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天津匯臻機械怎麼樣

天津匯臻機械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5-19 00:49:08

『壹』 誰能用簡單的英文介紹一下機械公敵的大概內容啊

片名:I, Robot
譯名:機械公敵
導演:亞歷克斯·普羅亞斯Alex Proyas
編劇:傑夫·溫塔Jeff Vintar
哈里瑞·塞茨Hillary Seitz
阿齊瓦·高斯曼Akiva Goldsman
主演: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
布里吉特·莫伊納罕Bridget Moynahan
布魯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凱·邁克布萊德 Chi McBride
類型:科幻/犯罪/動作
級別:PG-13(暴力動作及裸體鏡頭)
出品: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
映期:2004年7月16日
完美的科技,只有他看出破綻…
票房巨星威爾史密斯2004年唯一代表作
福斯影片繼【關鍵報告】後,再全新科幻驚悚動作鉅作
【神鬼戰士】金獎特效+【美麗境界】金獎編劇+【魔戒】視效團隊
如果你有機器人,你希望他為你做什麼?
問題是:他值得信賴嗎?

西元2035年,美國USR公司發展出頂級機器人「NS-5自動化家事助手」,全美機器人即刻呈現三倍數成長,平均每5人就配備1個機器人。NS-5擁有強化耐久鈦金屬外殼,可執行各種任務,從保母、廚師、快遞、遛狗到會計家庭收支,無所不能。不料,此刻驚傳機器人發明家阿佛列朗寧博士慘遭NS-5機器人謀殺的駭人消息。人類被迫重新面對以生命信任的機器人,但是,機器人值得人類信賴嗎?
芝加哥警探史普納(威爾史密斯飾)喜歡老式打扮,懷念過去那個簡單的時代。他厭惡科技和機器人,卻身處由科技和機器人組成的世界。他積極投入調查朗寧博士的謀殺案,偏偏奉派和他搭檔的機器人心理學家蘇珊卡文博士(布麗姬莫納罕飾)崇尚邏輯、科學,喜歡機器人勝過人類。他們各自堅持的信念,即將把他們逼上危險之路,因為人類和機器人,都沒有他們想像的簡單……
【機械公敵】改編自科幻大師艾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小說,由【極光追殺令】知名導演艾歷士普羅亞斯執導,動作巨星威爾史密斯、魅力女星布麗姬莫納罕領銜主演,為打造出未來城市的科幻時尚意象,幕後工作小組由【ID4星際終結者】美術設計總監打造未來街景,【神鬼戰士】金獎視覺效果專家約翰尼爾森領軍,陣容堅強。最讓人期待的機器人場面,更由以【魔戒】獲獎無數的紐西蘭威塔特效工作室全力營造,氣勢磅礴。製片約翰戴維斯說:「艾西莫夫必定會以電影【機械公敵】為榮!」導演普羅亞斯在【機械公敵】中,一面展現炫目而風格獨特、格局壯麗的未來世界,同時緊扣人工智慧與天然智慧對抗的關鍵命題,帶領觀眾經歷今年最動人心魄的科幻冒險!暑期首選【機械公敵】,7月30日晚場起,全台機動上映!
本事
動作巨星威爾史密斯在即將上映的高科技驚悚片【機械公敵】中,飾演芝加哥警探史普納,電影由擅長營造意象的科幻小說大師作家艾薩克艾西莫夫的短篇小說著作改編。故事講的是2035年科技和機器人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機械公敵】中,當大家都對高科技無限上綱地投以信賴,只有一個人,堅持相信著這份信任已然帶給人類龐大的威脅。
【機械公敵】在銀幕上呈現出驚人的機器人世界,將帶來影史上不曾有過的壯觀視覺震撼,索尼是一個特別的機器人,他掌握有謀殺案的線索,或許也是人類想生存下去的關鍵點,索尼看起來就像是真的有那麼有個機器人在銀幕上活動,它甚至比誰看起來都真實、最富有情緒變化,電影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立體的動畫虛擬角色。
【機械公敵】由【極光追殺令】知名導演艾歷士普羅亞斯執導,他創造出2035年芝加哥,一個幾乎由機器人組成的社會,視覺風格令人驚艷著迷。布麗姬莫納罕和威爾史密斯有精彩對手戲,她飾演精神分析師蘇珊卡文博士。布魯斯格林伍飾演勞倫斯羅伯森,是美國機器人公司的頭頭。就像【魔戒】的咕魯以真人動作和表情激發出動畫人物的栩栩如生,【機械公敵】中的索尼則摹擬自演員亞倫塔迪的表演。詹姆斯克朗威飾演電影中的關鍵人物-聰明但神秘的阿佛列朗寧博士。
除了大牌雲集的幕前卡司,【機械公敵】更有實力堅強的幕後工作小組,聚集了業界首屈一指的技術人員。包括有【車庫時光】的攝影指導賽門杜岡,【ID4】設計總監派區克塔圖波,【極光追殺令】剪輯理查林洛與【勇士們】威廉荷伊,【魔鬼終結者3】配樂家馬可比崔,以及【極光追殺令】服裝設計伊莉莎白帕瑪。
【機械公敵】更請來了【神鬼戰士】金獎視覺效果專家約翰尼爾森,由他監督和指導全片在呈現索尼和其他機器人的一千個以上視覺特效鏡頭,讓塔圖波的整體美術設計更臻至完美。除此之外,視覺效果工作小組也打造出2035年芝加哥的未來城市景觀。
【機械公敵】的人物有些是從艾西莫夫的同名故事而來(包括朗寧博士、比較年輕的蘇珊卡文博士),有些則是從這位頗具盛名的小說加其他作品的構想和靈感衍生而來。
想像這樣一個世界,摩托車自己在路上跑,機器人演奏起交響曲,動物的思考模式能夠決定機器人的行動…這些並不是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它們早已出現在今天的新聞頭條。電影設定在30年後,家家戶戶都有【機械公敵】中的「全自動家事助手」機器人,將會出現的建築物、衣著、交通工具,這些對於現代的觀眾充滿奇幻色彩,又並非全然無法想像。
