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考研經驗分享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是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下屬的一個教學系,是清華大學最早成立的工科系之一。

㈡ 浙江大學車輛工程的導師簡介
馮培恩,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65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工程機械專業本科,1985年獲聯邦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擔任浙江大學機械設計研究所所長、副校長。在國內率先開始工程機械CAD的研究。從事設計方法學、優化設計與工程機械設計的跨學科研究,開辟優化方法學的新方向。首先提出以全系統、全性能和全壽命周期優化為目標的廣義優化設計理論,方案智能生成和柔性優化方法、基於多Agent的分布式協同優化技術、基於區間分析的系列化設計方法等;建立原理解特徵模型和智能概念設計目錄,提出基於基因工程的概念設計策略。開展工程機械機器人化技術的研究,首創集工況監測與故障查找、節能控制、遠程無線遙控和局部自主智能操縱於一體的液壓挖掘機器人。在國內外正式發表200餘篇論文,出版一本德文專著、多本中文著作及譯著。研究成果先後榮獲10項國家和省部級獎勵或榮譽。現兼任聯邦德國工程師協會會員,英國《Engineering Design》編委,中國工程機械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挖掘機械研究會理事長,國際機器與機構理論學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現代設計法研究會CAD學會副理事長,中德合作《工程設計》主編,《中國機械工程》編委會副主任等職。還兼任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和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設計工程及自動化研究所。
俞小莉,女,教授、博士生導師。與浙江大學分別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85.08留校任教。1995.07-1996.01日本北海道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1996.04-1997.03香港理工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車輛工程中的熱、機疲勞可靠性、車輛熱管理、車用動力能源多元化等。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專項基金項目、軍工項目、省部級項目和重大橫向項目等近4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排第2)、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發明專利20餘項,發表論文200多篇。在研項目主要包括國家安全重大基礎項目、軍品配套項目、浙江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和企業委託技術開發項目(重大橫向項目)等。 現任浙江大學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所長,浙江省內燃機學會理事長、浙江省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農機學會常務理事、能源與動力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科協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內燃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內燃機學會測試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兵工學會高級會員、發動機專業委員會委員。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
郝志勇,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畢業,天津大學博士,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博士後(英國皇家學會獎學金資助),德國漢諾威大學訪問教授(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天津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內燃機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汽車與發動機NVH和CAE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1987年最早在國內開設了內燃機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生課程,1996年在國內最早開創了內燃機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及熱力發動機雜訊控制研究博士生培養方向,已培養研究生70多人,多年一致致力於打造我國發動機自主開發品牌(ANVL)。