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交大機械考研分數線
273分。
經查詢上海交謹槐大官網信息了解到,機械考研分數晌賀線2022年為273分,機械專業是上海交大名列前茅的專業,發展祥謹友前景非常好,上海交大還有很多其他專業。
上海交大機械考研分數線2021年為273分,2020年是263分,2019年是264分。
2. 上海交大考研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考試科目是哪些
初試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301數學一④403機械振動學或405自動控制理論或420理論力學或421機電控制技術或426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或444汽車理論或473材料力學或803機械設計基礎或804機械製造工藝學或805控制理論基礎
參考書目 803機械設計基礎
《機械設計基礎》(第四版)楊可貞、程光蘊主編 高教出版社 1999
《機械原理》(第四版)孫恆、付則紹主編 高教出版社
804機械製造工藝學
《機械製造工藝學》華東地區大專院校教材及各種「機械製造工藝學」書籍
805控制理論基礎
《控制理論基礎》王顯正等編 科學出版社 2000
473材料力學
《材料力學》(第一版)單輝祖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或《材料力學》劉鴻文 高教出版社
444汽車理論
《汽車理論》(第三版)余志生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426微臘陸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第二版)吳秀清、周荷琴編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王玉良等編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0
421機電控制技術
《機電控制技術》王顯正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機械繫統的微機控制》陳強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420理論力學
《理論力學》劉延柱高教出派巧版輪羨頃社,
《理論力學》洪嘉振 高教出版社,
《理論力學》吳鎮編交大出版社,
《理論力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編 高教出版社
405自動控制理論
(含現代控制理論)
《自動控制理論與設計》(新世紀版)徐薇莉、曹柱中、田作華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1.9 第三版;
《現代控制理論基礎》施松椒、陳學中、杜秀華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2
403機械振動學
《動力機械振動與雜訊學》(前五章)陳端石、趙玫等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復試備注 可以報考的學科或專業有:機械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熱物理,船舶與海洋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精密儀器及機械,材料加工,流體機械,電路與系統,通信與信息系統,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等專業
3. 上海交大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考研初試和復試都考什麼
上海交大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③301數學一④809機械原理與設計或815控制理論基礎
復試考試科目:機械原理與設計或控制理論基礎。
可以報考的學科或專業有:機械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熱物理,船舶與海洋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精密儀器及機械,材料加工,流體機械,電路與系統,通信與信息系統,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等專業。
專業方向:
1現代製造系統的建模、控制及模擬技術
2CAT診斷與控制
3精密加工及其測試
4特種加工
5數控技術
6製造裝備自動化
7擬實產品開發技術
8現代製造工藝
參考書目:
《機械原理》鄒慧君、張春林、李杞儀主編(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2006;
《機械設計及理論》李柱國、許敏主編 科學出版社 2003
《控制理論基礎》王顯正等編 科學出版社 2000
4. 上海交大考研分數線
以下枯仿是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考研分數線參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408/600
電子與通信工程:345/600
控襲帆制科學與工程:320/600
數學:290/600
物理:279/600
化學:247/500
生物醫學工程:拍敗雹243/500
機械工程:280/500
材料科學與工程:270/500
環境科學與工程:264/500
5. 考上交大機械研究生初試多少分能進入復試
從08年開始年年是熱門,08年初團笑試線是345,360+的還有被刷下來的
後來09和10年初試分數都是350左右,但是360+的在復試之後被刷塌啟含下來也還是有的
你盡量旁漏考高些吧,怎麼也得375吧
6.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考研分數線
325分。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專業2022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基旅枝鍵本分數線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綜合能力)55分,外語55分,業務課搭兆80分,業務課80分,總分325分。
機械專業主要學習拆巧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培養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其主幹課程有力學、機械工程。
7. 上海交大機械考研初試多少分
2014年上海交大機械考研初試是350分。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始建於1913年,是上海交通大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行神之一。在機械與動力工檔汪虧程學院的發展史上,創造了許多中國第一:中國最早的內燃機、第一台自動扶梯等等。新中國的第一艘萬噸輪,第一艘核潛艇、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機等許多都是在學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參與下完成的,在1999年國務院表彰的兩彈一星功臣中,錢學森、王陵脊希季等均畢業於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