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機械設備的選擇原則有哪些

機械設備的選擇原則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3-07 20:58:09

① 簡述大型機械設備的選擇原則

  1. 你所需要的大型機械設備的用途,幾大項/幾項(主要/次要)

  2. 該大型機械設回備的性能(舉例:答數控車床的加工的最大最小的軸徑,最高轉速等)

  3. 該大型機械設備的組成部件(舉例:電機220v還是380v,進口的國內的,什麼牌子的)

  4. 該大型機械設備的安裝、調試

  5. 該大型機械設備的保修期和售後

  6. 該大型機械設備的交貨期和價格

  7. 對相關品牌進行調研

② 機械零件的材料都有哪些選擇原則

機械零件是指組成機器的不可拆分的基本單元,如螺栓、螺釘、鍵、帶、齒輪、軸、彈簧、銷等。機械零件分為通用零件和專用零件。通用零件是指能在各種機器中廣泛使用的零件,專用零件是指只能在某一類特定的機器中使用的零件。
一、機械零件常用材料
機械零件的材料有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和復合材料。
金屬材料分為黑色金屬材料和有色金屬材料。黑色金屬材料包括各種鋼、鑄鋼和鑄鐵,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如強度、塑性、韌性等),價格相對便宜且容易獲得,而且能滿足多種性能和用途的要求。在各類黑色金屬中,由於合金鋼的性能優良,因而常常用來製造重要的零件。有色金屬材料包括銅合金、鋁合金、軸承合金等,具有密度小、導熱和導電性能好等優點,通常還可用於有減摩、耐磨及耐腐蝕要求的場合。
非金屬材料指塑料、橡膠、合成纖維等高分子材料及陶瓷等。高分子材料有許多優點,如原料豐富、密度小,在適當的溫度范圍內有很好的彈性,耐腐蝕性好等。其主要缺點是容易老化,其中不少材料阻燃性差,總體上講,耐熱性不好。陶瓷材料的主要特點是硬度極高、耐磨、耐腐蝕、熔點高、剛度大以及密度比鋼鐵小等。目前,陶瓷材料已應用於密封件、滾動軸承和切削刀具等結構中。其主要缺點是比較脆,斷裂韌度低,價格昂貴,加工工藝性差等。
復合材料是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明顯不同的物理和力學性能的材料經復合工藝處理而得到所需性能的一種新型材料。例如用玻璃、石墨(碳)、硼、塑料等非金屬材料可以復合成各種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普通碳素鋼板表面貼附塑料,可以獲得強度高而又耐腐蝕的塑料復合鋼板,主要優點是有較高的強度和彈性模量,而質量又特別小,但也有耐熱性差、導熱和導電性能較差的缺點。此外,復合材料的價格比較貴。所以目前復合材料主要用於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在民用產品中,復合材料也有一些應用。
二、機械零件材料選擇原則
從各種各樣的材料中選擇出適用的材料,是一項受多方面因素所制約的工作。在以後的有關章節中,將分別介紹各種零件適用的材料和牌號。下面就金屬材料(主要是鋼鐵)的一般選用原則作一簡介。
選擇機械零件材料的原則是:所需材料應滿足零件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工藝性和經濟性等。
1、使用要求
機械零件的使用要求表現為以下幾點:
(1)零件的工作狀況和受載情況,以及為避免相應的失效形式而提出的要求工作狀況是指零件所處的環境特點、工作溫度、摩擦和磨損的程度等。在濕熱環境或腐蝕介質中工作的零件,其材料應有良好的緩蝕和耐腐蝕的能力,例如選用不銹鋼、銅合金等。工作溫度對材料選擇的影響,一方面要考慮互相配合的兩零件的材料的線脹系數不能相差過大,以免在溫度變化時產生過大的熱應力或者使配合松動;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材料的力學性能隨溫度而改變的情況。在滑動摩擦下工作的零件,要提高其表面硬度,以增強耐磨性,應選擇適於進行表面處理的淬火鋼、滲碳鋼、氮化鋼等品種或選用減摩和耐磨性能好的材料。