作為課題負責人已先後完成了數十項科研項目,其中國家級7項,省部級10多項,有七項研究成果通過省部級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作為負責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內燃機氣缸壓力無孔測量系統」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動力機械裝置振動主動控制理論及其應用」先後獲得天津市發明金獎、國際發明展銀獎以及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動力軸系扭振實驗台」獲得天津市優秀發明獎和全國發明展金獎以及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內燃機聲振信號測量及其對工作過程識別的研究」獲得天津市自然科學三等獎(2003),「階梯軸系扭振彈性波主動控制的研究」和「大型汽輪發電機組軸系扭振危害及其控制的研究」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還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熱機結構動力學系統與熱力學系統的耦合性能影響研究」,「柴油機等強度輕型化設計開發」,「汽車低雜訊輕量化設計研究」以及「鎂質車體前端NVH性能設計與開發」等一些具有開創性意義的科研項目。獲得國家專利4項,發表學術論文180多篇,EI、SCI檢索70多篇。作為子項目負責人參加完成的項目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個人曾榮獲光華科技獎、容閎科技獎、寶鋼優秀教師獎、天津青年科技獎、通用汽車中國高校創新人才獎、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獎和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首批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研究方向:汽車與發動機振動雜訊控制、汽車與發動機輕量化設計、發動機現代設計方法、發動機整機設計開發、汽車與發動機進排氣系統設計、發動機橡膠液壓懸置設計等;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消息來源:浙江大學汽車與發動機振動雜訊實驗室網站)。
周曉軍,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從事車輛工程、振沖噪控制與信號處理、機械設計與製造、無損檢測、自動化及計算機輔助測試與控制、機電一體化、機器視覺及可視化方面的教學、科研和系統開發工作。承擔或完成了與此相關的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應用項目。其間取得了包括基本理論與方法,新技術與軟、硬體應用系統在內的較為系統的成果;據國際聯機查新檢索鑒定認為部分成果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所開發的一些具有先進水平或填補空白的應用系統,已服務於國防、航空、汽車等工業領域。中國無損檢測學會理事。浙江省機械工程學會理事。浙江省無損檢測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研究方向:製造自動化與光機電一體化、檢測、信息處理與質量保證、車輛檢測、試驗與控制、車輛製造過程自動化、車輛虛擬儀器、虛擬測試與模擬。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製造工程及自動化研究所。(消息來源:浙江大學機能學院網站)
宋小文,女,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車輛工程專業)。1989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計算數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7月畢業於浙江大學應用數學系計算幾何與圖形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1996年3月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繫機械製造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1996年留校任教於浙江大學,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2001.11~2003.2 美國 Brigham Yang University 計算機系,高級訪問學者。主講課程:「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圖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技術(雙語)」、「機械產品數字化建模」。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參加者承擔和完成國家、省部級項目、市級項目、企業橫向合作項目40餘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其中SCI收錄論文8篇,EI收錄論文10餘篇,培養碩士研究生20餘名,協助培養博士研究生2名。