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的功率究竟有多大
估計睡覺時30-50瓦,靜坐50-100瓦,連續運動200瓦累死狗。瞬間功率不好說。積攢能量瞬間打出版拳,時間不能算0.1秒。從發力開權始到結束平均200瓦的話1秒鍾,按0.1秒計算就是兩千瓦。0.01秒算更嚇人。
散步時不算新陳代謝,輸出功率只有幾瓦。
走台階計算最簡單一秒走兩階0.3米高度。
p=fv==mgh=60×10×0.3=180瓦,
爬泰山累死狗了沒有??
找個人騎自行車和200瓦輕型的電動車比較一下就知道。200瓦功率半小時就累半死。
人的機械效率,和機器比較效率很高.
B. 任何機械的機械效率都不可能達到100%,那人在跑步的時候機械效率是多少
使用任何機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功,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如果用(W有)表示有用功,(W總)表示總功,η表示機械效率,(常用百分率來表示)η=W有/W總*100%,則有用功總是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是小於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機械效率
外文名稱
mechanical efficiency
目錄
1基本概念
2功的公式
3基本思路
4其他資料
折疊編輯本段基本概念
任何機械本身都受到力的作用,相對運動的零件間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機械,除了做有用功(W有)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功(W額)。這時動力所做的總功(W總)等於有用功加額外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折疊有用功
有用功指的是我們需要的,有價值的功。
折疊額外功
無用功指的是對人們既無利用價值又不得不做的功,如摩擦力,機械自身重力,裝有用東西的物體。
折疊總功
總功指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機械效率等於有用功與總功之比,用公式來表示,其中η表示機械效率,W有用表示有用功,W總表示總功。注意:由於有用功總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
對於機械繫統的效率計算,如果系統是由幾個機器或機構簡單串聯而成,則系統的總效率是各個機器或機構效率的連乘積。(乘法原理)如果系統的組成比較復雜,可應用功率流的概念求出輸出功和輸入功的關系,從而求得機械繫統的總u
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有/w總=w有∕w有+w額=Gh/Gh+G動h=G/(G+G動)
第一種公式
η = W有用/W總×100% = Gh/Fs = Gh/Fnh= G/Fn= G/(G物體重量+G動滑輪) =G/G總
∵F=1/n·G總
G為物重,
h為物體上升的高度,
F為拉力大小,
s為繩子上升的高度,
n是繩子繞數(與動滑輪相連的)。
折疊第二種公式
或:
η=W有用/W總×100%
=Gh/G總h
=Gh/(G+Go)h
=G/(G+Go)
G+Go為動滑輪與物體總重,
Go為動滑輪重。
折疊斜面機械效率公式
η=W有用/W總=Gh/Fl G為物重,h為斜面豎直高度,F為拉力大小,l(long)為斜面長度。
機械效率與許多因素有關。比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影響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物重,其次才是滑輪重、繩重和磨擦。無論你用同一滑輪組吊起一根綉花針或一個重量遠遠大於動滑輪的重物,你都需要把動滑輪舉上去,還要克服繩重與磨擦,前者額外功遠遠大於有用功,其機械效率幾乎為零,後者額外功在總功中占的比值就小得多,所以物重越大,機械效率就越高。