看到了這麼多科技進展帶來的便利,不禁要懷疑,在未來世界中,機器人是否可以被完全信任,全面進駐人類生活?每個家庭都有一個以上這樣的全功能機器人,它們會打掃家裡,充當快遞,遛寵物,甚至照顧小孩。但假如這份信任破裂了怎麼辦?這正是【機械公敵】提出的核心疑問。
故事發生的場景是當科技和社會疏離已經走到偏鋒,美國的機器人即將三倍數成長。隨著最先進的頂級機器人「NS-5自動家事助手」的上市,到達每5個人類就有一機器人的比例。最新一代機器人由強化耐久鈦金屬外殼,被設計來完成任何一種任務,從充當保母、廚師到會計家庭收支。NS-5的大量傾銷和普及,更加奠定了機器人的重要性,發明的集團成為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公司。
【機械公敵】描繪的這場足以改變歷史的史詩浩劫其實初見於編劇傑夫威特十多年以前的劇本《Hardwired》,講述一樁神秘的謀殺案,而機器人可能才是幕後元兇。製片勞倫斯馬克對這個劇本投以發展的高度興趣,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將它放入籌拍流程,並初步確認由艾歷士普羅亞斯執導筒。2000年初,編劇威特飛到澳洲開始和導演普羅亞斯密切就【機械公敵】拍片計畫進行溝通,整個合作案足足花了兩年多。
「我們開始和普羅亞斯討論劇本,目標是想做大一點。」製片勞倫斯馬克回憶說,「一開始時候感覺比較偏向是背景是未來的謀殺驚悚片,接下來是嘗試把格局放大,有更多發揮空間。而因為導演普羅亞斯對視覺風格獨到且優異的品味,電影開始想在特效上面建立最大可能性。」

科幻大師艾西莫夫-劃時代的「三大安全守則」
機器人三大安全法則: 1. 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2.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3. 在不違背第一和第二法則前提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在當時,製片約翰戴維斯主持的製片公司拿到了【機械公敵】電影版權,而導演普羅亞斯在作家艾西莫夫科幻小說裡面找到劇本以外的視覺元素,艾西莫夫的點子和人物很自然地融入原先編劇威特的未來謀殺案劇本。
「《Hardwired》和《機械公敵》原著小說的聯姻就這麼牽成,因為福斯一直想拍一部有關機器人的大型電影,而導演也一直夢想能親手將艾西莫夫的小說搬上大銀幕,」製片約翰戴維斯說,「這個結合似乎是遲早的事,因為兩邊的中心主題有太多相合的地方了!」製片勞倫斯馬克補充說。
2035年的世界要機器人恪遵三大安全法則: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或造成潛在的傷害,機器人要聽人類的指示,除非指示與第一守則沖突,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和第二守則前提下,必須保護自己。艾西莫夫先在他的科幻小說里創造了這套機器人安全守則,不過原先單純的概念被進一步發展成也牽連進研究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科學家。
「艾西莫夫是優秀的科普作家,」共同編劇傑夫威特說,「他是科幻小說的先鋒,也是第一波開始深入寫作機器人的作家。在艾西莫夫之前,機器人經常是被當成怪物。他是第一波對待機器人如同感性科學怪人的作家。」
導演普羅亞斯對艾西莫夫作品的熱愛得追溯到童年記憶,「我大概10歲左右時,看了好多科幻小說,艾西莫夫是我最喜愛的作家之一。我是科幻類型的超級粉絲,【機械公敵】更是少數我認為拍成電影一定會酷到不行的。從很年輕的時候,拍這樣一部電影就是我的夢想,而現在就是夢想成真的時刻。」

「很不可思議的,我覺得艾西莫夫的想法既是最當下的,卻又是最能延續長遠的。」普羅亞斯說,很難想像他在4.50年代就對未來已經有了這麼精準的想像,輕易就銜接上今天這世界上影響我們的各種事情。我們越來越接近我們談的那個未來世界,這正是【機械公敵】問世的絕佳時機。」
選角過程
當【機械公敵】進入更嚴謹的籌備階段,普羅亞斯與製片開始把重點轉移到選角上。也許這說法大家都聽膩了,說導演和製片心目中第一也最優人選,永遠會欣然蹦出來接下演出邀約。但【機械公敵】堅持這個官方說法絕對沒灌水,「威爾史密斯是我們名單中的第一個,真的簽下他感覺就像是得到樂透。」製片約翰戴維斯說,「因為電影里的人的故事和機器人故事一樣引人入勝,非常重要,感謝有威爾史密斯加入。」製片勞倫斯馬克說。
「【機械公敵】最吸引我的是,它的中心概念是機器人沒有問題,科技並不是問題本身,人類邏輯的極限才真的是問題,而最終,我們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威爾史密斯說。
「【機械公敵】別出心裁地作了類型的混合,」史密斯繼續說道,「這是一部高科技動作片,有緊湊精彩的特效,有浪漫的愛情戲,還有神秘的謀殺案劇情。導演普羅亞斯在幾個類型間來回變換和調性的拿捏,相當優異。通常一部驚悚片和動作片的戲劇結構是會有沖突的,它們的高潮建立時機不一樣,但亞歷士打破了類型的規則,製造出全新而獨樹一格的風格。」
【機械公敵】給威爾史密斯帶來全新的挑戰,「作為一個演員,要真的在動作片中大展身手其實不那麼容易。對我來說,飾演一個處境有點艱難的角色是很有趣的,因為我演太多輕輕鬆鬆拯救世界的英雄人物了。我很少有機會詮釋人物深層的情緒和創傷,而我喜歡去探索挫折的角色心理面的轉折。所以接演本片是我的重要轉折。」
