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寫毛筆字用什麼宣紙
有生宣,熟宣、半熟宣可供選擇,具體看個人情況所定,三者介紹如下:
1、生宣
生宣的品類則有夾貢、玉版、凈皮、單宣、棉連等。生宣是沒有經過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能收水暈墨章、渾厚華滋的藝術效果。寫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落筆即定,水墨滲沁迅速,不易掌握。
2、熟宣
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塗過,故紙質較生宣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於繪工筆畫而非水墨寫意畫。
熟宣的缺點是久藏會出現「漏礬」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雲母箋、冷金、酒金、蠟生金花羅紋、桃紅虎皮等皆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紙。
3、半熟宣
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玉版宣」即屬此一類。
生宣和熟宣的差別:
1、艱澀性
因為生宣書寫具有的艱澀性特性,很多人人為此望而卻步,這樣就形成很多人難於在中國書畫領域有所陳舊的局面。
生宣書寫具有的艱澀性體現在筆墨揮灑上,筆墨在生宣紙面上的表現之所以很難酣暢淋漓地流動,是因為生宣具有較強的澀性,由於這種澀性造成用筆和用墨都變得舉步維艱。
2、輕靈性
在紙張懸空狀態下書寫,由於受力對象的生宣紙無法固定下來,毛筆不能盡力著力在飄拂的紙面上,於是,如何在輕而薄的生宣紙面上寫出沉著痛快的作品來,就成為輕靈派書寫的「絕妙」之地。
通過懸空紙張書寫,我們能更深地體會柔軟的毛筆和特殊的水墨效果以及生宣紙之間的關聯,能夠認識到書寫中意識活動的作用的重要性。
3、持久性
宣紙與其他紙張比較,其質量的優質性是十分突出的。優質的宣紙可以幾十年不變色、不脆化,放久的宣紙如同陳年老酒更具有較好的書寫效果。
由於宣紙具有持久的保質特點,更加有利於保存和收藏。從另外一面說,生宣紙的書寫因為存在很大的難度,為此,書寫者只有持之以恆地訓練才能在生宣上大展拳腳。生宣紙給書寫者設置了「耐心」尺度,於是成為培養耐心的手段所在。
4、膠著性
將字體寫入宣紙內,待墨跡晾乾後,把晾乾字跡後的生宣紙泡在清水裡,即使泡上半天,著墨的生宣紙也不會發生跑墨現象,即墨汁不會因為水的浸泡而發生墨汁化開的問題,這種現象就是宣紙具有膠著性性能的表現所在。
㈡ 運用毛筆,墨汁,宣紙等工具作什麼畫
水墨畫,工筆白描,素描畫等,但對紙張(生宣、熟宣)有些選擇版。
水墨畫:由水權和墨經過調配水和墨的濃度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也稱國畫。
中國畫。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在中國畫中,以中國畫特有的材料之一,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別有一番韻味稱為「墨韻」。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
白描是中國畫技法名,指單用墨色線條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飾與渲染烘托的畫法。
工筆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線條來描繪對象,不塗顏色。白描本來大抵是用來打草稿的,宋代畫家李公麟把它發展成獨立的畫種,他的白描如行雲流水,變化無窮豐富,有很強的表現力。
素描,也就是單色繪畫,利用單色表現光和面(黑白灰)的一種繪畫方式,樹有立體感強,層次豐富的形式。除了炭筆炭條、鉛筆其它水性筆以外,毛筆利用干墨、焦墨同樣可以畫出炭筆炭條的效果,利用濕墨可以用來速寫。
㈢ 宣紙上畫格用什麼筆
你要是想最後不明顯的話就用木炭條 最後用布打一打 就掉的差不多了
你要版是想比較細的話 還是用權水筆吧
你要是想粗粗的 就很難了 用毛筆 首先 不要用生宣 否則會洇的一塌糊塗 剛開始粗的要死後來就沒墨了 其次 不要把毛筆直接靠在尺子上畫直線 手裡在拿根鉛筆之類的 用手固定好鉛筆和毛筆的距離 然後用鉛筆靠在尺子拖動 把尺子翻過來用 就是橫截面為直角梯形的尺子 把短底邊放在下邊 這樣會比較好用
㈣ 寫毛筆字時要用什麼樣的宣紙
生宣
【補】
創作寫意國畫或者是書法最好是用生宣,生宣紙沒有刷過明礬水,所以吸水快,另外它的拉力還要大於熟宣。適合創作。
熟宣紙刷過明礬水,吸水慢適合創作一些工筆畫。
選擇紙張的時候質地是最重要的,質地不佳的紙既容易損筆,又不易保存,古今名紙,莫不以品質見稱,如澄心堂紙「密如璽」,玉板宣「柔韌、耐久」。紙質堅韌緊密是最好的,選擇時以目測就可以知曉。
紙如果不白,就是原料不好、或水質欠佳,都算不上是好的紙。潔白無比的玉板宣便以檀木為原料,蜀牋則「以浣花潭水造紙」,都是實例。若是染色的,也要精純潔白,才是本性佳之紙,但染色之紙不易傳久,若希望作品百年後能放在博物院,還是避免使用的好。
紙之表面有光滑和粗澀之分;光滑固易行筆,但若過滑而筆輕拂而過,便無筆力可言,若粗澀則與之相反,易得筆力,但過澀則難於施筆,易損筆鋒,所謂「細而不澀」也。
紙須能入墨,否則墨浮紙表,易於脫落,不能久存。一般而言,宣紙類吸墨較強,牋紙則反之。吸墨太強,若運筆稍慢,則點畫俱成墨團。但若吸墨性太弱,墨不易入紙,亦非所宜。故擇紙時要考慮到書體及個人運筆速度,要以墨汁能入紙但不成「團」為佳,選購時若店家允許,盡管用墨去試,一試便知。
㈤ 寫鋼筆字用什麼宣紙生宣還是熟宣求指導!