受載情況是指載荷、應力的大小和性質。脆性材料原則上只適用於製造在靜載荷下工作的零件;在多少有些沖擊的情況下,應以塑性材料作為主要使用的材料;對於表面受較大接觸應力的零件,應選擇可以進行表面處理的材料,如表面硬化鋼;對於受變應力的零件,應選擇耐疲勞的材料;對於受沖擊載荷的零件,應選擇沖擊韌度較高的材料;對於尺寸取決於強度,且尺寸和質量又受限的零件,應選擇強度較高的材料;對於尺寸取決於剛度的零件,應選用彈性模量較大的材料。
金屬材料的性能一般可通過熱處理加以提高和改善,因此,要充分利用熱處理的手段來發揮材料的潛力。對於最常用的調質鋼,由於其回火溫度的不同,可得到力學性能不同的毛坯。回火溫度越高,材料的硬度和強度將越低,而塑性越好。所以在選擇材料的品種時。應同時規定其熱處理規范,並在圖樣上加以註明。
(2)對零件尺寸和質量的限制零件尺寸及質量的大小與材料的品種及毛坯製取方法有關。用鑄造材料製造毛坯時,一般可以不受尺寸及質量大小的限制;而用鍛造材料製造毛坯時,則需注意鍛壓機械及設備的生產能力。此外,零件尺寸和質量的大小還和材料的強重比有關,應盡可能選用強重比大的材料,以便減小零件的尺寸和質量。
(3)零件在整機或部件中的重要程度。
2、工藝要求
要考慮所用的材料從毛坯到成品都能方便地製造出來。例如,結構復雜、尺寸較大的零件難以鍛造,可以採用鑄造或焊接,其材料必須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或焊接性能。
根據所選的工藝,要考慮材料對該工藝的加工可能性。對於鑄造,要考慮材料的液態流動性、產生縮孔和偏析的可能性等;對於焊接,要考慮材料的焊接性和產生裂紋的傾向等;對於鍛造,要考慮材料的延伸性、熱脆性和變形能力等;對於需要熱處理的零件,要考慮材料的淬透性、淬火變形的傾向性等;對於需經切削加工的零件,要考慮材料的硬度、易切削性、冷作硬化程度和切削後能達到的表面粗糙度等。
3、經濟要求
(1)材料本身的相對價格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選用價格低廉的材料。這一點對於大批量製造的零件尤其重要。
(2)材料的加工費用當零件質量不大而加工量很大時,加工費用在零件總成本中要佔很大比例。盡管鑄鐵比鋼板價廉,但對於某些單件或小批量生產的箱體類零件來說,採用鑄鐵反而比採用鋼板焊接的成本更高,因為後者可以省掉模具的製造費用。
(3)材料的利用率採用無屑或少切屑加工,如模鍛、精鑄、沖壓等,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4)局部品質原則在很多情況下,零件在其不同的部位上對材料有不同的要求。要想選用一種材料滿足不同的要求,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價格也非常昂貴。這時,可根據局部品質原則,在不同的部位上採用不同的材料或採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使各局部的要求分別得到滿足。例如蝸輪的輪齒必須具有優良的耐磨性和較高的抗膠合能力,其他部分只需具有一般的強度即可,故在鑄鐵輪芯外套用青銅齒圈,以滿足這些要求。又如滑動軸承只在其和軸頸接觸的表面處要求有減摩性,所以只需用減摩材料製成軸瓦,而不必把整個軸承都用減摩材料製造。
局部品質也可以用滲碳、表面淬火、表面噴鍍、表面輾壓等方法獲得。
(5)材料代用以節約貴重、稀有材料由於供應上的原因或經濟性的要求,可以對所選材料用其他材料代用。例如,當強度為主要要求時,可選用強度較高而價格較貴的材料,也可用強度較差而價廉的材料代替,而將結構尺寸適當加大;當耐磨或耐腐蝕為主要要求時,可以不選用耐磨性或防腐性好的材料而選用較差的材料進行各種表面硬化處理或防腐處理;對於稀有材料,也可以用普通材料代替,例如用鋁青銅代替錫青銅製造軸瓦。
(6)材料供應情況從簡化材料品種的供應和儲存出發,對於小批量生產的零件,應盡可能減少同一台機器上使用材料的品種和規格。

