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一些大型的設備機器,在露天工作的情況下都需要定期進行清洗保潔,那麼對於機械設備你知道該怎麼去清洗維護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機械設備一般清洗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1、乾洗:就是用海綿之類的有點吸水的物料之類的,噴(滴)些清洗劑什麼的在上面擦,完成以後在用相對比較濕的物件在重新擦一遍,最後在用乾的物件把剛才所有清洗的地方擦乾(一般比較精密的設備)
2、用水直接沖洗,直接明了,然後在用干物件擦乾(直接晾乾,設備比較大的);這種設備是不怕水的。
(1)擦洗。將零件放入裝有柴油、煤油或其他清洗液的容器中,用棉紗擦洗或用毛刷刷洗。這種方法操作簡便、設備簡單,但效率低,適用於單件小批小型零件。一般情況下不宜用汽油,因其有溶脂性,會損害人的健康且易造成火災。
(2)煮洗。將配置好的溶液和被清洗的零件一起放入用鋼板焊制尺寸適當的清洗池中,用池下爐灶將其加溫至80~90℃,煮洗3~5min即可。
(3)噴洗。將具有一定壓力和溫度的清洗液噴射到零件表面以清除油污。此方法清洗效果好,生產效率高,但設備復雜,適於清洗形狀不太復雜、表面有嚴重油垢的零件。
(4)振動清洗。將待清洗的零件放在振動清洗機的清洗籃或清洗架上,並浸沒在清洗液中,通過清洗機產生振動模擬人工漂涮動作和清洗液的化學作用去除油污。
(5)超聲清洗。靠清洗液的化學作用與引入清洗液中的超聲波振盪共同作用,以去除油污。
(1)有機溶劑。常見的有煤油、輕柴油、汽油、丙酮、酒精和三氯乙烯等。用這種溶解方式除油,可溶解各種油脂。優點是不需加熱、使用簡便、對金屬無損傷、清洗效果好。缺點是多數為易燃物、成本高、適於精密件和不宜用熱鹼溶液清洗的零件,如塑料、尼龍、牛皮、氈質零件等。但需注意橡膠件不能用有機溶劑清洗。
(2)鹼性溶液。鹼性溶液是鹼或鹼性鹽的水溶液,它利用乳化劑對不可皂化油的乳化作用除油,是一種應用最廣的除污清洗液。
乳化作用是一種液體形成極小的細粒後,均勻分布在另一種液體中。在鹼溶液中加入乳化劑形成乳化液,能降低油膜的表面張力和附著力,使油膜破碎成極小的油滴後,不再回到金屬表面,以去除油污。常用的乳化劑有肥皂、水玻璃(硅酸鈉)、骨膠、樹膠、三乙醇胺、合成洗滌劑等。需注意的是清洗不同材料的零件應採用不同的清洗液。鹼性溶液對金屬有不同程度的腐蝕作用,尤其對鋁的腐蝕性較強。表1和表2分別列出清洗鋼鐵零件和鋁合金零件的清洗液的配方,供使用時參考。
用鹼性溶液清洗時,一般需將溶液加熱到80~90℃。除油後用熱水沖洗,去掉表面殘留鹼液,防止零件被腐蝕。
(3)化學清洗液。是一種化學合成的水基金屬清洗劑配置的水溶液,金屬清洗劑中以表面活性劑為主,具有很強的去污能力。另外,清洗劑中還有一些輔助劑,能提高或增加金屬清洗劑的防腐、防銹、去積炭等綜合性能。
(1)整齊: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齊;安全防護裝置齊全;線路管道完整。
(2)清沽:設備內外清潔;各滑動面及絲杠、齒輪、齒條等無油污、無碰傷;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氣、不漏電;切屑垃圾清掃干凈。
(3)潤滑:按時加油換油,油質符合要求;油壺、油槍、油杯、油氈、油線清潔齊全,油標明亮,油路暢通。
② 請問: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流程