威爾史密斯答應接演史普納警探並擔任電影監制後,他提議找來【美麗境界】金獎編劇阿奇瓦高斯曼加入幕後陣容。史密斯尤其期望電影會帶到更深入的科學和科幻層面,「我們把【機械公敵】看做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總要好一陣子才會遇上這樣一個劇本。」史密斯說,「我們想多作點伸展,挑戰類型的限制。」
「威爾的要求對亞歷士和我來說,簡直是把我們心裡的話給說出來。」編劇阿奇瓦高斯曼說,這正是他從小到大的心願。普羅亞斯、史密斯、高斯曼、製片威克高佛瑞與福斯高層主管在佛羅里達聚集開會討論劇本,史密斯當時在那裡拍攝【絕地戰警2】。我們在一個旅館里坐下來,開始一個場景一個場景討論,」高斯曼回憶說,「我們保留下艾西莫夫故事裡的曲折和轉彎,這些也都是傑夫威特劇本里的重點,但把它順成比較是傳統的三幕架構(three-act structure)」
導演和編劇努力將史普納警探這角色有別於以往類型的制式人物。史普納厭惡科技和機器人,卻身處被科技和機器人組成的世界,這個基本沖突正是【機械公敵】的關鍵點。「史普納喜歡老式的打扮,喜歡老歌,對過去那個簡單的時代懷念不已,」史密斯說,「他不喜歡機器人,所以他正是調查這起謀殺案的最佳人選,因為他要找出到底是什麼讓被認為理所當然的機器人出問題。」
史普納和機器人專家蘇珊卡文博士的關系是故事核心,擔任這麼一個重要角色,而且外型和演技都要有能耐與威爾史密斯在大銀幕上分庭抗禮,還要可以吻合艾西莫夫筆下角色的情緒深度,選角於是成為製片們最傷腦筋的艱鉅任務。
「布麗姬莫納罕能夠非常貼切地傳達我們對這個角色的設計,也就是在機器人般冰冷的外表下,卻有著很人性的熱忱。」製片約翰戴維斯說。
莫納罕投入於探索角色的復雜度,蘇珊是和史普納截然極端的人,她是個機器人心理學家,非常理性,做任何事都很專注。蘇珊條理清晰地分析所有事情,她和史普納對世界的觀點完全不同。「蘇珊的行事准則一切以邏輯為上,因為科學和理性正是組成她的一部份。但隨著故事進展,她發現冰冷的科技也有殘酷的一面,她的信念開始改變。演繹一個人物內心轉變旅程非常有意思。」
「布麗姬和威爾的角色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卻擁有相反的觀點。」導演普羅亞斯說,「電影剛開始時,兩人的信念根本是南轅北轍。史普納恨機器人,完全不相信科技,在未來世界裡執意堅持舊時的才美好。蘇珊則喜歡機器人勝過人類,她積極參與機器人研發工作,相信總有一天機器人可以超越人類,回頭來改善人類。而這些信念以不同的原因將兩個主角逼上危險之路。」
史普納和蘇珊在他們追尋真理的過程中,都受到一個特別的機器人索尼幫助甚多,這是由亞倫塔迪,以真人實景作影像合成。塔迪和視覺特效小組密切配合,創造出一個靈活生動的數位角色,完美地表現出動作、情緒、聰明甚至是幽默感,索尼和史普納之間建立起的情感是【機械公敵】另一條重要敘事線。
「索尼是個很有意思而且不太容易呈現的角色,因為他雖然是機器人,但有著人類的特質。」製片威克高佛瑞說。「他天真而溫暖,因為他被製造的過程與其他機器人不一樣。索尼有機智的幽默感。亞倫是個有喜感的演員,有很扎實的劇場基礎,他在這點上表現得極為出色。」
「索尼就像個小孩,」塔迪說,「有時仍有機器人的精準,抓不到人類的情緒節奏,但他同時是純真而陽光的。索尼因為某種目的而被製造出來的,但他自己並不清楚這些。他從出生就被藏放進許多秘密,直到電影最後一切才水落石出。」
亞倫塔迪在正式拍攝前一個月就來到溫哥華,預先准備這個角色,揣摩機器人動作的機械感、說話的神情和默劇表演等工夫。他還必須學跆拳道,接受體適能訓練和平衡練習。
電影開始拍攝了,曾演過【舞國英雄】的演員兼舞者保羅莫庫著手設計電影中其他機器人的動作,「我是唯一不用配合保羅的機器人,」塔迪說,「因為索尼是第一代的機器人,和別人都不一樣。」
布魯斯格林伍飾演勞倫斯羅伯森,美國機器人公司主席,也是建立機器人帝國的大金主。【機械公敵】故事正是從標榜高度人性和功能化NS-5機器人上市前夕展開。「我們將要推出這個最優秀、最美妙的科技成就獻給全世界,價錢也相當合理。」布魯斯格林伍以電影中角色的面無表情說道,「我們介紹新一代的機器人,比以往版本的都更復雜精密。這是科技工業的重大突破,就這麼在一夜間發生。」
「【機械公敵】最切要的命題之一是人工智慧與天然智慧的對抗,」格林伍補充說,「人工智慧會在什麼點上開始出現它們的彈性問題和靈活延伸的極限呢?假如電腦和機器人可以有自己的思考,這哪裡是人類設計的方程式所決定的呢?我覺得這些都是很有趣的疑問。」
演過【緝毒特警】的麥克布賴德飾演約翰伯金上尉,史普納的頂頭上司兼恩師,「伯金和史普納是多年交情的好朋友,」麥克布賴德說,「史普納的人生曾經遭逢巨變,傷害一直揮之不去,伯金明白這一點;他希望領著史普納慢慢走出來,並重新回到盡職警探的位置上。」
【彗星撞地球】資深演員詹姆斯克朗威飾演阿佛列朗寧博士,這名科學怪才是機器人帝國逐漸成形的幕後首腦,而正是他的死揭開了【機械公敵】的序幕。
克朗威非常期待加入【機械公敵】的演出,因為電影探討的議題是他所感興趣的。「電影開啟了一連串復雜的命題,」克朗威說,「我們所做的道德選擇到底是什麼?人工智慧已然多錯綜復雜,而人類又該怎樣對此回應?我對導演和編劇們從一個偵探故事來討論這些給予高度肯定,故事一邊進展,也在檢視每個問題,以及它們繼續衍生的更深層的問題。」
朗寧博士的死讓所有科技與人性對立的兩難困境浮現了出來,揭穿機器裡面可能有著人無從掌控的惡靈威脅著人類生存,他的死使一切都變得清晰,給了史普納追緝的線索。「問題就是在於溯源推理的過程,就像《糖果屋》故事中麵包屑蜿蜒暗示的路徑。」

製作花絮