曾榮獲浙江大學獎教金、工會工作積極分子等榮譽,擔任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評審專家(2010-2012)、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設計分會全國模具設計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浙江省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與模具分會副秘書長。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核心成員 。工作研究領域——設計理論與方法: --產品建模及設計規劃; --創新設計理論; --基於模擬的分析及優化設計技術; --圖形圖像信息處理與分析。 車輛工程: --車身數字化設計與空氣動力學分析優化; --底盤系統數字化設計與性能分析優化。 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 --模具現代設計方法; --模具性能模擬及分析優化。辦公地點: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設計工程及自動化研究所。
胡樹根,男,教授,畢業與浙江大學。先後從事與製造業信息化項目、模具設計製造技術、逆向工程技術、計算機輔助測控技術、基於數值模擬的成型工藝參數智能設計、計算機輔助排樣優化系統、計算機輔助模具報價分析、汽車零部件設計、基於虛擬樣機技術的車輪隨即側滑模擬分析及懸架參數優化、EPS數學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汽車轉向技術。車輛工程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汽車數字化設計與分析、汽車模具設計分析與製造、汽車現代製造技術。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設計工程及自動化研究所。
許滄粟,男,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內容:柴油機噴霧霧化、激光點火機理研究、汽車電子等。辦公地點: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212室,現帶的研究生有周旋、胡洋洋、王洪濤、劉陽訓、鍾安昊。
熊樹生,工學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導師,注冊機動車鑒定評估師,國家級能源與動力實驗教學中心常務副主任。1994年本科畢業於天津大學內燃機專業,1997年碩士畢業於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00年博士畢業於浙江大學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後留校從事教學科研,研究方向為新能源的車用及多元化利用。現為中國內燃機學會、中國沼氣學會會員,國家基金委評審專家、浙江省及杭州市政府采購評標專家,杭州市汽車仲裁院仲裁員,江西省渦旋機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曾到阿根廷、墨西哥進行短期合作研究。完成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基金項目,國防軍工項目以及企業的重大研究開發項目,研究的內容主要涉及氫燃料發動機、CNG、LPG、沼氣、煤氣等氣體燃料發動機及汽車、柴油車的顆粒捕集再生裝置、混合動力系統、純電動汽車、渦旋機械、新型發動機等,還開發了機動車檢測測試系統。在國家一級刊物或國際學術刊物及會議上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的十多篇,申請專利近40項,其中發明專利三十多項,獲省部級和教育廳科技進步獎各一項。先後擔任《汽車構造》、《汽車專業英語》、《汽車電子應用》、《汽車檢測與診斷》、《汽車性能與評價》等課程的主講教師,指導《汽車認知實習》和《汽車駕駛實習》,是勞動部「二手車鑒定估價師」、「汽車碰撞估損師」職業資格證書的認證培訓講師,現為《內燃機學報》特邀編委,國際氫能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兵工學報》評委,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特聘教授。獲浙江省高校第五屆教學大賽優秀獎,浙江大學機械與能源學院第三屆教學技能競賽二等獎,2008年浙江大學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三等獎,2010年能源系教學競賽二等獎,浙江大學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曾任台州市科技局局長助理,麗水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助理,現掛職浙江省龍泉市,任龍泉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市長助理。研究領域: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新能源汽車(消息來源:浙江大學個人主頁)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設計工程及自動化研究所。
