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液壓升降機的保養應注意哪些方面
傳動部分應有足復夠的潤滑油,對易制損件必須經常檢查、維修或更換,對機械的螺栓,特別是經常震動的零件,如回轉支承、升降臂連接螺栓應進行檢查是否松動,如有松動必須即使擰緊或更換。.各機構的制動器應經常進行檢查和調整制動瓦和制動輪的間隙,保證靈活可靠。在摩擦面上,不應有污物存在,遇有污物必須用汽油或稀料洗掉。
減速箱、變速箱、外嚙合齒輪等各部分的潤滑以及液壓油均按潤滑表中的要求進行。要注意檢查各部鋼絲繩有無斷絲和松股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必須立即換新。鋼絲繩的維護保養應嚴格按GB5144-85規定。經常檢查各部的連接情況,如有松動應予擰緊。機體連接螺栓應在機體受壓時檢查松緊度(可採用旋轉臂的方法去造成受壓狀態),所有連接稍軸都必須有開口銷,並需張開充分。經常檢查各機構運轉是否正常,有無噪音,如發現故障,必須及時排除。
安裝、拆卸和調整回轉機構時,要注意保證回轉機構減速器的中心線與齒輪中心線平行,其嚙合面不小於70%,嚙合間隙要適合。經常檢查所有的電線、電纜有無損傷。要及時的包紮和更換以損傷的部分。遇到電動機有過熱現象要及時停車,排除故障後再繼續運行,電機軸承潤滑要良好。
2. 設備大修理時,液壓系統應檢查哪些內容
仔細看完哦 歡迎採納
(1)泵啟動前的檢查
①外觀檢查大量的泄漏是很容易被發覺的,但在油管接頭處少量的泄漏往往不易被人們發現,然而這種少量的泄漏現象卻往往就是系統發生故障的先兆,所以對於密封必須經常檢查和清理,液喚宏壓機械上軟管接頭的松動往往就是機械發生故障的先覺症狀。如果發現軟管和管道的接頭因松動而產生少量泄漏時應立即將接頭旋緊。例如液壓缸活塞桿與機械部件連接處的螺紋松緊情況。
②要注意油箱是否按規定加油,加油量以液位計上限為標准。
③用溫度計測量油溫,如果油溫低於10℃時應使系統在無負載狀態下(使溢流閥處於卸荷狀態)運轉20min以上。
用溫度計測量室溫,即使油箱油溫較高,管路溫攜鏈空度仍要接近室溫。在冬季室溫較低時,要注意泵的啟動。
④觀察壓力表的指針是否在OMPa處,觀察其是否失常。
⑤觀察溢流閥的調定壓力。溢流閥的調定壓力為OMPa時,處於卸荷狀態,啟動後泵的負載很小。
(2)泵啟動和啟動後的檢查
泵的啟動應進行點動,對於冬季液壓油黏度高的情況(300mm2/s以上)和溢流閥處於調定壓力狀態時的啟動要特別慎重。液壓泵在啟動時用開開停停的方法進行啟動,重復幾次使油溫上升,各執行裝置運轉靈活後再進入正常運轉。
在泵啟動中和啟動後應檢查下列內容。
①在點動中,從泵的聲音變化和壓力表壓力的稍稍上升來判斷泵的流量,泵在無流量狀態下運轉Imin以上就有咬死的危險。
②操作溢流閥,使壓力升降幾次,檢查泵的雜訊是否隨壓力變化而變化,有不正常的聲音。如有「咯哩、咯哩」的連續聲音,則說明在吸入管側或在傳動軸處吸入空氣;如高壓時雜訊特別大,則應檢查吸入濾網是否有堵塞、截止閥的阻力等情況。證明動作可靠、壓力可調後,將系統調至所需壓力。
③根據在線濾油器的指示表了解其阻力或堵塞情況,在泵啟動通油時最有效果,同時弄清指示表的動辯瞎作情況。
④根據溢流閥手柄操作、卸荷迴路的通斷和換向閥的操作,弄清壓力的升降情況;根據壓力表的動作和液壓缸的伸縮,弄清響應性能。使各液壓缸、液壓馬達動作2次以上、證明其動作狀況和各閥的動作(振動、沖擊的大小)都是良好的。
(3)運行中和停車時的檢查
在啟動過程中如泵無輸出應立即停止運行,檢查原因,排除故障;當泵重新啟動、運行後及停車時,還需做如下檢查。
①汽蝕檢查 液壓系統在進行工作時,必須觀察液壓缸的活塞桿在運動時是否有跳動現象,在液壓缸全部外伸時有無泄漏,在重載時液壓泵和溢流閥有無異常雜訊.如果雜訊很大,則為檢查汽蝕最理想的時候。