進行主要拍攝之前,【機械公敵】花了整整一年半在作前置工作,導演普羅亞斯和他的核心工作小組密切配合,包括設計總監塔圖波,兩人就如何呈現出未來感、當機器人已經是人類社會必備成員時,那樣一個世界的美術概念反覆討論激盪。兩人默契極佳,並早就在【極光追殺令】里展現出合拍又互補的設計調性。
「我曾經這麼形容【機械公敵】,說他有著焦點放在未來的紀錄片質感,因為我不想只甘於傳統好萊塢對『未來』的塑造模式。」導演普羅亞斯說,「我想創造多一點真實感,讓觀眾彷佛身歷其境在一個由機器人組成的世界裡。我期望的未來是每樣事物都有很高的可信度,沒有滿天飛的車子,或其他慣常在科幻電影中呈現的奇異景觀。我希望盡可能真實,就像是我們現在處的時代模樣再往前推個30年。」
「我對角色和故事的興趣高於純粹玩弄特效,」導演普羅亞斯繼續說道,「機器人本身已經是很復雜的科技研發成就匯合體,有許多可以發揮地方,我不想再加進其他太多特效東西。也就是說,我們會有很酷的車子,飛馳起來四通八達炫得很,但絕對不會搶到機器人的戲,它們才是2035世界的主角。」
事實上,設計總監塔圖波的最主要任務就是設計機器人,包括全片最重要角色之一索尼。塔圖波曾經身兼福斯的賣座大片【ID4】場景美術設計和造型設計,這次將在【機械公敵】再度大展身手。
「有機會從電影籌拍開始設計電影場景、索尼及其他機器人是很重要的,」塔圖波說,「在我心裏面有一個世界的模型,每個人類和機器人都會在裡面找到自己位置。」
塔圖波和導演花了兩年時間來試索尼的造型,重點是得「先把以前看過的都給徹底拋在腦後」,這其間至少有過50個以上的創意,最後出線則是以流線型和優雅造型取勝。
在導演普雅斯看來,索尼的外觀是增加故事可信度的決定性因素,「我們希望這個機器人是給人感覺接近而熟悉的,像家人一樣自然,像家裡的一個小孩那樣。」
「索尼照樣是汲取自艾西莫夫小說的靈感,也就是當機器人不會惹人生氣或傷害人時,自然就會提供出一種安全感或親近性。不管從人類或推銷機器人的大公司角度來看這都可以成立。所以我們盡可能忠實遵守艾西莫夫原創精神。」
索尼的設計轉折點出現在當普羅亞斯開始嘗試將它塑造成一個人性化而天真的角色,「索尼的本質就是天真無邪,」普羅亞斯說,「他比較是處在成年邊緣的大男孩。索尼很聰明,但他不喜歡其他機器人的情緒,別扭、老耍賴,則又讓他像個長不大的小孩。」
最後,包括索尼在內的全部NS-5機器人大概符合三種特徵:透明感、像人類的外觀但有獨特的肌肉結構、高對襯性的臉孔。而這些外觀上的特性帶來了設計上的挑戰。「因為他們不會變形,我們必須想辦法讓索尼和其他NS-5機器人可以突然變得令人害怕,並且不改變整體設計。」塔圖波說。
最重要的是,透明度本身會增加安全感,「假如一個東西是透明的,這表示它不會隱藏任何事情。」塔圖波解釋說,「例如說,公共建築物越多玻璃,就越讓人感到友善。假如機器人不會隱藏任何東西,那麼他們應該就是安全的。…至少我們是這麼想的。」
另外一個打造索尼為透明的利多是他會隨著光線調整給人感覺,當人從臉和外表看索尼時,他簡直像個無邪的天使。但假如放在燈光下,穿透了內在,索尼就變成塔圖波口中的「機械感」令人毛骨悚然、嚇人」。透明的好處就是在「不變」的情況下達成「變」的目的。
索尼的臉可以分成三層,最裡面是機器,而頭骨結構和人類大同小異,以及流利的最外觀。骨骼上面覆著柔軟的皮膚,「你摸他時繪覺得是軟的,但是下面則是堅硬的骨頭。」塔圖波說。
為了要將索尼與【機械公敵】中其他機器人和以前電影中的機器人范型區隔開來,塔圖波創造出「未來感肌肉」,減少生冷的機械感,比較擬人。為了達到這樣的肌肉織理,塔圖波從熱烈的「復制羊」報導和討論中找靈感,包括回應電子脈沖的新材質,以及如何像真的肌肉一樣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最後,製片、導演和工作人員了解,把人的因素考慮進去就是設計索尼的關鍵。「開拍的一年前,我們坐在辦公室激盪怎樣作機器人這部份…,電腦動畫呢,還是真人裝上戲服演出,或怎樣怎樣…,我們當時沒有考慮到情緒面才是比什麼都重要的,我們當時只是用一種解決科學問題的中性態度來面對。」製片威克高佛瑞說,「雖然我們不會在銀幕上看到亞倫塔迪,但卻是經由這個摹擬的方式,我們才會看到機器人展現出他人性化和心理流動層面。」
塔圖波還要負責充斥整個故事的其他機器人,「早一代的機器人NS-4,也有擬人的外表,不過不像NS-5顧慮到那麼多細節。質感也沒那麼細致,雖然都被指派差不多的任務,但做得不那麼完美。所以這兩代機器人間又是一個有趣的對比。」
作為設計總監,塔圖波身負重任要開發和創造出2035年的未來景觀,所有的組成元素都必須早早想就,然後修改到臻至完美,所以很早大家就在思考,是要由勘景在溫哥華找尋合適拍攝地點,還是在電腦完成一切呢?
【機械公敵】中的芝加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味,市區部分到處是壯觀的美麗地景,廣場寬闊、乾凈而走簡潔風,帷幕大樓里住著富裕的城市居民。郊區則幡然迥異,感覺破舊、過時、貧窮。
以視覺風格見長的導演普羅亞斯有一項個人的作者印記,他的電影里中,綠色植物從來缺席。但要在綠蔭茂密的溫哥華拍出「沒有樹的蒼白」可是個大挑戰,拍攝小組甚至要出動一組人馬,專門確保不會有任何樹木入鏡。
決定以芝加哥作為故事背景是由於它的天際線,和普羅亞斯原始概念中揉合現代和傳統景觀的概念很接近。比如說,最先進的高樓群可能接著有半個世紀年紀的舊建築物。
為了達到普羅亞斯理想的龐大地景景觀,電影中多數鏡頭都要將搭的場景、真實地景以及電腦特效混搭著拍。,
位在芝加哥市區的美國機器人公司的辦公大樓,自己就是電影中的一個角色。電影中許多場戲都是圍繞著它展開的,包括它的廣場、實驗室、董事會議室以及辦公室,還有建築物里的甬道、展示平台、和內部空間陳設。
