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來:會計上可以根據企源業的需要來定,沒有太過硬性的規定 稅法上有明確規定,但是,如果在會計處理時候不按稅法規定處理,那在申報企業所得稅的時候需要進行納稅調整,比較麻煩,而且比較費時間,所以一般參照稅法規定來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殘值率一般取值為5%。
月折舊額=(原始價值-殘值)/使用年限/12.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始價值
B. 所有的機械設備折舊費怎麼計算,
看你採用什麼折舊方法
一般實務中採用的都是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資產原專值*(1-經殘值率)/折舊年限屬
月折舊=年折舊/12
你這里沒有說有殘值率,就可以視同無殘值,看你們集團怎麼規定的,一般設備的殘值率都是3%或者5%
C. 機械設備的零件壽命如何計算
材料的疲勞特性是決定零件壽命的主要因素,因此零件的壽命的計算可以轉化成零件的疲勞強度的計算。在設計零件的時候進行零件疲勞強度的計算是非常有必要的
D. 損耗率的計算方式
損耗率=(損耗量/凈用量)×100%。
損耗率最常使用在工廠和商家的對成本的計算中,損耗率越高,對工廠和商家越不利。
E. 怎麼算成本,損耗
一,成本計算方法: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在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適用於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驟生產。如機械、紡織、造紙等。分步法由於生產的數量大,在某一時間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產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產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產品完工後再計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計算成本,並且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二、損耗的計算方法
1、損耗率=(損耗量/凈用量)×100%
3、損耗率:一個子件在製造某個父件的過程中,變成不良品的幾率。同一子件用來生產不同父件時可能有不同的損耗率,因此定義在材料表BOM中。
3、損耗率是指生產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根據正常的殘次和損耗情況在核定單位產品的消耗和總耗料量後所確定的損耗的一定比率。
F. 怎麼確定機加工廠的「刀具損耗率」
機械本來就是靠前人的經驗不斷積累下來的精華。
你這個要得到你你公專司技術部的幫屬忙的,你得知道在技術工藝的要求下。你的刀具的壽命。一般是正常使用時的刀具所能加工的工件的數量。再平均到每個工件上。知道了每個工件的刀具損耗就能計算刀具損耗率了。
刀具損耗就沒有啥標准,不同的工藝要求。機床狀況,加工環境都會使刀具的壽命有較大的不同。
不知道這樣解釋是否是你需要的。
G. 機器的損耗是根據什麼計算的
固定資產在使用中的損耗,是以折舊方式在當期收益中分攤
計算折舊的方法是多種多樣,採用不同方法,可能出現計算的某一會計期間的折舊費是不相等的,從而就影響到該會計期間的產品成本,同時還會影響到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因此必須根據具體情況慎重地選擇應用折舊方法。在同一個企業里,由於固定資產用途不同、性能不同,可以選用不同的折舊方法。
例如電子工業企業的房屋和其他企業房屋一樣,可採用年限法(直線法),而電子機械、電子儀器、儀表以及配套的計算機等機器設備,則因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為避免其陳舊過時,提前報廢不能收回原值而遭受損失,可考慮採用加速折舊法對它們計提折舊。即使是同一種固定資產,由於使用情況不同,也可以考慮選用不同的折舊方法。例如企業中經常使用的機械設備,採用年限法計提折舊,而對某些不經常使用的機械設備(如大型的刨床),可以採用工作時數法或產量法等等。
1、使用年限法亦稱直線法。是指按預計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攤固定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若以時間為橫坐標,金額為縱坐標,累計折舊額在圖形上呈現為一條上升的直線,所以稱它為「直線法」。
2、工作量法:是指按規定的總工作量(總工作小時、總工作台班、總行駛里程數等)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應用於某些價值很大,但又不經常使用或生產變化大,磨損又不均勻的生產專用設備和運輸設備等的折舊計算。根據設備的用途和特點又可以分別按工作時間、工作台班或行駛里程等不同的方法計算折舊。
3、加速折舊法
(1)使用年限數字總和法:亦稱年限總數法或年數比例法,是指將應計折舊總額乘以剩餘可用年數(包括計算當年)與可使用年數所有數字總和之比,作為某年的折舊費用額。
(2)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根據各年年初固定資產折余價值和雙倍的不考慮殘值的直線法折舊率計提各年折舊額。
從財務穩妥角度來說,應該採取加速折舊法,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條例實施細則》第四章第二十六條規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固定資產的折舊,原則上採用平均年限法(直線法)和工作量法計算。但也可以在財務上採取加速折舊,在計算應納稅時按直線法調整所得。
折舊是在每個月的月末計提的,一般來說,生產車間計提的折舊額,應借記「製造費用」賬戶,企業管理部門計提的折舊額,應借記「管理費用」賬戶,當月計提全部折舊額,貸記「累計折舊」賬戶。
你可以搜一下有關折舊的條文..........
H. 工業電的損耗是怎麼計算的
計算機具體損耗:
變壓器損耗2%
變壓器調整費5%
高壓電路損耗0.2%
低壓電路損耗5.02%
I. 生產機械產品,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損耗,怎麼去規定
原材料利用率:是指生產企業加工成品中包含原材料數量佔加工該成品所消耗原材料的總耗量的比重指標,通常用百分表示,這個指標數值越大說明對原料的利用率越高。
31.材料消耗定額執行情況指標
一種產品消耗一種材料,其計算公式為:
材料消耗定額執行情況指標=(單位產品材料實際消耗量/單位產品材料定額消耗量)×100%
一種產品消耗多種材料,其計算公式為:
材料消耗定額執行情況指標=[∑(單位產品材料實際消耗量×計劃價格)/∑(單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計劃價格)]×100%
多種產品消耗一種原材料,其計算公式為:
材料消耗定額執行情況指標=[∑(單位產品材料實際消耗量×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實際產量)]×100%
32.原材料利用率
原材料利用率=產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數量/生產該產品的原材料總消耗量×100%
原材料利用率=產品產量/生產該產品的原材料消耗總量×100%
33.原材料損耗率
原材料損耗率=原材料的工藝性損耗重量/消耗的原材料重量×100%
34.原材料綜合利用率
原材料綜合利用率=不同規格零件凈重之和/不同規格零件消耗原材料總重量×100%
原材料綜合利用率=(主產品重量+副產品重量)/原材料總消耗量×100%
35.廢料利用率
廢料利用率=(副產品重量/廢料重量)×100%
36.原材料利用定額完成情況
原材料利用定額完成情況=實際利用率-定額(計劃)利用率
37.原材料消耗定額完成率
原材料消耗定額完成率=(實際消耗/消耗定額)×100%
38.原材料節約量
原材料節約(或耗損)數量=(實際單耗-消耗定額)×報告期產量
39.原材料代用節約額
原材料代用而節約的材料數量=原用原材料單位產品消耗量×用代用品生產的產品產量
原材料代用而節約材料金額=(原用原材料生產的單位產品原材料價值-代用品生產的單位產品原材料價值)×用代用品生產的產品產量
J. 損耗率如何分析計算
損耗率=(損耗量抄/凈用量)×100%。
損耗率最常使用在工廠和商家的對成本的計算中,損耗率越高,對工廠和商家越不利。
損耗率(scrap rate,SR):一個子件在製造某個父件的過程中,變成不良品的幾率。同一子件用來生產不同父件時可能有不同的損耗率,因此定義在材料表BOM中。
指生產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根據正常的殘次和損耗情況在核定單位產品的消耗和總耗料量後所確定的損耗的一定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