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工廠拖欠工資,工具損耗費用等問題。敘述較長,請務必讀完,跪謝
拖欠工資,不發工資、剋扣工資可以打12333電話投訴,該電話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電話。也可以到勞動局監察大隊投訴。
由於公司未能按時發放勞動報酬,當事人可以申請解除勞動合同和勞動關系,並要求經濟補償。當事人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行政部門進行舉報,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勞動監察大隊協調不成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唯轎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戚叢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高山櫻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⑵ 機械加工類企業職工工資占年產值多少合理
根據公司規模大小,我們以前的公司不大,計算下來最多佔15-30%,年產值在400萬,人員工資為30人,每人按3000工資計算,(3000*30)/(4000000/12)=90000/333333=0.27左右。
⑶ 機械加工行業員工工資占產值的比例
根據統計數據,機械加工行業員工工資占產值的比例一般約為20%~25%。
⑷ 機械行業工資佔比產值
百分好輪襪之十五。機械行業工資佔比產值為百分之十五。工資(Wages,Salary)是指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友激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桐漏,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
⑸ 求助!機械加工(車床,銑床,磨床,線割,放電,普通CNC,精密加工中心)每個月的刀具消耗是多少錢吖...
不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預算,還是為了考核。機床設備不同、工件材料不同、刀具種類不同、加工內容要求不同,工藝不同、生產批量不同、刀具製造廠家品牌不同、進貨渠道不同、刀具費用和消耗程度斗耐是大不同的。一般我們按產值估刀具費用,純機加工企業中刀空搜春具費用一般會佔到總產值的2~3%,以機加工為主的混合型企業刀具費用一般在總產值1~2%左右。機加工非主要工種的企業,刀具費用一般只佔總漏伏產值的0.5~1%,甚至更少。這只能作為初步估算,正式生產時,必須對每台機床進行實際統計後才能確定。如果是單件小批量加工企業、或以維修等為主的工廠,刀具費的統計意義不大。
⑹ CNC刀具成本占營業額的15%合理嗎
這個不大好去說。每個廠根據利潤生產成本來看不一樣。我覺得如果刀具占你成本純穗的15還行。如果是你的營業額的15%這個感覺慶和有點大啊。
假設你的利潤為20%。譽褲盯除去刀具成本,那麼你的人工成本及原材料等等成本則在65%。這樣看你刀具成本與其他的成本相比還是有點大。可以去改善下看看
⑺ 我在一家機械廠工作,操作加工中心機床,公司有個規定每個產品有固定的刀具費,在倉庫領取的刀也有他相
肯定不容許啊。刀具屬於公司要配備的裝備啊,難道你要我幹活,刀具還要我給你買?從邏輯上工廠這樣做也是不對的氏羨嘛。你完全可以去舉御核皮報,或者鎮差早點離開吧,這樣的工廠太惡心了吧?
⑻ 軸承行業中的刀具費用佔比
1.工業刀具消費占機床消費比例提升,生產觀念轉型帶來市場增量
國內企業目前在高精尖設備端投入意願較強,在刀片端投入意願較弱,即國內企業更願意花錢購買高端機床等設備,而不願意在切割刀片等環節投入資金。發達國家刀片年均消費規模為機仿局滑床消費的50%,而國內企業這一佔比僅為18%,隨著國內終端用戶生產觀念逐漸從「依靠廉價勞動力」向「改進加工手段提高效率」 進行轉變,以及機床市場的轉型升級,我國刀具消費規模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2.數控機床滲透率提升帶動數控刀片需求
