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機械工程專業如何發展方向

機械工程專業如何發展方向

發布時間:2021-02-08 05:12:02

機械專業的前景怎麼樣

機械類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隨著我國近幾年的大型工業復甦,社會對於精通現代機械設計與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漸增大,機械類人才仍會有較大需求,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製造與加工機械專業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就業遠景
機械類專業主要包括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對該類機械專業的就業機械專業前景存在著誤解,認為該類機械專業的對口工作看起來不太「體面」。其實,他們都忽視了機械類機械專業所具備的廣度適應性,比如在設備維護、數控維修、環保設備設計等領域的應用。同時,機械類機械專業還涉及不少交叉科,通過這些知識的積累,也為跨機械專業、跨行業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該類機械專業要求同學們具備敏銳的感受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富於想像力,並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
其實,機械類專業也並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機器打交道,比如工業設計機械專業,就是一門和藝術相關的機械類機械專業。工業設計就是簡單的包裝。其實不然,工業設計是屬於對現代工業產品、產品結構、產業結構進行規劃設計、不斷創新的機械專業。它是科研技術成果轉化為產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環保的核心過程,是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的著陸點,是產品、商品、用品、廢品相互轉化的系統方法。

該機械專業就是培養具備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機械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工業設計在一件產品的價值里佔多大成分,不大容易量化,因為它是蘊含在里邊的,是一個軟價值。國外有些類似的比方,如美國有這樣一個說法:企業里如果投資於技術設備更新帶來了效益的話,那工業設計帶來的效益是它的5倍。這樣說來,工業設計師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比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機械、控制、計算機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術機械專業,主要研究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超導材料、微電子材料及特殊功能材料的成型設備與工藝、成型過程的自動化與智能控制、質量檢測和可靠性評價等。隨著各種新材料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加之我國新材料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與材料成型設備新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因此對既有材料科學知識,又能掌握材料成型設備設計和製造技術的高級科技人才的需求將有所增加。

而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是集機械工程、化學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多學科於一體的交叉機械專業。強調以計算機應用為平台,使工藝、裝備和控制緊密結合,側重於閥門密封、低溫與製冷、壓力容器等過程裝備與控製成套技術的設計開發及應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專業的同學接受了正規的機電一體化訓練,具備機械設計、電子控制和管理等各方面知識,是企業和研究機關的搶手人才。

② 機械專業畢業以後有些什麼發展方向

哥們,我也是學機械的,個人認為這個專業不錯。絕對有前途,

機械類專業是為各行各業製造並提供機械設備和電氣裝置的部門,被譽為「國民經濟的裝備部」。因為過去幾乎所有的工科院校都設有機械類專業,已經培養了不少專業人才,加上傳統的機械企業這幾年經濟效益普遍不好,對人才的吸納能力和吸引力都有限,所以目前機械行業的就業需求並不旺盛。

但如果著眼今後,可以這樣說,機械行業將煥發生機。經過數年的改革調整,我國的機械企業逐步擺脫了計劃經濟的束縛,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機械行業逐步跟上市場經濟和信息時代的步伐;而且,隨著形勢的發展,中國的製造業將得到較大的發展,有專家預測,21世紀的中國很可能成為全球的製造業和加工工業中心,在這種形勢下,對機械的需求必將有較大的提升。行業得到發展,繼而會對用人提出數量方面和質量方面的要求,因此專家預測,機械類專業人才的就業需求將得到改善,甚至有可能出現「熱銷」局面,高層次的技術人才將成為企業競相爭奪的對象。

在今後10年內,社會對機械行業畢業生總體需求較大,其中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最為緊缺。目前不少企業的生產設備逐步更新換代,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懂得數控設備的操作與維護的機械專業人才將大受歡迎。不過目前我國高校的一些機械類專業教學內容陳舊,不能適應培養高水平的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的需要,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此外機械設計製造與加工專業人才近年供需比也較高。因為這些專業將來的工作條件相對艱苦,需要從事車、鉗、銑、刨等工作,所以報讀這些專業的人不多,因而相關崗位上的人才缺口比較大。現在在不少地方的人才市場上,高級機械技術工人的待遇已直逼高學歷人士。另外工業工程和工業設計專業也有望成為熱門專業,因為我國的工業設計人才相對缺乏,我們20年來所培養的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僅3萬人左右,只相當於目前韓國該專業在校生的數量。不過工業設計專業在當前的就業情形並不好,供大於求,這是因為工業設計的重要性還不能為人、為企業所了解、所看重。