意義
(1)機械效率是反映機械性能的優劣的重要標志之一。總功等於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因而有用功只佔總功的一部分。顯然,有用功所佔比例越大,機械對總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機械的性能就越好。物理中,用機械效率來表示機械對總功得了利用率。
(2)在計算機械效率時,注意物理量名稱所標志的意義。總功:即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稱之為動力功,也叫輸入功。理想機械:W總=W有用,W輸入=W輸出,W動=W阻。實際機械:W總=W有用+W額外,W輸入=W輸出+W額外,W動=W有用阻力+W無用阻力
折疊
C. 人體運動消耗順序
先消耗糖復類,再消耗脂肪,制最後消耗蛋白質。給你舉個例子,ATP就像你衣兜里的零錢,隨取隨用;糖類就是你的活期存摺,需要時就去取;脂肪就是你的定期存摺,只有到期才會用;蛋白質就是你的不動產,不到萬不得已,是絕不動用! 再有你要理解一點,我們在這里說的是作為能源物資,那就是要用於呼吸消耗,釋放能量,只有消耗完糖,才會消耗脂肪,最後才會消耗蛋白質。沒有伴隨關系。因為一直不進食,體內沒有新的蛋白質的合成來源,你最終要消耗的蛋白質是你的組蛋白(組織蛋白)。
D. 鏈傳動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Ka:工作情況系數
鏈傳動的機械效率是根據你的工作情況而定的,平穩載荷內:容Ka=1.0—1.2,中等載荷:1.2-1.4,較大沖擊:14.-1.7,還有你的鏈輪系數,排數系數,所以機械效率不定,參見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中冊
E. 一般傳動系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傳動系統包括很多,比如變速箱的傳動效率在95%左右。輪胎的滾動阻力系數與花紋和材料有很大關系,一般經驗值可以選0.015
F. 什麼是人體運動的動力組織
是肌肉
肌肉被稱作是人體的發動機,人們工作的動力。肌肉里約有20%是蛋白質,其餘60%是水。可見,蛋白質是肌肉的主要成分。據統計,人的全身有630多塊肌肉,總重量約占體重的40%,經常堅持鍛煉的人甚至佔50%;到了老年,肌肉開始萎縮,僅占體重的 25%左右。因此,做什麼事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組成肌肉的細胞細而長,所以又稱肌纖維。由於它們的收縮和舒展,肌肉才能執行各自的生理功能,產生力量。
我們身體的肌肉是全身進行各種運動的力量源泉。根據人體肌肉組織結構的不同,可分為3類。
第一類為骨骼肌,又稱橫紋肌,主要存在於軀體和四肢,通常附著於骨骼之上,肢體的運動就依靠骨骼肌的收縮來完成。人體骨骼肌共400多塊,它們的總重量約占體重的40%。 骨骼肌受人的意志支配,稱為隨意肌,其收縮迅速有力,但容易疲勞。骨骼肌的工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靜力的工作,如維持站或坐的姿勢時,保持靜態平衡;另一種是動力的工作,如由於肌肉的收縮產生走、跳、跑、笑等動作。
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兩部分,肌腱比肌纖維強固得多。骨骼肌在鬆弛時的抗張強度約為5.44千克/平方厘米,而肌腱的抗張強度為611~1265千克/平方厘米。所以當肌肉受到突然暴力時,通常肌腱不致斷裂,而肌腹可能斷裂。
骨骼肌並不是恆定的。經常鍛煉身體的人可使肌肉更發達,而人到老年或長期不運動,可導致肌肉萎縮,力量下降。
第二類為平滑肌,主要存在於內臟器官,如胃、腸、支氣管、膀胱、子宮等,也稱內臟肌。