可以用熟宣或連史紙!但書寫時得注意點!
㈥ 在宣紙的書法作品上用來畫格子寫字的筆是什麼筆
紅色中性水筆就可以。別用圓珠筆,那個容易漏油,畫完以後滑動尺子的時候特別容易臟紙。
個人經驗哦
㈦ 宣紙紙筆是什麼
宣紙紙筆是書寫來中國傳統的古典自書畫的用具。
宣紙紙筆的做法是:用生宣紙卷緊成筆桿粗細,上端用膠布固定,然後留一支筆的長短,從下端用刀截齊後,截面放牆壁或細砂紙上稍蹭一下就可使用。但初學素描者還是先練慣用線來表現明暗為好。
㈧ 寫鋼筆字用什麼宣紙生宣還是熟宣
寫鋼筆字用熟宣。
熟宣是生宣紙經上礬、塗色、灑金、印花、塗蠟、灑雲母等製成的。熟宣紙加工方便,製作簡單,容易掌握。熟宣也有用蛋青或豆漿制過的。
熟宣品種較多,有「檳榔」、「珊瑚」、「煮錘」、「蟬羽」、「雲母箋」、「蟬衣」、「冷金」、「灰金」、「雨雪」、「冰雪」、「蠟箋」、「金花羅紋」、「翠綠虎皮」、「鵝黃虎皮」、「瑪瑙虎皮」、「桃紅虎皮」等多種。
(8)宣紙筆加工機械什麼樣擴展閱讀:
宣紙的種類眾多,按選料可分為:棉料、凈皮、特凈三大類;按厚度可分:單宣、夾宣、二層夾、三層夾等;按紙紋可分為:單絲路、雙絲路、羅紋、龜紋。 宣紙又分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熟宣紙是用礬水加工制過的,水墨不易滲透,遇水不化開,但和其它紙張的效果也不一樣。
可作整細致的描繪,可反復渲染上色,適於畫青綠重彩的工筆山水。生宣紙是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的,特點是吸水性和滲水性強,遇水即化開,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能收到水暈墨章、渾厚化滋的藝術效果,多用於寫意山水畫。
熟宣用畫容易掌握,但也容易產生光滑板滯的毛病;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滲透迅速,不易掌握。故畫山水一般喜歡用半生半熟宣紙。半生熟宣紙遇水慢慢化開,既有墨韻變化,又不過分滲透,皴、擦、點、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現豐富的筆情墨趣。
㈨ 請教:寫書法作品時在宣紙上打格子,用什麼筆
一般初學者寫楷書,才會在宣紙上折格子,很少有用筆劃格子的。
建議你還是折出格子印來寫。非得劃的話應該中性筆吧,不然毛筆畫不直,而且劃不均勻。
㈩ 寫毛筆字要用什麼樣的宣紙
創作寫意國畫或者是書法最好是用生宣,生宣紙沒有刷過明礬水,所以吸水快,另外它的拉力還要大於熟宣。適合創作。
熟宣紙刷過明礬水,吸水慢適合創作一些工筆畫。
選擇紙張的時候質地是最重要的,質地不佳的紙既容易損筆,又不易保存,古今名紙,莫不以品質見稱,如澄心堂紙「密如璽」,玉板宣「柔韌、耐久」。紙質堅韌緊密是最好的,選擇時以目測就可以知曉。
紙如果不白,就是原料不好、或水質欠佳,都算不上是好的紙。潔白無比的玉板宣便以檀木為原料,蜀牋則「以浣花潭水造紙」,都是實例。若是染色的,也要精純潔白,才是本性佳之紙,但染色之紙不易傳久,若希望作品百年後能放在博物院,還是避免使用的好。潔白不潔白用眼睛看就能明白,這也不需要我多言吧。
紙之表面有光滑和粗澀之分;光滑固易行筆,但若過滑而筆輕拂而過,便無筆力可言,若粗澀則與之相反,易得筆力,但過澀則難於施筆,易損筆鋒,所謂「細而不澀」也。這個可憑視覺與觸覺分辨,就不多談了。
紙須能入墨,否則墨浮紙表,易於脫落,不能久存。一般而言,宣紙類吸墨較強,牋紙則反之。吸墨太強,若運筆稍慢,則點畫俱成墨團。但若吸墨性太弱,墨不易入紙,亦非所宜。故擇紙時要考慮到書體及個人運筆速度,要以墨汁能入紙但不成「團」為佳,選購時若店家允許,盡管用墨去試,一試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