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設計基礎是什麼意思
這 是機械原理來和機械設計自大整合 版本,難度沒有分開的大。說個例子。平面機構的運動分析,通常有三種方法,一, 瞬心法,二,圖解法,三,解析法。機械原理以上三種方法都講,機械設計基礎一般只講第一種,瞬心法。圖解法需要理論力學基礎,解析法需要復變函數的基礎。
2. 工業設計專業的《機械設計基礎》講的什麼能否說個大概;;;
主要就是教你認識和繪畫機構的設計圖,了解每種機構和零件的作用和相關參數。還有CAD的軟體的使用。
3. 機械設計基礎是考什麼書
全書內容分為來5篇:
第1篇「機構的組成和自機械設計概論」主要講述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機械設計概論與現代設計法應用概述,是機構和機械設計的共性基礎知識;
第2篇「常用機構」主要從傳遞運動的角度講述一些常用機構(如連桿機構、凸輪機構、輪系及其他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應用和運動設計方法;
第3篇「機械傳動」主要從傳遞動力的角度講述一些常見的機械傳動(如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和蝸桿傳動等)的工作原理、標准規范和設計計算方法;
第4篇 「軸系零部件」主要講述軸系(包括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軸、聯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主要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組合設計和選用計算方法;
第5篇「機械聯接」介紹常用機械靜聯接(包括鍵、銷和螺紋聯接)和彈性聯接(彈簧)的工作原理、標准規范和計算方法。
4. 機械設計基礎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新時期高職院校機械設版計基礎課程教學大權綱的基本要求編寫的。本書精選了專業課程中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展開講解,不僅介紹了相應的理論知識,還通過一些實例來介紹生產中的實際應用,使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既能學到電工基礎的知識,又能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書主要包括靜力學、材料力學、螺紋連接與螺旋傳動、帶傳動與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輪系、軸系零部件、軸承、回轉體的平衡、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及步進運動機構等內容。
本書從高職教育的特點出發,其特點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講解,採用較多的實例代替理論分析。
(2)淡化器件內部結構分析,重點介紹器件的符號、特性、功能及應用。
(3)盡量降低理論分析、公式推導和計算難度,加大應用實例的篇幅。對一些公式,直接給出結論,忽略推導過程,重點介紹結論的實際意義和應用,以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
(4)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寬知識面,本書還增加了技能模塊,以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
(5)採用任務驅動編寫形式,適合老師教學及相關人員自學。
5. 機械設計基礎和機械設計差別是什麼啊
機械設計基礎是機械相關的專業學的,機械設計是機械專業學的,兩回個內容上講機械答設計更深點,但是機械設計基礎包含機械設計的內容和機械原理的內容,而機械設計這門課則是一門在機械原理基礎之上的機械學科的專業基礎課。
6. 機械專業的基礎課程是什麼
機械制圖與 本課程是一門技術基礎課。主要講授投影作圖和機械制圖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正確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機械制圖國家標准。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圖示能力,讀圖能力,空間形體的想像能力,要求學生能較熟練地繪制一定復雜程度機械零件工作圖和部件裝配圖,並能按給定的要求正確標注尺寸、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等。熟練運用計算機繪圖,掌握一種計算機輔助繪圖軟體的應用。
工程力學 主要講授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和材料力學。靜力學和運動學部分,使學生認識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學會運用這些規律和方法分析、解決工程實際中的力學問題;材料力學部分,使學生掌握桿件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等方面的知識,能熟練地對構件進行強度和剛度計算,並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
機械設計基礎 主要講授常用機構的運動與動力分析、常用機械零件的設計等內容。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常用機構,具有分析機械運動和動力性能的能力;掌握通用機械零件的知識,具有分析、選用和設計機械零部件及機械傳動裝置的能力和查閱、運用有關資料的能力。
