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固態硬碟裝WIN7後與機械硬碟不兼容怎麼辦
個人建議分2區,一個裝系統,一個裝常用游戲,機械硬碟裝別的游戲和資料啥的。
這樣系統和游戲都會有一定加速。
確認CMOS里SSD已經是第一啟動項,並且單獨用SSD可以正常運行系統,
2.把SSD插在HDD前面的介面,比如HDD插在主板3號SATA,那就把SSD插在1或2SATA口試試,
3.把HDD的主分區刪除,建立為邏輯分區。
(1)SSD固態硬碟不同於機械硬碟,SSD一定用運行在AHCI模式下。
設置好後進pe進行格盤,選擇4K對齊
(2)win8的分區表是GPT,win7是MBR,找個工具轉一下, 不轉換的話隨便你怎麼格都是徒勞
(3)然後再pe裡面選擇安裝系統
㈡ 買硬碟需要考慮兼容問題嗎 新買的硬碟怎麼裝到電腦上
不會出現兼容問題,但是你要注意你的電腦的硬碟的介面啟虧是什麼介面。介面不同就不可以使用。
安裝過程:打開機箱蓋子。把舊硬碟拆檔悶下來,拔掉電行旁彎源線與數據線,把新硬碟裝上去,擰好螺絲,把數據線與電源線插上去。開機,進dos分區就可以使用了。
㈢ 機械硬碟能和固態硬碟一起用嗎有沒有兼容問題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是完全可以一起使用的,沒有兼容問題。不過現實使用中,大家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電腦機箱是否有雙硬碟位置
電腦機箱中是否有多餘硬碟位置,台式機用戶不用擔心,多餘的硬碟位置很多。另外,對於筆記本用戶,內部多數僅有一個硬碟位置,只要一些高端筆記本才可能會內置雙硬碟位置,也可以將光碟機位改裝了硬碟位。

如果您電腦同時安裝機械和固態雙硬碟,並且至少擁有一個SATA3.0介面,那麼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可以一起使用。
(3)機械硬碟裝好後怎麼兼容擴展閱讀:
其實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混搭組合一起使用,是目前裝機最佳搭配方案,固態硬碟的優點主要在於速度比機械硬碟快幾倍,將固態硬碟作為系統盤,能夠非常明顯提升電腦開關機速度、大型應用以及大型游戲在打開時候的載入速度,不過都需要安裝入固態硬碟中。
而固態硬碟容量普遍較小,而500G或者500G以上容量的固態硬碟價位過於昂貴,絕大數都是120G或者240G左右容量,如果只是用固態硬碟的話,那麼存儲容量就非常有限了。
而再增加一款大容量機械硬碟作為存儲,就可以互補固態硬碟不足之處,因此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一起使用,無疑是兼顧速度與大容量存儲。
㈣ 4T新機械硬碟電腦安裝如何分區電腦32位與64位的文件兼容嗎
●僅作存儲盤/倉庫盤(不在此盤安裝操作系統)
裝好硬碟,啟動電腦,進入系統磁碟管理,新建(簡單卷),(快速)格式化,即可使用。
建議最多兩個分區(均為主分區),因為從第三個分區以後均為邏輯驅動器,速度慢,系統保留空間多,盤符過多出現交錯混亂不利管理使用。
第三方硬碟分區軟體可以使用,但並非必需。
●悉侍需作系統賣老啟動盤(需在此盤安裝操作系統)
裝好硬碟,並插上windows安裝媒介(USB盤/光碟等),啟動電腦,出現開機畫面和提示音時,按下啟動裝置選擇快捷鍵,彈出啟動菜單,從中選擇媒介盤,回車,進入windows安裝程序,新建(分區),格式化,下一步安裝操作系統……

windows安裝程序磁碟分區格式化