從行業發展看,數控機床、工程機械、發電設備、印刷機械等專業的前景都值得看好。

需要說明的是,機械類專業的名稱、內涵過去和今天有所不同,現在經調整、合並,機械類專業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汽車服務工程」「製造自動化與測控工程」「微機電系統工程」「製造工程」等專業。

機械類專業是一個是實實在在的專業,大到萬噸巨輪,小到行動電話,高精到太空梭,普通到曲別針的製造,都離不開該類人才。而且,機械類專業還具有通用性的優勢:學建築機械的去搞醫療器械能適應,學石油機械的去造飛機也沒問題。另外,並非只有機械行業才需要機械專業人才,任何行業,無論是生產型企業還是研發性單位,只要使用設備、生產線,就要給機械專業人才用武之地,如制葯、乳品、食品、橡膠等行業都需要他們來安裝和維護生產設備。只要整個社會經濟正常發展,該專業畢業生就不乏就業崗位,他們既可以成長為工程師,也能勝任管理崗位。

③ 機械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啊

機械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啊?
械專業就業前景含而不露的「就業大佬」
一提到機械類機械專業,大家就不免和工廠里滿身油污,手拿冰冷堅硬「鐵疙瘩」的工人聯想到一起,這樣一來,很多人就在機械類機械專業面前望而卻步了,轉而去擠一些爆熱的機械專業,直到三四年後看著機械類機械專業生成為市場的「香餑餑」時才後悔不已。
行業現狀
有關專家介紹說,近年來我國大型工業逐漸在復甦,社會對於精通現代機械設計與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漸增大,像北京交通大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院的就業率近幾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生一次就業的結構和地域都非常好。今後一段時間內,機械類人才仍會有較大需求,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製造與加工機械專業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就業遠景
機械類機械專業主要包括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對該類機械專業的就業機械專業前景存在著誤解,認為該類機械專業的對口工作看起來不太「體面」。其實,他們都忽視了機械類機械專業所具備的廣度適應性,比如在設備維護、數控維修、環保設備設計等領域的應用。同時,機械類機械專業還涉及不少交叉科,通過這些知識的積累,也為跨機械專業、跨行業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該類機械專業要求同學們具備敏銳的感受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富於想像力,並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
其實,機械類機械專業也並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機器打交道,比如工業設計機械專業,就是一門和藝術相關的機械類機械專業。「什麼是工業設計?」有人認為,工業設計就是簡單的包裝。其實不然,工業設計是屬於對現代工業產品、產品結構、產業結構進行規劃設計、不斷創新的機械專業。它是科研技術成果轉化為產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環保的核心過程,是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的著陸點,是產品、商品、用品、廢品相互轉化的系統方法。該機械專業就是培養具備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機械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工業設計在一件產品的價值里佔多大成分,不大容易量化,因為它是蘊含在里邊的,是一個軟價值。國外有些類似的比方,如美國有這樣一個說法:企業里如果投資於技術設備更新帶來了效益的話,那工業設計帶來的效益是它的5倍。這樣說來,工業設計師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比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機械、控制、計算機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術機械專業,主要研究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超導材料、微電子材料及特殊功能材料的成型設備與工藝、成型過程的自動化與智能控制、質量檢測和可靠性評價等。隨著各種新材料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加之我國新材料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與材料成型設備新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因此對既有材料科學知識,又能掌握材料成型設備設計和製造技術的高級科技人才的需求將有所增加。、化學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多學科於一體的交叉機械專業。強調以計算機應用為平台,使工藝、裝備和控制緊密結合,側重於閥門密封、低溫與製冷、壓力容器等過程裝備與控製成套技術的設計開發及應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專業的同學接受了正規的機電一體化訓練,具備機械設計、電子控制和管理等各方面知識,是企業和研究機關的搶手人才

瀦灀剏欂媵廁壼盡弛師猄攀懷

④ 機械專業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機械專業很寬,因來此只能從一源般角度談這個問題。也許你的問題是做好機械設計所應具備的一些特質。就中國人的特性而言,具以如下幾條
1)當學習階段多動手試驗,把物理課中比較簡單的結論做一試驗驗證一下。在此過程中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2)不用鑽太難的物理題目,把身邊的遇到的機械想一想它的原理是什麼。當然多數不知道,哪你就去看一些書,找答案,這比老師上課重要的多。如果你想明白了,以後肯定用的上,老師講的可能一生都是用不上。
3)做一個好的機械設計應跨行業工作,最後定在一個行業。
4)機械行業是越老越有價值,堅持就是成功。
5)把原來所學的條條框框甩了,當一個無知的人開始。