朱紹鵬,女,副教授,2003年7月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控制系,2006年3月在日本千葉大學電子機械繫統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10年3月在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系統設計與管理專業獲系統工程學博士。現為浙江大學求是青年學者,入選浙江省青年科學家培養計劃。研究方向: 1.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匹配及控制。 2.新能源汽車商業運營模式創新。 3.車輛系統動力學分析及控制。教學工作: 本科生課程:《模型驅動開發與控制系統設計》、《系統論》、 《現代電動汽車技術》 獎勵榮譽:1.電動汽車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3。2. 浙江大學2011-2012學年優秀班主任,2012。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
李道飛,男,副教授。1999年9月-2003年7月:於 吉林工業大學 汽車工程學院 攻讀 車輛工程專業 本科學位;2003年9月-2008年6月:於 上海交通大學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攻讀 車輛工程專業 工學博士學位;2008年6月-2010年7月:助理研究員,於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研究;2010年7月-2015年12月:助理研究員;2016年1月-: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期間:2011年8月-2011年11月:訪問學者,University of Missouri;2014年-2016年:Visiting Schola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研究方向:1、車輛系統動力學與控制 2、智能車輛、自主/半自主駕駛 3、新能源汽車及其控制系統 - 氣動-內燃混合動力 - 電動車輛。
辦公地點: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

㈢ 掃地機器人用處到底大不大
掃地機器人還是有一定的用處的,但是得看你怎麼去看待這件事情,如果你覺得掃地機器人可以幫你處理家庭中幾乎所有的垃圾,那你就想太多了,掃地機器人能夠處理的東西僅限於地板上的一些毛發細微的紙屑塵土這類東西,它的清潔效果相對來說是不錯的。
總的來說,如果你的家裡是地板干凈平整的,平常有一些碎的垃圾,懶得去清理這些塵土,經濟能力又不錯,那麼這個掃地機器人是完全可以考慮的,因為貴一點的掃地機器人銀指它基本上都是自帶充電等功能的,不需要那些頻繁的清洗也會自動的,清潔工作能力還是不錯的,但是你不要對他有太高的期望,因為他本身體積就比較小,清潔能力有限。
㈣ 英菲尼迪的旗下產品
主要車型
英菲尼迪DX
英菲尼迪Essence
英菲尼迪EX
英菲尼迪EX25
英菲尼迪EX35
英菲尼迪FX
英菲尼迪G
英菲尼迪G25
英菲尼迪G35
英菲尼迪G37
英菲尼迪M
英菲尼迪QX
英菲尼迪QX56
英菲尼迪Q50
主打車型
英菲尼迪跑車圖冊
英菲尼迪跑車
英菲尼迪跑車
Q級:轎車
Q50:運動型豪華轎車(配備迅馳加速技術)
Q60:雙門轎跑(配備迅馳加速技術)
Q70:志趣型豪華轎車
QX級:越野車
QX70:跑車型SUV
QX50:crossover
QX50:crossover
QX60:7座LSUV
QX80:全尺寸SUV QX70:跑車型SUV
經典車型
Triant:(2003款英菲尼迪概念車)採用2+2車廂布局,採取鷗翼式車門設計,伸開時約有5.5英尺長、7英尺高。電動開啟的前門每個輔以6個柱形氣缸,後門開口可以開得很大,為後車廂貨物的上下提供了額外的途徑。
主要的外形設計是先進的前燈系統,可以引導前燈光束在數字印射數據和GPS技術的幫助下轉彎。上面的光束可以旋轉至15度角,下面的光束可以旋轉至30度,這樣可以在夜間時提供更大的可見度,特別是在山間或是在Z字形的路段上。
簡潔有力的3.5升雙凸輪軸24氣門V6引擎,配合5速自動變速器構成了Triant強消鎮明有力的心臟。先進的ATTESA ET-S四輪驅動系統提供了全天候的動力,同時四輪獨立懸掛系統提供了舒適的車輛駕駛性能,兩者配合出完美的駕駛體驗。在崎嶇道路行駛時,懸掛系統還能抬高0.8英寸,在高速公路駕駛時能降低1.2英寸。
essence:
車身長4700mm,是一款前置後驅的混合動力雙座跑車,其外形前突後縮的流線型外形繼承了英菲尼迪一貫的設計風格,其中車側導流孔的特色造型源於發簪。混合動力系統由雙渦輪3.7L V6引擎和電動機組成,最大功率592hp(442kW)。其中電動機可獨立或協助燃油引擎工作,直噴燃油引擎最大功率446hp(333kW),總體構成「平行式混合動力系統」。
小型電動機位於引擎和分離式雙離合變速器之間,由鋰電池供電,而英菲尼迪全新的SafetyShield輔助安全技術包括Distance Control Assist(距離輔助控制系統)和Lane DeparturePrevention(航道偏離預防系統)。
內飾設計由英菲尼迪和奢侈品牌LV聯合完成,風格抽象,採用顛覆傳統的不對稱式設計,黑色駕駛席與紅色客席對比鮮明,中控台完全集中在駕駛席一側。內飾材質以真皮和實木為主,並用大量鋁制配件點綴,突顯運動氣質。
2009年,時值英菲尼迪品牌誕生20周年,該款獨特的概念車可謂是英菲尼迪20周年慶典的最佳賀禮,同時也是英菲尼迪對品牌未來發展的創新之作。
此次是路易威登長期以來為指定汽車定製行李箱的最新舉動。作為在各自領域均享有盛譽的高端豪華品牌,英菲尼迪和路易威登的強強聯手,不僅形投於時尚的設計理念,更神合於高貴的藝術內涵,從而為豪華品牌攜手合作開啟了新篇章。
Emerg-e:
在廣州車展上,英菲尼迪Emerg-e毫無意外地以其霸氣的外形繼續風騷英菲尼迪的展台。英菲尼迪Emerg-e全車上下滲出一陣陣濃濃的未來的味道,彷彿開著它能穿越時空去到遙遠的未來。不過相對於其外形,大家更期待的是什麼時候會進入量產上市發售。
