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面積怎麼計算
長方形的面抄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直徑=半徑×2
半徑=直徑÷2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圓周率×半徑×2
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橢圓的面積
S=πab的公式求橢圓的面積。a=b時,
當長半徑a=3(厘米),短半徑b=2(厘米)時,其面積S=3×2×π=6π(平方厘米)。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㈡ 怎麼計算拓展設備的佔地面積
四面體器材佔地面積36平方,操作面積14*14M,差不多兩百平米;九面體器材佔地大概108平米,操作面積26*14M,差不多需要四百平米;當然場地還是大點兒的好,因為操作項目的時間還需要隊員集合呀,破冰啊等項目需要場地。
㈢ 計容總建築面積是多少,怎麼算
按照容積率1.71,此地塊計容建築面積可以做到22801.14㎡,現只有19084.00㎡,沒有達到容積率上限。
而總建築面積19084㎡肯定還包含地庫面積,計容面積=19084-地庫面積。
計容建築面積即等於規劃建築用地面積*計算容積率,小區內所有計算容積率的建築面積之和。一般情況下,計容面積小於等於建築面積。
(3)機械作業總面積怎麼算擴展閱讀:
1.計容建築面積=小區內所有計算容積率的建築面積之和。
計算容積率面積= 規劃條件容積率X規劃建築用地面積
注:規劃建築用地面積應等於或小於總地圖用地面積,建成後項目容積率也只能等於或小於規劃條件容積率
2.總建築面積=地上建築面積+地下建築面積
3.地上建築面積= 計容積率地上建築面積+不計容積率地上建築面積
一般情況下可以出售的總建築面積指的就是計容積率地上建築面積,還包括可以申報產權的部份地下建築
面積(車庫或停車位)
4.計容地上建築面積=地上建築面積-不計容積率的地上建築面積(底層架空綠化公共服務空間)+特殊多倍計容積率的面積(層高超高建築)
計容面積與不計容面積
計容和不計容都是針對建築面積而言,和佔地面積是兩個概念。一般的邏輯:佔地面積×容積率=建築面積,但是在大多城市,地下空間是不計入容積率,因此就會出現計容和不計容的區分。佔地面積相對一定的前提下,是否計入容積率直接影響的是建築面積的大小。
所謂計容面積,就是計算容積率面積,一般情況下:
計算容積率面積= 規劃條件容積率X規劃建築用地面積
註:規劃建築用地面積應等於或小於總地圖用地面積,建成後項目容積率也只能等於或小於規劃條件容積率。
簡單點說,就是能夠寫到房產證上的面積,是房屋正常的。不計容是指可以使用但不能計做產權部分的面積。只要是地下的面積,無論是做停車場、人防、儲藏室、設備機房等等任何用途,在規劃中都是不計算容積率的。
針對房地產開發項目,計容面積一般情況下可以理解為地上建築面積,不計容面積可以理解為地下部分和其他不計入容積率指標的面積。
㈣ 設備的有效面積怎麼計算
問題不具體啊。
有效面積有
有效接觸面積
,投影面積,
有效工作面積,還有用微積分求的曲面面積。
不知你的是哪一類
㈤ 在工業計算中,一個物體的特徵面積是怎麼計算的是不是就是物體面積
一、正確計算工程量的意義工程量是以自然計量單位或物理計量單位表示的各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的工程數量。自然計量單位是以物體的自然屬性來作為計量單位。如燈箱、鏡箱、櫃台以"個"為計量單位,曬衣架、簾子桿、毛巾架以"根"或"套"為計量單位等。物理計量單位是以物體的某種物理屬性來作為計量單位。如牆面抹灰以"m2"為計量單位,窗簾合、窗簾軌、樓梯扶手、欄桿以"m"為計量單位等。正確計算工程量,其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工程計價以工程量為基本依據,因此,工程量計算的准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的准確性,以及工程建設的投資控制。2、工程量是施工企業編制施工作業計劃,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組織現場勞動力、材料以及機械的重要依據。3、工程量是施工企業編制工程形象進度統計報表,向工程建設投資方結算工程價款的重要依據。二、工程量計算的依據1、施工圖紙及配套的標准圖集施工圖紙及配套的標准圖集,是工程量計算的基礎資料和基本依據。因為,施工圖紙全面反映建築物(或構築物)的結構構造、各部位的尺寸及工程做法。2、預算定額、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根據工程計價的方式不同(定額計價或工程量清單計價),計算工程量應選擇相應的工程量計算規則,編制施工圖預算,應按預算定額及其工程量計算規則算量;若工程招標投標編制工程量清單,應按"計價規范"附錄中的工程量計算規則算量。3、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施工圖紙主要表現擬建工程的實體項目,分項工程的具體施工方法及措施,應按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確定。如計算挖基礎土方,施工方法是採用人工開挖,還是採用機械開挖,基坑周圍是否需要放坡、預留工作面或做支撐防護等,應以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為計算依據。三、工程量計算的方法(一)工程量計算的基本方法工程量計算之前,首先應安排分部工程的計算順序,然後安排分部工程中各分項工程的計算順序。分部分項工程的計算順序,應根據其相互之間的關聯因素確定(見第二章、第二節,合理安排工程量計算順序)。同一分項工程中不同部位的工程量計算順序,是工程量計算的基本方法。分項工程由同一種類的構件或同一工程做法的項目組成。