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流程和處理原則
1、先把使用過的器械(如車針,口腔治療器械,拔牙器械),流水洗凈後,放入第一、二盤浸泡盒液內(2%的戊二醛)。浸泡 10 個小時。
2、把浸泡過的器械。放入震盪器中浸泡 15 分鍾後震盪 5 分鍾。(其內部溶液為多酶清洗劑,主要作用為,去污垢,分解蛋白質)
3、再把它放入清洗池中,用流水清洗掉殘留液。
4、然後把細小的根管治療器械,放入高壓蒸氣收鈉盒中,用高壓蒸氣爐消毒滅菌 45 分鍾。
5、先把用過手機用 75 %的酒精棉球擦示。然後放入手機清洗加油機中,清洗加油 3 分鍾。
6、然後用含有消毒指示卡的密封袋中密封。密封袋上標明消毒的時間跟登記人。
7、把它放入,高壓消毒設備中,經過三次抽真空,並按 134℃,45 分鍾的消毒。
8、使用過的拔牙器械,放入震盪器中浸泡 15 分鍾後震盪 5 分鍾。
9、把它放入清洗池中,用流水清洗。
10、用消毒毛巾把器械擦乾。
11、含有消毒指示卡的密封袋中密封。密封袋上標明消毒的時間跟登記人。
12、把它放入,高壓消毒設備中,經過三次抽真空,134℃,45 分鍾的消毒。
13、最後把消毒過的器械按日期的先後順序整齊的放入無菌盤或櫃中。當醫生用的時候,護士從無菌盤或櫃中取出。
14、使用過的口內器械處理,要經過嚴格的垃圾分類,毀形。
③ 對食品生產設備清洗消毒用什麼溶液
(一)水:水是基本清洗劑,用量大,使用廣泛。使用水進行清洗時,同時利用熱能或攪拌,流動摩擦以及壓力噴射等物理能量,可大大提高水的清洗效果。
(二)鹼水溶液(NaOH):適當組份的礆水溶液脫脂清洗力極強,適當加熱再輔以噴射力清洗效果更好。廣泛使用機器、設備、管道等的清潔清洗。
(三)表面活性劑:又稱為人工合成洗凈劑,具有促進液體滲透、融化、發泡等作用。
(四)含氯消毒劑:這類葯物有次氯酸鈉,漂白粉,二氯異氰尿酸鈉等,含氯消毒劑的消毒能力主要取決於其中所含的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的含量愈高,消毒能力愈強。
(五)75%乙醇是目前醫葯衛生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消毒劑,主要應用於皮膚和器具、容器的消毒。是一種良好的皮膚消毒劑。
④ 手術室器械的正確清洗方法與消毒流程是什麼
手術器械的清洗流程
(一)一般手術器械的處理
一般手術器械是指非感染的手術器械,如甲狀腺、疝氣、椎間盤等手術器械。
處理方法:將術後器械的流動水下去除血污→酶浸泡2min以上(或+超聲波震盪)→流動水徹底沖洗→分類烘乾(精細、尖銳的器械要分開)→檢查→上油→包裝或分類存放於器械櫃內。
(二)一般感染手術器械的處理
一般感染手術器械是指切開腔道(如胃、腸、胰、闌尾等)、腫瘤根治、朧腫切開、結核病灶清除以及為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患者實施手術的器械。
處理方法:將術後器械浸泡於含氯消毒液中30min→流動水刷洗干凈→分類烘乾→檢查→上油→分類保存於器械櫃中。
(三)特殊感染手術器械的處理
特殊感染手術器械是指氣性壞疽、炭疽、破傷風手術器械。
處理方法:將術後器械浸泡於含氯消毒液中30min→初步沖洗→包裝→高壓滅菌→於流動水用毛刷徹底刷洗→分類烘乾→檢查→上油→包裝→再次高壓消毒後保存無菌器
械櫃中備用。
(四)內鏡手術器械的處理