塔圖波解釋說,「機器人協會大樓造型很有趣,有點像一把刀,會給來的訪客一種暈眩感。建築物有一緣很流利,是一大片玻璃,走進接駁通道的人都會看到自己,整個城市盡入眼簾,而建築物底部的大廳也一覽無遺。這幢建築的設計讓整個未來世界盡收觀眾眼底,而不是只有驚鴻一瞥。
機器人協會大廈外邊的廣場象徵著權力,「當你有權力的時候,你並不會真的蓋個摩天高樓,而是會在建築物旁邊弄個氣派的大廣場,因為地皮很昂貴。」普羅亞斯說。
威爾史密斯飾演的史普納警探住在芝加哥郊區,今天是市區的地方,在2035年卻是偏僻的城郊,那裡和機器人協會與卡文博士住的高檔區域相去甚遠。
劇組在溫哥華被華人稱為二埠的郊區「新西敏區」,找到河岸一處有260呎長,兩層樓高社區,作為史普納警探的住處,工作人員昵稱這地方叫「史普納村」。
有一個全能的電腦V.I.K.I.負責控管機器人協會總部,「V.I.K.I.可以說是機器人帝國的司令中樞,有點像人的大腦之於整個身體的地位,決定了全身的脈動,也就是整棟建築物的機能。透明的建築量體設計,更是讓這個首腦的運作攤在觀眾面前,驚人的細致嚴密。
【機械公敵】中未來感十足的運輸系統是另一個影片賣點,郊區居民以摩托車代步,在地面上行駛,而其他的交通工具則全部在地面下,地面下有無數錯綜的隧道和一格一格停車場。
未來的汽車,輪子從扁平搖身成為球狀的立體,車子可以神氣地傾斜著順暢穿過狹縫,這樣的設備提供給我們一種前所未見的神奇車流景觀,加上每輛車都以超高速行駛,更是過癮無比。
【機械公敵】中所有的車都是為了電影特地設計出來的,由知名德國汽車品牌Audi派遣設計師和相關工作人員共同打造威爾使密斯拉風座車「英雄」。Audi汽車還提供一些現有車款,作了一些變化和巧思,以新穎面貌出現在電影里。
目不暇給的汽車大觀的幕後功臣,是電影找來的首席汽車設計師傑夫朱利安,他為了替威爾使密思量身定作最適合的車款,多次造訪德國原廠要和最新汽車時尚潮流接軌,用即將上市的Audi新車藍圖再加發揮。

製作花絮
【機械公敵】找來【神鬼戰士】金獎特效專家約翰尼爾森坐鎮,從前制其間開始,親自監督電影中一千個以上特殊視效鏡頭,直到後制完成。尼爾森和他得力的左右手兼夥伴,有【絕地戰警2】等電影中數位設計很受業界重視的約翰波頓,從在溫哥華開鏡後,就領了20人的工作小組,每個環節都嚴陣以待。大半年的時間里,操作和需求越來越復雜,每個鏡頭、每場戲的場景和人物都講究極了,規模也越來越壯觀。以【魔戒】聞名全球的「威塔」等多個首屈一指特效工作室也大力跨刀,【機械公敵】中難辨真偽的真人實景影像合成就是出自他們之手。
特效部門的責任甚為重大,包括有索尼機器人的真人擬真表演動畫、打造出2035年機器人帝國景象、以及所有高科技的動作場面,在實景和電腦動畫嵌和時必須天衣無縫。
「索尼要可愛到讓觀眾想看完電影立刻買一隻回家收藏。」特效指導約翰尼爾森說,「視覺效果的成

『貳』 論機械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會的不要答可以么

給你一篇標准論文。引言:機械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它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也影響到國計民生和國防力量的加強,因此,各國都把機械製造業的發展放在首要位置。隨著機械產品國際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各大公司都把高新技術注入機械產品的開發中,作為競爭取勝的重要段。本文就目前機械製造業高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作一綜述,以引起各方面的關注。1機械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國民經濟中的任何行業的發展,必須依靠機械製造業的支持並提供裝備;在國民經濟生產力構成中,製造技術的作用佔60%以上。美國認為社會財富的來源機械製造業佔68%;當今製造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生物科學等四大支柱科學相互依存,但後三種科學必須依靠製造科學才能形成產業和創造社會物質財富。而製造科學的發展也必須依靠信息、材料和生物科學的發展,機械製造業是任何其他高新技術實現工業價值的最佳集合點。例如,快速原型成型機、虛擬軸機床、智能結構與系統等,已經遠遠超出了純機械的范疇,而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材料等眾多技術於一體的現代機械設備,並且體現了人文科學和個性化發展的內涵。從美國來看,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對機械製造業的發展十分重視。從50年代以來,在美國大學中設置工業工程專業,培養機械製造系統人才,著眼於世界市場競爭,企圖霸佔國際製造業市場。50年代初,當第一台數控機床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誕生以後,美國在機械製造業中採取的主導政策是走數控和計算機群控,實現機械製造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中小批量生產自動化的道路,以提高生產效率。但實踐證明這一策略未能秦效,在機械製造業的國際競爭中,德國和日本是勝利者。70年代轉向吸取德、日經驗,使中、小批量生產通過成組技術(GT)實現生產系統柔性化和自動化。1979年美國國會通過議案撥款發展柔性化製造系統,並於80年代末完成了高度柔性化的全自動化小型工廠(smallwork)標准化工作,並向中小型企業推廣。