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械原理牛頭刨床課程設計8點和3點位置方案一
機械原理牛頭刨床課程設計8點和3點位置方案一我幫你搞定。
⑵ 求大神幫忙找一篇機械原理課程設計牛頭刨床,最好要有以下幾點
可以參考

⑶ 如何做機械原理課程設計牛頭刨床
主要是用導桿機構,剩下的按照正常的設計順序設計就是了
⑷ 牛頭刨床震刀怎麼辦 請高手幫幫忙 急急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牛頭刨床(4)完結2008-11-21 02:17§3.3方案三
3.3.1. 方案三的設計圖
3.3.2 關於方案三 的運動分析和評價
(1) 運動條件分析
該機構是一個在四連桿機構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六連桿機構,起主要作用的還是四連桿。該機構共有六個構件,共組成9個運動副且全為回轉副,並且該機構中還引入了悉衫一個虛約束。該虛約束的產生是由於桿4的引入而產生的。桿4所連接的是A點和D點,由於這兩個點和機架通過回轉副鉸支在一起的,所以這兩個點本身就不能產生相對移動,不需要另引入一個桿來固定二者的相對位置。由於四桿的引入所帶來的3-2*2=-1的自由度就是虛約束。
該機構的原動件是桿1 ,自由度
F=3*6-2*9 1=1
原動件數目等於自由度數,該機構有確定的運動。
(2) 機械功能分析
該構件中完成主運動的是由桿1、2、3、4所組成的四連桿機構,桿5 帶動與其鉸結的滑塊6完成刨床的切削運動。在由桿1、2、3、4所組成的曲柄搖桿機構中,曲柄1在原動機的帶動下做周期性往復運動,從而連桿5帶動滑塊6作周期性往復運動實現切削運動的不斷進行。
(3) 工作性能分析
從機構簡圖中可以看出,該機構得主動件1和連桿4的長度相差很大,這就是的機構在刨削的過程中刨刀的速度相對較低,刨削質量比較好。桿1和桿4在長老陸滑度上的差別還是的刨刀在空行程的急回中 ,有較快的急回速度,縮短了機械的運轉周期,提高了機械的效率。
(4)傳遞性能和動力性能分析
桿1、2、3、4所組成的曲柄搖桿機構中 其傳動角是不斷變化的,最小傳動角出現在A,B,D三點共線處且B點在A,D兩點之間,最大傳動角出現在三點共線的另一種情況上。該機構的最大最小傳動角差別不宜過大,否則將引起連桿傳動的不穩定性,而這時就需要在原動件的主軸上添加飛輪以調節其轉動的穩定性。所以為了減小該機構最大傳動角和最小傳動角的差值,增加A,D間的距離。這是因為其最小傳動角是△DFA中的∠DFA,且三角形的三個邊的長度分別為DF,BF,AD-AB;最大傳動角是△DFB的∠DFB,且三角形三邊分別為
DF, BF, AD AB。由三角形餘弦定理可知,∠DFA ,∠DFB的AD和AD AB大小與AD和AD AB的長度有密切的關系,故增加AD的長度回減小兩個三角形中DA和DB的長度之差,使兩個三角形趨於全等從而使最小傳動角和最大傳動角趨於相等,藉以提高傳動性能。
該機構中不存在高副,只有回轉副和滑動副,故能承受較侍臘大的載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可以傳動較大的載荷。當其最小傳動角和最大傳動角相差不大時,該機構的運轉就很平穩,不論是震動還是沖擊都不會很大。從而使機械又一定的穩定性和精確度。
(5) 結構的合理性和經濟性分析
該機構所佔的空間很大,切機構多依桿件為主,結構並不緊湊,抗破壞能力較差,對於較大載荷時對桿件的剛度和強度要求較高。 會使的機構的有效空間白白浪費。並且由於四連桿機構的運動規率並不能按照所要求的運動精確的運行只能以近似的規律進行運動。
§3.3方案四
牛頭刨床主傳動機構採用曲柄搖桿機構和扇形齒輪和齒條機構,如圖所示
方案特點與評價:
1、 機構具有確定運動條件
由圖可知,在機構中,
n=4,pl=5,ph=1,p'=0.F'=0
∴機構自由度
F=3n (2pl ph-p')-F'
=3×4 (2×5 1-0)-0
=1
由於機構的自由度數與原動件數相等,故機構具有確定的運動。
2、機構功能的實現
曲柄做原動件,通過原動件帶動扇形齒輪擺動,使帶齒條機構的刨頭往復移動,實現切削功能。
3,工作性能,切削速度近似均勻且變化緩和平穩,擺動導桿機構使其滿足急回特性。
4,傳遞性能,滑塊和導桿壓力角恆為90度,齒輪和齒條傳動時壓力角不變,且可承受較大載荷。
5,動力性能,齒輪和齒條傳動平穩,沖擊震動較小.