如"預應力空心板"為一個分項工程,但由於建築物的開間不同,板的荷載等級不同,因此出現各種不同的型號,其計算方法就是分別按板的型號逐層統計匯總數量,然後再查表計算出相應的混凝土體積及鋼筋用量。再如"內牆面一般抹灰"為一個分項工程,按計算范圍應包括外牆的內面及內牆的雙面抹灰在內,其計算方法就是按照工程量計算規則的規定,將各樓層相同工程做法的內牆抹灰加在一起,算出內牆抹灰總面積。計算工程量時應注意:按設計圖紙所列項目的工程內容和計量單位,必須與相應的工程量計算規則中相應項目的工程內容和計量單位一致,不得隨意改變。為了保證工程量計算的精確度,工程數量的有效位數應遵守以下規定:以"噸"為單位,應保留小數點後三位數字,第四位四捨五入;以"立方米"、"平方米"、"米"為單位,應保留小數點後兩位數字,第三位四捨五入;以"個"、"項"等為單位,應取整數。計算工程量,應分別不同情況,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法:1、按順時針順序計算以圖紙左上角為起點,按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計算,當按計算順序繞圖一周後又重新回到起點。這種方法一般用於各種帶形基礎、牆體、現澆及預制構件計算,其特點是能有效防止漏算和重復計算。2、按編號順序計算結構圖中包括不同種類、不同型號的構件,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位,為了便於計算和復核,需要按構件編號順序統計數量,然後進行計算。3、按軸線編號計算對於結構比較復雜的工程量,為了方便計算和復核,有些分項工程可按施工圖軸線編號的方法計算。例如在同一平面中,帶型基礎的長度和寬度不一致時,可按A軸①~③軸,B軸③、⑤、⑦軸這樣的順序計算。4、分段計算在通長構件中,當其中截面有變化時,可採取分段計算。如多跨連續梁,當某跨的截面高度或寬度與其他跨不同時可按柱間尺寸分段計算,再如樓層圈樑在門窗洞口處截面加厚時,其混凝土及鋼筋工程量都應按分段計算。5、分層計算該方法在工程量計算中較為常見,例如牆體、構件布置、牆柱面裝飾、樓地面做法等各層不同時,都應按分層計算,然後再將各層相同工程做法的項目分別匯總項。6、分區域計算大型工程項目平面設計比較復雜時,可在伸縮縫或沉降縫處將平面圖劃分成幾個區域分別計算工程量,然後再將各區域相同特徵的項目合並計算。(二)工程量快速計算方法該方法是在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根據構件或分項工程的計算特點和規律總結出來的簡便、快捷方法。其核心內容是利用工程量數表、工程量計算專用表、各種計算公式加以技巧計算,從而達到快速、准確計算的目的(見第三章,分項工程量快速計算方法與技巧)。四、《計價規范》簡介《計價規范》是國家建設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用於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活動的規范。其目的是為了規范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行為,統一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的編制和計價方法。(一)一般概念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是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中,招標人按照國家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提供工程數量,由投標人依據工程量清單自主報價,並按照經評審低價中標的工程造價計價方式。工程量清單,是表現擬建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措施項目、其他項目名稱和相應數量的明細清單,由招標人按照《計價規范》附錄中統一的項目編瑪、項目名稱、計量單位、工程量計算規則和施工圖紙及工程現場實際進行編制,包括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措施項目清單、其他項目清單。工程量清單計價,是指投標人完成由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所需的全部費用,包括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和規費、稅金。工程量清單計價採用綜合單價計價。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活動應遵循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除應遵循本規范外,還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標准、規范的規定。(二)《計價規范》的內容《計價規范》由正文和附錄兩部分構成,二者具有同等效力。1、正文正文分五個部分,包括總則、術語、工程量清單編制、工程量清單計價、工程量清單及其計價格式等內容,分別就"計價規范"的適用范圍、遵循的原則、編制工程量清單應遵循的規則、工程量清單計價活動的規則、工程量清單及其計價格式作了明確規定。2、附錄附錄包括: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五個部分,其中包括項目編碼、項目名稱、計量單位、工程量計算規則和工程內容。(1)附錄A:建築工程工程量清單項目及計算規則,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物和構築物工程。(2)附錄B:裝飾裝修工程工程量清單項目及計算規則,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物和構築物的裝飾裝修工程。