但由於忽略了市場的多變性和人因的作用,在與德、日的競爭中未能占上風,而使機械製造業每況愈下,一度認為機械製造業已成「夕陽工業」。通過10年論證,從概念上實現了從柔性製造到敏捷製造的轉化,把宏觀的國際市場需求與具體的公司生產密切結合,充分發揮人的因素,形成對市場的快速反映,提出了敏捷製造的新概念。2敏捷製造(AgileManufacturing)———21世紀機械製造業的發展趨勢機械製造業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美國屢屢受挫。70年代後,機械製造業被看成是「夕陽工業」。產業衰退,巨額貿易赤字,經濟空前滑坡,有關工業競爭「關鍵問題」討論將近10年。1986年在美國科學技術基金會(NSF)支持下,麻省理工學院(MIT)深入研究衰退原因和振興對策,認為產品在上市的時間(T)、質量(Q)、成本(C)和服務(S)等產品競爭四大關鍵因素中,質量已不再是市場競爭的最大優勢。創新周期縮短和全球化市場的形成,企業面臨著不可預測和不斷變化的市場,只有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供滿足用戶個性需求的產品,才能在競爭中取勝。1988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與李海大學(LehighUniversity)工業工程系共同提出一種新的製造企業戰略———敏捷製造(AgileManufac2turing),並成立了國家製造科學中心(NCMS)和製造信息資源中心(MIRC),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國防部、商業部和眾多公司支持,經國會聽證後向聯邦政府提出建議。現在由政府部門主持、企業與大學共同參與研究、開發和應用,稱為21世紀製造企業的戰略。211敏捷製造的思路●敏捷性體現在:持續變化性(產品、技術、管理模式)、快速反應性(以適應市場的變化)、質量高標准、低費用;●實現敏捷製造條件:設備高度柔性,可編程性和模式化;信息系統標准化和可維護性;人的因素和管理機構;●實施方式:虛擬公司、競爭—合作,用戶參與設計與製造,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加信息服務和系統管理功能。212敏捷製造特色●革新製造企業的組織機構、管理策略與制度,建立社會化的虛擬公司;●提高從產品設計、製造、銷售全過程的整體柔性;●在政府部門協調下,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結合;●用戶參與設計與製造;●發揮人因(知識、技藝和創造性)和信息的作用;●但歸納起來,敏捷製造的主要特色是製造柔性和成員間的合作。213敏捷製造在美國初見成效●美國Ingersoll-R公司空氣壓縮機敏捷製造工程,原新品設計需時8~12個月,樣機製造和評定12~18個月,耗資50萬美元。現只需原來1/3~1/2時間,花費1215~2萬美元;●美國計算機廠商康柏公司,1996年啟動虛擬生產計劃,與台商合作在深圳設廠,面向大陸,產品質量、技術、開發、運送、存貨都符合康柏全球統一標准。員工技術水平和工作態度也達到要求,這樣的虛擬公司組合使計算機平均價格下降57美元,市場競爭取得了巨大成功。現美蘋果機、IBM、台宏基、神達亦已運用此種模式組織生產。214過程工業的敏捷製造策略指定統一質量標准,如ISO-9000,經濟效益與環境污染控制。3製造柔性性柔性製造是相對於原有的硬體式剛性製造系統而言的,製造系統柔性化是適應多變市場需求的必要條件。311剛性製造最早的機械自動化出現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稱為Detroit-Type自動化,它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手工工場式的製造,但它適應不了需求多變和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要求這種硬體式的製造系統稱為剛性製造。312柔性製造系統(FMS)60年代英國Molins公司建成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加工系統,它標志著硬、軟體結合,有高度應變能力的一種新型製造系統,與Detroit-Type相對,稱為柔性製造系統(FMS)並提出製造柔性這一概念。從70年代普及數控技術和全自動化技術至80年代,CAD、CAE、CAP、CAM、CAD/CAECAD/CAM、MRP、工藝資料庫、物料傳輸等單項技術已經日臻完善;90年代的知識工程和AI應用、優質低成本製造、並行工程等均以柔性為其主要研究內容。313製造柔性定義製造柔性定義為:製造系統對外部因素變化的順應(響應)能力和對系統內部因素變化(干擾、漲落或故障)的適應能力。敏捷製造要求製造柔性必須成為大系統的一部分,它包括:人員、設備儀器和軟體三方面的柔性,這樣才能保證敏捷製造系統的快捷響應能力。實現柔性製造說是容易做時難。目前統計表明90%以上的製造系統只能加工1類零件,65%的系統只能加工2~10個品種規格的零件。要生產滿足柔性性,則就要大大增加系統的復雜性,這是個十分復雜的問題。4虛擬製造技術虛擬製造技術是一種新的人機界面形式,它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強大的軟硬體功能和其它交互設備,在計算機工作平台上,產生一個虛擬環境。