6,結構合理性,扇形齒輪尺寸和重量大, 齒輪和齒條製造復雜,磨損後不宜維修。
7經濟性, 扇形齒輪要求一定的精度,工藝難度大,且扇形齒輪和齒條中心距要求較高。
四、小結
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有了很多收獲。首先,通過這一次的課程設計,我進一步鞏固和加深了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培養了自己分析和解決與本課程有關的具體機械所涉及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平面連桿機構和凸輪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為後續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這次課程設計過程中,與同學們激烈討論,團結合作,最終完美的實現了預期的目的,大家都收益匪淺,也對這次經歷難以忘懷。
其次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對牛頭刨床的工作原理及其內部個傳動機構以及機構選型、運動方案的確定以及對導桿機構進行運動分析有了初步詳細精確話的了解,這都將為我以後參加工作實踐有很大的幫助。非常有成就感,培養了很深的學習興趣。
衷心感謝XXX教授這個學期以來的悉心教導與鼓勵,在X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們才能完成了這次的課程設計 ,並從中 學到了非常多的知識。再一次衷心感謝XXX教授。
五、參考文獻
[1] 孫恆,陳作模。機械原理(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2] 李 笑 劉福利 陳 明。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指導書(試用稿)。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7
[3] 牛鳴歧 王保民 王振甫。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手冊.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
[4]王知行 李瑰賢. 機械原理電算程序設計.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
[5] 孟憲源 姜琪. 機構構型與應用.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6] 申永勝. 機械原理教程.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7 ] 陳明等. 機械繫統方案設計參考圖冊
方案三如下圖:
方案四如下圖:
類別:默認分類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貼吧 | 瀏覽(12329) | 評論 (11) 上一篇:機械原理課程設計——牛頭刨床設... 下一篇:畢業了 已有8人分享了這篇文章:炫風龍者Ta的分享 北A方Ta的分享 了o無趣
⑸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牛頭刨床 方案二 點9點和1'點的運動簡圖以及速度加速度分析~·
我有1『點的,
先求Va2的速度,VA2=VA2+VA2A3,通過O3A/O3B=VA3/VB3,求出VB3,VB5=VB3+VB3B5.進而求出5的速度,加速度求法:先求aA2=w*w*O2A,aA3n+aA3t=aA2+aA2A3+ak,ak為科氏加速度2w3*VA2A3,睜掘蠢然後
O3A/O3B=aA3/aB3,aB5=aB3B5+aB3,求出5構件加速度,不懂地方歡迎回問
我有圖片,悉陪散帆你給我郵箱,給你發過去
⑹ 求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牛頭刨床的設計方案,我需要的是方案三,學生編號23,即位置編號為11/ 3。完整版
完整版設計30分?
你知道這個設計的敬陪臘計算過程要多久不,還不說設計方案的整體設計之類的了,你把懸亂搭賞的單位換成RMB,然後再將30往大調整,我估計會有好心人的,不過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就這么一點點專業類的東西,都不能叫設計了,就是讓你們了解一下機械設計過程及理亮滑念之類的你不願意動一下,那你以後怎麼辦呢,dota什麼的少打兩次就做出來了。。。
⑺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問答題,能答幾個都行
原動部份是電機。
傳動部分是齒輪,曲軸連桿機構。
執行部份是滑枕。
控制部分包括工作部,離合手柄,變速控制手柄。
機構應具有較好的傳力性能,特別是工作段的壓力角應盡可能小;傳動角γ大於或等於許用傳動角[γ]=40o
上模到達工作段之前,送料機構已將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下模上方)
擺動導桿機構它將曲柄的旋轉運動轉換成為導桿的往復擺動,他具有急回運動性質,且其傳動角始終為90度,其壓力角為0,具有最好的傳力性能,常用於牛頭刨床、插床和送料裝置中。
缺點就是自由度略小一些
不知道你的機床的精度是幾級的,一般加工母機的精度起碼要比你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高一級,比如你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是0.01mm的,那你的數控車床的最小進給量起碼是0.001mm.
每轉的的長度=0.4*π=1.256M,由此計算滿足傳輸速度1.2M/s的轉數:n=60*1.2/1.256=57.32轉/分;
轉矩T=2300*0.2=460Nm
功率P=T*ω=T*n*2π/60=2761W=2.761KW
我理解你說的功耗,也就是損耗的意思,這樣反過來說,效率就是91%.