⑤ 學機械專業的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行業現狀

有關專家介紹說,我國大型工業逐漸在復甦,社會對於精通現代機械設計與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漸增大,像北京交通大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院的就業率近幾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生一次就業的結構和地域都非常好。今後一段時間內,機械類人才仍會有較大需求,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製造與加工機械專業人才供需比越來越高。

就業遠景

機械類機械專業主要包括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對該類機械專業的就業機械專業前景存在著誤解,認為該類機械專業的對口工作看起來不太「體面」。其實,他們都忽視了機械類機械專業所具備的廣度適應性,比如在設備維護、數控維修、環保設備設計等領域的應用。同時,機械類機械專業還涉及不少交叉科,通過這些知識的積累,也為跨機械專業、跨行業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該類機械專業要求同學們具備敏銳的感受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富於想像力,並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

其實,機械類機械專業也並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機器打交道,比如工業設計機械專業,就是一門和藝術相關的機械類機械專業。「什麼是工業設計?」有人認為,工業設計就是簡單的包裝。其實不然,工業設計是屬於對現代工業產品、產品結構、產業結構進行規劃設計、不斷創新的機械專業。它是科研技術成果轉化為產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環保的核心過程,是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的著陸點,是產品、商品、用品、廢品相互轉化的系統方法。該機械專業就是培養具備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機械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工業設計在一件產品的價值里佔多大成分,不大容易量化,因為它是蘊含在里邊的,是一個軟價值。國外有些類似的比方,如美國有這樣一個說法:企業里如果投資於技術設備更新帶來了效益的話,那工業設計帶來的效益是它的5倍。這樣說來,工業設計師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比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機械、控制、計算機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術機械專業,主要研究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超導材料、微電子材料及特殊功能材料的成型設備與工藝、成型過程的自動化與智能控制、質量檢測和可靠性評價等。隨著各種新材料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加之我國新材料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與材料成型設備新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因此對既有材料科學知識,又能掌握材料成型設備設計和製造技術的高級科技人才的需求將有所增加。 而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是集機械工程、化學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多學科於一體的交叉機械專業。強調以計算機應用為平台,使工藝、裝備和控制緊密結合,側重於閥門密封、低溫與製冷、壓力容器等過程裝備與控製成套技術的設計開發及應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專業的同學接受了正規的機電一體化訓練,具備機械設計、電子控制和管理等各方面知識,是企業和研究機關的搶手人才。

⑥ 機械工程就業方向及前景

機械工程專業簡介:

機械工程是以數學、物理、化學、力學、材料學、控制學、計算機等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以理論分析、物理實驗、工程試驗、計算機模擬等為手段,研究和解決機械在設計、製造、運行、控制、管理、使用、維護等方面理論及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和專業。該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機電工程及自動化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業、高新技術公司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及技術分析,從事各種機械、機電產品及系統、設備、裝置的研究、設計、製造、控制、編程,數控設備的開發、計算機輔助編程,工業機器人及精密機電裝置、智能機械、微機械、動力機械等高新技術產品與系統的設計、製造、開發、應用研究,以及從事技術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機械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國家有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高新技術公司應用CAD及分析軟體從事各種機電產品及機電自動控制系統及設備的研究、設計、製造,如:進行工業機器人、微機電系統、智能裝置等高新技術產品與系統的設計、製造、開發、試驗與研究工作。

從事行業:畢業後主要在機械、儀器儀表、新能源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機械/設備/重工。

2、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

3、新能源。

4、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5、汽車及零配件。

6、其他行業。

7、計算機軟體。

8、原材料和加工。

從事崗位:畢業後主要從事機械工程師、高級機械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等工作,大致如下

1、機械工程師。

2、高級機械工程師。

3、結構工程師。

4、自動化機械工程師。

5、電氣工程師。

6、機械設計工程師。

7、助理機械工程師。

8、模具工程師。

⑦ 機械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待遇如何

機械復工程畢業以後工資待遇肯定製是不錯的,因為機械工程就屬於藍領,如果你有很好的技術的話,將來會有很好的就業機會也有很好的發展空間的關鍵是需要有真才實學才可以。
機械設計師崗位薪資
薪資:¥4500-12000/月
到目前為止,我國沿海一些開發城市已經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經濟開發區內有許多合資公司。其中,不乏排名世界前500強的企業。這些外商投資企業或合資企業的設立要求大量的科技人才,他們生產線上需要的技術支持和一些工程師,機械設計師都可以勝任。