(3)附錄C:安裝工程工程量清單項目及計算規則,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安裝程。(4)附錄D: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單項目及計算規則,適用於城市市政建設工程。(5)附錄E:園林綠化工程工程量清單項目及計算規則,適用於園林綠化工程。(三)《計價規范》的特點1、強制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計價規范》是由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強制性國家標准以規范的形式頒布,規定全部使用國有資產投資或國有資產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設項目應執行本規范。(2)《計價規范》明確規定,工程量清單是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並規定了招標人在編制工程量清單,以及投標人在編制投標報價時應遵循的各項規則,強制規定編制工程量清單要做到四統一,即:統一項目編碼、統一項目名稱、統一計量單位、統一工程量計算規則。2、竟爭性工程量清單計價是按"量"、"價"分離的方式計價的,《計價規范》只對"量"的計算作了規定,對綜合單價中反映的工料機消耗標准、單價、施工方法與措施未作規定,因此,在工程招標投標中,投標人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工料機三項要素的消耗標准、間接費發生額度以及預期的利潤要求,參與投標報價公平竟爭。3、實用性《計價規范》附錄中工程量清單項目及計算規則的項目名稱表現的是工程實體項目,項目名稱明確清晰,工程量計算規則簡潔明了,特別還有項目特徵和工程內容,易於編制工程量清單時確定具體項目名稱和投標報價。(四)《計價規范》的強制性規定第1.0.3條,全部使用國有資產投資或國有資產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設工程應執行本規范。第3.2.2條,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應根據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規定的統一項目編碼、項目名稱、計量單位和工程量計算規則進行計算。第3.2.3條,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的項目編碼,一至九位應按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的規定設置;十至十二位應根據擬建工程的工程量清單項目名稱設置,並應自001起順序編制。第3.2.4(1)條,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的項目名稱應按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的項目名稱與項目特徵並結合擬建工程的實際確定。第3.2.5條,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的計量單位應按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中規定的計量單位確定。第3.2.6(1)條,工程數量應根據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中規定的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五)《計價規范》的術語釋義1、工程量清單表現擬建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措施項目、其他項目名稱和相應數量的明細清單。2、項目編碼採用十二位阿拉伯數字表示。一至九位為統一編碼,其中,一、二位為附錄順序碼,三、四位為專業工程順序碼,五、六位為分部工程順序碼,七、八、九位為分項工程項目名稱順序碼,十至十二位為清單項目名稱順序碼。3、綜合單價完成工程量清單中一個規定計量單位項目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管理費和利潤,並考慮風險因素。4、措施項目為完成工程項目施工,發生於該工程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技術、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非工程實體項目。5、預留金招標人為可能發生的工程量變更而預留的金額。6、總承包服務費為配合協調招標人進行的工程分包和材料采購所需的費用。7、零星工作項目費完成招標人提出的,工程量暫估的零星工作所需的費用。8、消耗量定額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按照正常施工條件下制定的,生產一個規定計量單位工程合格產品所需人工、材料、機械台班的社會平均消耗量。9、企業定額施工企業根據本企業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以及有關工程造價資料制定的,並供本企業使用的人工、材料和機械台班消耗量。10、招標標底標底是指招標人或受其委託的工程造價咨詢機構,依據招標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單和有關要求、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及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工程造價計價法,編制的招標預期價格。