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顯卡是機械好還是固態好。獨顯好還是集成好
硬碟是固態好,顯卡是獨立好 不過都要看牌子和型號
Ⅱ 固態硬碟,機械硬碟,普通硬碟。獨立顯卡,普通顯卡。這些東西都有什麼區別希望詳細一點
普通包括固態和機械!固態快!機械便宜性價比高,普通顯卡?集顯吧,玩游戲獨顯不卡
Ⅲ 電腦配件獨立顯卡跟固態硬碟的區別是什麼
一、指代不抄同
1、獨立顯卡:是指成獨立的板卡,需要插在主板的相應介面上的顯卡。
2、固態硬碟: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
二、功能不同
1、獨立顯卡:獨立顯卡具備單獨的顯存,不佔用系統內存,而且技術上領先於集成顯卡,能夠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和運行性能。
2、固態硬碟: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
三、特點不同
1、獨立顯卡:獨立顯卡具備單獨的顯存,不佔用系統內存,而且技術上領先於集成顯卡,能夠提供更好的顯示效果和運行性能。
2、固態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
Ⅳ 固態硬碟比機械硬碟有什麼好處----我的意思是:CPU和顯卡都好,但硬碟用機械盤或固態盤,性能有區別嗎
這個。。其實你一般的機械硬碟,要是永遠都是全速運行,比如開機讀盤,能保持平均70m/s的速度,那絕對是秒開啊。。
問題就在文件不是在一塊的,要到處找,就是隨機讀取。
一般情況平均70m的硬碟能20m就不錯了。。
不過要是固態硬碟,那隨機4k跑的。秒殺一切機械。因此開機速度絕對沒得說。
就是太貴。。就算現在也是貴。。raid的話讀寫是快。。隨機還是不行。。不過比沒有強。。
而且容量大。。
近年來無論CPU、GPU、內存和晶元組的技術都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機械硬碟,除了在容量上有著當年難以想像的增長外,受限於其內部物理結構,性能發展比較有限。到今天,硬碟的性能已經成為電腦速度發展的重要瓶頸。技術的發展,迫切需要一種新形式的「硬碟」,來使電腦的性能更上一層樓。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簡稱SSD)在這個時候出現了,結構簡單,性能卻跟機械硬碟絕非一個數量級。在誕生之初,由於快閃記憶體晶元成本過高,SSD的容量遠未能望其傳統硬碟的項背,可以說未能真正進入實用階段。而且,價格常人也較難承受。
近年來,由於快閃記憶體晶元成本的不斷下降,工藝的不斷提升,SSD容量越大,價格卻越來越便宜。採用SSD的玩家增長速度驚人,大有在高端替代傳統機械硬碟的趨勢。
對於大多數個人PC而言,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應該使用固態硬碟么?用SSD又能加快多少系統速度?這個問題恐怕資深DIY玩家都無法給出確切的答復,今天小編就針對游戲和幾款常見的系統應用來做個簡單的測試,釋去DIY的一片疑雲。
SSD技術優勢解讀
在測試之前我們首先看看和傳統硬碟相比,SSD技術上的優勢在那裡。
首先自然是性能上的差異,SSD的工作原理和傳統硬碟完全不同,最大的性能優勢就是幾乎不存在尋道時間的問題。由工作原理和物理結構決定,機械硬碟需要頻繁驅動磁頭,進行尋道過程。如果文件碎散,硬碟的讀取/寫入速度會大打折扣,而SSD依然堅挺。
此外,還有一個平均潛伏時間也制約著硬碟的性能。這指的是磁頭在找到數據存放的磁軌後,繼續尋找數據所在扇區的時間。通常可以通過提升硬碟轉速來縮短平均潛伏時間。只是,轉速提升會帶來穩定性、散熱、噪音等一系列問題。目前消費級硬碟常見的也只是7200rpm的產品,10000和15000rpm通常只會出現在伺服器領域。
尋道時間+潛伏時間,構成硬碟的平均存取時間。這一指標影響著硬碟的相關性能。在目前我們測試的SATA硬碟中,平均存取時間一般都在15ms以上。而SSD幾乎則沒有存取時間這個概念,在測試軟體中,SSD的平均存儲時間結果往往是「<0.1ms」。所以,廠商的技術人員也說過,SSD性能和傳統硬碟性能上「不在一個數量級」。