第三類為心肌,是心臟所特有的。
心肌和平滑肌不受人的意志支配,而受內臟神經的支配,同屬不隨意肌,能保持有節律地收縮,如心臟的持續跳動、胃腸的蠕動等,平滑肌收縮緩慢,但具有很大的伸展性。這兩種肌肉的最大特點是緩慢持久,不容易疲勞,永不停息,一旦它們的收縮停止了,人的生命也就宣告結束。
那麼,肌肉怎樣附著在骨頭上的呢?一塊典型的肌肉是中間粗,向兩端逐漸變細。一塊肌肉只讓它的兩端附著在骨頭上。一塊肌肉,有一端固定在不能使它移動的骨頭上。這一處附著,叫做這塊肌肉的起端。肌肉的另一端,附著在要使它移動的骨頭上。這一處附著,叫做這塊肌肉的止端。例如,上臂前側的那塊肌肉叫做二頭肌。它的起端位於肩胛骨,而止端就在肘關節下方,位於前臂大拇指一側的那塊骨頭上。一塊肌肉末端,與一塊骨頭的實際連接,靠的是一種堅韌的形如短繩一樣的組織,這種組織同韌帶組織幾乎完全一樣。這樣的連接繩,叫做腱。人體的所有肌肉,連同它們的腱,構成了人體的肌肉系統。
我們都知道,在勞動中增大力量的一個辦法,是把力量加在一個杠桿上。杠桿這種裝置能夠增大力量或者增大移動的范圍。人身體的關節,所起的作用就像杠桿,可以增大肌肉施加的力量,或者增大肌肉能夠讓一塊骨頭移動的距離。
如果你踮起腳尖抬高自己,你就是在使用一種杠桿。你小腿上的那些肌肉擔當了抬起你整個身體的這項工作。如果你靠的是小腿肌肉通過直接牽拉去抬起你的身體,那麼,你的小腿肌肉還遠不夠強。可是,你可以輕松地踮起腳尖抬高自己。這是因為,你的腳起了杠桿的作用。
在踮腳尖抬起自己時,你的重量直接壓在你的脛骨落在踝骨的那一點上。你小腿上的那些肌肉向上牽拉你腳跟上的踵骨,從而使你的腳繞支點——杠桿繞其轉動的那一點——向上轉動。這個支點是由組成你的腳的跖球的那些骨頭擔任的(我們說我們用腳尖抬起身體,其實是靠我們腳上的跖球來抬起自己,腳趾只是起穩定作用而已)。
如果你彎下腰去捏一下腳後跟靠上一點的地方,你能摸到一根強壯的腱子肉。它叫做跟腱。正是這跟腱,把你的小腿肌肉與你的踵骨連接起來。現在,你靠你的跖球抬起自己,你會感到你的小腿肌肉收得很緊,鼓了起來;因為它們在收縮,把你的腳跟向上拉。
肌肉是人體力量的源泉,各項運動的發動機,運動可以促進肌肉更發達。肌肉發動機的機械效率,是其他動力機器無法比擬的。如果進行比賽,准奪冠軍。有人估計,人體全身的肌肉,如果朝一個方向收縮,其力量達25噸。練氣功的人一腳踢去,其沖力約有半噸重!而現代化的機器,燒那麼多燃料,卻只有30%的能量轉變為機械能,絕大部分能量都浪費掉了。相比之下,前者謂能半功倍,而後者則是能倍功半。在肌肉中,心肌的勞動強度和持久性算是名列前茅了。一天24小時「馬不停蹄」,日復一日地工作,若以每分鍾跳72次計算,假若活到70歲,心臟就要跳動25億次。
此外,男子與女子的肌肉也是存在差異的。從進化的角度看,動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雄性與雌性的身體結構因分工的不同也發生了差異。
雄性要獵取食物,抵抗入侵者,要在競爭中生存,就必須身強力壯。自然選擇的結果,肌肉發達、骨骼粗壯的保存了下來,身體衰弱者被淘汰滅亡。
雌性懷孕生育,哺乳後代,其乳房發達,體態豐滿,皮膚細膩,骨盆比雄性寬大,但骨骼與肌肉的發育相對比雄性弱些。動物雌雄性的這些構造特點亦表現在人類身上。
G. 機械效率
一般說效率應視為在規定的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如上五樓,規定時間為回五分鍾,正好在五分鍾完成,可理答解為機械效率是100%,
如四分鍾完成,則提高了機械效率:5-4/5=20%,總機械效率100%+20%=120%;六分鍾完成時,則提高了機械效率:5-6/5=-20%,總機械效率為100%+(-20%)=80%!
H. 人體運動的機械效率有多高舉個例子:一個體重80千克的人從0米處爬到10米處所必須做的功是W=mg
這個只說機械效率應該是沒有意義的吧,人畢竟不像機械,做的機械運動都不是單一的,不同的情況下產生的額為功都不一樣,所以所謂的機械效率沒多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