重要說明:
①在存儲層面上,文件沒有32位與64位的區分,都可以存儲。在功能層面上,一台64位的電腦既可以運行64位程序也可以運行32位程序,反之,32位的電腦系統不能安裝運行64位程序,但可以存儲64位程序文件。
②4T硬碟安裝在舊式BIOS電腦上,可識別並利用共約2000GB,剩餘空間無法分配使用。
③4T硬碟安裝在新式UEFI電腦上,可識中陸升別利用總容量約3726GB(商品1T存儲容量等同於windows下931.5GB,進制演算法不同)
㈤ 怎麼把硬碟改為兼容模式
1. 怎麼把硬碟模式改為兼容模式
在BIOS中有一項IDE Configuration。一般你的硬碟應該在通道1上。把硬碟的模式由LBA改為AUTO。
IDE設備的類型和硬體參數,TYPE用來說明硬碟設備的類型,我們可以選擇AUTO、USER、NONE的工作模式,AUTO是由系統自己檢測硬碟類型,在系統中存儲了1-45類硬碟參數櫻前備,在使用該設置值時不必再設置其它參數;如果我們使用的硬碟是預定義以外的,那麼就應該設置硬碟類型為USER,然後輸入硬碟的實際參數(這些參數一般在硬碟的表面標簽上);如果沒有安裝IDE設備,我們可以選擇NONE參數,這樣可以加快系統的啟動速度,在一些特殊操作中,我們也可以通過這樣來屏蔽系統對某些硬碟的自動檢查。
SIZE 表示硬碟的容量;CYLS 硬碟的柱面數;HEAD硬碟的磁頭數;PREP寫預補償值;LANDZ著陸區,即磁頭起停扇區。最後的。如果沒有安裝IDE設備,AUTO是由系統自己檢測硬碟類型,我們也可以通過這樣來屏蔽系統對某些硬碟的自動檢查、LBA邏輯塊地址模式。LBA模式所管理的最大硬碟容量為8。一般你的硬碟應該在通道1上;CYLS 硬碟的柱面數,LARGE模式支持的最大容量為1GB,那麼就應該設置硬碟類型為USER,TYPE用來說明硬碟設備的類型、USER.4GB,即磁頭起停扇區,在系統中存儲了1-45類硬碟參數,我們可以選擇的工作模式有,在使用該設置值時不必再設置其它參數;PREP寫預補償值、NONE的工作模式在BIOS中有一項IDE Configuration,這樣可以加快系統的啟動速度、AUTO自動選擇模式;如果我們使用的硬碟是預定義以外的。
IDE設備的類型和硬體參數、LARGE大硬碟模式,在悔賀此方式下訪問硬碟BIOS和IDE控制器對參數部作任何轉換;HEAD硬碟的磁頭數,我們可以選擇AUTO。把硬碟的模式由LBA改為AUTO,然後輸入硬碟的實際參數(這些參數一般在硬碟的表面標簽上):NORMAL普通模式,我們可以選擇NONE參數;LANDZ著陸區,在一些特殊操作中,支持的最大容量為528MB。最後的MODE是硬體的工作模式。AUTO模式是由系統自動選擇硬碟的工作模式。NORMAL模式是原有的IDE方式。
SIZE 表示硬碟的容量
2. 怎樣把硬碟改為兼容模式
把SATA硬碟設置為脊毀IDE模式或兼容模式需在CMOS裡面進行,下面以945G主板為例進行說明,具體步驟如下:
1、接好SATA硬碟後,開機,按Del鍵進入CMOS設置界面;
2、按鍵盤上的TAB鍵和方向鍵,進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 設置界面;
3、按方向鍵,選擇Onchip IDE Device ,按回車,進入Onchip IDE Divice設置界面;
3、按方向鍵,選擇SATA -Mode ,按回車,選擇 IDE (如果要組件Raid,則選擇Raid);
4、按鍵盤上的F10鍵保存並退出CMOS,在退出界面,Y 提示符狀態下,回車(如果是N提示符,輸入Y)。
5、重啟電腦,這時的SATA硬碟就跟IDE硬碟一樣被windows正常識別了!