此外由於物理結構、工作方式、存儲介質等完全不同,SSD無論是持續傳輸率還是IOPS都比機械硬碟有著驚人的性能增加。除了性能方面的因素外,SSD沒有機械結構,發熱低很多,震動和噪音幾乎沒有,這也是機械硬碟所不能比擬的。言歸正傳,性能優異的SSD到底在使用過程中會對我們的PC帶來多少性能提升?下面進入測試環節。
參測平台和產品詳細介紹
開始測試之前例行奉上測試平台說明。
● 希捷7200.12雙碟1TB硬碟
希捷這塊硬碟隸屬於新一代Barracuda 7200.12系列,採用雙碟片設計,單碟容量為500GB。產品型號「ST31000528AS」,其中ST代表希捷,3代表是3.5英寸桌面硬碟,1000代表硬碟容量是1000GB,AS代表這塊硬碟是SATA介面。
這款產品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可能很多朋友家中用的也正是這塊硬碟,所以本次測試我們選擇了它。
希捷7200.12 1TB平均潛伏期4.17ms,隨機讀取尋道時間小於8.5ms,隨機寫入尋道時間小於9.5ms,平均功耗方面尋道11.6W、讀寫12W、空閑8W,噪音方面尋道28dBA、空閑27dBA,年故障率0.34%。
● 固態硬碟S599
威剛S599固態硬碟
2.5英寸的S599配備了最新的SandForce SF-1200控制器,採用MLC NAND快閃記憶體新品,標稱最大讀寫速度分別為280MB/S和270MB/S,性能比較中庸,可以代表SSD的總體水準,其次這款硬碟價格比較親民,市場上走量不少,所以本次測試選擇了它。
威剛S599還具備防震的功能,內置的Error Correction Code (ECC:自動糾錯)功能可以自動幫用戶檢測錯誤信息。
威剛S599固態硬碟主控制器採用的是SF-1200控制器,型號為「SF-1222TA3-SBH」。SF-1200採用128針TQFP封裝(14×14mm)或361針TFBGA封裝(13×13mm),在128K塊下持續讀取速度250MB/s、持續寫入速度200MB/s,4K塊下隨即讀寫IOPS 5000,功耗方面典型550mW、空閑250mW、休眠50mW,平均故障間隔時間長達1000萬小時,耐受溫度0-70℃,另外還支持128-bit AES加密。
PCMark & HD Tune理論性能測試
PCmark作為整機性能的權威測試軟體,一直以來都是電腦綜合性能的標桿。但是測試過程非常漫長,我們此次測試旨在考察硬碟表現,理論測試也只是稍作參考,所以並沒有將所有過程跑完,只是選擇了其中硬碟相關項目。
機械硬碟測試成績:2106分
固態硬碟測成績:4448
下面是另一款專業硬碟測試軟體,大家耳熟能詳的HD Tune,這款軟體可以直觀的將硬碟的各項性能用圖表展現,操作也是非常簡便。
機械硬碟平均速度:100.7MB
固態硬碟平均速度:191.7MB
可以看出主流固態硬碟和主流機械硬碟在性能上的明顯區別,而存取時間的巨大差異是造成性能如此懸殊的一大原因。固態硬碟在讀取瑣碎小文件時速度較之傳統機械硬碟快很多。所以在PCMark和HD Tune的測試中,SSD以絕對優勢勝出,性能甚至達到了傳統硬碟的兩倍之多。
日常應用:開機和安裝軟體速度測試
可能上面的理論性能測試大家早就看的多了,下面開始本次測試的重頭戲,日常應用速度測試。
開機是使用電腦必經之路,所以很多人對短短幾十秒的等待非常在意,以至於有些軟體將測量開機速度作為營銷的王牌。但是進入系統之前的時間用軟體難以准確測量,所以我們本次測試是從開始自檢到進入桌面掐表測試,結果更加合理,估計誤差在1秒之內。
用電腦自然要裝很多軟體才行,所以這個項目的測試也是必不可少,我們權且測試裝NVIDIA顯卡驅動的時間。
開機速度使用SSD作為系統盤果然非常迅速,四葉彩窗一閃而過,從頭至尾只用了22秒桌面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裝軟體SSD依然是遙遙領先,比機械硬碟快了約44%,非常給力。
游戲載入測試:WARIII RPG & Crysis
對游戲感興趣的朋友自然每天少不了游戲的載入,不管是什麼游戲,都會有載入的等待,而選擇不同的硬碟會對載入時間有什麼影響呢?
接下來我們選擇了大家熟悉的WARIII和Crysis來做測試。
WARIII RPG 信長之野望
WARIII RPG 守衛劍閣
Crysis截圖
用SSD游戲載入時間略有提升,但是效果並不是非常明顯。看來硬碟速度只是游戲載入的一部分因素,CPU、內存速度同樣是游戲載入時間的關鍵。
文件解壓縮和視頻轉碼測試
解壓縮和視屏轉碼速度也是很多朋友經常關注的項目,尤其對喜歡高清的朋友來說非常關鍵,那硬碟對這些應用影響又有多少呢?