.電工學與工業電子學 電工學部分主要講授直、交流電路及常用電機、電器設備的應用知識。使學生了解常用電機、電器的工作原理,能看懂電器、接觸器控制線路原理圖。學會使用萬用表示波器等常用儀表和選用常規電器元件,並能裝調一般的控制電路。工業電子學部分主要講授交、直流放大電路、振盪電路、脈沖與數字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使學生掌握電子電路的分析方法,能閱讀電子線路圖,學會使用常用的電子儀器。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 本課程公差部分主要講授光滑圓柱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圓錐度結合,螺紋結合,鍵聯接,圓柱齒輪等公差及直線尺寸鏈等內容。通過大型作業綜合訓練,使學生掌握公差配合的概念;了解有關公差標準的規定;對圖樣上常見的公差標准能正確地解釋和標注;能按公差選用原則,用類比法選擇確定合理的公差配合。測量技術部分主要講授測量技術知識,光滑工件檢測及光滑量規設計,螺紋、鍵、圓柱齒輪的測量等內容。使學生了解常用測量儀器的種類,應用范圍和檢測方法,能設計極限量規和位置量規。並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具有正確選用和使用現場常用測量儀器,對機械零件進行綜合檢測的能力。
液壓與氣壓技術 本課程主要講授液壓傳動的相關知識,液壓元件、液壓基本迴路及典型液壓系統等內容,使學生熟悉常用液壓元件的工作原理及選用方法;能參照說明書閱讀設備的液傳動系統圖;通過綜合實驗,掌握常見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並具有調試和設計一定設備液壓系統的能力。
電氣控制技術 本課程主要講授常用低壓電器,常用金屬切削機床繼電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組成控制線路的方法。使學生能熟練地閱讀常用機床可編程式控制制線路的原理圖。對其常見的故障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並能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組成較復雜的控制線路
機械製造工藝學 本課程主要講授工藝規程設計、典型零件加工工藝和質量,生產率,經濟性綜合分析等內容。使學生掌握機械加工工藝的理論知識,了解典型零件加工的常規工藝和適用的先進工藝技術,具有編制、貫徹工藝規程和分析解決工藝技術問題的能力。
7. 考研中機械設計和機械設計基礎有什麼區別
1、機抄械設計就是單獨講設計,襲而機械設計基礎是機械設計加機械原理兩方面的基礎內容。
2、一般重點大學都開始機械設計原理課,這門課是比較簡單的,但是考研考的可不簡單,會考到機械設計和機械原理幾乎所有的知識點。大多數機械專業的重點大學都考機械設計基礎,像機械五虎都考這門。
8. 機械基礎與機械設計基礎有什麼不一樣
機械基礎主要包括桿件的靜力分析、直桿的基本變形、機械工程材料、連回接、機構、機械傳動、答支承零部件、機械的節能環保與安全防護、液壓傳動和氣壓傳動,融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機械傳動、常用機構及軸系零件、液壓傳動和氣壓傳動等內容為一體。
機械設計基礎主要講述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機械設計與現代設計法應用,是機構和機械設計的共性基礎知識;主要從傳遞運動的角度講述一些常用機構(如連桿機構、凸輪機構、輪系及其他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應用和運動設計方法;主要從傳遞動力的角度講述一些常見的機械傳動(如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和蝸桿傳動等)的工作原理、標准規范和設計計算方法,主要講述軸系(包括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軸、聯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主要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組合設計和選用計算方法;介紹常用機械靜聯接(包括鍵、銷和螺紋聯接)和彈性聯接(彈簧)的工作原理、標准規范和計算方法。
9.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的內容簡介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是與《機械設計基礎》(曾宗福主編)配套使用的課程設計教材,根據《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編寫,並充分考慮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重在講清設計的思路和方法,並把相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加強了機械傳動裝置設計方案的基本訓練和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適用於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和普通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機械類、機電類和近機械類各專業。
10. 機械設計基礎怎麼學最簡單
機械設計基礎怎麼學最簡單?這是要看個人理解,和學習方法的拉。就我個人來回說,基答本的概念還是要知道的,平時多了解一下常見的東西,多看圖。自己也可以試著設計一個小的東西啊,比如說你學到了軸的設計,那你就看一看別人的軸是怎麼設計的啊,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再自己也設計一個設備上的軸看看,需要那些知識,這樣應該就差不多了。也許你設計的軸不能實踐,不知道能不能用,沒關系。如果有條件的話你可以用有限元來分析一下,看可以不拉。