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招標中,標底並不是決定投標能否中標的標准價,而是對投標進行評審和比較時的一個參考價。11、投標報價投標報價是由投標人依據招標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單和有關要求、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及擬定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企業定額(或參考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社會平均消耗量定額)、市場價格信息,結合企業自身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編制的工程竟標價格。12、建設項目建設項目是指有經過有關部門批準的立項文件和設計任務書,經濟上實行獨立核算,行政上實行統一管理的工程項目。建設項目的名稱一般是以這個建設單位的名稱來命名的,一個建設單位就是一個建設項目。如××汽車修配廠、××水泥廠、××專科學校、××醫院等均為建設項目。一個建設項目由多個單項工程構成,有的建設項目如改擴建項目也可能由一個單項工程構成。13、單項工程單項工程是指在一個建設項目中,具有獨立的設計文件,建成後可以獨立發揮生產能力和使用效益的項目。單項工程,是建設項目的組成部分。如一個工廠的車間、公樓、配電房,食堂等,一所醫院的門診樓、公樓、檢驗樓、住院部樓、食堂、住宅樓等均屬單項工程。14、單位工程單位工程是指具有獨立的設計文件,可以獨立組織施工和單項核算,但不能獨立發揮其生產能力和使用效益的工程項目。單位工程不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它是單項工程的組成部分。工業與民用建築物工程中的建築工程、裝飾裝修工程、電氣照明工程、設備安裝工程等均屬於單位工程。一個單位工程由多個分部工程構成。15、分部工程分部工程是指按工程的部位、結構形式的不同等劃分的工程項目。如建築工程中包括土(石)方工程、樁與地基基礎工程、砌築工程、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廠庫房大門、特種門木結構工程、金屬結構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等多個分部工程。分部工程是單位工程的組成部分。一個分部工程由多個分項工程構成。16、分項工程分項工程是根據工種、構件類別、使用材料不同劃分的工程項目。如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分部工程中的帶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設備基礎、矩形柱、有梁板、陽台、樓梯、雨篷、挑檐等均屬分項工程。分項工程是工程量計算的基本元素,是工程項目劃分的基本單位,所以工程量均按分項工程計算。
㈥ 機械挖土方工程量怎麼計算
開挖土方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 ①、計算挖土方底面積: 方法一、利用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墊層外皮的面積。外牆外邊線到墊層外邊線的面積計算(按外牆外邊線外放圖形分塊計算或者按「外放圖形的中心線×外放長度」計算。) 方法二、分塊計算墊層外邊線的面積(同分塊計算建築面積)。 ②、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2)、定額規則: ①、利用稜台體積公式計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積。 V=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如下圖:S下=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挖土底邊線的面積(包括工作面、排水溝、放坡等)。 用同樣的方法計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牆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 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 ⑷、如果出現某些邊放坡系數不一致,難以處理。 4、大開挖與基槽開挖、基坑開挖的關系 槽底寬度在3m以內且長度是寬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積在20m2以內者為地槽,其餘為挖土方。
㈦ 面積怎麼計算
1
正方形自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㈧ 機械化清掃設備的額定作業面積怎麼算
清掃寬度乘以清掃機的行駛速度,這個行業很多賣家敷衍客戶,青島合美掃地機廠家數量比較真實,我們比較過多次
㈨ 建築總面積怎麼算
3 計算建築面積的規定
3.0.1 單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單層建築物高度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高度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2 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凈高超過2.10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凈高不足1.20m的部位不應計算面積。