3. 怎樣將硬碟改為兼容模式
2009-11-03 12:44 ( 由於各家主板的BIOS不盡相同,但是設置原理都是基本一致的,在此只介紹幾種比較典型的BIOS設置,相信讀者都能夠根據自己主板BIOS的實際情況參考本文解決問題。
1.南橋為ICH5的主板 先以華碩的P4C800為例,這款主板晶元組為i865PE,南橋為ICH5/ICH5R。進到BIOS後,選擇Main下的IDE Configuration Menu,在Onboard IDE Operate Mode下面可以選擇兩種IDE操作模式:兼容模式和增強模式(patible Mode和Enhanced Mode)。
其中兼容模式patible Mode,可以理解為把SATA硬碟埠映射到並口IDE通道的相應埠,當你選擇這種模式時在下面的IDE Port Settings中會有三個選項: Primary P-ATA+S-ATA:並行IDE硬碟占據IDE0+1的主通道(Primary IDE Channel),串列SATA硬碟占據IDE2+3的從通道(Secondary IDE Channel)。也就是說這時主板上的第二個並行IDE介面對應的埠不可用。
Secondary P-ATA+S-ATA:與上面正相反,此時主板第一個並行IDE介面(Primary P-ATA)上對應的埠不可用,因為給SATA硬碟佔用了。 P-ATA Ports Only:屏蔽了串列SATA硬碟介面,只能使用並行介面設備。
註:前兩種模式中,主板上的SATA1介面自動對應IDE通道中的主盤位置,SATA2介面自動對應IDE通道中的從盤位置。 當選擇模式為增強模式Enhanced Mode時,其下的埠設置的字樣變為Enhanced Mode Supports On,其中也有三個選項: P-ATA+S-ATA:並行和串列硬碟並存模式,此時SATA和PATA通道都相互獨立互不幹擾,理論上4個P-ATA和2個S-ATA可同時接6個設備,實際上得根據不同主板而定,有的南橋晶元就只支持4個ATA設備。
此時SATA1口硬碟對應Third IDE Master(第三IDE通道主盤),SATA2口硬碟對應Fourth IDE Master(第四IDE通道主盤)。 S-ATA:串列硬碟增強模式,此時理論上支持4個串列硬碟,但還得看主板的支持情況(如果是ICH5R晶元組如P4P800,想組RAID模式,則必須要選擇此項,並將Configure S-ATA as RAID項設為Yes,S-ATA BOOTROM項設為Enable,設置後BIOS自動檢測的時候按「Ctrl+I」進行RAID設置)。
P-ATA:其實還是一種映射模式,SATA硬碟占據的是第一個IDE通道,SATA1口對應第一個通道的主盤,SATA2口對應第一個通道的從盤。 當你使用的是Win98/Win NT/Win2000/MS-DOS等傳統的操作系統時,由於它們只支持4個IDE設備,所以請選擇兼容模式patible Mode,並根據你的實際硬碟數量和位置選擇IDE Port Settings中的對應選項;當你使用的是WinXP/Win2003等新型的操作系統時,可以選擇增強模式Enhanced Mode來支持更多的設備。
當然如果你安裝Win98+Win XP雙系統的話,也只好選擇patible Mode了。另外,有的主板BIOS有BUG,致使在單個SATA硬碟上安裝windows 98SE系統時不能正確安裝SATA硬碟(如:華擎P4VT8),只需要升級BIOS版本到最新版就可以解決了。
註:雖然SATA硬碟本身並沒有主從之分,但是如果使用了埠映射的模式,當你想要並行硬碟和串列硬碟共存時,還是得注意硬碟所佔的位置不要沖突了,而且啟動順序也需要在BIOS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 2.南橋為Intel ICH5R的主板 下面以GA-8KNXP Ultra為例,簡要說一下技嘉主板的BIOS中SATA的設置: 這款主板的晶元組是i875P,南橋為ICH5R,其SATA部分的設置選項在Main主菜單下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邊設備)里:有關啟動設備的選項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進階BIOS功能設定)中,相應的設置參見上文。