GT-R概念車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中,日產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暗示英菲尼迪將打造一款英菲尼迪GT-R車型。卡洛斯戈恩並沒有明確表示這款車會成產,但是拿告告訴汽車媒體打造一款英菲尼迪的GT-R車型很容易做到,因為「所有為日產開發的技術都可以用在英菲尼迪車型上」。然而,卡洛斯戈恩說這款車並沒有處於開發狀態,並且可能永遠不會被製造出來。這稍令人失望,但它聽起來像該公司並未關閉打造高性能旗艦車的大門。
JX概念車
之前曾報道了英菲尼迪全新JX車系豪華跨界旅皮車在海外的路試圖片。英菲尼迪發布了其即將上市的7座豪華跨界車的首張預告圖片,與「Power of 7」活動的發起時間剛好相符。這張預告圖是英菲尼迪JX概念車的首張圖片,這款概念車將會在2011年8月18日舉行的2011年圓石灘巡展上正式首發亮相。這輛被稱為JX的英菲尼迪豪華跨界車線條流暢飄逸,後部車頂為了滿足第三排的頭部空間平緩過渡,車輪輪眉鼓起創造出肌肉感的外觀。承襲了英菲尼迪一貫的設計風格,延續了Essence概念車「新月」形的設計。
英菲尼迪JX第三排坐椅寬敞且易於乘坐者進出,提供了超乎尋常的乘坐靈活性。此外,英菲尼迪JX還採用了時下最先進的車內技術,如下一代遠程信息處理系統。
動力方面,未來量產之後JX將擁有寬泛的動力序列,將會根據發動機排量的不同擁有JX25,JX20,JX25h以及JX30四種型號,其中JX25h為混合動力版本。排量將為2.5L和3.5L車型,搭配CVT變速器。
其中一個量產版本——2013 Infiniti JX,將在2011年11月洛杉磯車展亮相,2012年第二季度之前在美國銷售。據英菲尼迪美洲公司副主席Ben Poole介紹,該車內部空間的靈活性將會是一大亮點。「在家用豪華車選擇不多的今天,英菲尼迪JX豪華 7座跨界車的出現無疑將滿足很多消費者的需求」
英菲尼迪JX造型流暢,外觀富有肌肉感和運行性,從設計看,這是一款偏重於運動型的大型豪華交叉車。
LE概念車
英菲尼迪LE概念車採用純電機驅動,實現了零排放,同時續航能力更強勁,充電有多種模式選擇。
這款概念車採用流暢的車身線條,風阻系數僅為0.25。為了達到降低風阻的目的,設計人員採用了獨特的格柵,往裡凹得很深的腰線和19英寸空氣動力學輪圈及低抗滾輪胎。車廂內部配置也很豪華,包括了真皮座椅,「HAKU」銀色內飾和藍色背景照明。
該車動力系統為一台由24千瓦時鋰電池供電的電機,最大功率100千瓦/136馬力,扭矩325牛米。該車的加速性非常優異,單次充電後的行駛里程約為161公里。當電池電量耗盡後可通過集成介面,快充介面或無線充電系統充電。
Q50新車
Infiniti(英菲尼迪)發布全新Q50 車型官方圖片,也許有的朋友在納悶Q50是什麼車型,其實就是英菲尼迪的G系列,只不過改為全新的家族式命名方式。
從這組圖片中可以看出,全新英菲尼迪Q50在外觀上可以說和上代車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設計的前大燈類似於三角形的造型,並且有一道類似於燈眉的光帶。並且加入了LED日間行車燈。
中網的造型變化不大,只是將橫條格柵換成蜂窩狀格柵,整體效果更加年輕也更加動感。
車尾方面,尾部燈組也經過了全新設計,更加的細長,造型類似於現款M系列。雙邊單出的鍍鉻排氣也更加凸顯運動氣息。
內飾方面,Q50延續了英菲尼迪一貫的豪華內飾設計風格。較現款車型,新車中控台的布局有所變化,黑色內飾搭配木色面板裝飾,豪華、運動淋漓展現。
動力方面全新英菲尼迪Q50將搭載一台重新調校的3.7L V6發動機,而小排量的2.5升發動機相信也會推出。
在剛開幕的2013年上海車展中,也宣布以QX50及最新的Q50為基礎、打造出中國專屬的新車型。在本屆上海車展中、Infiniti除了進行Q50的亞洲首演之外,也宣布將會為中國市場推出專屬的Q50L長軸車型,另一方面原先稱為EX系列的QX50,未來也會同樣推出QX50L的長軸版本,以滿足中國市場高端消費族群的需求。
QX56尺寸依舊是那麼魁梧,長5290mm*寬2030mm*高1935mm,軸距達到3075mm,這些數據讓幾乎所有國內的SUV都感到汗顏。細節方面則多了更多的日系元素,給人的感覺就是精緻,不像之前的走線那麼粗獷了。
中央觸摸屏的尺寸達到了7英寸,無論解析度還是色彩都稱得上一流,並且提供了DVD播放、車輛信息、40G硬碟式GPS導航和全景倒車影像等眾多功能。
按下方向盤下的DCA控制按鈕,儀表盤便會亮起相應的指示燈,液晶屏上的CDA指示也會打開,同時顯示的還有瞬時油耗柱狀圖,樣式非常便於理解,方便車主更好的控制車輛日常駕駛的油耗表現。
關於英菲尼迪
自1989年北美地區發布以來,Infiniti 英菲尼迪秉承「靈感、優雅、力量」的品牌精髓,在豪華車市場創造了輝煌的業績,現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的豪華汽車品牌。2007年,英菲尼迪品牌正式登陸中國。英菲尼迪特許經銷店網路遍及華北、華東、華南、西南和西北的廣大地區。英菲尼迪旗下全系車型也均已進入中國市場,包括:運動型豪華轎車英菲尼迪G系、高端豪華轎車英菲尼迪M長軸距版、豪華中型SUV英菲尼迪EX、跑車型豪華SUV英菲尼迪FX、全新豪華七座SUV英菲尼迪JX、奢華全尺寸SUV英菲尼迪QX。
作為新一代豪華車典範,英菲尼迪致力於為每一位尊貴用戶打造專屬豪華體驗。在這一理念引領下,英菲尼迪在中國的每家經銷店設施建設都秉承其全球統一標准「IREDI」,悉心營造英菲尼迪「新豪華」品牌新境界。「IREDI」,即為「Infiniti 英菲尼迪零售環境設計標准」。以「IREDI」的豐富內涵為載體,英菲尼迪的客戶關懷理念(Total Ownership Experience)被凝煉成八個字——「致情致盛,完美體驗」,它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一系列寶貴的附加價值:4年/10萬公里的免費保養服務展示了英菲尼迪對高品質服務的承諾和自信;24小時道路救援服務可令顧客出行無憂;CCC(客戶關懷中心)的便捷服務更加人性化。英菲尼迪全球首家旗艦店於2012年7月在北京開業,確立了英菲尼迪全球服務新標桿,該標准被推廣至英菲尼迪全球范圍內其他市場。