液壓系統產生汽蝕的主要原因是:在液壓泵的吸油部分有空氣吸入,為了杜絕汽濁現象,必須把液壓泵吸油管處所有的接頭都旋緊.確保吸油管路的密封,如果在這些接頭都旋緊的情況下仍不能清除雜訊,就需要立即停機做進一步檢查。
②過熱的檢查 用溫度計測定油溫及用手摸油箱側面,確定油溫是否正常(通常在60°以下)。對比一下泵殼溫度和油箱溫度,如前後二者溫差高於5℃.則可認為泵的效率非常低,這一點可用手摸判斷,液壓泵發生故障的一個主要症狀是過熱。汽蝕會產生過熱,因為液壓泵熱到某一溫度時,會壓縮油液空穴中的氣體而產生過熱。如果發現因汽蝕造成過熱,應立即停車進行檢查。
檢查各電磁閥的聲音,換向時有無異常,用手觸摸艾里遜變速箱C電磁閥29537371外殼的溫度,比室溫高30℃左右便可認為是正常的。
③氣泡的檢查如果液壓泵的吸油側漏人空氣,這些空氣就會進入系統並在油箱內形成氣泡。液壓系統內存在氣泡將產生三個問題:一是造成執行元件運動不平穩,影響液壓油的體積彈性模量;二是加速液壓油的氧化;三是產生汽蝕現象。所以要特別防止空氣進入液壓系統。有時空氣也可能從油箱滲入液壓系統,所以要經常檢查油箱中液壓油的油麵高度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吸油管的管口是否浸沒在油麵以下,並保持足夠的浸沒深度。實踐經驗證明:回油管的油口應保證低於油箱中最低油麵高度以下l0cm左右。
④泄漏的檢查檢查油箱側面、油位指示針、側蓋等是否漏油;檢查泵軸、連接等處的漏油情況,高溫、高壓時最易發生漏油。檢查液壓缸在高溫、高壓下,在活塞桿處是否有漏油,並檢查其在停下時的停止狀態、工作速度;了解液壓馬達的動作、雜訊、泄漏等情況。用手摸檢查,或用眼睛觀察管路各處(法蘭、接頭、卡套)及閥的漏油情況,保持管路下部清潔,以使簡單觀察即能發現漏油,漏油一般在高溫高壓下最易發現。
⑤振動的檢查打開壓力表開關,檢查高壓下的針擺,振動大的情況和緩慢的情況屬異常。正常狀態的針擺應在0. 3MPa以內。根據聽覺判斷泵的情況,雜訊大、針擺大、油溫又過高,可能是泵發生磨損。
根據聽覺和壓力表檢查溢流閥的聲音大小和振動情況,檢查管路、閥、液壓缸的振動情況,檢查安裝螺栓是否松動。
3. 施工前機械設備的檢查驗收應注意哪些事項
2、機械設備應由相應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企業資質的單位安裝。 3、起重機械設備安裝完成後,由施工總承包單位、使用單位、租賃單位和安裝單位共同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必須報請當地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包括驗收檢驗和定期檢驗),取得「安全使用許可證」後方可使用。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4、施工現場必須制訂機械設備分級安全檢查制度,既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的檢查,現場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的自查和監督檢查。 5、機械設備檢查形式:日巡檢、周檢、月全面檢查等,經檢查發現有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處理,消除不安全因素,嚴禁帶病運轉。 6、施工現場每月組織一次月度全面檢查。檢查內容包括:金屬結構和焊縫有無變形和開裂;連接螺栓的緊固情況;安全裝置、制動器、離合器等有無異常情況;吊鉤、抓鬥、鋼絲繩、滑輪組、索具、吊具等有無損傷;配電線路、集電裝置、配電盤、開關、控制器等有無異常情況;液壓保護裝置、管道連接是否正常;頂升機構,主要受力部件有無異常和損傷;軌道的安全狀況等。停用一月以上的,使用前應做好上列檢查。 