因此對電機功率的要求為:P1=P/0.91=3.034KW。
考慮一定的過載餘量,實際應該選4-5KW的電機。
由於電機的轉數實際都是採用標準的,1480轉/分(四極電機)或960轉/分(六極電機)。
這樣還需要一個減速器,減速後滿足57.32轉/分的要求。
對於1480轉的電機,減速比為1480/57.32=25.81,
對於960轉的電極,減速比為960/57.32=16.75。
功率=線圈匝數*磁通量*角速度/時間
在一個周期內的,等效驅動力矩所做的功等於等效阻力矩所做的功,所以
Md=(1600×π/2)/2π=400(Nm)
最大盈虧功 [W]= π×Md=400π(J)
根據公式
J=[W]/( δ×ω2)
那麼轉動慣量為
J=400π/{0.05×[(1500×2π)/60]2}=1.019(kg.㎡)
大概么,收獲:學習了新知識,鍛煉了實際解決問題能力
體會:實踐很重要
經驗:學會了查閱資料等等
教訓:哪裡做的不好了
⑻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牛頭刨床 方案一 機構5點和10點的運動簡圖以及速度加速度分析~··真心不勝感激
牛頭刨床機械制圖5位置
⑼ 機械原理 課程設計 牛頭刨床說明書
運動分析及公式推理
1、導桿的運動分析
要求:導桿機構的運動分析。根據已定出的尺寸參數及原動件轉速n,用解析法求出當曲柄轉角θ1從刨頭處於最左側起,沿轉動方向沒隔10度計算一組運動參數,其中包括各構件的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刨頭的位移(以最左側為零點),速度和加速度;並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在同一副圖中繪出刨頭的位移曲線,速度曲線和加速度曲線,並分析結果合理性步驟:
分析:
解:如圖建立一直角坐標系,並標出各桿矢及其方位角
1) 由封閉形O2AO402可得: ( 為機架)
分別在X,Y軸上投影可得: (1)
(2)
2)由封閉圖形 BCG 可得: ( 為 G的距離)
分別在X,Y軸上投影得; (3)
(4)
聯解(1)(2)(3)(4)得:
θ =arctan θ [0, /2] [3/2 ,2 ]
θ = + arctan θ [ /2,3/2 ]
θ =arcsin θ [0, /2] [3/2 ,2 ]
θ = - arcsin θ [ /2,3/2 ]
*C點的位移: = l cosθ + l cosθ
= l cosθ / cosθ
*C點的速度: =
*C點加速度: =
七.靜力分析
1) 對曲柄,由平衡條件有:
=0, + =0; =0, + =0;
=0; l sinθ2- l cosθ2-T =0
2)對導桿,又平衡條件有:
=0, F +F -F sinθ =0 ;
=0, F +F + F cosθ -m g=0;
=0, - F l sinθ + F l cosθ -1/2 m g l cosθ + F s =0
2) 對滑塊, 由平衡條件有
=0, F sinθ -F =0
=0, - F cosθ -F =0
4)對連桿,由平衡條件有
=0, -F -F =0;
=0, F -F =0;
=0, F l cosθ + F l sinθ =0
綜上所述聯立方程求得
F =- F
F =- F tanθ
F =- F tanθ
F =(F l sinθ - F tanθ l cosθ +1/2 m g l cosθ )/ s
F =- F +(F l sinθ - F tanθ l cosθ +1/2 m g l cosθ )sinθ / s
F = m g- F tanθ -(F l sinθ - F tanθ l cosθ +1/2 m g l cosθ )cosθ / s
F =-(F l sinθ - F tanθ l cosθ +1/2 m g l cosθ )sinθ / s
F =(F l sinθ - F tanθ l cosθ +1/2 m g l cosθ )cosθ / s
= F
= F
T =(F l sinθ - F tanθ l cosθ +1/2 m g l cosθ )l cos(θ -θ )/ s
*將數據和公式輸入Excel 工作表中
分析結果如下所示:
Θ1 sE VE Ae Tn
0 0.298729 -0.24545 -4.51172 237.131038
10 0.290233 -0.3631 -3.76994 350.511561
20 0.278721 -0.46299 -3.12032 446.48377
30 0.264661 -0.54675 -2.54718 526.641623
40 0.248486 -0.61542 -2.03402 592.020781
50 0.230604 -0.66971 -1.56591 643.36697
60 0.211407 -0.71026 -1.13009 681.334402
70 0.191267 -0.73768 -0.71589 706.598142
80 0.170539 -0.7527 -0.31438 719.888218
90 0.149559 -0.75603 0.081998 721.959183
100 0.12864 -0.74835 0.479849 713.509279
110 0.108081 -0.73014 0.885383 695.071567
120 0.088172 -0.70159 1.305135 666.876199
130 0.069202 -0.66242 1.74684 628.725946
140 0.051477 -0.61179 2.22037 579.87771
150 0.035333 -0.5482 2.738595 518.957241
160 0.021161 -0.46945 3.317877 443.926956
170 0.009419 -0.37272 3.977598 352.142908
180 0.000651 -0.25478 4.737474 240.555985
190 -0.00451 -0.11245 5.610193 106.129839
200 -0.00535 0.056635 6.585477 -53.450385
210 -0.00111 0.252876 7.601282 -238.72898
220 0.008926 0.47322 8.502137 -447.07892
230 0.025328 0.709307 8.999347 -670.95587
⑽ 求機械原理課程設計的牛頭刨設計過程!!
偶大二時也是這個牛頭刨床的設計,以前的資料是紙質的清逗,早就沒啦。我只岩拿能告訴你,首先選牛頭刨床的機構方案粗正搭設計和優選,其次計算刨床的瞬時速度,比較速度的穩定性,至於具體過程和文檔,建議你可以找師兄師姐們要一份,有時說不定你們班級已經有人搞了一份,呵呵,我們以前就是這樣過來的,祝你得優哦。(*^__^*)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