應用人類的知識、技術與感知能力,與虛擬世界中的對象進行交互作用,對所要進行的產品設計和生產製造活動進行全面的建模和模擬(包括:產品設計、加工裝配、物流、生產計劃、組織管理等)。在產品未生產出來前就實際地模擬出產品的設計開發和製造全過程,並對產品性能進行全面模擬試驗,預測產品的設計和製造合理性、產品性能和製造周期等,以達到最佳化。使產品的開發生產周期最短、成本最低、質量最佳。現在虛擬技術的范圍已經從新產品開發設計、製造擴展到虛擬公司組合、市場開拓和營銷活動、產品技術經濟評價等。而所有這一切均在計算機平台上完成。由於虛擬製造技術在面對激烈市場競爭中顯示出了巨大的技術優勢。因此,目前已為各先進工業國家和公司所極度重視。我國在機械工業部門主持下,已於1998年9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虛擬製造技術研討會」,以推進虛擬製造技術在我國的研究和應用。5軟體技術計算機技術應包括:計算機硬體和軟體兩大部分。其中軟體技術又是充分發揮計算機功能的必要基礎條件。可以說只有通過計算機技術(硬體和軟體)的應用,一切先進技術才能發揮作用。現在軟體功能已經十分強大,幾乎在涉及工程的一切領域中都可找到優秀的軟體作為技術支持。對某種技術來說,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說軟體功能就決定了它的技術水平。6管理技術管理是隨著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發展起來的,至今已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它的歷程可歸納如下。611傳統管理從18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在手工業工場中憑管理者經驗事,管理者就是資本所有者,工人憑經驗幹活,師傅帶徒弟。612科學管理20世紀初至40年代,這時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資本所有者與管理者分離,並從經驗管理中總結,使之系統化、科學化、理論化,進而指導管理實踐,形成科學管理理論。代表人物有泰勒(美)、法約爾(法)、梅奧(美)等。泰勒主張科學制定工時定額,作業環境標准化、計件工資、編制工藝規程、管理人員職能制等。法約爾提出了管理的5種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14條管理原則:分工、權力和責任統一、紀律、命令的統一性、指揮的統一性、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報酬、集權、等級系列、秩序、公平、保持人員穩定、首創精神、集體精神等。梅奧的「行為科學」理論,研究工人在生產中的行為和產生行為的原因。內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為的動機、生產中的人際關系等。他在哲學、醫學和心理學方面研究認為:工人是「社會人」,不同意泰勒認為工人是「經濟人」的看法;科學管理只注重「正式組織」,而在企業中還存在著「非正式組織」;提出促進生產率的第一因素是士氣和干勁,而工作條件和工資報酬是第二因素。總之,泰勒等人研究管理的重點放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條件上,以此來實現管理科學化。而梅奧等人則是以人為中心來研究管理問題。613現代管理二次世界大戰至今,資本主義企業管理進入現代管理階段。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大型復雜重大工程出現,跨國公司出現,環境和市場多變,市場競爭加劇反映了現時代的特點。為適應社會發展,在管理理論上發展為兩派:一是以泰勒為代表的科學管理理論和法約爾為代表的組織管理理論的延伸、演變,吸取了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新成就,如:系統工程、計算機等;另一是以梅奧為代表的行為科學派。兩派結合形成了現代管理,也就是科學管理和人際關系相結合的管理。但敏捷製造的出現又把過去僅局限於企業內部的管理擴展到了整個社會和市場。7人因工程(HumanFactor)在現代管理中,已把人的因素在生產和科技進步中的作用放到了中心位置上,這一轉變是有一過程的。起初的考慮只在體能上,以研究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人在生產過程中體能的潛力,從而逐步發展到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以實現面向市場的快速響應。8我國機械製造業的現狀所面臨的嚴峻現實目前機械製造業進入了建國以來最困難的時期,這已為各個方面所關注。例如,機床工具行業,已經連續幾年負增長。機械工業部在「機械工業振興綱要」中指出我國製造業存在的五大問題:質量不穩定、產品水平低、達世界先進水平的產品僅佔5%;生產集中度低、分散重復嚴重;科技基礎薄弱,自主開發能力差;設備陳舊,工藝落後;管理薄弱,沒有現代管理概念。由於長期在計劃體制下運行,企業缺乏競爭力,資金短缺,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差,再加上進口的沖擊,已使不少機械製造企業處於困境。如何振興、擺脫困境,可以先借鑒一下先進國家和地區的做法。(1)美國認為社會財富68%來源於製造業,所以始終把目標放在要使製造工程研究和製造產業保持世界一流水平上。