我國2020年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約為44%,2021年預計將達到47%。而根據國家政策《中國製造2025》規劃,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在2020年要達到50%以上,按照目前趨勢預測,該目標將在2022或2023年達成,到2025年,數控化率預計將達到57%~60%,但對比日本等發達國家接近100%的機床數控化率,向上仍有較大空間。
3.國產替代帶動國產刀片需求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刀具市場總消費規模約為393億元,進口刀具規模為136億元,絕大部分是現代製造業所需的高端刀具。2016~2019 年進口刀具占總消費的比重從 37.17%下降至 34.61%,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數控刀具的自給能力在逐步增強,國內企業研發實力提升,產品線逐漸擴張至高端刀片,進口替代速度加快。目前看來,國產替代將是國產刀具的主要增量市場,但存在的問題是,雖然中國進口刀具占總消費比重呈下降趨勢,但進口刀具絕對量仍在增加,原因是下遊客戶目前大多採用進口設備,對進口高端刀具的需求仍舊旺盛。
4.工業刀片生產成本佔比提升
在生產成本端,發達國家刀具占成本普遍為總成本的3%~4%,而國內企業成本佔比3%以下的企業達到60%。
主要風險因素
1.國產替代速度不及預期
國產刀具替代進口刀具的前提是國產刀具可在刀具性能和壽命等關鍵指標趕超國外企業,並具有和國外企業刀具相當的產業鏈配套能力。國內刀具企業起步晚,規模小,研發投入小,產品品類少,產品單價低,若國產企業不能在上述因素方面快速趕上,則國產替代進度可能不及預期。
2.硬質合金刀具被替代
目前國內企業主要產品及產業鏈布局重心均以硬質合金數控刀具為主。但近年來硬質合金刀具、陶瓷刀具、超硬刀具均快速發展,並相互向其他削切領域滲透。伴隨陶瓷和超硬刀具性能不斷優化、工藝改良和成本下降,可能擠占硬質合金刀具傳統應用市場,對國內企業經營產生影響。
3.市場競爭加劇
國內企業近年來積極擴大產能、產品品類,同時歐美日韓企業逐漸加大對中國市場開拓力度。國內企業可能面臨對國外企業和同行業的直接競爭,競爭格局可能加劇。如備臘果相關行業公司不能持續強化自身競爭優勢,保持核心競爭力,將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4.宏觀因素導致下游需求收縮
在中美競爭格局加劇,美國無限量化寬松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旦宏觀經濟層面發生較大變化、產業政策調整和居民消費習慣改變等情況,可能對刀具下游產業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影響刀具行業需求。
一、工業刀具簡介
據《切削加工刀具專利分析報告》記載,切削加工占整個機械加工流程的90%,切削加工的主要核心部件為刀具,而刀具的性能表現直接決定產品的質量。
高端刀具使用壽命長,工作穩定性高,加工精度高,同時,性能優異的刀具可有效提升機床加工速度。根據資料,機床切削速度每提高15%-20%,其製造成本就將降低10%-15%,同時,刀具成本占產品總體成本比例較低。刀具的直接成本僅占工件製造成本的2%-4%,而刀具成本端50%的增加僅會導致零件成本端增加1%左右,可見刀具質量的提升對企業成本控制及生產效率提升起重要積極作用。
二、工業刀具發展歷史
工業刀具行業的快速發展從18世紀後期開始。到1923年,德國的施勒特爾發明硬質合金,將削切速度從5米/分提高至8米/分。到1949年,美國開始使用可轉位臘祥刀片,1972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開發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刀片。1969年,山特維克取得化學氣相沉積法生產硬質合金刀片專利。1972年美國人發明物理氣相沉積法,可在硬質合金或高速鋼刀具表面塗覆碳化鈦或氮化鈦塗層。表面塗層法可有效提升削切性能。
在發達國家,工業刀具產業規模隨數字化製造增加。隨著製造業逐漸趨向高端,對刀具的使用要求逐漸提高,刀具技術,研發,營銷,服務體系日益復雜。刀具自主創新要求越來越高,產品未來將由標准件逐漸轉向非標,小型刀具企業由於缺乏材料,塗層等核心技術領域的持續研發投入,生存發展空間將被壓縮。
