的,具體的套圖方法這里就不做詳細的介紹了。
2、在產品分析之後所要進行的工作,對產品進行分析採用什麼樣的模具結構,並對產品進行排工序,確定各工序沖工內容,並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展開,在產品展開時一般從後續工程向前展開,例如一產品需要量五個工序。
沖壓完成則在產品展開時從產品圖紙開始到四工程、三工程、二工程、一工程,並展開一個圖形後復制一份再進行前一工程的展開工作,即完成了五工程的產品展開工作,然後進行細致的工作,注意,這一步很重要,同時需特別細心。
這一步完成的好的話,在繪制模具圖中將節省很多時間,對每一工程所沖壓的內容確定好後,包括在成型模中,產品材料厚度的內外線保留,以確定凸凹模尺寸時使用,對於產品展開的方法在這里不再說明,將在產品展開方法中具體介紹。
3、備料,依產品展開圖進行備料,在圖紙中確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鑲件等,注意直接在產品展開圖中進行備料,這樣對畫模具圖是有很大好處的,我所見到有很多模具設計人員直接對產品展開圖進行手工計算來備料。
這種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在圖紙上畫出模板規格尺寸,以組立圖的形式表述,一方面可以完成備料,另一方面在模具各配件的工作中省去很多工作,因為在繪制各組件的工作中只需在備料圖紙中加入定位、銷釘、導柱、螺絲孔即可。
4、在備料完成後即可全面進入模具圖的繪制,在備料圖紙中再制一份出來,進行各組件的繪制,如加入螺絲孔,導柱孔,定位孔等孔位,並且在沖孔模中各種孔需線切割的穿絲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間隙,一定不能忘記,所以這些工作完成後一個產品的模具圖差不多已完成了80%,另外在繪制模具圖的過程中需注意:
各工序,指製作,如鉗工劃線,線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製作好圖層,這樣對線切割及圖紙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如顏色的區分等,尺寸的標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最麻煩的工作,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5、在以上圖紙完成之後,其實還不能發行圖紙,還需對模具圖紙進行校對,將所有配件組立,對每一塊不同的模具板製作不同的圖層,並以同一基準如導柱孔等到進行模具組立分析,並將各工序產品展開圖套入組立圖中,確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彎位置的上下模間隙配合是否正確。

(1)機械制圖中圖面上採用的單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在工序圖下面最好標出製件編號、名稱、材料、材料收縮率、繪圖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圖畫在模具總裝圖上。
A、繪制總裝結構圖
繪制總裝圖盡量採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開始繪制,主視圖與其它視圖同時畫出。
模具總裝圖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模具成型部分結構
②澆注系統、排氣系統的結構形式。
③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④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件,定位、導向件的位置。
⑤標注型腔高度尺寸(不強求,根據需要)及模具總體尺寸。
⑥輔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⑦按順序將全部零件序號編出,並且填寫明細表。
⑧標注技術要求和使用說明。
B、模具總裝圖的技術要求內容:
①對於模具某些系統的性能要求。例如對頂出系統、滑塊抽芯結構的裝配要求。
②對模具裝配工藝的要求。例如模具裝配後分型面的貼合面的貼合間隙應不大於0.05mm模具上、 下面的平行度要求,並指出由裝配決定的尺寸和對該尺寸的要求。
③模具使用,裝拆方法。
④防氧化處理、模具編號、刻字、標記、油封、保管等要求。
⑤有關試模及檢驗方面的要求。
C、繪制全部零件圖
由模具總裝圖拆畫零件圖的順序應為:先內後外,先復雜後簡單,先成型零件,後結構零件。
①圖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畫,允許放大或縮小。視圖選擇合理,投影正確,布置得當。為了使加工專利號易看懂、便於裝配,圖形盡可能與總裝圖一致,圖形要清晰。