2010年7月,為了順應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持續增長,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進口車事業部(ICB)調整為英菲尼迪中國事業總部(IBU-China),更直接地接受英菲尼迪全球事業部(IBU)的管理;2012年5月英菲尼迪正式將全球總部遷至香港,成為全球首個將總部遷至香港的豪華車品牌。這兩項事件標志著中國已成為英菲尼迪全球發展的中心。
2011年3月,英菲尼迪作為紅牛F1車隊官方合作夥伴,正式加入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贊助紅牛車隊2011及2012年度F1賽季。在這兩個賽季,紅牛F1車隊均包攬了車隊總冠軍和車手總冠軍獎項。英菲尼迪全球首位品牌形象大使、紅牛車隊車手塞巴斯蒂安·維特爾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連續四次奪得車手總冠軍的車手。
概念車型
英菲尼迪在的日內瓦車展上發布其新款Etherea概念車,這款概念車預展的是一款於2014年投產的新款前輪驅動版Coupe-掀背車。
該車借鑒了英菲尼迪之前Essence概念車的部分設計特徵,包括其新月形的C柱,同時該車新的前燈與尾燈束則預展了英菲尼迪的新設計風格,這一新的設計風格將會應用在新一代的G系列車型上。
英菲尼迪表示,這款Etherea概念車向更年輕的購車者提出了一種新類型的豪華。「它並不是傳統豪華車的縮小版,」英菲尼迪公司表示。
這款非常時尚的概念車長4.4米,英菲尼迪表示該車將Coupe、轎車、掀背車與跨界車的品質融合到了一起,這要多謝其升高的行駛高度和巨大的碳纖維裝飾合金輪轂。在內飾設計方面,這款高科技的Etherea將採用高品質的日本材料和表面拋光材料。
車子側面的標識顯示出該車是一款混合動力車,之前的報道曾表示過,這是一款借自於新款M35h的四缸汽油-電動混合動力傳動系。最終的量產版車型可能會搭載源自賓士的渦輪增壓式四缸發動機。
量產版Etherea可能會基於雷諾-日產的新款C平台設計,該平台將支撐雷諾-日產聯盟每年大約150輛車的設計,其中包括新一代的梅甘娜。
英菲尼迪表示,這款「實用的」概念車採用了「一種新的機械設計」。公司還表示,該車採用了「具有創新性的進入安排」,這暗示其車門可能會採用後鉸鏈式設計。
這款Etherea最早於2014年投產,在英菲尼迪基於日產Leaf發布其自己的豪華電動車的一年後。

㈤ 東北石油大學2020年報考政策解讀
東北石油大學2020年全日制普通本、專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確保東北石油大學2020年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生源質量,維護考生合法權益,規范招生行為,體現「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透明,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招生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及黑龍江省教育廳的有關規定,結合東北石油大學招銀搏生工作的具體情況,特製定本章程。
第二條 本章程適用於東北石油大學全日制普通本、專科招生工作。
第三條 學校全稱:東北石油大學。
英文名稱為「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第四條 學校代碼:10220。
第五條 辦學性質: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上級主管部門為黑龍江省教育廳。
第六條 辦學層次:學校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以培養全日制普通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為主。
第七條 頒發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的學校名稱:東北石油大學。
第八條 辦學地點:
大慶校區地址:黑龍江省大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學府街99號
郵編:碰飢163318
秦皇島校區地址:河北省秦皇島市河北大街西段550號
郵編:066044
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九條 東北石油大學成立由學校主要領導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教師、校友及學生代表組成的招生委員會,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招生工作的有關政策,負責制定學校招生政策,討論決定學校招生的重大事宜。
第十條 東北石油大學招生辦公室是學校的常設機構,負責學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十一條 東北石油大學招生辦公室根據需要組建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宣傳工作組,負責學校在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招生宣傳和咨詢工作。
第十二條 學校紀檢監察部門負責監督招生政策和規定的落實,維護廣大考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
