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垂直運輸機械有哪些,塔式起重機
所有的起重設備都是垂直提升物體使用的,塔吊,橋式吊車和卷揚機、電梯等等都是,起重機離不開鋼絲繩的,常用鋼絲繩有磷化塗層鋼絲繩、鍍鋅鋼絲繩、不銹鋼絲繩或塗塑鋼絲繩,大氣環境中使用,專利技術生產的錳系磷化塗層鋼絲繩使用壽命最長,重腐蝕環境優選熱鍍鋅—磷化雙塗層鋼絲繩,磷化塗層提高鋼絲的耐磨性和耐蝕性,不易磨損和不易腐蝕是提高鋼絲繩使用壽命的原因,光面鋼絲繩正在被徹底淘汰。
磷化塗層鋼絲繩,優先採用錳系或鋅錳系磷化,與光面鋼絲繩生產工藝對比,只是增加了制繩前的耐磨磷化處理工序,鋼絲的耐磨性和耐蝕性大幅度提高,磷化鋼絲不經過冷拉直接捻制鋼絲繩。目前疲勞試驗數據表明,磷化塗層鋼絲繩疲勞壽命是同結構光面鋼絲繩的3倍左右(試驗室可比條件下),不易磨損和不易銹蝕是鋼絲繩使用壽命超大幅度延長的原因,已經遠遠超越進口鋼絲繩。錳系磷化塗層可以解決鋼絲繩使用過程中的磨損問題並提高抗腐蝕能力,僅供參考
② 施工現場垂直運輸機械如何選擇
一、塔吊
1.塔吊的組成
塔吊又稱塔機或塔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的結構特點是有一內個直立的容塔身,起重臂安裝在垂直塔身的上部,它是高層、超高層建築施工的主要施工機械。隨著現代新工藝、新技術的不斷廣泛使用,塔式起重機的性能和參數不斷提高。
2.塔吊的分類
塔式起重機可按構造特點和起重能力等進行分類。
1)按行走機構劃分
分為自行式塔式起重機、固定式塔式起重機。自行式塔式起重機能夠在固定的軌道上、地面上開行。其特點是能靠近工作點,轉移方便,機動性強。常見的有軌道行走式、輪胎行走式、履帶行走式等。
固定式塔式起重機沒有行走機構,能夠附著在固定的建築物或建築物的基礎上,隨著建築物或構築物的上升不斷地上升。
2)按起重臂變幅方法劃分
分為起重臂變幅式塔式起重機和起重小車變幅式塔式起重機。前者起重臂與塔身鉸接,變幅時可調整起重臂的仰角,常見的變幅結構有電動和手動兩種;後者起重臂是不變(或可變)橫梁,下弦裝有起重小車,變幅簡單,操作方便,並能負載變幅。
③ 三層 高度15米、建築面積2285平方米的建築物..施工時選擇什麼做為垂直運輸機械 塔吊除外。
15米的高度商品混凝土可以直接泵送上去,安裝一個小型的 不載人只載貨的井架就可以了。
垂直運輸方面採用井架,方案如下:
一、基礎 (1) 基礎面積土層壓實後的承載力應不小於80Kpa; (2) 採用現澆C20混凝土板塊基礎,事先按底座孔距離尺寸預埋低架M20*605螺栓8支,應露出地面50㎜; (3) 基座表面應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於10㎜; (4) 應有排水措施,距基礎邊緣5M范圍內,開挖溝槽或有較大振動施工時,必須有保證架體穩定的措施。 二、附牆架 (1) 附牆架與架體及建築之間,均應採用剛性件拉接,並形成穩定結構,不得連接在腳手架上,嚴禁使用鉛絲綁扎。 (2) 附牆架的材質應與架體的材質相同,不得使用木桿等做附牆架與金屬連接。
三、井架安裝程序 (1)將底座安裝在基礎上微作緊固,待調整好水平後將螺栓緊固;(2)在定好動力傳送方向後,將滑昇平台平穩地擱放在底座上,並保留地面的空距以標准節螺栓的固定工作; (3) 在平台二個方孔中放入標准底節,動力方向為帶地滑輪座,在經校準其中心距和垂直度的要求後採用M16螺栓帶彈墊片緊固; (4) 在平台上中央位置安裝好後小把桿和圍護柵欄及門; (5) 標准節頂端應放置三角提升架並掛上0.5t手拉葫蘆各一隻,其吊鉤與平台吊環相連,准備滑昇平台的起升工作; (6) 松開平台標准節中心調整螺栓,兩端平穩地各站立操作人員,並同步和平衡地拉動葫蘆拿掉三腳提升架; (7) 利用小把柄上的手動提升機構和吊具分次提升隨後的標准節(吊前應確定好標准節的上下方向面),將其固定在底節的上端,然後按前條步序將平台升至二節頂端; (8) 隨後在兩柱中央放入吊籃底盤,組裝好兩旁側榀攻和頂部及導向滾輪2(吊籃進出料口暫不裝配) (9) 調整好標准節中心距後用軋頭安裝固定好底層圍護安全柵欄,並腰部配加小支撐管緊固;在兩柱和柵欄、間用鋼管作落地的四道大斜角支撐固定,其腰部配加小支撐管緊固; (10)按前工序起吊及安裝好三節標准節,將平台升至頂部; (11)安裝好起重鋼絲繩,在鋼絲繩固定時必須有兩道以上花籃螺栓。試運行吊籃的上下工作,並裝好防墜裝置; (12)利用吊籃作標准節向上送貨工作,在平台下部3米處停止,操作人員利用小把柄手動提升機構將標准節吊出吊籃,然後安裝在兩端頂節上(應注意進貨後即行關閉鎖定柵欄門) (13)吊籃下降落地後必須再放鬆主鋼絲繩4-5米,才能按前程序提升滑昇平台至標准節頂部就位; (14)吊籃升到離地面約1米處停止,安裝好出料口門和聯動停層裝置; (15)在吊籃落地後安裝好進料口自動門; (16)在標准節的進料口左右方向架設已裝配小滑輪的管件三角支撐桿個一支,通過ф6鋼絲繩和兩組小滑輪,安裝調試好圍護進料口安全門,達到自動工作; (17)按前工作程序升高標准節,並間隔6-9米作附支撐工作; (18)每個樓層的進料口跑道可利用鋼管在標准節橫管上用鋼管軋頭緊固,另一頭即在牆體內外管軋頭加橫管牽接; (19)按以上工作的程序循環,將架體安裝至所需的高度,最後滑昇平台應略高於頂節端面,擱置條應放在標准節頂面端受力,在調整好兩柱中心距離後接著固定好M20調節螺栓; (20)吊籃作上下試運行,對於標准節柱體腰部誤差可利用附牆支撐管的松緊來進行調試; (21)以樓層進料口平台實際需要,裝好停層裝置,擱置用短鋼管; (22)自控電器及其線路在架體安裝調試好後進行; (23)在井架頂部焊上避雷裝置,用導線引入地下。 (24)井架必須設置纜風繩,每增高10米加設一組,纜風繩應採用直徑大於9.3毫米的圓股鋼絲繩,上端要用吊耳和卸甲相連,並用3隻以上鋼絲繩夾頭緊固,與地面角度在45~60°,地錨應採用不少於2根鋼管並列設置,間距50厘米,入土深度大於1.7米,並使用花籃螺絲,開口設保險,繩卡設3隻,直徑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