7、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管理人員應對在用的機械設備進行日巡檢,發現有違反崗位紀律、機械運轉異常、保養不良、事故隱患、記錄不全等情況,應立即採取措施予以糾正或排除,並作好檢查記錄。 8、操作人員每天進行例行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限位器、制動器、離合器、控制器以及聯鎖裝置、通訊裝置、報警裝置和防斷繩裝置的安全性能,軌道的安全狀況,鋼絲繩、索具、吊具的安全狀況,行走電纜的絕緣及損壞情況,各部位的潤滑情況等。 9、大型施工項目及以上應配備專職機械設備管理人員,負責機械設備的正確使用和安全監督檢查,確保機械設備和作業人員的安全。 10、機械管理人員必須熟悉相關安全技術標准、規范、規程的要求,並嚴格執行,不得違章指揮;作業人員(包括操作人員、指揮人員、維修人員、起重工和電工等)必須熟悉相關安全技術規定,嚴格遵守崗位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制度,不得違章作業;作業中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和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具,並保持作業區整潔和安全設施的完整。 11、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許可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 建築工程項目特點是工期短,任務重,工程地點變動大,工人和機械設備流動性大,制定和執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是機械設備安全施工的基本要求和保證。
4. 使用液壓馬達應注意哪些事項
不允許同時在最大轉速和最大壓力下使用馬達。
在間斷工作條件下,馬達每分鍾運行時間不得亮猛超過10% 。
推薦用油: 抗磨液壓油,粘度37~73cSt,油液清潔度ISO18/13 。最高工作油溫80°C 。
為獲得良好的壽命及綜合機械性能,推薦使用背壓不要超過 5 MPa,超過時建議接外泄油管.接外泄管時,應保證馬達內總能充滿油。攜兄接外泄油管除可以保持較敬隱橋低的背壓外,還可以使馬達內產生的磨損污染帶走,並可產生一定的冷卻作用。
馬達全負荷工作前應有磨合期,推薦在最大工作壓力的30%以下磨合1小時 。
5. 山推壓路機液壓系統安裝啟動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油液的質量和清潔度及油液的添加
由於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油液將導致元件和系統的損壞,所以一定要使用性能參數符合推薦值的液壓油,尤其不能使用已經使用過的液壓油。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新裝的桶裝油並不能滿足系統清潔度要求,不能直接加入到系統中。新液壓油加入到液壓系統中時要通過濾油器或過濾小車進行過濾,以使其達到系統啟動所需清潔度要求。在啟動之前液壓元件如泵、馬達等應盡量充滿干凈的液壓油,不要依賴油液自行充入。液壓油箱中加入盡可能多的干凈的液壓油,如為連通式分體油箱,在兩側箱體都安裝帶空濾器的加油口或在一側箱體安裝加油口另一箱體安裝透氣塞,以保證加油時能夠順暢。
二、系統的安裝連接
在系統安裝之前,仔細檢查泵和馬達以及所有的系統元件,包括:油箱、管路、閥、接頭、散熱器等,確保各元件無損壞,無污染,連接油口應有相應的措施進行保持。安裝時,應注意各元件的安裝規則,如泵、馬達、閥等的方向性,膠管連接時應留有一定拉伸餘量,並不應使膠管受到扭曲力等。全部系統管路的聯結要密封可靠,無滲漏現象出現。螺紋連接油口端的擰緊力矩要符合推薦標准,過緊有可能使橡膠密封圈破損,不足則可能無法令密封圈貼緊端面,都有可能產生泄露。法蘭組件應注意配套使用,不同組的法蘭壓板易造成O瞎枝斗型圈配合不緊,進而形成滲漏。