③ 機械加工的設備分為哪些,選用原則是什麼

車床 銑床 刨床 磨床 鑽床是功能分
數控 普通是屬性分的

這要看你用於什麼方面

④ 物流機械設備選擇原則有哪些

物流設備行業整體增長20%以上

當前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數據、物流雲、物流設備三大領域。2019年我國智能化物流裝備市場規模約1440億元,年度增長率約24.1%。



在物流自動化系統設計中,物流機械設備的選用不是越先進越好,而是必須根據系統設計的目標,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科學合理地配置和選擇。一般來說。物流自動化系統對機械設備的選擇必須符合以下的一般原則:

(1)標准化原則

在物流自動化系統中,應該盡量採用標准化的物流設備或部件、一是可以提高物流運作中的靈活性和互換性,二是可以降低設備和器具的購置和管理費用,以提高物流自動化系統的整體效率。

(2)合理化原則

在進行物流自動化系統設計時,應該從整個系統的角度來考慮,把機械設備視為整個物流自動化系統的一個子系統r根據系統的總體設計目標,綜合各種因素,選第合適的物流設備。每一類物流機械設備都有其基本功能,在選用設備時,要進行科學規劃,認真研究選用設備的固有特點,揚長避短,制訂出切實可行的配置方案,以求獲得最好的效果。

(3)適應性原則

在物流自動化系統中,物流機械設備的選擇應該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外部環境、物流任務和實際應用的需要,應滿足氣候、法律法規、人體工程學、管理要求等方面的需求。

(4)經濟性原則

物流自動化的主要目標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在物流自動化系統設計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經濟性要求,一方面不能盲目選用高成本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整個系統的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

(5)配套原則

在物流自動化系統中,不僅要注意機械設備單機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整個系統各環節的銜接和合理匹配,要保證各種物流機械設備在動力、功率、尺寸、性能、容量等各方面互相配套,也要保證物流機械設備能滿足與人工操作相銜接的需要。

物流自動化的主要目標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在物流自動化系統設計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經濟性要求,一方面不能盲目選用高成本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整個系統的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

——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項目及數據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⑤ 請問各類包裝機械設備的選用原則是什麼

請問各類包裝機械設備的選用原則是什麼?

⑥ 機械設備潤滑油的選擇原則有哪些

網路搜索「設備潤滑油的選用」,看看下面的內容應該是比較符合樓主的要求的版。
潤滑權油選用是潤滑油使用的首要環節,是保證設備合理潤滑和充分發揮潤滑油性能的關鍵。
1、選用潤滑油應綜合考慮以下三方面的要素:
1)機械設備實際使用時的工作條件 ( 即工況 ) ;
2)機械設備製造廠商說明書的指定或推薦;
3)潤滑油製造廠商的規定或推薦。

2、潤滑油性能指標的選定
1)設備用潤滑油粘度選定依設計或計算數據查有關圖表來確定。
2)經驗證明一般潤滑油的使用溫度必須比傾點高 5~10 ℃。
3)潤滑油閃點指標規定的原則是按安全規定留 1/2 安全系數,即比實際使用溫度高昂 1/2 。如內燃機油底殼油溫最高不超過120 ℃,因而規定內燃機油閃點最低180 ℃。
4)綜合設備的工況、製造廠要求和油品說明及介紹合理決定。做到既滿足潤滑技術要求又經濟合理。