⑧ 請問,對於機械工程這個專業的走向如何,發展前景好嗎

本人機械本抄科,現畢業從事工程機械行業三年,大體總結不願從事機械行業的三點如下(僅供參考)
1、太辛苦:只要你是正規學校畢業本科或者研究生,甚至更高學歷的人才,從事機械行業只是做一些參數計算、工藝流程編制、電腦繪圖等等,體力上不會很累。試問:目前的高學歷人員還有從事辛苦的體力勞動的?腦力勞動的辛苦與否如何計算?
2、工作環境差:只是偶爾的去加工、裝配現場了解情況,你最多時間還是在辦公室,環境能差到哪裡?相比土木、建築要去的工程現場哪一個好?
3、待遇不高:我想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決大多說從事這一行業的同行普遍的心聲,不可否認,如果你成為機械方面的突出人才,那麼待遇是絕對可觀的,但是同時我告訴你,360行的頂尖人才都是高收入!而且頂尖人才就是稀有物種,如果多數人掌握了頂尖技術,就說明這一項技術已經不再先進。所以,不管你選擇哪一行業,應該考慮的是普遍的待遇,如果你想成為頂尖人才,那麼你選哪一行業待遇都是很高的!

⑨ 機械工程專業的發展趨勢一那些

動力機械的發展
動力是發展生產的重要因素。17世紀後期,隨著各種機械的改進和發展,隨著煤和金屬礦石的需要量的逐年增加,人們感到依靠人力和畜力不能將生產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在英國,紡織、磨粉等產業越來越多地將工場設在河邊,利用水輪來驅動機械。但當時已有一定規模的煤礦、錫礦、銅礦礦井中的地下水,仍只能用大量畜力來提升和排除。在這樣的生產需要下,18世紀初出現了T.紐科門的大氣式蒸汽 凝汽器
機,用以驅動礦井排水泵。但是這種蒸汽機的燃料消耗率很高,基本上只應用於煤礦。1765年J.瓦特發明了有分開的凝汽器的蒸汽機,降低了燃料消耗率。1781年瓦特又創制出提供回轉動力的蒸汽機,擴大了蒸汽機的應用范圍。蒸汽機的發明和發展,使礦業和工業生產、鐵路和航運都得以機械化。蒸汽機幾乎是19世紀唯一的機械動力源。但蒸汽機及體積龐大、笨重,應用很不方便。19世紀末,電力供應系統和電動機開始發展和推廣。20世紀初,電動機已在工業生產中取代了蒸汽機,成為驅動各種工作機械的基本動力。生產的機械化已離不開電氣化,而電氣化則通過機械化才對生產發揮作用。 發電站初期應用蒸汽機為原動機。20世紀初期,出現了高效率、高轉速、大功率的汽輪機,也出現了適應各種水力資源的大、小功率的水輪機,促進了電力供應系統的蓬勃發展。 19世紀後期發明的內燃機經過逐年改進,成為輕而小、效率高、易於操縱、並可隨時啟動的原動機。它先被用以驅動沒有電力供應的陸上工作機械,以後又用於汽車、移動機械(如拖拉機、挖掘機械等)和輪船,到20世紀中期開始用於鐵路機車。蒸汽機在汽輪機和內燃機的排擠下,已不再是重要的動力機械。內燃機和以後發明的燃氣輪機、噴氣發動機的發展,還是飛機、航天器等成功發展的基礎技術因素之一。
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
工業革命以前,機械大都是木結構的,由木工用手工製成。金屬(主要是銅、鐵)僅用以製造儀器、鎖、鍾表、泵和木結構機械上的小型零件。金屬加工主要靠機匠的精工細作,以達到需要的精度。蒸汽機動力裝置的推廣,以及隨之出現的礦山、冶金、輪船、機車等大型機械的發展,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屬零件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要求的精度也越來越高。應用的金屬材料從銅、鐵發展到以鋼為主。機械加工包括鑄造、鍛壓、鈑金工、焊接、熱處理等技術及其裝備,以及切削加工技術和機床、刀具、量具等,得到迅速發展,保證了各產業發展生產所需的機械裝備的供應。 噴氣發動機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機械產品的需求猛增。生產批量的增大和精密加工技術的進展,促進了大量生產方法(零件互換性生產、專業分工和協作、流水加工線和流水裝配線等)的形成。 簡單的互換性零件和專業分工協作生產,在古代就已出現。在機械工程中,互換性最早體現在H.莫茲利於1797年利用其創制的螺紋車床所生產的螺栓和螺帽。同時期,美國工程師E.惠特尼用互換性生產方法生產火槍,顯示了互換性的可行性和優越性。這種生產方法在美國逐漸推廣,形成了所謂"美國生產方法"。20世紀初期,H.福特在汽車製造上又創造了流水裝配線。大量生產技術加上F.W.