處理方法:卸下可移動的內鏡部件、光學導線的連接配件、通道閥等→張開鉗夾部位,以流動水沖洗衣面血跡、小刷輕輕刷洗→高壓水槍沖洗關節部位、內腔通道,去除隱藏血跡或有機物→浸泡於酶劑(腔鏡專用清洗劑)的稀釋液中2min,充分去除有機物→流動水再次沖洗→擦乾→高壓氧氣或壓縮空氣吹乾各部件水分→專用潤滑劑直接噴於器械表面、軸節、內腔、彈簧部位,再用鏡頭紙擦去表面油跡→保存於專用儀器櫃中。若為HBsAg陽性者,術後器械應先浸泡於0.33%戊二醛稀釋液(2%戊二醛1份,加水5份)15min,然後再按上法清洗。
手術器械、內鏡、一般診療用品的消毒滅菌要求
(一)凡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手術器具及物品全部採用高壓滅菌或經外科切口進入無菌室的內鏡及其附件,如腹腔鏡,關節鏡,腦室鏡,膀胱鏡,宮腔鏡等用前應達到滅菌水平。
(二)接觸未破損皮膚的一般診療用品如血壓計,聽診器可在清潔的基礎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血壓計袖帶若被血液,體液污染應在清潔的基礎上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浸泡30分鍾後再清洗干凈。
(三)接觸未破損粘膜的器具如擴陰器、開口器、舌鉗、壓舌板、體溫表等,用後先清潔去污、消毒、擦乾,耐高溫的器具如擴陰器,開口器,壓舌板採用高溫滅菌,體溫表在清潔的基礎上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分鍾後,清水沖凈擦乾備用。
(四)通過管道間接與淺表體腔粘膜接觸的器具如氧氣濕化瓶、呼吸機、麻醉用器具,霧化器、胃腸減壓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可在清潔的基礎上耐高溫的可用高壓滅菌,不耐高溫的可清潔後用500mg/L含氯制劑浸泡30分鍾,用清水沖凈晾乾備用,嚴格要求一用一消毒,濕化液應用無菌水,如連續使用可每天更換濕化液,並每周更換消毒所用器具。
(五)凡進入人體自然通道與管腔粘膜接觸的內鏡及其附件,如喉鏡、氣管鏡、支氣管鏡、胃鏡、乙狀結腸鏡、直腸鏡等,可用過氧乙酸,戊二醛、萬福金安等高效消毒劑。
(六)進入破損粘膜的內鏡附件也應達到滅菌水平,如活檢鉗、高頻電刀。
(七)口腔器材按照其危害程度進行不同的處理,外科器械及其它穿破口腔軟組織或骨組織的器械,不穿破口腔軟組織但與軟組織有接觸的器械必須滅菌,口腔檢查器械如鑷子、壓舌板、口鏡、探針、彎盤等,可採用一次性用品。
(八)各種醫療器械送到設備科修理時,需用含氯制劑消毒處理後方可修理,工作人員應在維修完後嚴格手消毒。
⑤ 如何正確的給灌裝機清洗消毒
對這種機器,你可以旋松上和下那些緊定的螺釘,然後在拆下注液的系統進行整體的消毒,或者是拆卸下來進行分別的消毒和清洗,盡可能的達到完整的清洗和消毒效果。這樣再次使用的時候,對於廠家來說,也是放心和安全的。
當然你也可以把進液管放到清洗液裡面,進行開機清洗,這樣也是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的。同時對於500毫升的機型來說,在實際的灌裝中,可能會有誤差,所以在正式的灌裝之前,一定要用量筒在灌裝機中進行准確的測量。
同時對於灌裝機的針管來說,不同的型號,需要的大小也是不一樣的。你需要根據具體的機器型號,來進行適當的安排和選擇,只有準確的安排,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就像是兩個人的合作,只有最有默契的,最恰當的,那麼才會出現最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