⑦ 安裝機械的選擇原則有哪些

在機械加工選擇精基面時主要應考慮保證加工精度和工件安裝方便可靠;其選擇原則如下:
(1) 基準重合原則
即選用設計基準作為定位基準,以避免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不重合而引起的基準不重合誤差。
為保證設計尺寸c,以A面定位,則定位基準A與設計基準B不重合,由於銑刀是相對於夾具定位面(或機床工作檯面)調整的,對於一批零件來說,刀具調整好後位置不再變動。加工後尺寸c的大小除受本工序加工誤差(△j)的影響外,還與上道工序的加工誤差(Ta)有關。這一誤差是由於所選的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不重合而產生的,這種定位誤差稱為基準不重合誤差。它的大小等於設計(工序)基準與定位基準之間的聯系尺寸a(定位尺寸)的公差Ta。顯然,這種基準重合的情況能使本工序允許出現的誤差加大,使加工更容易達到精度要求,經濟性更好。但是,這樣往往會使夾具結構復雜,增加操作的困難。而為了保證加工精度,有時不得不採取這種方案。
(2) 基準統一原則
應採用同一組基準定位加工零件上盡可能多的表面,這就是基準統一原則。這樣做可以簡化工藝規程的制訂工作,減少夾具設計、製造工作量和成本,縮短生產准備周期;由於減少了基準轉換,便於保證各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例如加工軸類零件時,採用兩中心孔定位加工各外圓表面,就符合基準統一原則。箱體零件採用一面兩孔定位,齒輪的齒坯和齒形加工多採用齒輪的內孔及一端面為定位基準,均屬於基準統一原則。
(3) 自為基準原則
某些要求加工餘量小而均勻的精加工工序,選擇加工表面本身作為定位基準,稱為自為基準原則。磨削車床導軌面,用可調支承支承床身零件,在導軌磨床上,用百分表找正導軌面相對機床運動方向的正確位置,然後加工導軌面以保證其餘量均勻,滿足對導軌面的質量要求。還有浮動鏜刀鏜孔、珩磨孔、拉孔、無心磨外圓等也都是自為基準的實例。
(4) 互為基準原則
當對工件上兩個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進行加工時,需要用兩個表面互相作為基準,反復進行加工,以保證位置精度要求。例如要保證精密齒輪的齒圈跳動精度,在齒面淬硬後,先以齒面定位磨內孔,再以內孔定位磨齒面,從而保證位置精度。再如車床主軸的前錐孔與主軸支承軸頸間有嚴格的同軸度要求,加工時就是先以軸頸外圓為定位基準加工錐孔,再以錐孔為定位基準加工外圓,如此反復多次,最終達到加工要求。這都是互為基準的典型實例。
(5) 便於裝夾原則
所選精基準應保證工件安裝可靠,夾具設計簡單、操作方便。

⑧ 施工機械的選擇注意要點有哪些

a)根據工程特點來來選擇適宜的主導工自程的施工機械;
b)選擇的機械必須滿足施工的需要,但要避免大機小用;
c)選擇輔助機械時,要考慮其與主導機械的合理組合,互相配套,充分發揮主導機械的效率;
d)考慮通用性,盡可能選擇標准機械;
e)考慮充分發揮施工單位現有機械能力,當不能滿足時,方考慮租賃或購置所需新型機械或多用途機械;
f)能耗和排放應滿足國家相關標准。

⑨ 施工選擇施工機械應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施工選擇施工機械應遵循的原則:

1、施工機械設備只能在現有的或可能獲得的機械設備中進行選擇。

盡管某種機械設備理論上或對工期的縮短、人力的節省很有利,但如不能得到,則就不能作為一個供選擇的方案。

2、應從施工條件考慮機械設備類型與之相符合。

施工條件指施工場地的地質、地形、工程量大小和施工進度等,特別是工程量和施工進度,是合理選擇機械設備的重要依據。

一般來說,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和提高經濟效益,工程量大應採用先進的、高效率的大型機械設備;工程量小則應採用適用的中、小型機械設備。

3、應考慮固定資產損耗費與運行費是否經濟。

4、要考慮各種機械設備的合理組合

一方面是指主機與輔助機械設備在台數和生產能力的相互適應;另一方面是指作業線上的各種機械設備互相配套的組合。

5、要從全局出發統籌考慮,不僅考慮本項工程,而且考慮所承擔的同一現場上的其他工程的機械設備的使用。

(9)機械設備的選擇原則有哪些擴展閱讀:

施工機械 塔式起重機使用安全常識

1、起重機「十不弔」:

⑴超載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弔; ⑵指揮信號不明確不弔; ⑶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不弔; ⑷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不弔; ⑸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的缺陷或損傷不弔;