泰勒在19世紀末創立的科學管理方法,使汽車和其他大批量生產的機械產品的生產效率很快達到了過去無法想像的高度。 20世紀中、後期,機械加工的主要特點是:①不斷提高機床的加工速度和精度,減少對手工技藝的依賴;②發展少無切削加工工藝;③提高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和裝配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自動化從機械控制的自動化發展到電氣控制的自動化和計算機程序控制的完全自動化,直至無人車間和無人工廠;④利用數字控制機床、加工中心、成組技術等,發展柔性加工系統,使中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的生產效率提高到近於大量生產的水平;⑤研究和改進難加工的新型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成形和切削加工技術。
機械工程基礎理論的發展
18世紀以前,機械匠師全憑經驗、直覺和手藝進行機械製作,與科學幾乎不發生聯系。到18~19世紀,在新興的資本主義經濟的促進下,掌握科學知識的人士開始注意生產,而直接進行生產的匠師則開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他們之間的交流和互相啟發取得很大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一整 內燃機
套圍繞機械工程的基礎理論。 動力機械最先與當時的先進科學相結合。蒸汽機的發明人T.薩弗里、瓦特應用了物理學家D.帕潘和J.布萊克的理論。在蒸汽機實踐的基礎上,物理學家S.卡諾、W.J.M.蘭金和開爾文建立起一門新的科學──熱力學。內燃機的最重要的理論基礎是法國的A.E.B. de羅沙在1862年創立的,1876年N.A.奧托應用羅沙的理論,徹底改進了他原來創造的粗陋笨重、雜訊大、熱效率低的內燃機而奠定了內燃機的地位。其他如汽輪機、燃氣輪機、水輪機等都在理論指導下得到發展,而理論也在實踐中得到改進和提高。
機構學發展
早在公元前,中國已在指南車上應用復雜的齒輪系統,在被中香爐中應用了能永保水平位置的十字轉架等機件。古希臘已有圓柱齒輪、圓錐齒輪和蝸桿傳動的記載。但是,關於齒輪傳動瞬時速比與齒形的關系和齒形曲線的選擇,直到17世紀之後方有理論闡述。手搖把和踏板機構是曲柄連桿機構的先驅,在各文明古國都有悠久歷史,但是曲柄連桿機構的形式、運動和動力的確切分析和綜合,則是近代機構學的成就。機構學作為一個專門學科遲至19世紀初才第一次列入高等工程學院(巴黎的工藝學院)的課程。通過理論研究,人們方能精確地分析各種機構,包括復雜的空間連桿機構的運動,並進而能按需要綜合出新的機構。 機械工程的工作對象是動態的機械。它的工作情況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是隨機的而不可預見;實際應用的材料也不完全均勻,可能存有各種缺陷;加工精度有一定的偏差,等等。與以靜態結構為工作對象的土木工程相比,機械工程中各種問題更難以用理論精確解決。因此,早期的機械工程只運用簡單的理論概念,結合實踐經驗進行工作。設計計算多依靠經驗公式;為保證安全,都偏於保守。結果,製成的機械笨重而龐大,成本高,生產率低,能量消耗很大。
設計與計算
從18世紀起,設計計算從兩個方面不斷提高了精確度:①在材料強度方面,從早期按靜強度除以安全系數(考慮一切不精確性和分散性因素的經驗系數)的粗糙計算,提高到考慮材料的疲勞(19世紀後半期);從一律按材料的無限疲勞壽命進行設計,改為按照實際要求的壽命進行有限壽命設計(20世紀前半期);從認為材料原則上不能有裂紋,發展到以斷裂力學理論為依據,考慮裂紋材料的強度和壽命。②在機械結構的力學分析方面,從應用經驗公式和簡化的力學分析來確定各種受力和力矩,發展到應用復雜的力學分析和數學計算方法。進入20世紀,又出現各種實驗應力分析方法。人們已能用實驗方法測出模型和實物上各部位的應力,在發現應力過高過低時,便可能作出必要的調整。20世紀後半葉,人們開始應用有限元法和電子計算機的迅速可靠的數值計算,對復雜的機械及其零件、構件進行力、力矩、應力、應變等的分析和計算。對於掌握有充分的實踐或實驗資料的機械或其元件,已經可以運用統計技術,按照要求的可靠度科學地進行機械設計,或者按機械的實際情況(實際的質量、實際的使用條件等)科學地判斷其可靠度和壽命。但在許多機械工程工作中,仍還應用一些經驗方法、經驗公式和經驗系數等,不過其中的科學成分在不斷增加,經驗成分則不斷減少。