注意:液壓系統的故障70%以上都是由於油液污染引起,在安裝過程中,各元件原密封端蓋被打開後,應直接連接管路,如有特殊需要斷開連接的,應將各裸露油口密封,防止異物進入元件造成污染。
三、系統最初的啟動要搭消求
啟動調試之前,在補油壓力測壓口安裝適當量程的壓力表,用於在啟動調試過程中檢測補油壓力。
啟動調試時,首先斷開泵的輸入控制信號(機械聯桿、液控管路、電控插頭等),以確保泵處在中位狀態。採取必要的方式卸掉系磨磨統載荷(架起主機使驅動輪離開地面、斷開馬達負載的聯結等等)。以轉速盡可能低的方式啟動發動機,直至建立起補油壓力。系統內的空氣可利用馬達閥塊上的壓力表孔排除。補油壓力建立起來之後,將發動機增至額定轉速,此時檢測補油壓力數值。如果補油壓力不符合要求,要立即關掉發動機,查明原因並予以解決;如補油壓力正常,則關掉發動機,連接好泵的控制信號後重新啟動發動機,以檢查泵的中位狀態是否良好。以上步驟完成後,發動機增至額定轉速,並向泵輸入控制信號,使系統盡可能慢地投入工作,檢查系統的正反向工作狀況。在典型的系統配置中,當系統脫離中立位置,處於正反向工作狀態時,補油壓力值將少許降低。連續慢慢地讓系統正反向交替工作至少五分鍾後,關掉發動機,拆下壓力表,擰好測壓接頭帽。
由於在系統啟動過程中,管路與殼體中會存留部分油液,此時檢查油箱油麵,如有必要,加油至規定值。如果油中氣泡較多,需待氣泡消失後,再次啟動發動機,讓系統正反向交替工作幾分鍾,然後再關掉發動機。如有必要,這個過程要反復進行多次,直至氣泡完全消失。最後檢查所有的管路和接頭,確保無滲漏和松動現象,確保油箱不會進水和其他雜質。
以上這些步驟,可以有效的保證液壓系統在安裝啟動過程中的可靠性,使整機以一種良好的狀態進入調試。
6. 液壓設備維護保養的要點是什麼
加強設備的維護保養是確保設備正常工作十分重要的環節。目前液壓設備經常出現四種毛病:一為精神病,指液壓系統工作時好時壞,執行結構動作時有時無:二為冒虛汗:指系統泄漏嚴重;三位抖動病,指執行機構運動時有跳動,振動或爬行:四位高燒病,指液壓系統工作油液溫升過高,如果上述四種病情進行分析與診斷,尋找產生病根的原因,同時對液壓設備進行科學管理,對常見故障提出預防措施,液壓系統的故障就可以減少或避免,液壓設備的維護保養應注意下列要點。 1.控制油液污染,保持油液清潔,是確保液壓系統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目前由於油液污染嚴重,造成液壓故障頻繁產生。居某大型工廠統計,液壓系統的故障友80%是由於油液污染引發的,油液污染還加速液壓元件的磨損。
2.控制液壓系統中工作油液的溫升是減少能源消耗、提高系統效率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台機床的液壓系統,若油液溫度變化范圍較大,其後果是: a:影響液壓泵的吸油能力及容積效率 b:系統工作不正常、壓力、速度不穩定,動作不可靠 c:液壓元件內外泄漏增加 d:加速油液的氧化變質 3.控制液壓系統泄漏極為重要,因為泄漏和吸空是液壓系統常見的故障。要控制泄漏,首先是提高液壓元件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元件的裝配質量以及管道系統的安裝質量:其次是提高密封件的質量,注意密封件的安裝使用與定期更換:最後是加強日常維護譽纖 4.防止液壓系統振動與雜訊。振動影響液壓元件的可能性,它是螺釘松動,管接頭松脫,從而引起漏油,甚至使油管破裂。一旦出現螺釘斷裂等故障,又會造成人身和設備事故。因此要防止和排除振動現象。 5.嚴格執行慶檔仿日常點檢和定檢制度。點檢和定檢是設備維修工作的基礎之一。液壓系統故障存在著隱蔽性。