目前我國刀具行業集中度較低,較為缺乏技術積累及研發能力,隨著工業刀具行業的不斷發展,資本投入實力弱的企業將被淘汰或並購,而具有研發能力,品牌積累,資本優勢的企業將在高端領域擁有更多競爭優勢,並擁有較大發展空間,取得更多市場份額。
圖片
圖一:中國刀具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情況
三、工業刀具的分類
圖片
表一:工業刀具材質分類情況
圖片
表二:不同材質刀具主要生產企業
四、不同材質工業刀具行業的使用情況
刀具在進行金屬切削工作時,需要承受很大壓力、沖擊力、熱載荷,因此刀具材料需要具備高硬度、高耐熱性、高強度和耐沖擊性的特點。一般來說,硬度越高的材料切削速度越快。不同材料的刀具各有特點,適用於不同應用場景。
根據《金屬加工雜志》發布的《切削用戶調查分析報告》以及產業賣方分析報告整理,國際國內市場主流使用產品為硬質合金刀具。原因是硬質合金刀具可廣泛應用於加工車刀、銑刀、刨刀、鑽頭和鏜刀,可加工材料較多。但隨著行業技術進步,工件加工端對刀具性能要求不斷提升,硬質合金刀具佔比呈下降趨勢,而金剛石、陶瓷、氮化硼等刀具使用量逐漸提升。但雖然硬質合金刀具佔比雖然呈下降趨勢,其國內產值仍逐年提升,原因是刀具的國產替代和國內企業與國際的對標(即國際主流使用硬質合金刀具)。
削切刀具的使用覆蓋行業主要為:汽車、摩托車、機床、航空航天、通用機械、模具及工程機械等。
圖片
圖二:削切工業刀具主要覆蓋行業
五、工業刀具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金屬切削機床的改良更新,更高轉速的機床需要切削能力相匹配的刀具來配合完成金屬切削工作,刀具的結構、性能和質量直接影響機械加工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質量高的刀具不僅能加工出高質量的產品,也能有效提升機床的生產效率,從而增加製造企業的經濟效益。
同時,我國機床設備正在逐漸從傳統機床向數控機床過度,在機床數控化的大趨勢下,作為消耗品的刀具尤其是數控刀具需求將逐漸提升。根據賣方報告,我國2020年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約為44%,2021年預計將達到47%。而根據國家政策《中國製造2025》規劃,我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在2020年要達到50%以上,按照目前趨勢預測,該目標將正在2022或2023年達成,到2025年,數控化率預計將達到57%~60%,但對比日本等發達國家接近100%的機床數控化率和國際平均數控化率60%以上水平,國產數控刀具向上仍有較大空間。
六、國產工業刀具和進口工業刀具性能差距
從材料端看,國產工業刀具部分產品與日韓歐美產品材料性能相當,華銳精密PVD塗層刀片與日韓刀具相比在硬度,塗層硬度方面相當;CVD塗層刀片各方面性能與歐美日韓企業相當。歐科億不銹鋼PVD塗層刀片各項性能指標與日本三菱相當;CVD塗層刀片與泰珂洛整體綜合性能相當。
從削切性能端看,國產工業刀具與日韓工業刀具性能相當,但與歐美工業刀具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時國產工業刀具在耐磨性能,使用壽命和穩定性方面與歐美工業刀具相比也有差距。根據可查找到的文獻《國產刀具和進口刀具切削鈦合金的測試研究》和《TBM國產刀具性能現場測試與對比分析》總結,在相同削切條件下,國產工業刀具和進口工業刀具在使用壽命和表面質量與進口工業刀具有10%左右的性能差距,同時國產工業刀具的非正常磨損率較高,異常磨損率在10%~20%左右,而進口工業刀具異常磨損率較低。
同時,根據行業內調研信息顯示,國產工業刀具的最大問題是產品達標率(不穩定性),即同一批次的工業刀具無法達到統一誤差標准,目前國際標准同一批次工業刀具根據不同工業刀具類型允許誤差在15~20絲(即0.15~0.2毫米),日本標准則為3絲以下(即0.03毫米以下),國產加工零件毛坯一致性較差,可能誤差范圍在10~20絲(0.1~0.2毫米)左右,這就造成了下遊客戶對國產產品質量不穩定的印象。
七、工業刀具的使用損耗和配套情況
