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呼吸機使用中的常見並發症有哪些
呼吸機的原理是向體內吹氣 挺多是感覺漲 壓力調好 一般沒什麼並發症
Ⅱ 應用呼吸機的常見問題、並發症及處理措施有哪些
②呼吸機抄漏氣:增加每分通氣量或潮氣量。 ③通氣障礙或高碳酸血症:解除呼吸道梗阻,增加呼吸頻率及(或)潮氣量,必要時減少呼吸道死腔。 ④低碳酸血症:減慢呼吸頻率及增加呼吸道死腔。 ⑤低氧血症:降低氣流速、延長吸氣時間、吸氣末屏氣及應用PEEP等。 ⑥氧中毒和呼吸機肺:減少FiO2、增加PEEP及應用激素等。 ⑦氣管插管移位、脫管或堵管:拔管後重新插管。 ⑧喉頭水腫:應用激素,嚴重者氣管切開。 ⑨支氣管痙攣: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吸入氣體濕化加溫,降低通氣量。 ⑩氣管粘膜糜爛、出血:氣管切開,用止血劑及低壓氣囊。 其他情況:低心排:降低PEEP及氣道壓力。 胸肺部本身並發症:如氣壓傷、氣胸、縱膈氣腫、肺出血、肺氣腫及肺栓塞等,應盡早脫開呼吸機,行氣管切開。 感染:痰培養,血培養,應用抗生素。 生理及代謝紊亂:鼻飼喂養,加強營養,維持代謝平衡。 離線困難:氣管切開。
Ⅲ 使用呼吸機的並發症及護理
機械通氣並發症原因很多,如低氧血症可導致心律紊亂,有些源於病人本身肺功能不全內有些事由於我們對病人的容治療引起,治療中使用的葯物可以引起並發症.也可造成肺部感染,此外還可以造成腹脹,面部壓傷,刺激性角膜炎,口咽乾燥,排痰困難,以及病人緊張恐懼的心情等.因此護理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使用前應當向患者說明使用呼吸機的重要性,大致過程,原理,可能和感受和配合要領等.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調整吸氣末壓,應該指導患者採取一系列動作.還應該注意,操作者的手扶住鼻面罩,調好參數,不要發生漏氣報警後再固定,以能容納兩個手指微適宜,不要過緊,使用時應當隨時觀察鼻部位移情況,及時調整.應該注意口腔的局部濕化,和水的充分攝入,定時用棉簽濕潤口唇,讓患者間歇喝水,鼓勵患者將痰液可出,痰液粘稠者可以通過霧化吸入,或者拍背讓患者排除,必要時給予吸痰後再做機械通氣.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在治療過程中應當注意讓患者避免飽餐後使用,使用胃動力葯物可減少誤吸.每周兩次清洗空氣過濾網等等.
瑞思邁家用呼吸機,S8和S9這個具體你的去問問北京~康邁思科~技他們吧,他們專做呼吸機的,幫到你了嗎?
Ⅳ 使用有創呼吸機的並發症護理查房
機械通氣並發症原因很多,如低氧血症可導致心律紊亂,有些源於病人本身肺功能不全有些事由於我們對病人的治療引起,治療中使用的葯物可以引起並發症.也可造成肺部感染,此外還可以造成腹脹,面部壓傷,刺激性角膜炎,口咽乾燥,排痰困難,以及病人緊張恐懼的心情等.因此護理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使用前應當向患者說明使用呼吸機的重要性,大致過程,原理,可能和感受和配合要領等.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調整吸氣末壓,應該指導患者採取一系列動作.還應該注意,操作者的手扶住鼻面罩,調好參數,不要發生漏氣報警後再固定,以能容納兩個手指微適宜,不要過緊,使用時應當隨時觀察鼻部位移情況,及時調整.應該注意口腔的局部濕化,和水的充分攝入,定時用棉簽濕潤口唇,讓患者間歇喝水,鼓勵患者將痰液可出,痰液粘稠者可以通過霧化吸入,或者拍背讓患者排除,必要時給予吸痰後再做機械通氣.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在治療過程中應當注意讓患者避免飽餐後使用,使用胃動力葯物可減少誤吸.每周兩次清洗空氣過濾網等等.