測試結果略微有些出乎意料,對於視屏轉碼而言,更快的硬碟完全沒有效果。而解壓縮中SSD對速度的貢獻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看來要想這些應用更加快捷,換SSD也幫不上什麼忙了。
PhotoShop 2D圖像處理測試
長久以來,神奇的PS是廣大攝影愛好者的忠實伴侶,隨著數碼相機像素數的飆升,電腦的處理速度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下面小編選擇了一張過億像素的大圖來測試,看看硬碟對照片的後期處理速度是否能有貢獻。
從上面的成績不難看出,SSD對PS還是有所影響,而且不同特效加速的時間也不盡相同。經過分析不難發現,越是簡單的處理則讀取所花費時間占總處理時間的比重越大,看來PS愛好者具備一款SSD還是很有必要的。
能變更快么?3D游戲性能測試
測試3D游戲性能,最新最權威的無疑是3DMARK11,同時我們也選擇了Crysis來佐證。
固態硬碟對3DMARK11完全沒有幫助,看來所有程序都是預讀入內存中運行的,這也和筆者之前的猜測相符。
Crysis也是一樣,完全沒有提升,看來想流暢玩游戲,打硬碟的注意完全是緣木求魚。但如果是在場景中需要頻繁讀取地圖的游戲,則小有改善。
SSD大發展?商家和買家的博弈
剛才的逐項測試一路看過,恐怕大家也都記不清了,沒關系,最後小編將成績匯總整理於下表。
從上面的匯總我們不難看出,在大多數應用中SSD較之傳統硬碟有著或多或少的進步。SSD對於整機性能而言,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如果電腦整體配置高端,再想要有所突破,則必用SSD。反之則完全沒有必要花上千元去追求固態硬碟。
從應用角度分析,在開機啟動、安裝軟體和圖像處理等讀取寫入操作頻繁的應用軟體中,SSD超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讓整機速度有著質的提升,而在3D游戲運行中、視頻轉碼等方面,傳統硬碟並沒有造成瓶頸,再使用SSD也沒有改善。
目前SSD已經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以及高端筆記本和席捲全球的平板電腦上。IT業界的觀點驚人的一致,Intel、三星、希捷等廠商不約而同的認為SSD在兩到三年之間,會呈現一個爆發性的增長,甚至有可能威脅到機械硬碟的市場地位。
筆者認為,對於廠商而言,一款新的硬體意味著從研發生產到物流銷售整個產業鏈的巨大利益,趨之若鶩不足為怪,但對於消費者而言則另當別論。誠然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製成的硬碟擁有速度快、耐用防震、無噪音、重量輕等優點,但對於台式PC來說依然雞肋,其過於拮據的容量讓它短期內無法替代傳統HDD硬碟。■
Ⅳ 固體獨立顯卡和ssd獨立顯卡有什麼區別
沒聽說什麼是固體獨立顯卡,或者SSD獨立顯卡。
應該是分開的吧,比如固態硬碟、獨立顯卡;或者SSD、獨立顯卡,這表示是固態硬碟、獨立顯卡。
Ⅵ 固態是顯卡嗎固態和顯卡有什麼關系
您好復,WP8酷七網團隊為你解答制
你這個問題太寬泛了,「固態」現在一般指固態硬碟,這個跟顯卡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固態」還可以指「固態電容」,這一般是主板和顯卡宣傳的時候用來標榜做工和用料的,採用固態電容的主板和顯卡,一般認為穩定性和耐用性會更好……
你這屬於沒有任何電腦知識基礎,建議先做功課吧
Ⅶ 固態硬碟和獨立顯卡各自有什麼特點
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晶元)作為專存儲介質,另屬外一種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
基於快閃記憶體類: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IDE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通常所說的SSD。
雲儲固態硬碟
基於DRAM類: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而且使用壽命很長,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DRAM固態硬碟屬於比較非主流的設計。
獨立顯卡
1.顯示晶元(型號、版本級別、開發代號、製造工藝、核心頻率)
2.顯存(類型、位寬、容量、封裝類型、速度、頻率)
3.技術(像素渲染管線、頂點著色引擎數、3D API、RAMDAC頻率及支持MAX解析度)
4.PCB板(PCB層數、顯卡介面、輸出介面、散熱裝置)
Ⅷ 獨立顯卡動態和固態有什麼區別
最直接的區別,好比如說一個512的獨立顯卡,動態的實際上是沒有512顯存的,而固態就有512的顯存,所以說固態的比動態的要好。
Ⅸ 游戲放固態硬碟或放機械硬碟運行的時候對顯卡損耗有沒有區別
游戲放在固態硬來盤或者機械硬碟對顯源卡的損耗沒有差異。
只不過游戲放在固態硬碟里載入、啟動會快一些,然後(SATA)固態硬碟的發熱量可能要低一點,游戲放在機械硬碟中,持續讀寫運行一段時間後,機械硬碟溫度提升,機器內總的溫度比較高,風扇自然轉得快,各個硬體的發熱量都會導致機器內部溫度的提升。
Ⅹ 動太顯卡和固態顯卡的區別
顯卡沒有固態和抄動態之分,老闆說的這個是顯存,顯存分動態和板載兩種,前者是通過系統主內存動態調取共享的,後者是裝在顯卡上專用的,打個比方,一個小廠工人只有64個,突然接到大單子人手不夠,從別處請來512個臨時工,完成任務後再還回去,動態顯存就是這樣,一般使用顯卡用自己板載的就夠了,當執行大量運算時為彌補板載顯存數量和性能的不足從系統內存動態調取,板載的就是專用顯存,顯卡自帶,和顯示核心的數據交換速度更快,這種顯卡本身性能較強,也無需調用系統內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