第三章 招生計劃
第十鋒吵祥三條 招生計劃編制原則:按照教育部計劃編制要求,根據學校歷年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招生情況、各學科專業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需求情況,兼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考人數比率、生源質量及考生需求等因素進行分配和調整。
第十四條 有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分專業招生人數及錄取批次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辦公布的結果為准,也可登錄我校招生信息網(http://zsxxw.nepu.e.cn)查詢。
第十五條 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規定,高校可以預留少量計劃,用於調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源的不平衡。預留計劃的使用必須堅持集體議事、集體決策、公開透明的原則。2020年我校不預留計劃。
第十六條 2020年我校本科專業按類招生的有:計算機類(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物聯網工程三個專業)、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四個專業)、地質學類(包括地質學、地球化學兩個專業)。按本科專業類招生錄取的學生,根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入校後再進行專業分流。
第十七條 本碩連讀實驗班實行動態學籍管理,按照《東北石油大學本碩連讀實驗班實施方案(試行)》進行修讀資格考核與分流管理。
第四章 錄取原則
第十八條 東北石油大學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嚴格執行教育部「學校負責,招辦監督」錄取體制的規定。
第十九條 東北石油大學根據招生省(自治區、直轄市)當年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
第二十條 學校2020年錄取工作繼續採取計算機網上遠程錄取方式進行。
第二十一條 學校按照「分數優先,兼顧志願」的原則錄取,不設志願級差和專業級差。按照生源所在地的招生計劃以及考生志願,按考生投檔成績由高到低排序錄取, 若考生投檔成績相同,則按下述原則錄取:
(1)按照單科成績高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單科成績順序的,則按照其規定執行;否則,文史類考生按照語文、外語、文科綜合,理工類考生按照數學、外語、理科綜合的單科順序)順序依次錄取。
(2)若單科成績順序相同,則按照考生專業志願先後順序錄取。
第二十二條 對於投檔考生,分數未達到所報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且不服從專業調劑,一般做退檔處理。
第二十三條 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年度加分政策,我校按照教育部以及生源所在地省級招生辦公室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工業設計、建築學、城鄉規劃三個專業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術基礎。
第二十五條 我校體檢要求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文件精神執行。
第二十六條 藝術類專業的錄取原則:
(1)獲得各省(自治區)招生辦公室組織的專業考試(省統考)合格證書;
(2)文化課成績達到各省(自治區)招生辦公室劃定的藝術類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
(3)按照省統考專業測試成績從高到低錄取;
(4)省統考專業測試成績相同的考生,按照文化課成績從高到低錄取;
(5)對於音樂表演專業,聲樂和器樂按照省統考專業測試成績分開排序,分別錄取。
(6)各省、自治區招生音樂表演(器樂)專業的樂器種類如下:
①黑龍江省招生的樂器種類:二胡、阮、柳琴、嗩吶、笙、揚琴、琵琶、竹笛、古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號、圓號、長號、低音號、單簧管、雙簧管、大管、古典吉他、打擊樂(西洋、民族)、雙排鍵電子琴、手風琴、鋼琴。
②河南省、河北省招生的樂器種類: 二胡、阮、柳琴、嗩吶、笙、揚琴、琵琶、古箏、竹笛、古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號、圓號、長號、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薩克斯、打擊樂(西洋、民族)、雙排鍵電子琴、手風琴、鋼琴。
③內蒙古自治區、湖南省招生的樂器種類:二胡、嗩吶、笙、阮、柳琴、揚琴、琵琶、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號、圓號、長號、低音號、單簧管、雙簧管、大管、打擊樂(西洋、民族)、雙排鍵電子琴、手風琴、鋼琴。
④山西省、江西省招生的樂器種類:二胡、嗩吶、笙、阮、揚琴、琵琶、古箏、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號、圓號、長號、低音號、長笛、雙簧管、大管、古典吉他、打擊樂(西洋、民族)、雙排鍵電子琴、手風琴、鋼琴。
第五章 學費標准