主要措施:●鼓勵和支持大學和科研單位的研究成果向工業轉化,建立「國家製造工程中心(ERC)」、「工業大學合作研究中心(IUCRC)」「、製造技術中心(MTC)」等。通過IVCRC推進工業界與大學之間的合作交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制定面向中小企業的綜合自動化計劃,通過MTC推廣這一計劃,並對其進行診斷、評估、培訓,提高雇員素質,更新觀念,切實提高佔全美企業總數85%的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2)日本在近10年來已成為世界製造業界的領袖,就機床製造來說,在國際上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佔30%。自1982年以來保持世界頭號機床生產大國的地位。主要措施:●特別重視數控機床和數控技術的推廣,數控機床占機床總產量70%以上,這對提高日本工業生產率和國際競爭能力作出了重大貢獻。●政府和工業界不斷主動採用新技術以維持其在製造業的領先地位,如提出「精簡、消腫」和面向市場的「敏捷製造」新概念(精簡化生產),以用戶為「上帝」,以「人」為中心,以精簡為手段,以「零缺陷」為最終目標,實現所謂「精良生產」。這種不斷改進產品生產模式的思路是增加企業新功能和提高產品性能的一種策略。●高質量批量生產。(3)德國製造業的特長是革新與高質量、高價格,面向對象特殊需求,最短時間內供貨。產品競爭主要通過技術領先來實現,而不是降低成本。技術優勢通過企業的良好組織結構帶動實現利潤目標。企業技術改造反映在:物流和加工過程自動化、信息流集成化、能源合理利用、企業結構適應多變市場、人的積極性與技術進步。(4)台灣採用的是一般性能與低價格。1967年機床首次外銷,利用台灣廉價勞動力,配合先進國家的資本、技術、進口零部件、半成品進行簡單加工組裝,打外國廠牌。通過外商銷往美國等工業發達國家,賺取一點工資差額與外匯。80年代開始國際化,由於大陸開放,廉價勞動力由大陸代替,台灣開始著眼於高新技術產業,正式起步數控機床,經過10年發展現有機床生產企業1150家,近90%是30人以下的小廠。1996年機床產值達18億美元,出口392億新台幣,外銷佔67%。1997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機床生產下降4%,為375億新台幣。從以上國家和台灣地區的成功經驗可知,其製造業的發展都結合自身的特點,形成特色而求得生存。而我們只要看準方向,從政府到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戰略策略,切切實實從各方面加以扶持和落實。而最關鍵的一條是各級組織機構的改革,使之能協調發揮、調動各方面的優勢和積極性,適應當今市場的形勢。9結束語本文內容僅涉及了機械製造業中部分高新技術的發展情況,如何將高新技術注入我國的機械製造業中,以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觀念的改變和體制改革是關鍵,而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和開發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新產品,這又是當前改變我國機械製造業面貌的頭等大事,離開了新品開發,則其它的一切努力將成為無水之源和無本之木。克服保守和墨守成規,在政府有關部門主持下,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這將會使機械製造業走向健康和發展。參考文獻1羅振壁等1敏捷製造———21世紀製造企業的戰略1機械工程學報,1994,30(4):1~52周兆英等1敏捷製造的核心要素及其應用1機械工程學報,1995,31(2):26~313周祖德1振興製造業刻不容緩1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會訊,1998(2):1~34李占祥等1工業企業管理原理與組織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閱讀全文

與天津匯臻機械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team令牌換設備了怎麼辦 瀏覽:246
新生測聽力儀器怎麼看結果 瀏覽:224
化學試驗排水集氣法的實驗裝置 瀏覽:156
家用水泵軸承位置漏水怎麼回事 瀏覽:131
羊水鏡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125
機械制圖里型鋼如何表示 瀏覽:19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瀏覽:718
超聲波換能器等級怎麼分 瀏覽:800
3萬軸承是什麼意思 瀏覽:110
鑫旺五金製品廠 瀏覽:861
蘇州四通閥製冷配件一般加多少 瀏覽:153
江北全套健身器材哪裡有 瀏覽:106
水表閥門不開怎麼辦 瀏覽:109
花冠儀表盤怎麼顯示時速 瀏覽:106
洗砂機多少錢一台18沃力機械 瀏覽:489
超聲波碎石用什麼材料 瀏覽:607
組裝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的方法 瀏覽:165
怎麼知道天然氣充不了閥門關閉 瀏覽:902
公司賣舊設備掛什麼科目 瀏覽:544
尚葉五金機電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