通過上面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出ICH5/ICH5R南橋的主板,都是通過埠映射和獨立SATA通道兩種途徑來設置識別SATA硬碟的。至於應該選擇哪種模式和設置值,請參考上文並根據S-ATA硬碟和P-ATA硬碟的數量,安裝的操作系統以及哪一個作為系統啟動盤等實際情況來自行設定。
3.南橋為VIA的VT8237的主板 相對於ICH5/ICH5R晶元組,VT8237的SATA設置部分就簡單得多了。下面以碩泰克的SL-KT890系列為例,其SATA部分的設置選項也是在Main主菜單下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邊設備)里: Onboard PATA IDE(主板內建並行IDE口設定) 此項設定允許用戶配置主板內建並行IDE口功能。
Disabled:關閉主板的並行IDE口功能。 Enabled:允許使用並行IDE口功能(預設值)。
Onboard IDES operate mode(主板內建IDE優先設定) PATA is Pri IDE:PATA口上的設備優先(預設值)。 SATA is Pri IDE:SATA口上的設備優先。
Onboard SATA- IDE(主板內建SATA口功能設定) Disabled:關閉主板上SATA口。 SATA:主板上SATA口當做一般的SATA口使用。
RAID:主板上SATA口上的硬碟可以建立磁碟陣列(預設值)。 這里你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一下串、並行口的優先順序就可以正常使用SATA硬碟了。
(通過上面的選項能看出,在這里S-ATA硬碟還是可以理解為映射到P-ATA埠上來識別的。) 註:RAID的組建還需要在開機時按「Tab」鍵進入VIA科技RAID控制器的BIOS設置畫面另行設置,請參見相關的說。
4. 硬碟模式改成兼容模式怎麼搞
前幾位說的都很好,我不再重復,這里只糾正一點,Serial ATA項有兩個可選模式一個是ACHI,一個是pability,他們所說的兼容模式即為pability項(少數品牌的機型會顯示為IDE)。
進入BIOS進行設置的熱鍵通常為DEL或F1鍵,從光碟引導XP系統安裝程序啟動須將您的光碟機設備設置為優先啟動。
重新安裝系統前請注意備份磁碟中的重要文件,盡可能進行磁碟整理。安裝新系統時請確保安裝程序完整有效。請盡可能避免使用GHOST還原式系統安裝,這會導致驅動程序安裝缺陷。關於驅動程序的安裝,請到華碩官方網站的技術與服務頁面選擇合適的機型並下載相應驅動。
這里提醒一點,安裝晶元組驅動可能會使您的XP系統支持ACHI模式,您可以嘗試在安裝完晶元組驅動程序以後在BIOS中將Serial ATA的值改為ACHI,若啟動系統時出現藍屏現象,可以重新將ACHI項改為pability。
最後說明一點,由於您重裝了系統,您的硬碟的工作模式可能恢復到了SATA I 模式,要想開啟SATA II 模式,需要專門的硬碟跳線軟體,日立硬碟(HITACHI)需要在官網下載FEATURE TOOLS並製作DOS引導軟盤,目前該軟體的最新版本為2.15,您的筆記本主板晶元組型號為INTEL ICH9M,日立官網已明確聲明FEATURE TOOLS還不能支持ICH9M晶元組,請隨時關注日立官網以便及時獲取該軟體的更新。
㈥ 機械硬碟和硬碟盒不兼容怎麼解決
如果機械硬碟和硬碟盒不兼容,可以嘗試更碼搭換硬碟盒,或者更換機械硬碟,以確保它們之間的兼容性。此外,還可以嘗試遲山拿更新硬碟盒唯搜的驅動程序。
㈦ 技嘉B85與機械硬碟不兼容
1、重啟技嘉B85,用友陪光碟重做系統到C盤。
2、將主板bios電池取下來,等待一段時間裝上重旅宴啟試一試。以上就是解決技嘉好鎮蠢B85與機械硬碟不兼容的方法。
㈧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怎麼混合使用
把操作系統和常用的游戲軟體安裝在固態硬碟里,然後把平時不常用的佔地方大的文件放在機械硬碟里,這樣既不影響日常使用,又能得到比較好的操作體驗。
安裝系統的時候,如果怕弄混了,可以先不插機械硬碟,只插上固態硬碟,安裝系統到默認硬碟(C盤)。裝好系統後再插上機械硬碟,根據自己的偏好分D、E、F幾個區。
固態硬碟讀寫速度快,但是比較貴,容量也相對低,適合當做系統盤,也就是C盤;機械硬碟容量大,壽命長,讀寫慢一些,適合作為文件存儲。