⑩ 機械專業的前景如何

我也是學機械專業的,對這一方面大概有個了解。我覺得這是不錯的專業,畢竟咱國家還在發展中,特別需要這一方面的人才的。提到機械類機械專業,大家就不免和工廠里滿身油污,手拿冰冷堅硬「鐵疙瘩」的工人聯想到一起,這樣一來,很多人就在機械類機械專業面前望而卻步了,轉而去擠一些爆熱的機械專業,直到三四年後看著機械類機械專業生成為市場的「香餑餑」時才後悔不已。
行業現狀
有關專家介紹說,近年來我國大型工業逐漸在復甦,社會對於精通現代機械設計與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漸增大,像北京交通大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院的就業率近幾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生一次就業的結構和地域都非常好。今後一段時間內,機械類人才仍會有較大需求,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製造與加工機械專業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就業遠景
機械類機械專業主要包括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對該類機械專業的就業機械專業前景存在著誤解,認為該類機械專業的對口工作看起來不太「體面」。其實,他們都忽視了機械類機械專業所具備的廣度適應性,比如在設備維護、數控維修、環保設備設計等領域的應用。同時,機械類機械專業還涉及不少交叉科,通過這些知識的積累,也為跨機械專業、跨行業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該類機械專業要求同學們具備敏銳的感受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富於想像力,並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
其實,機械類機械專業也並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機器打交道,比如工業設計機械專業,就是一門和藝術相關的機械類機械專業。「什麼是工業設計?」有人認為,工業設計就是簡單的包裝。其實不然,工業設計是屬於對現代工業產品、產品結構、產業結構進行規劃設計、不斷創新的機械專業。它是科研技術成果轉化為產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環保的核心過程,是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的著陸點,是產品、商品、用品、廢品相互轉化的系統方法。該機械專業就是培養具備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機械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工業設計在一件產品的價值里佔多大成分,不大容易量化,因為它是蘊含在里邊的,是一個軟價值。國外有些類似的比方,如美國有這樣一個說法:企業里如果投資於技術設備更新帶來了效益的話,那工業設計帶來的效益是它的5倍。這樣說來,工業設計師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比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機械、控制、計算機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術機械專業,主要研究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超導材料、微電子材料及特殊功能材料的成型設備與工藝、成型過程的自動化與智能控制、質量檢測和可靠性評價等。隨著各種新材料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加之我國新材料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與材料成型設備新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因此對既有材料科學知識,又能掌握材料成型設備設計和製造技術的高級科技人才的需求將有所增加。 而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是集機械工程、化學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多學科於一體的交叉機械專業。強調以計算機應用為平台,使工藝、裝備和控制緊密結合,側重於閥門密封、低溫與製冷、壓力容器等過程裝備與控製成套技術的設計開發及應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專業的同學接受了正規的機電一體化訓練,具備機械設計、電子控制和管理等各方面知識,是企業和研究機關的搶手人才。

閱讀全文

與機械工程專業如何發展方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連接是什麼設備 瀏覽:525
啟辰D50分離軸承多少錢 瀏覽:386
牙機雕刻機與電動工具 瀏覽:208
外匯期貨交易實驗裝置 瀏覽:791
設備投資怎麼算 瀏覽:95
好的攝影器材有哪些 瀏覽:463
溫州新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93
錦州五金機電城出租出售 瀏覽:417
卡爾蔡司公司有哪些醫學器材 瀏覽:261
重慶市機械鑿打岩石套什麼定額 瀏覽:557
閥門外面加個框是什麼意思 瀏覽:756
會議設備系統哪裡有 瀏覽:340
列印室需要哪些設備多少錢 瀏覽:577
通用型機床設備加工用於什麼 瀏覽:290
書畫工具箱套裝 瀏覽:772
燃燒固體需要哪些儀器 瀏覽:969
2213ktn1是什麼軸承 瀏覽:640
電腦固體硬碟怎麼加機械硬碟 瀏覽:197
崑山汽車門板超聲波焊接機怎麼樣 瀏覽:787
發說說怎麼隱藏設備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