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高層建築內,設置排煙系統,應滿足哪些要求
1 一類高層建築和建築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築的下列部位,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1.1 無直接自然通風,且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或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60m的內走道。
1.2 面積超過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上無窗房間或設固定窗的房間。
1.3 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或凈空高度超過12m的中庭。
1.4 除利用窗井等開窗進行自然排煙的房間外,各房間總面積超過200m2或一個房間面積超過5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2 設置機械排煙設施的部位,其排煙風機的風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2.1 擔負一個防煙分區排煙或凈空高度大於6.00m的不劃防煙分區的房間時,應按每平方米面積不小於60m3/h計算(單台風機最小排煙量不應小於7200m3/h)。
2.2 擔負兩個或兩個以上防煙分區排煙時,應按最大防煙分區面積每平方米不小於120m3/h計算。
2.3 中庭體積小於17000m3時,其排煙量按其體積的6次/h換氣計算;中庭體積大於17000m3時,其排煙量按其體積的4次/h換氣計算;但最小排煙量不應小於102000m3/h。
3 帶裙房的高層建築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當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開啟外窗進行自然排煙,裙房部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局部正壓送風系統,正壓值應符合8.3.7條的規定。
4 排煙口應設在頂棚上或靠近頂棚的牆面上,且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50m。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構件或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於1.00m。排煙口平時關閉,並應設置有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
5 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在排煙支管上應設有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行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6 走道的機械排煙系統宜豎向設置;房間的機械排煙系統宜按防煙分區設置。
7 排煙風機可採用離心風機或採用排煙軸流風機,並應在其機房入口處設有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排煙風機應保證在280℃時能連續工作30min。
8 機械排煙系統中,當任一排煙口或排煙閥開啟時,排煙風機應能自行啟動。
9 排煙管道必須採用不燃材料製作。安裝在吊頂內的排煙管道,其隔熱層應採用不燃燒材料製作,並應與可燃物保持不小於150mm的距離。
10 機械排煙系統與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宜分開設置。若合用時,必須採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並應符合排煙系統要求。
11 設置機械排煙的地下室,應同時設置送風系統,且送風量不宜小於排煙量的50%。 12 排煙風機的全壓應按排煙系統最不利環管道進行計算,其排煙量應增加漏風系數。
Ⅱ 建築物哪些地方設置機械排煙防煙送風口
正壓送風口,設置在無自然排煙的電梯前室,樓梯間前室,封閉樓梯間已經地下室等區域,
機械排煙一般設置在無自然排煙或自然排煙無法滿足的走廊,商場,大廳,地下室等區域
Ⅲ 建築哪些部位需要設置防煙和排煙設施
一般在這些部位設防煙排煙,地下室,電梯進,高層建築的樓梯間,當然衛生間與廚房音也要設。
Ⅳ 民用建築哪些部位應設置排煙設施
1 設置復在一、二、三層制且房間建築面積大於100m2或設置在四層及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2 中庭;
3 公共建築中建築面積大於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間和建築面積大於300m2可燃物較多的地上房間;
4 建築中長度大於20m的疏散走道。網頁鏈接
Ⅳ 防煙、排煙設施的設置范圍包括哪些
需要設置防煙、排煙設施的部位如下: (1)一類高層建築和建築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築的下列部位應設排煙設施: ①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 ②面積超過1OO㎡,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 ③高層建築的中庭和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2)除建築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築和建築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建築外,靠外牆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採用自然排煙方式。 (3)一類高層建築和建築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築的下列部位,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①無直接自然通風,且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或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6Om的內走道。 ②面積超過100㎡,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上無窗房間或設固定窗的房間。 ③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或凈空高度超過12m的中庭。 ①除利用窗井等開窗進行自然排煙的房間外,各房間總面積超過200㎡或一個房間面積超過50㎡,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4)下列部位應設置獨立的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 ①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前 室或合用前室。 ②採用自然排煙措施的防煙樓梯問,及其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前室。 ③封閉避難層(間)。
Ⅵ 在高層建築中,機械排煙系統怎麼樣設置才能符合要求
在建築設置的機械排煙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1)防煙、排煙系統中的管道,在穿越隔牆、樓板及防火分區處的縫隙應採用防火封堵材料
封堵。
(2)防煙樓梯間和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宜分別獨立設置。
(3)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中送風口的風速不宜大於7m/s。
(4)機械排煙系統與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宜分開設置。當合用時,必須採取可靠的防火安全
措施,並應符合機械排煙系統的有關要求。
(5)防煙與排煙系統中的管道、風口及閥門等必須採用不燃材料製作。排煙管道應採取隔熱
防火措施或與可燃物保持不小於150mm 的距離。
(6)排煙管道的厚度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 的有
關規定執行。
(7)機械排煙系統橫向宜按防火分區設置;豎向穿越防火分區時,垂直排煙管道宜設置在管
井內;穿越防火分區的排煙管道應在穿越處設置排煙防火閥。排煙防火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排
煙防火閥的試驗方法》GB15931 的有關規定。
(8)在地下建築和地上密閉場所中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時,應同時設置補風系統。