第二十七條 根據國家規定,學生入學須繳納學費、住宿費和其它費用。
第二十八條 我校根據黑龍江省發改委、黑龍江省財政廳下發的有關文件規定收取學費。
第二十九條 對於按專業類招生的學生,專業分流前先按該專業類所含專業的最低學費標准收取學費,待專業分流後再按所分流專業的學費標准收取學費,並補齊專業分流前的差額。
東北石油大學學費標准
專業名稱
學費(元)
專業名稱
學費(元)
財務管理
4000
物聯網工程
5000
測控技術與儀器
4500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4000
地球化學
4000
建築學
4000
地球物理學
3800
教育技術學
4500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4000
金屬材料工程
4500
電子科學與技術
4800
勘查技術與工程
4500
電子信息工程
4000
旅遊管理
待定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4000
社會工作
4000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4500
石油工程
4500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4000
市場營銷
4500
工程管理
4500
通信工程
4800
工程力學
4000
土木工程
4000
工商管理
4500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3500
工業設計
4500
信息與計算科學
4000
國際經濟與貿易
3500
行政管理
4000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4500
應用化學
4000
化學
3800
應用物理學
2800
化學工程與工藝
4500
英語
4000
環境工程
4500
油氣儲運工程
4500
會計學
4500
資源勘查工程
4500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4500
自動化
480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4800
人力資源管理
4000
環境設計(藝術類)
9000
能源化學工程
5000
音樂表演(藝術類)
9000
漢語言文學
4500
舞蹈編導(藝術類)
9000
車輛工程
5500
俄語
4500
公共事業管理
5000
海洋油氣工程
5500
經濟學
4500
能源與動力工程
5000
地質學
5000
數學與應用數學
4000
安全工程
5000
應用統計學
4500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5000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5000
城鄉規劃
5000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5000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5000
軟體工程:第一、二學年6000元,
第三、四學年14000元。
秦皇島校區的高職(專科)各專業學費均為6000元/學年·生。
註:該表所列數據為2019年學費標准,2020年若黑龍江省相關文件有變化的,按照新的學費標准收取。
第六章 獎(助)學金制度
第三十條 學校設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新生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以及 「孫越崎」獎學金等,各類獎學金均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評定。
第三十一條 按照國家和黑龍江省有關政策規定,學校設立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困難學生通過申請國家助學金、勤工助學崗位和社會捐助等方式順利完成學業;學校還協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辦理在校期間免息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或入學後申請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
第七章 學校招生咨詢聯系方式
第三十二條 聯系方式:
大慶校區電話:0459-6503662, 6504671, 6504674;
秦皇島校區電話:0335-8065200;
學校網址:http://www.nepu.e.cn;
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zsxxw.nepu.e.cn;
招生辦公室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本章程將根據教育部、生源地省級招生管理部門當年招生政策的調整進行修訂。本章程若與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政策相抵觸,以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政策規定為准。
第三十四條 本章程未盡事宜由東北石油大學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東北石油大學招生辦公室
202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