可變性和難於判斷性的三大難關。因此對液壓系統的工作狀態進行點檢和定檢,吧可能產生的故障現象記錄在日檢維修卡上,並將故障排除在萌芽狀態,減少重大事故的發生,同時也為設備檢修提供第一手資料 6.嚴格執行定期緊固、清洗、過濾和更換制度。液壓設備在工作過程中,由於沖擊振動,磨損、污染等因素,使管件松動,金屬件和密封件磨損,因此必須對液壓件及油箱等實行定期清洗和維護,對油液、密封件、執行延期更換制度 7.嚴格貫徹工藝紀律。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大批量生產的現在化機械加工工廠里,機械設備專業化生產程度較高,生產的節拍性很強,需按照加工要求和生產節拍來調節液壓系統的壓力和流量,防止操作者為了加快節拍,而將液壓系統工作壓力調高和運動速度加快的現象,不合理的調節不僅增加功力消耗,油溫升高,而且會導致液壓系統出現故障 8.建立液壓設備技術檔案,設備技術檔案時管好、用好、修好設備的技術基礎,是備件蠢陪管理、設備檢修和技術改造的原始依據,所以認真的建立液壓設備技術檔案將有足浴分析和判斷液壓故障的產生原因,並為採取果斷措施排除故障提供依據 9.要建立液壓元件修理試驗場所。為確保修理過的液壓元件達到原有技術性能要求,或對庫存液壓元件進行質量抽查,或對進口液壓元件在測繪試制之前進行性能測試等,都需要友一個修理試驗場所[編輯:佚名 ] [返回頂部]
7. 機械質檢基礎知識
一般檢不合格分為:安全性缺陷,A類不合格,B類不合格,C類不宴桐合格。安全性缺陷 根據判斷對產品的使用及轎祥虧維護人員可能導致人身和財產危害的缺陷。 A類不合格品 導致產品失效或嚴重降低產品使用功能,為用戶不可接受的缺陷。 B類不合格品 使產品性能降低,但為一般用戶可以接受的缺陷。C類不合格品 對產品使用功能無影閉神響,屬製造不精細缺陷。
8. 油壓機在工作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你好!台灣森拓為你解答殲簡斗:
1.工作用油推薦採用32號、46號抗磨液壓油,使用油溫在15~60攝氏度范圍內。
2.油液進行嚴格過濾後才允許加入油箱。
3.工作油液每一年更換一次,其中第一次更換時間不應超過三個月;
4.滑塊應經常注潤滑油,立柱外表露面應經常保持清潔,每次工作前應先噴注機油。
5.在公稱壓力500T下集中載荷最大允許偏心40mm。偏心過大易使立柱拉傷或出現其它不良氏磨現象。
6.每半年校正檢查一次壓力表;
7.機器較長期停用,應將各加部位表面擦洗干凈並塗以防銹油。
安全操作事項:
1、不了解機器結構性能或操作程序者不應擅自開動機器;
2、機器在工作過程中,不應進行檢修和調整模具;
3、當機器發現嚴重漏油或其它異常(如動作不可靠、雜訊大、振動等)時應停車分析原因,設法排除,不得帶病投入生產:
4、不得超載或咐吵超過最大偏心距使用:
5、嚴禁超過滑塊的最大行程,模具閉合高度最小不得小於600mm。
6、電氣設備接地必須牢固可靠:
7、每天工作結束:將滑塊放至最低位置。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9. 做機械質檢員一般都做些什麼還要懂些什麼
做機械質檢員一般都做些什麼?——測量。測量零件的尺寸和各項形位誤差。
需要懂的很多,工藝、量具、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零件使用要求,等。
10. 機械設備維修保養過程中應注意什麼
機械設備在使用中要經常觀察設備的運轉狀況,聽運轉的聲音,觸摸溫度的變化,檢查電器接線有無松動,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定期的給潤滑部位加潤滑油等等,設備的表面要保持清潔經常擦拭減少粉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