3.0.2 單層建築物內設有局部樓層者,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3.0.3 多層建築物首層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及以上樓層應按其外牆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3.0.4 多層建築坡屋頂內和場館看台下,當設計加以利用時凈高超過2.10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當設計不利用或室內凈高不足1.20m時不應計算面積。
3.0.5 地下室、半地下室(車間、商店、車站、車庫、倉庫等),包括相應的有永久性頂蓋的出人口,應按其外牆上口(不包括採光井、外牆防潮層及其保護牆)外邊線所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3.0.6 坡地的建築物吊腳架空層、深基礎架空層,設計加以利用並有圍護結構的,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設計加以利用、無圍護結構的建築吊腳架空層,應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積的1/2計算;設計不利用的深基礎架空層、坡地吊腳架空層、多層建築坡屋頂內、場館看台下的空間不應計算面積。
3.0.7 建築物的門廳、大廳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門廳、大廳內設有迴廊時,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3.0.8 建築物間有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
3.0.9 立體書庫、立體倉庫、立體車庫,無結構層的應按一層計算,有結構層的應按其結構層面積分別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3.0.10 有圍護結構的舞台燈光控制室,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3.0.11 建築物外有圍護結構的落地櫥窗、門斗、挑廊、走廊、檐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
3.0.12 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場館看台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3.0.13 建築物頂部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等,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3.0.14 設有圍護結構不垂直於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築物,應按其底板面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0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0m者應計算1/2面積。
3.0.15 建築物內的室內樓梯間、電梯井、觀光電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風排氣豎井、垃圾道、附牆煙囪應按建築物的自然層計算。
3.0.16 雨篷結構的外邊線至外牆結構外邊線的寬度超過2.10m者,應按雨篷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3.0.17 有永久性頂蓋的室外樓梯,應按建築物自然層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3.0.18 建築物的陽台均應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3.0.19 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車棚、貨棚、站台、加油站、收費站等,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3.0.20 高低聯跨的建築物,應以高跨結構外邊線為界分別計算建築面積;其高低跨內部連通時,其變形縫應計算在低跨面積內。
3.0.21 以幕牆作為圍護結構的建築物,應按幕牆外邊線計算建築面積。
3.0.22 建築物外牆外側有保溫隔熱層的,應按保溫隔熱層外邊線計算建築面積。
3.0.23 建築物內的變形縫,應按其自然層合並在建築物面積內計算。
3.0.24 下列項目不應計算面積:
1 建築物通道(騎樓、過街樓的底層)。
2 建築物內的設備管道夾層。
3 建築物內分隔的單層房間,舞台及後台懸掛幕布、布景的天橋、挑台等。
4 屋頂水箱、花架、涼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5 建築物內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裝箱和罐體的平台。
6 勒腳、附牆柱、垛、台階、牆面抹灰、裝飾面、鑲貼塊料面層、裝飾性幕牆、空調室外機擱板(箱)、飄窗、構件、配件、寬度在2.10m及以內的雨篷以及與建築物內不相連通的裝飾性陽台、挑廊。
7 無永久性頂蓋的架空走廊、室外樓梯和用於檢修、消防等的室外鋼樓梯、爬梯。
8 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
9 獨立煙囪、煙道、地溝、油(水)罐、氣櫃、水塔、貯油(水)池、貯倉、棧橋、地下人防通道、地鐵隧道。
頂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