②標注尺寸要求統一、集中、有序、完整。標注尺寸的順序為:先標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標注配合尺寸,然後標注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圖上先標注配合尺寸,後標注全部尺寸。
③表面粗糙度。把應用最多的一種粗糙度標於圖紙右上角,如標注"其餘3.2。 "其它粗糙度符號在零件各表面分別標出。
④其它內容,例如零件名稱、模具圖號、材料牌號、熱處理和硬度要求,表面處理、圖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術說明等都要正確填寫。
D、校對、審圖、描圖、送曬
自我校對的內容是:
①模具及其零件與塑件圖紙的關系,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質、硬度、尺寸精度,結構等是否符合塑件圖紙的要求。
②塑料製件方面
塑料料流的流動、縮孔、熔接痕、裂口,脫模斜度等是否影響塑料製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質量等方面的要求。圖案設計有無不足,加工是否簡單,成型材料的收縮率選用是否正確。
③成型設備方面
注射量、注射壓力、鎖模力夠不夠,模具的安裝、塑料製件的南芯、脫模有無問題,注射機的噴嘴與嘵口套是否正確地接觸。
④模具結構方面
a.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滿足需要,會不會發生溢料,開模後是否能保證塑料製件留在有頂出裝置的模具一邊。
b.脫模方式是否正確,推廣桿、推管的大小、位置、數量是否合適,推板會不會被型芯卡住,會不會造成擦傷成型零件。
c.模具溫度調節方面。加熱器的功率、數量;冷卻介質的流動線路位置、大小、數量是否合適。
d.處理塑料製件制側凹的方法,脫側凹的機構是否恰當,例如斜導柱抽芯機構中的滑塊與推桿是否相互干擾。
e.澆注、排氣系統的位置,大小是否恰當。
f.設計圖紙
g.裝配圖上各模具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當,表示得是否清楚,有無遺漏
h.零件圖上的零件編號、名稱,製作數量、零件內制還是外購的,是標准件還是非標准件,零件配合處理精度、成型塑料製件高精度尺寸處的修正加工及餘量,模具零件的材料、熱處理、表面處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標記、敘述清楚。
⑤零件主要零件、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尺寸數字應正確無誤,不要使生產者換算。
⑥檢查全部零件圖及總裝圖的視圖位置,投影是否正確,畫法是否符合制圖國標,有無遺漏尺寸。
⑦校核加工性能:(所有零件的幾何結構、視圖畫法、尺寸標等是否有利於加工)
⑧復算輔助工具的主要工作尺寸
專業校對原則上按設計者自我校對項目進行;但是要側重於結構原理、工藝性能及操作安全方面。描圖時要先消化圖形,按國標要求描繪,填寫全部尺寸及技術要求。描後自校並且簽字。把描好的底圖交設計者校對簽字,習慣做法是由工具製造單位有關技術人員審查,會簽、檢查製造工藝性,然後才可送曬。
⑨編寫製造工藝卡片
由工具製造單位技術人員編寫製造工藝卡片,並且為加工製造做好准備。在模具零件的製造過程中要加強檢驗,把檢驗的重點放在尺寸精度上。模具組裝完成後,由檢驗員根據模具檢驗表進行檢驗,主要的是檢驗模具零件的性能情況是否良好,只有這樣才能俚語模具的製造質量。
⑶試模及修模
雖然是在選定成型材料、成型設備時,在預想的工藝條件下進行模具設計,但是人們的認識往往是不完善的,因此必須在模具加工完成以後,進行試模試驗,看成型的製件質量如何。發現總是以後,進行排除錯誤性的修模。
塑件出現不良現象的種類居多,原因也很復雜,有模具方面的原因,也有工藝條件方面的原因,二者往往交只在一起。
在修模前,應當根據塑件出現的不良現象的實際情況,進行細致地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塑件缺陷的原因後提出補救方法。因為成型條件容易改變,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先變更成型條件,當變更成型條件不能解決問題時,才考慮修理模具。
修理模具更應慎重,沒有十分把握不可輕舉妄動。其原因是一旦變更了模具條件,就不能再作大的改造和恢復原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械加工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模具設計
2. 問題:在機械制圖中 一個單位是多少。
機械制圖其標注單位一概是MM為基本單位,
沒有用cm dm作單位的
3. 機械制圖 圖樣中的尺寸以______為單位
在機械制圖的圖紙中尺寸單位沒有註明的就是毫米。如果尺寸單位有其他的(厘米、分米、米等)圖紙中將有標注說明。
以上回答請作參考,謝謝!