(9)排煙口或排煙閥應按防煙分區設置。排煙口或排煙閥應與排煙風機連鎖,當任一排煙口
或排煙閥開啟時,排煙風機應能自行啟動;
1 GB50116-2006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37
(10)排煙口或排煙閥平時為關閉時,應設置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
(11)排煙口應設置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牆面上,且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
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5m。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構件或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於1m;
排煙口的風速不宜大於10.0m/s。
(12)設置機械排煙系統的地下、半地下場所,除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和建築面積大於50m2
的房間外,排煙口可設置在疏散走道;
(13)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排煙支管上應設置當煙氣溫度
超過280℃時能自行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14)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和排煙補風系統的室外進風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煙口的下方,且
高差不宜小於3m;當水平布置時,水平距離不宜小於10m。
(15)排煙風機可採用離心風機或排煙專用的軸流風機;排煙風機應能在280℃的環境條件下
連續工作不少於30min;在排煙風機入口處的總管上應設置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行關閉的
排煙防火閥,該閥應與排煙風機連鎖,當該閥關閉時,排煙風機應能停止運轉。當排煙風機及系
統中設置有軟接頭時,該軟接頭應能在280℃的環境條件下連續工作不少於30min。排煙風機和用
於排煙補風的送風風機宜設置在通風機房內
Ⅶ 哪些場所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
1)建築內應設排煙設施,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房間、走道及中庭等,內均應採用機械排煙方式容。高層建築主要受自然條件(如室外風速、風壓、風向等)的影響會較大,一般採用機械排煙方式較多。
2)人防工程下列部位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1)建築面積大於5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大廳;
(2)丙、丁類生產車間;
(3)總長度大於20m的疏散走道;
(4)電影放映間、舞台等。
Ⅷ 高層建築設置防煙、排煙設施的范圍有哪些求答案
1.一類來高層建築和建築高度超自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築的下列部位應設排煙設施。
⑴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
⑵面積超過100平方米,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
⑶高層建築的中庭和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2.高層建築的下列部位應設置獨立的機械加壓送風設施:
⑴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
⑵採用自然排煙措施的防煙樓梯間,其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前室;
⑶封閉避難層(間);
⑷建築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築和建築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建築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
Ⅸ 哪些場所應設置排煙設施
一、廠房或倉庫的下列場所或部位應設置排煙設施:
1、人員或可燃物較多的丙類生產場所,丙類廠房內建築面積大於3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上房間。
2、建築面積大於5000m2的丁類生產車間。
3、佔地面積大於1000m2的丙類倉庫。
4、高度大於32m的高層廠房(倉庫)內長度大於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廠房(倉庫)內長度大於40m的疏散走道。
二、民用建築的下列場所或部位應設置排煙設施:
1、設置在一、二、三層且房間建築面積大於100m2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設置在四層及以上樓層、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2、中庭。
3、公共建築內建築面積大於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間。
4、公共建築內建築面積大於300m2且可燃物較多的地上房間。
5、建築內長度大於20m的疏散走道。
三、地下或半地下建築(室)、地上建築內的無窗房間,當總建築面積大於200m2或一個房間建築面積大於5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時,應設置排煙設施。
(9)建築哪些部位設置機械排煙擴展閱讀:
很多高層建築、地下工程、交通隧道、公共娛樂場所火災事故造成人員重大傷亡的慘重教訓,使人們清楚地認識到設計安裝好防排煙系統和確保系統的性能長期良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火災事實告訴我們防排煙系統在火災發生時能有效地控制煙氣的蔓延;且排煙迅速及時,對救人、救災工作起著關鍵的作用。它關繫到救災救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消防設施,必須要設計安裝好,維護保養好,保證使用期內長期的性能良好狀態。
按建規要求在建築中必須設置的所有排煙設施組成的系統叫排煙系統。在電廠,排煙系統是由引風機、煙道、閘門和煙囪等組成。其任務是排出爐膛燃料燃燒後所產生的煙氣。
排煙系統的作用是——建築內一旦發生煙火災情,能迅速啟動,及時地把煙氣排出建築外,使疏散人員、救災人員不被煙火所困,減少人員的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救人救火創造有利的條件。
Ⅹ 機械排煙的設置規范在建規高規中分別的規定是什麼
1、無直接自然通風、長度超過20平方米的內走道或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60m的內走道;
2、面積超過100平方米,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上無窗房間或設固定窗的房間;
3、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或凈高超過12m的中庭。
4、除利用窗井等開窗進行自然排煙的房間外,各房間總面積超過200平方米或一個房間面積超過50平方米,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5、帶裙房的高層建築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當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開啟外窗進行自然排煙,而裙房部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局部正壓送風系統,正壓值應保證25~30Pa。
6、對於商場、餐廳、公共娛樂場所等人員集中,且可燃物較多的活動場所,也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汽車庫也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
(10)建築哪些部位設置機械排煙擴展閱讀
利用機械(風機)作用力的排煙稱為機械排煙,著火區排煙的目的是將火災發生的煙氣(包括空氣受熱膨脹的體積)排到室外,降低著火區的壓力,不使煙氣流向非著火區,同時也排走燃燒產生的熱量,以利於著火區的的人員疏散及救火人員的撲救。
機械排煙不受外界條件(如內外溫差、風力、風向、建築特點、著火區位置等)的影響,而能保證有穩定的排煙量。當然機械排煙的設施費用高,需要經常保養維修,否則有可能在使用時因故障而無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