Ⅳ 呼吸機操作並發症預防及處理措施
在我們臨床工作中如何加強護理,盡量減少並發症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
1 呼吸機治療常見的並發症
1.1與人工氣道有關的並發症主要有損傷、導管堵塞、氣管黏膜潰瘍等。
1.2呼吸機通氣支持直接引起的並發症主要有:通氣不足、通氣過度、氣壓傷等。
2 呼吸機治療常見並發症的預防及護理
2.1與人工氣道有關的並發症的預防及護理
2.1.1損傷 為了避免損傷氣道,醫生應加強技能培訓,提高插管成功率;插管過程中應動作輕柔,避免反復插管,護士應認真觀察,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對於插管困難者或不配合者,如果生命體征平穩,可遵醫囑應用肌松劑或鎮靜劑來協助完成插管。
2.1.2對循環系統的影響 對於神清不配合的患者在建立人工氣道前採取適當的葯物鎮靜或局麻,可避免對循環系統產生不良影響。
2.1.3導管堵塞 分泌物、痰液一定要及時清理,吸痰要徹底、到位,對痰液粘稠者應給予氣管點葯、膨肺後徹底吸痰,避免痰液粘於管壁上引起導管堵塞。對於躁動不配合治療者應妥善固定氣管插管,口腔內放置一枚牙墊,避免患者將導管咬扁,造成導管堵塞。
2.1.4導管誤入一側支氣管 妥善固定導管,每班認真檢查導管的深度,聽診兩肺,判斷兩側呼吸音是否一致,並及時准確記錄,如果深度發生改變,立即給予調整。
2.1.5導管脫出 妥善固定導管,寸帶松緊適宜,以伸進一指為宜,固定的膠布如被口水浸泡應及時給予更換;呼吸機管路不應固定過緊,應有一定的活動餘地,對於躁動、不配合的患者更應注意,以免牽拉使導管脫出;翻身時一定先把管路從機械臂上放下翻身後再重新固定,以免牽拉引起導管脫出。對於不配合治療或無意識的患者應給予適當的約束,並加強巡視,以免自行拔出插管。
2.1.6氣管黏膜潰瘍 套囊壓力過大會造成氣管黏膜毛細血管血流減少或中斷而出現黏膜壞死,壓力過低則出現誤吸,套囊壓力維持在20-25mmHg可以同時避免以上情況發生,因此,臨床上必需嚴密檢測套囊壓力。對於長時間應用呼吸機而無法離線的患者,應及早氣管切開,避免局部長期受壓。吸痰時負壓不可過大,時間不宜過長,避免短時間內反復刺激氣道,下吸痰管時不應給負壓,以免導致黏膜破損,進而出現潰瘍;嚴格無菌操作,有效清理呼吸道,避免氣道黏膜繼發性的感染。護士在護理過程中要嚴密觀察痰液的性質、量。
2.1.7皮下、縱隔氣腫 氣管切開24小時內護士應嚴密觀察有無皮下氣腫、縱隔氣腫的發生,定期檢查皮下有無捻發音,如果有要及時通知醫生,及時給予處置,並記錄皮下氣腫發生的部位、范圍,注意氣腫范圍有無擴大。
2.2呼吸機通氣支持直接引起的並發症的預防及護理
2.2.1通氣不足 應用呼吸機治療應選擇合適的呼吸機管路,減少呼吸死腔,保證呼吸機管路的密封,嚴密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參數,觀察患者的病情發生變化時,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
2.2.2通氣過度 患者如出現通氣過度的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調整呼吸支持參數(減少潮氣量、減慢支持頻率、降低觸發靈敏度),增加呼吸迴路死腔(延長呼吸管路),也可使用葯物抑制患者自主呼吸,同時積極處理高熱、疼痛等。
2.2.3氣壓傷 預防重點在於鼓勵患者自主呼吸或採用部分通氣支持方式,限制支持潮氣量,合理設置高壓報警限。
2.2.4心血管功能抑制 預防及處理上應鼓勵患者自主呼吸,盡量不使用呼氣末正壓,並使用強心葯、升壓葯等穩定病人的心功能。
2.2.5肺部感染 預防上應重視:進行適當的胸部物理治療,定時翻身、叩背、體位引流、震顫、咳嗽、充分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採用封閉式吸痰方法;採用合理的氣道濕化方法,臨床上常採用蒸餾水加溫濕化和氣管點葯濕化,蒸餾水每天更換,濕化罐每星期更換一次;充分進行聲門下分泌物的引流;進行人工氣道護理時要嚴格無菌操作,插管內充分進行吸痰,並將口腔分泌物及時吸凈,再進行口腔護理,防止分泌物流入氣道引起肺部感染;鼻飼時應將床頭抬高30-45度,可減少胃液反流,如疾病情況不允許,可協助患者右側卧位以利於胃的排空,在鼻飼或進食前需檢查氣管內導管的氣囊,並根據需要充氣,避免食物反流時誤吸;增加營養支持,增強機體抵抗力;嚴格進行呼吸機消毒與維護,做好呼吸機的終末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呼吸機管路內的冷凝水應及時傾倒,呼吸機管路末端應低於氣管插管的位置,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感染;呼吸機管路一星期更換一次,污染的隨時更換。
3 結論
呼吸機的管理和護理是呼吸機治療的重點,掌握了呼吸機治療可能引起的並發症,掌握了預防方法,就會減少呼吸機並發症的發生,提高呼吸機治療的效果。
Ⅵ 機械通氣的禁忌症有哪些
機械通氣是治療呼吸衰竭和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最為有效手段。為搶救患者生命,以下一些所謂禁忌證是相對的。
1、張力性氣胸或縱隔氣腫(未引流前)。
2、肺大泡和肺囊腫。
3、活動性大咯血(已有呼吸衰竭或窒息表現者除外)。
4、低血壓(未經治療前)。
5、食管-氣管瘺等。
注意事項
1、尚未補足血容量的失血性休克及未經胸腔閉式引流的氣胸等,應暫緩使用呼吸機。
2、呼吸機的操作者,應熟練掌握機械性能、使用方法、故障排除等,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或損壞機器。
3、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應有專人監視、護理,按時填寫機械通氣治療記錄單。
4、病室每天以1%-2%過氧乙酸噴霧消毒,或紫外線等照射1-2次。
5、呼吸機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維修、保養。使用前後,呼吸機的外部管道、呼吸活瓣、霧化裝置等每2-3d更換消毒1次。
機械通氣從僅為肺臟通氣功能的支持治療開始,經過多年來醫學理論的發展及呼吸機技術的進步,已經成為涉及氣體交換、呼吸做功、肺損傷、胸腔內器官壓力及容積環境、循環功能等,可產生多方面影響的重要干預措施,並主要通過提高氧輸送、肺臟保護、改善內環境等途徑成為治療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的重要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