4. 機械制圖中一般不標注單位默認單位是什麼
依據是國家標准《GB/T4458.4-2003 機械制圖 尺寸注法》。
圖樣中的尺寸,以mm為單位時,不需註明計量單位代號或名稱。若採用其他單位則必須註明相應計量單位或名稱。
(4)機械制圖中圖面上採用的單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尺寸標注的要素
1、尺寸界線
尺寸界線用細實線繪制,一般是圖形的輪廓線、軸線或對稱中心線的延長線,超出尺寸線約2~3mm。也可直接用輪廓線、軸線或對稱中心線作尺寸界線。尺寸界線一般與尺寸線垂直,必要時允許傾斜。
2、尺寸線
尺寸線用細實線繪制,必須單獨畫出,不能用其他圖線代替,一般也不得與其他圖線重合或畫在其延長線上。並應盡量避免尺寸線之間及尺寸線與尺寸界線之間相交。
尺寸線應與所標注的線段平行,平行標注的各尺寸線的間距要均勻,間隔應大於5mm,同一張圖紙的尺寸線間距應相等。標注角度時,尺寸線應畫成圓弧,其圓心是該角的頂點。
3、尺寸線終端
尺寸線終端有兩種形式,箭頭或細斜線。箭頭適用於各種類型的圖樣。當尺寸線終端採用細斜線形式時,尺寸線與尺寸界線必須垂直。同一張圖樣中,只能採用一種尺寸線終端形式。採用箭頭形式時,在位置不夠的情況下,允許用圓點或斜線代替。
4、尺寸數字
線性尺寸的數字一般注寫在尺寸線上方或尺寸線中斷處。尺寸數字不能被任何圖線通過,否則應將該圖線斷開。
5. 機械制圖形位公差單位是什麼
單位一般是毫米。
1.5這個值很大了。
圓圈M,代表最大實體要求,Max的意思。
後面A,代表測試基準位置。
6. 機械制圖中的尺寸標注
機械制圖的尺寸標注有嚴格的國家標准,我們要相應掌握好機械制圖中的尺寸標注知識,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關於機械制圖中的尺寸標注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機械制圖中的尺寸標注知識尺寸標注基本要求與規則
在具體進行尺寸標注時,應遵循以下基本規則。
(1)圖樣中所注尺寸的數值表示物體的真實大小,與繪圖比例、繪圖的准確度無關。
(2)在同一圖樣中,每一尺寸一般只標注一次,並標注在反映該結構最清晰的圖形上。
(3)圖樣中的尺寸以毫米(mm)為單位是,不需註明:若採用其他單位時,必須註明單位的代號和名稱。
尺寸標注樣圖如圖1-3所示。
在遵照國家規定的基礎上,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1)為了使圖面清晰,多數尺寸應該標注在試圖的外面。
(2)零件上的每一形體的尺寸,最好集中的標注在反映該形體特徵的視圖上。
(3)同心圓柱的尺寸,最好標注在非圓的試圖上。
(4)盡量避免尺寸線、尺寸界限之間的橡膠,相互平行的尺寸應該按照大小順序排列,小的在內大的在外。
(5)內行尺寸和外形尺寸最好標注在圖形的兩側。
尺寸的組成
一個完整的長度尺寸標注由尺寸線、尺寸界線、尺寸箭頭燈對象組成,而圓形、弧形、引線標注燈尺寸標注還有其他的對象。可參考圖1-4的示例進行標注。
各個組成部分的說明如下
(1)尺寸線:尺寸線一般由一條兩端帶箭頭的線段組成,有時也可能是兩條帶單箭頭的線段。角度標注時,尺寸線是一條兩端帶箭頭的圓弧。
(2)尺寸界線:尺寸界線通常出現在標注對象的兩端,用來表示尺寸線的開始和結束。尺寸界線一般從標註定義點引出,超出尺寸線一定距離,將尺寸線標注在圖像之外。在復雜圖形的標注中,可以利用中心線或者圖形的輪廓線來代替尺寸界線。
(3)尺寸箭頭:尺寸箭頭通常出現在尺寸線與尺寸界線的兩個交點上,用來表示尺寸線的起始位置以及尺寸線相對於圖形實體的位置。
(4)尺寸文本:尺寸文本時一個文字實體,用來標注兩個尺寸界線之間的距離或角度。尺寸文本可以是基本尺寸,也可以是極限尺寸或者帶公差的尺寸。需要注意的是,尺寸文本所顯示的數據不一定就是連個尺寸界線之間的實際距離,這是由於標注尺寸時可能使用了尺寸標注比例。
(5)標註定義點:用戶標注圖形對象的斷點,可能也作為尺寸界線的斷點,拾取尺寸標注的整體對象時,標註定義點會作為夾點顯示出來,可以使用夾點編輯進行操作。
機械制圖中的尺寸標注的相關 文章 :
1. cad中平面圖該怎麼標注?
2. CAD制圖國家標准怎麼標注樣式
3. 怎麼在cad中快速標注尺寸
4. 機械制圖中特有的標注符號
5. CAD中繪圖尺寸與標注尺寸不一樣怎麼辦
6. CAD制圖引線標注和水平標注
7. cad 如何修改尺寸標注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