⑹斜拉歪吊和埋入地下物不弔; ⑺單根鋼絲不弔; ⑻工作場地光線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和指揮信號不弔; ⑼重物稜角處與捆綁鋼絲繩之間未加襯墊不弔; ⑽易燃易爆物品不弔。

2、塔式起重機吊運作業區域內嚴禁無關人員入內,起吊物下方不準站人。

3、司機(操作)、指揮、司索等工種應按有關要求配備,其他人員不得作業。

4、六級以上強風不準吊運物件。

5、作業人員必須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吊物起吊前作業人員應撤離。

6、吊物的捆綁要求:

⑴吊運物件時,應清楚重量,吊運點及綁扎應牢固可靠;⑵吊運散件物時,應用鐵制合格料斗,料鬥上應設有專用的牢固的吊裝點;料斗內裝物高度不得超過料鬥上口邊,散粒狀的輕浮易撒物盛裝高度應低於上口邊線10cm;

⑶吊運長條狀物品(如鋼筋、長條狀木方等),所吊物件應在物品上選擇兩個均勻、平衡的吊點,綁扎牢固;⑷吊運有稜角、銳邊的物品時,鋼絲繩綁扎處應作好防護措施。

⑩ 關鍵設備選擇原則

鑽探技術裝備是指直接用於鑽探施工的機械設備和裝置(動力機、鑽機、泥漿泵、鑽塔等)。配置深孔鑽探裝備一次性投入大,所以應按照「合理、適用、先進和前瞻」的原則,根據地質找礦特點和鑽探孔深、孔徑、鑽進方法等條件來選擇配置。必須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再決策,減少盲目性。對深部地質岩心鑽探關鍵設備進行優化選擇的原則是:

1)深孔鑽探設備一般遵循「大馬拉小車」的理念。因為深部鑽探孔深達幾千米,施工周期長,孔內地層情況多變,鑽孔結構復雜,如果所選鑽探設備在輸出參數上不留有餘地,往往孔內發生異常就難以及時處理,造成重大孔內事故。

2)根據地質岩心鑽探特點,鑽機需提升能力強,變速范圍寬,扭矩大,主動鑽桿通孔大,適用不同口徑鑽進。應優先選擇液壓立軸式和動力頭式鑽機,鑽機能力應為實際孔深、孔徑的1.3~1.5倍。

3)泥漿泵的額定流量需≥300L/min,泵壓≥10MPa,保證沖洗液上返流速≥0.4m/s。

4)鑽塔要有足夠的承載力,原則上鑽塔承載負荷應大於等於鑽孔設計孔深及孔徑所用鑽具產生的總重力的2倍,鑽塔高度應≥20m。

5)深孔鑽探作業所需功率大,應優先選擇工業電網驅動;無工業電網時,應採用燃料發電機組實現電驅動,避免選擇柴油機直聯式動力。

6)原則上應配齊鑽進參數儀表,實現主要鑽探參數(如鑽壓、轉速、扭矩、泵壓、泵量、電流、電壓等)的自動檢測和可視化。

閱讀全文

與機械設備的選擇原則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哪裡有賣中老年健身器材的 瀏覽:381
病人吸氧儀器怎麼看 瀏覽:139
軸承蓋為什麼有兩個墊片 瀏覽:765
魚缸水泵怎麼加裝閥門 瀏覽:127
電動工具讓帶上動車嗎 瀏覽:115
沖廁所閥門怎麼換 瀏覽:309
聚星儀器上班怎麼樣 瀏覽:233
檯面工具箱 瀏覽:518
軸承座上蓋跟軸承外圈一般留多少 瀏覽:344
如何在網上查詢設備報價 瀏覽:114
暖氣閥門1505 瀏覽:82
實驗室自製蒸餾水裝置圖 瀏覽:309
信源醒獅電動工具 瀏覽:977
測查嬰兒感覺偏好的實驗裝置 瀏覽:463
機械硬碟影響什麼嗎 瀏覽:281
天王機械表怎麼上發條 瀏覽:157
數控928機床m41是什麼意思 瀏覽:533
母豬妊娠儀器檢測什麼是陰性 瀏覽:51
輪子軸承怎麼保養 瀏覽:777
廣州越秀五金市場 瀏覽: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