工業刀具要安裝在加工機床上,其規格必須和機床的工業刀具卡槽配套,而一般進口設備工業刀具卡槽規格並不支持國產刀具,雖然存在國產仿製工業刀具可以使用在進口設備上的情況,但國產仿製工業刀具比較進口工業刀具一般質量較差,頻繁使用會對機床造成損傷且影響生產效率,而進口設備價格一般數倍於國產設備(按照了解到的信息是四倍以上),企業出於保護昂貴設備和保證生產效率的目的,一般也不會使用國產仿製工業刀具配套進口設備。這就造成了進口設備只能使用進口工業刀具,國產設備只能使用國產工業刀具的現象。
在工業刀具使用損耗方面,由於工業刀片損耗受工業刀片種類、削切環境、受加工材料、加工時間、機床轉速和潤滑油質量等因素影響,工業刀片損耗率的判斷較為復雜難以給出較為具有總結性的估計。但按目前了解到的信息,工業刀片損耗率有按時間和按加工件數兩種計算方式,一些小企業或高校研究室一般按時間計算工業刀具損耗,但如果企業生產規模較大,則按小時計算損耗的人力成本過大,所以大企業一般會按照加工件數計算工業刀片損耗,一些企業給出的工業刀片壽命約在100件左右,即加工零件數達到100件則自動換刀。
八、工業刀具行業規模
1. 市場規模分析
全球市場:
2019年全球工業刀具市場規模為359億美元, 2020年全球工業刀具市場規模為 370 億美元,同比增速為 3%。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預計到 2022 年全球工業刀具市場將達到 390 億美元規模。
圖片
圖三:全球切削刀具消費額(億美元)
國內市場:
我國工業刀具市場規模較為穩定,平均維持於358億元上下,2020年市場份額400億元人民幣左右。
圖片
圖四:2010-2019年中國刀具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2. 行業格局
目前我國工業刀具行業仍呈現二元分化,國產企業因起步晚,積累時間短,目前行業仍呈現國產企業主要生產低端工業刀片,而中高端工業刀片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占據的競爭格局。目前國內中高端工業刀片的主要供應企業為歐美系的山特維克集團、肯納金屬集團、伊斯卡集團。日韓系的三菱、京瓷、特固克等。
從企業定位看,歐美企業定位於提供全產品線服務方案,例如山特維克,針對不同客戶有多達近十萬種工業刀片解決方案和產品品類,而國內企業則很少有做全產品線服務方案的,除株洲鑽石有少部分布局外,國內企業在該方面基本沒有競爭力。而日韓企業定位為提供通用性高、穩定性好、具有性價比的產品。由於日韓企業的高出廠標准,導致其在對中國企業競爭時具有較大優勢。
從收入端看,山特維克、肯納集團、伊斯卡三家合計營收600億元以上,其中山特維克營收300億,肯納集團200億,伊斯卡100億。而國內工業刀具企業營收最高的株洲鑽石僅有14億,其中工業刀具端收入在12億左右。
但具體來看,行業分散度較低,國內市場份額較高企業最高的山特維克也沒有超過10%,由於近年企業引進歐美設備較多,因此對進口刀片銷量有促進作用。同時,進口刀片價格方面,歐美系刀片均價在40元~50元/片,而數控刀片則在上百元/片,而PCD/CBN材質刀具則普遍在千元以上,而國產刀片,根據華銳精密招股書披露,其刀具產品均價在5元~6元/片,這也印證了我國刀具行業二元分化的格局。
圖片
表三:行業內主要企業產品銷售單價
註:國外企業價格較高(千元以上)的刀片/鑽頭多數為金剛石/氮化硼材質。同時外國企業部分高端刀具根據不同使用場景價格差距較大,部分高端刀具售價較高,綜合來看三菱的硬質合金刀具主要售價區間集中於100~600元/片,車刀片售價區間集中於2
⑼ 本人想和人合夥干一個機械加工廠,就是不知道利潤怎樣。請高手的進來幫幫忙解釋一下。
我也是做機械行業的,
機械加工一般只要有活做是不會虧本的,這個內行的人都清楚!
像你們這樣的情況可以做的!
考慮成本的時候不要去想著把鐵屑去彌補電費,鐵屑不固定的,把它當成額外收入,這是觀念問題,
電費,機床磨損,工裝夾治具的磨損,消耗品(包括刀具、切削液等都可),人工等都要算作成本,
把這個算好後再和加工費比較,看能賺多少,再決定!
願你們有一個好的開始!
⑽ 機械修理行業工資性支出應占總產值的百分之多少合適
機械修理行業是個技術性很強的行業.其工資性支出,在總產值中所佔的比例,應該稍高於其盯旁他服務性行業.
一般來講凱敬橡:機械稿鍵修理行業工資性支出應占總產值的百分之20--30,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