(8)機械硬碟裝好後怎麼兼容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
1、讀寫速度
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普遍可以達到400M/s,在開機和數據的載入中,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大幅度的提高了電腦的運行能力。寫入速度也可以達到130M/s以上,在寫入大數據時,更加高效的儲存能力大大縮短了辦公時間。其讀寫速度是普通機械硬碟的3-5倍。
2、抗震能力
機械硬碟因使用高速轉動的碟片和磁頭來回尋道讀寫數據的原理,所以不能出現高強度的震動,否則磁頭與高速轉動的碟片接觸會造成碟片劃傷和損壞,導致硬碟報廢,所以在使用機械硬碟時必須避免震動的發生。而固態硬碟採用的是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焊接在電路板上,相比機械硬碟有更加輕薄的機身和更好的抗震耐受力。
3、功耗和噪音
機械硬碟高速轉動的碟片需要一個高功率的步進電機來驅動,而固態硬碟不需要電機來驅動,所以機械硬碟在功耗上就大了許多,工作時因電機的轉動,會出現微小的震動和噪音,而固態硬碟是沒有這些問題的。
㈨ 買了個機械硬碟裝好後 請問怎麼設置
1.將硬碟安裝到電腦上之後,開機,在電腦桌面,選中我畝遲叢的電腦點擊右鍵-「管理」進入計算機管理界面。

(9)機械硬碟裝好後怎麼兼容擴展閱讀
機械硬碟與固態旦豎硬碟優缺點對比
1、防震抗摔性:機械硬碟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即內存、MP3、U盤等存儲介質)製作而成,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盪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較機械硬碟,固硬佔有絕對優勢。
2、數據存儲速度:從PConline評測室的評測數據來看,固態硬碟相對機械硬碟性能提升2倍多。
3、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上也要低於機械硬碟。
4、重量:固態硬碟在重量方面更輕,與常規迅櫻1.8英寸硬碟相比,重量輕20-30克。
5、噪音:由於固硬屬於無機械部件及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而且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噪音值為0分貝。機械硬碟就要遜色很多。
6、價格:截至目前(2014/11/23),普通品牌的128Gb 固態硬碟為450左右。而1Tb 的機械硬碟價格才360左右。固態硬碟比起機械硬碟價格較為昂貴,性價比較低。
7、容量:固態硬碟目前最大容量為4t 3.5寸。
8、使用壽命:SLC只有10萬次的讀寫壽命,成本低廉的MLC,讀寫壽命僅有1萬次。因此相對於固態硬碟,機械硬碟壽命更長。
參考資料機械硬碟-網路
㈩ 機械硬碟裝好了,但是怎麼使用
1、固態硬碟的優勢在於反應快、速度快,但是容量小;相反機械硬碟容量大,但反應慢,速度慢。在使用的時候就需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2、只要主板支持2個或以上的SATA介面就可以同時插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順序無所謂,但是推薦固態硬碟接到第一個SATA插口,機械硬碟接到後面,主要是方便bios設置。3、把系統裝在固態硬碟,充分發揮固態硬碟速度快的優勢,佔用大量磁碟空間的影視資料等建議放在機械硬碟裡面。4、插上固態硬碟後,首先進BIOS把硬碟模式改成ACHI,然後裝系統。固態硬碟分區時,要留意4K對齊,用WIN7以上系統分區時默認是對齊的。5、機械硬碟到後直接連接到後面的SATA口,進系統後直接分區,機械硬碟不建議分很多個區,固態硬碟佔用1~2個分區,機械硬碟也建議分成1~2個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